连花清瘟老板暴赚230亿 大家不用挤破头送钱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12月20日 17点51分 PT
  返回列表
71683 阅读
27 评论
酷玩实验室

2003年,非典病毒让各路医学专家束手无策,一位54岁高龄的河北籍老同志决定为国为民攻克这个难题。在《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6月30日的报道中,曾详细记录了这个感人的故事:“他们昼夜攻关,在短短15天内完成了‘连花清瘟胶囊’的提取、浓缩、干燥、成型等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的研究工作。”

54岁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老同志还是耗费了整整15天精力,为老百姓弃自己身体健康而不顾,实在是医者仁心。

遗憾的是,连花清瘟胶囊最终没能为消灭SARS病毒做出任何贡献,因为2004年它被正式批准上市时,非典在夏季气候转暖和一线医务人员努力下,已经被控制住了。

没想到,新冠疫情发生之后,这款药竟然“被发现”有预防和治疗新冠病毒的作用。

在老同志团队的衬托下,这几年中美那些医药科技公司简直像是一群废物,居然用了好几年才开发出新冠的疫苗、“特效药”。

但跟那些年电视广告里频繁出现的各路神药一样,这款没什么稀奇的感冒药虽然没能实现吹过的牛逼,但发明人确实靠着它赚了个盆满钵满。

疫情三年,很多朋友失业,吃不饱、穿不暖,甚至有的还断了车贷、房贷,而连花清瘟发明人吴以岭家族,身价却已经暴增了145亿元,总身价来到了惊人的230亿元。

当然,这个身价也只是暂时的,因为还有一大批人正排着队给他送钱。

12月8日,虎嗅查询相关统计数据发现,连花清瘟胶囊在第三方平台京东健康非处方药排行榜上高居榜首,24小时的销量高达82.8万件,另外还有超过87万人预约:

一天的销量,几乎相当于排名第二的布洛芬缓释胶囊一个月的量。

根据观察者网报道,12月10日,一位四川成都群众投诉,去药店买一盒连花清瘟,居然要被捆绑销售5种药品。

说实话以前我只听说过买爱马仕、劳力士需要配货,自从国家放开防控后,连花清瘟已经逐渐取代各路奢侈品,成为新一代的溢价之王。

这款药,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宁可囤连花清瘟也不买布洛芬的百姓,是不是被忽悠瘸了?

就在今天,以岭药业再次因为一件事火上了热搜。

原因是12月19日,一位投资者在深交所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连花清瘟能跟布洛芬等退烧药一块服用吗?

没想到以岭药业亲自下场回答了这个问题,表示:可以。

这让围观的群众一时摸不到头脑,因为就在上周三,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张伯礼院士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也被问过一个几乎同样的问题:

如果感染新冠,中药西药是否可以一起吃?

张伯礼院士的原话是:“如果被感染,西药退烧药与中药感冒药尽量不要同服,如服用连花清瘟、金花清感、宣肺败毒颗粒等有退热功效的中成药,就不再联合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了。”

围观群众迷茫了,咱们到底该信张伯礼院士,还是信咱大A股上市医药公司呢?

我觉得判断一家公司是否值得信任,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查一下它过去有没有骗咱们吧。

今年4月份,王思聪在微博上转发“睡前消息编辑部”质疑连花清瘟的视频后,以岭药业三连跌停翘板,无奈出来回应了公众质疑。

围绕着质疑,这里面有两个最关键的点,也是直到现在让很多人宁愿买连花清瘟也不买布洛芬的原因:

就是连花清瘟是否具备预防新冠的作用?以及连花清瘟是否具备治疗新冠的作用?

这两个问题是最核心的。

我们来看看以岭药业是怎么说的。关于是否能够预防新冠,以岭药业的答案是:可以。

证据是一篇2021年11月发表于国外期刊的论文,论文标题叫做《连花清瘟胶囊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前瞻性开放标签对照试验》,论文研究成果显示:

连花清瘟干预组核酸检测阳性率0.27%显著低于对照组阳性率1.14%(具有统计学意义),密接人群预防应用连花清瘟可降低新冠肺炎阳性感染率达76%,同时安全性良好。

把这句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说假如坐在你身边的同事得了新冠,你和另一位同事恰好坐在旁边是密接人员,那么你不吃连花清瘟将比吃了连花清瘟的同事多76%的概率得新冠。

如果这个说法属实的话,那毫无疑问,连花清瘟就是有预防新冠的作用。

但这篇论文的原文很快被媒体找到了,通读原文,会发现这个结果得出的过程简直可笑。

首先是论文玩了一个文字游戏,我们知道密接人员可以分为直接接触病例的密接和没有直接接触的次密接,论文中摘要显示,无论吃与不吃连花清瘟,直接接触了感染者的阳性率在统计上看不出差异,而上述阳性率差异是主要来自“次密接”的数据。

也就是说,对于直接接触感染者的病例来说,吃不吃连花清瘟得新冠的概率彼此差不多,但没有直接接触感染者的病例,吃了连花清瘟却能预防住新冠。

能保护次密接,却保护不了密接,这算是什么逻辑?

什么样的严谨实验能得出这样的逻辑?

不得不说,这篇论文让人大开眼见。论文中,参与实验组和控制组人员的年龄显示:

被分配去吃连花清瘟的人,在12到17岁的比例很高。而被分配去不吃药的,更高比例的人在18-46岁。

这就有点搞笑了,年轻人本来就身体好,抵抗力强,就算不吃你连花清瘟也得病率更低啊。

写出这篇论文几位作者的身份很快被扒了出来。

四位作者中,有三位来自河北医科大学,其中第一作者是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宫小薇。

而以岭药业董事长吴以岭自己,正是河北医科大学副校长,还是专门负责学术的副校长。

同时收录这篇“大作”的期刊,被曝光发一次文章的价格是2400美元,投稿文章接受率为40%,被国外学术权威人士评价为“无用的垃圾”。

这样一篇论文能否证明连花清瘟可以预防新冠,我相信所有人心里都有答案了。

再来看连花清瘟胶囊是否可以治疗新冠吧。

对于这个问题,以岭药业依然表示有话说,咱确实可以,不仅一些官方给的诊疗方案中有连花清瘟的名字,咱还有一篇论文呢。

还是先来说说论文。

2020年5月,一篇名为《中药连花清瘟胶囊在新冠病人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一个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论文被发表在《植物医学》上。

论文的相关数据再次给出了对连花清瘟有利的结果,但老毛病又犯了。

一是论文署名里赫然写着连花清瘟发明人吴以岭女婿贾振华的大名。

贾振华的妻子是以岭药业董事会成员,他们夫妻俩共同经营着一家以岭药业的子公司,但贾振华在论文中,却丝毫没披露个人与制药公司的利益关系。

直到被国外知名科研打假网站Retraction Watch指出后,贾振华在后来提交给《植物医学》的勘误文件中,才承认了自己与以岭药业的利益联系。

根据打假网站的爆料,这篇论文中实验项目的资金来源,更是有10.4%出自以岭药业。

好家伙,老丈人发明药,女婿写论文,公司出钱搞实验,一家人完成商业闭环了属于是。

另外一个关键点是,论文中明确说了,实验过程中并没有开展双盲试验,所以就算不考虑贾振华的利益关系,这篇论文也不能给出业界认可的权威结论。

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会觉得不对啊,明明官方给的诊疗方案中经常能看到连花清瘟,怎么会不能治疗新冠呢?

这就不得不夸夸连花清瘟幕后推手的营销技巧了。

大家在网上能看到对应不同症状官方给了很多建议用药的名单,这些药可以用三个字来精准概括,就是它们其实都是:

感冒药。

主要作用是,退烧,止咳,平喘。简而言之,病毒对人体造成什么危害,就努力减少什么危害。没有哪个药具有预防或者治疗病毒的作用。

如果按照连花清瘟的标准,快克、感康、芬必得、布洛芬啥的个个都可以说自己是治疗新冠的药了,但你看除了连花清瘟,哪种感冒药跑出来蹭疫情热度了?

事实上,即使在官方给的建议中,一旦发烧超过38.5℃,或者有明显的四肢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也就不建议吃连花清瘟了,而是要首选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这类药。

换句话说,对应到感冒症状上,连花清瘟只能解决些低热的症状,都算不上高效的感冒药。

手上能生产连花清瘟,就敢说预防治疗新冠病毒。要是有一天能生产小分子药,岂不是宣称把癌症都攻克了?!

尾声

仔细研究下以岭药业的营销历史,我觉得他们没干自媒体实在太可惜了,蹭热点的技巧可比我们高多了。

2003年,蹭非典热度,他们研发出了连花清瘟胶囊,但无奈非典热度过去太快了,上市后没赶上。

但以岭药业并不气馁,2005年出现禽流感病毒,他们作为解表清热类的中成药,入选了《人禽流感诊疗方案》。

2008年,安徽阜阳发生手足口病疫情,连花清瘟又再次现身,表示自己对手足口病毒有抑制作用。

同一年,汶川发生地震后,连花清瘟再次表示有作用,不仅被列为应对病毒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代表中成药,还成为了《关于在震区灾后疾病防治中应用中医药方法的指导意见》的推荐用药。

2009年甲流期间,连花清瘟胶囊再次被列入《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推荐用药。以岭药业招股书中,曾生动地记录过自己在那一年的高光时刻:

“下半年由于甲型流感的爆发,连花清瘟胶囊供不应求,公司在开足马力生产的情况下,提取车间仍然不能满足公司生产需要。”

蹭着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热点,当年连花清瘟的销量暴涨了7倍,今天抢购连花清瘟的场面,跟12年前又是何其相似。

2019年年末新冠疫情以来,以岭药业终于等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个热点,他又宣布自己能治疗新冠了。

11月底,一位网友发现,以岭药业申请的“含有连花清瘟提取物的纺粘无纺布的制备工艺及应用”专利正式获得了授权。

专利说明书介绍中写道,含有连花清瘟提取物的纺粘无纺布可以广泛应用在制作口罩、袜子、围巾、手套、医用防护服、防护眼镜,以及:

内裤上。

并且,明确指出了此项新型专利也可以用来抵抗新型冠状病毒。他真的,我哭死。

就是最近北京降温太厉害了,只有内裤可能还不行,以岭药业能不能也做条防新冠秋裤穿穿啊?

说实话,我最佩服以岭药业的,就是它不仅会蹭热点,而且每次还都能蹭进去。

各种诊疗方案啊、药品推荐名单里总能看到它的名字,印象最深的是上半年上海疫情严重,肉和蔬菜都运不进去,但不少上海网友爆料:

连花清瘟胶囊却能被一箱箱拉进去,发的频率比食品都高。

哪位懂行的朋友给介绍介绍,这么多年下来,它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金三
1 楼
中国人到现在还这么愚昧,没有科学文化知识。
o
o祖宗o
2 楼
神药生北国, 专门钓白痴。 愿君多购买, 此物最测智~😉
F
FromDowntown
3 楼
根本不是“傻子多,骗子不够用” 谁都想当骗子躺赚,但你有院士帮忙带货吗?骗钱还是个力气活的
j
junkuso
4 楼
有人说:你妈妈一个常年卖淫的可怜女人能生出你这背祖忘宗的杂种也算你家祖坟冒青烟了!
h
heyuanzhi3
5 楼
人傻钱多。
l
lyy
6 楼
用西药商品属性的逻辑来验证治病救人为目的的中药,非蠢即坏
X
XXyourOO
7 楼
给大家推荐《罗辑思维》里的一期题目:《权力之下无真相》,我曾经不是很认同里面论述的道理,但是现在看来,至少对于今天的中国,还是很有见地的!
不明智
8 楼
神奇的国度 买囤吃连花清瘟都是爱国行为 钟院士吴院士张院士李院士们推荐 祖国医药精华 韭菜们怎么可能不相信它呢 有些精明的五毛狗逼们比如雅痞,发烧吃了4粒布洛芬 居然不吃连花清瘟,简直是他妈的口是心非爱国贼 让国之栋梁吴院士钟院士们富起来体现我国尊重人才的优良传统 吸引更多爱国科学家回来发财致富泡妞 韭菜加油啊
x
xibigbig
9 楼
愚昧是因为信息来源单一,加上抗疫英雄院士专家们的吹捧。
千奇百怪党
10 楼
院士推荐,大概总比一般感冒药对症一些吧?但是绝不会是特效药。人有需求啊,赚钱不奇怪。你有本事你也让院士给你背书去,你也赚钱。
R
Robin_Snow
11 楼
不是说中药完全没效果,否则也不会到今天。但是谁能说清楚中药到底怎么其效果和有效?谁能科学的证明这个药比西药感冒药好?最反感的也是最无语的就是一群根本就不懂医学的平民被一批懂医学但是没人性的“专家”坑
催你明白交粑粑
12 楼
赵家人代理的割屁民韭菜的镰刀
亡文清
13 楼
傻子多
14 楼
正常的药不是要经过大量研究一期,二期,三期吗? 其中不是要有数据证明新药是不是安慰剂吗? 怎么? 这是现在才采样啊? 其他药业真是羡慕死了.不用花大量的金钱,不用走正常流程15天出来的"药"就能赚那么多.
s
samtheman
15 楼
骗子和精神奴隶
克拉军规
16 楼
没有“西药”,你可能都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 [1评]
l
lyy
17 楼
: 你祖宗十八代没用西药,不照样传下来了你这个孽种? [1评]
l
liuyuanwang99
18 楼
照你的逻辑,那全世界人民没吃中药,怎么活到今天的?我看你是莲花清瘟吃多了,大脑抽抽了吧! [1评]
l
lyy
19 楼
: 全世界人民都有自己的传统医学。是现代商业化的西医西药摧毁了人类千年来的健康。 [1评]
b
biglion
20 楼
什麼狗屁謬論!現今人類的平均壽命是多少?以前的是多少?原因是什麼? [1评]
l
lyy
21 楼
: 美国人均预期寿命“历史性”下降 暴露深层次社会痼疾 思客 新华网传播思想力的高端智库平台 发表于:2022-09-07 17:20:46   美国机构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21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较前一年缩短近1岁,是这项数据连续第二年下降。美联社报道,2020年和2021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两年降了近3岁,上一次出现如此降幅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舆论分析认为,美国人均预期寿命连续下降一方面与新冠疫情相关,另一方面也暴露出美国公共卫生系统中的不平等和资源分配不均等现象,凸显美国社会长期存在的痼疾。 ▲5月12日,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大桥降半旗悼念新冠逝者。新华社发(郭克摄) 疫情放大社会问题   人均预期寿命指当年新出生的婴儿,结合当年死亡率,预期可生存的平均年数,是衡量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研究员罗伯特·赫默说,它是美国“人口健康的最基本指标”。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下属全国健康状况统计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6.1岁,较2020年缩短0.9岁;2020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0岁,较2019年缩短1.8岁。2019年至2021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下降了2.7岁。其中,男性人均预期寿命缩短3.1岁,降至73.2岁;女性人均预期寿命缩短2.3岁,降至79.1岁。   报告认为,新冠疫情是导致美国2021年人均预期寿命缩短的首要原因,其他主要原因还包括意外伤害、心脏病、慢性肝病和肝硬化、自杀等。   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社会与健康中心名誉主任史蒂文·伍尔夫表示,这是“历史性”的降幅。与美国一样,其他高收入国家在新冠疫情暴发第一年也遭受重创,但这些国家中大多数人均预期寿命已开始慢慢恢复,“没有一个国家像美国那样出现人均预期寿命持续下降”。   多位专家也指出,新冠疫情是导致美国人口死亡率上升的一大因素,但疫情对公众的影响远超出感染病毒本身,它犹如美国社会问题的放大器,折射出美国政治极化、社会分裂、公共卫生治理危机等深层次矛盾。 ▲8月27日,人们在美国得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参加集会呼吁控枪。新华社发(李波摄)   疫苗接种效率不高,防控措施执行不力,连最基本的“口罩令”都饱受争议……在很多方面,“美国显然是一个特例”——谈及美国疫情防控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伍尔夫这样表示。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布隆伯格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乔舒亚·沙夫斯坦表示,美国人均预期寿命持续下降与社会上散布新冠疫苗接种不实消息,决策层没有放弃利润驱动的医疗保健并且未推进全民医保,以及保护公众健康方面的其他不足相关。   沙夫斯坦在社交媒体推特上以自问自答形式提出一连串问题:“拒绝采取合理的公共卫生措施,将这一问题政治化,这是否使许多人受到伤害?是。美国在提供全民医保方面的失败是否导致许多不必要的死亡?是。是时候建立一个有效的公共卫生系统了吗?是。” 弱势群体健康状况堪忧   伍尔夫说,尽管美国公共卫生系统已发展那么多年,但美国人却暴露于种种健康危机中,包括营养不良和缺乏体育锻炼,以及吸烟、枪支泛滥、贫困、环境污染等普遍存在的风险因素。   伍尔夫尤其指出,种族主义等使少数族裔和弱势群体的处境更艰难。他表示,各种因素导致美国人的疾病负担很高,并且过去20年里美国与部分高收入国家相比人均预期寿命更短。   美疾控中心下属机构的报告显示,非西班牙裔美洲印第安人或阿拉斯加原住民人口的人均预期寿命降幅最大。2019年至2021年,该群体人均预期寿命缩短6.6岁。   美国联邦印第安人卫生服务署糖尿病治疗和预防部门前主任安·布洛克表示,美国公共卫生系统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使得美洲原住民和阿拉斯加原住民特别容易受到病毒感染,这些问题根源于贫困、社会歧视和医疗保健缺口等。 ▲7月4日,堕胎权支持者在美国纽约举行示威游行。新华社发(郭克摄)   《纽约时报》报道说,约七分之一的美洲原住民和阿拉斯加原住民患糖尿病,是美国各族裔中发病率最高的,该群体中许多人有过度肥胖或超重的问题,此外他们居住条件拥挤,通常是几代人同住,这些因素叠加增加了健康风险,使他们成为感染新冠病毒的高风险人群。   美国拉特格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佩里·哈尔基蒂斯表示,人均预期寿命缩短是美国社会衰落的一个标志。美国一直存在的结构性不平等及各种社会问题,加剧了民众罹患疾病的风险。(来源:新华社,记者:谭晶晶) 分享到
俺样
22 楼
很快就会被斩立决了。活不过明年八月十五
邋遢葫芦
23 楼
有一说一 人家实验数据并没有对照组年龄明显偏高的问题 表格看错行了吧
开心小黄人
24 楼
对啊。你最聪明。你妈给我家口了半个月,赏你6粒退烧药
开心小黄人
25 楼
真神奇。只要治病都是好药。前面连花清瘟丢垃圾,现在抢破头
开心小黄人
26 楼
西药都是化学,中药纯天然都是草本植物。全世界人民都吃过类似中药的药。你脑子被活摘了
随意岁月
27 楼
美国的瑞德西韦,中国的莲花清瘟,都是屁用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