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爆火电影《隐入尘烟》线下线上都被下架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9月27日 19点11分 PT
  返回列表
135125 阅读
36 评论
雷叔写故事

今天下午,不少影迷发现,高分电影《隐入尘烟》,已经没法在流媒体上看到了。

腾讯的专题页面还在,9.5分的评分还在,但已经只有一分多钟的预告:

爱奇艺连专题页面都没有了,只有自媒体做的对电影的介绍:

优酷宣布“全网首播”的微博还在:

但点进链接已经是白茫茫的一片:

事实上关于这部电影的质疑一直存在。

从最早它获奖,就有人说它是在“贩卖中国人的苦难,好让导演得奖”。

后来海清的形象也被人质疑,说现在已经没有农村人长这样了,这是在迎合西方对中国的有色眼镜:

在后续口碑大爆,票房回暖后,电影也面临了更大质疑:

经历了质疑、反转、票房逆跌、更大的质疑,最后这部命运多舛的高分文艺片,终于“隐入沉烟”,给自己画下了一个不算圆满的句号。

咋说呢。

我甚至觉得这电影就这样下了也好,反正也上了这么多天,这电影的受众早就看过了,剩下的都是看不懂或是不认同的,保不准他们还能想出什么角度,给这电影扣上怎样的帽子。

但这电影又是今年评分最高的国产电影之一,甭管这次是因为什么原因,都是一种遗憾(也有人说是被其他视频平台买了独家)

发一篇两个月前写的文章,斗胆为这电影辩解两句。

01.

《隐入尘烟》是海清主演的一部电影,也是2022年度截至目前豆瓣最高分的华语院线电影。

电影也入围了欧洲一些电影奖项的主竞赛单元,评价不错。

电影讲述西北农村,两个被各自家庭抛弃的农民夫妇,在日复一日的耕耘中相濡以沫的故事,是完成度很高的乡土电影。

事实上《隐入尘烟》的导演李睿珺本来就是甘肃人,他也一直把镜头对准自己的家乡甘肃花墙子村,他还经常让村民客串电影演员。比如影片中和海清演对手戏的武仁林是李睿珺的姨父。

为了真实感,电影甚至完整记录了庄稼土地的四季周期,主角在电影里反复考虑的是一年能种多少苞谷,能收多少麦子,又要去买什么肥料。

导演在采访里表示:

对于人物来说,他们俩的爱和对生命的感悟都是在耕种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是在劳作中看到这片土地上动植物的命运之后产生的。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动植物的变化都是嵌套在剧情里参与叙事的,而不是作为景观、道具或背景出现的。主角坐在一个屋子里什么也不干,说些关于麦子命运的事,就太假了,观众也不相信。

然而电影上映以后,观众不相信的却不是“这些农民不劳动”,而是“这些农民打扮太土”。比如某条笔记中,有博主表示自己2007年读初中就拥有手机,邻居们家家买小汽车。

2009年的西北农村人怎么可能这样打扮,过得连自己家七八十年代时候还不如呢?

如果说只是好奇发问倒也没什么,不过是因为信息孤岛问题罢了。

就像也有人疑惑,电影里的场景似乎是好早之前,现在不这样了。

但是随着电影被热议,一些剧照流传出来,事情变得不一样了。

看到了许多剧照,了解相关信息(拍摄地点在甘肃农村高台县罗城镇花墙子村)后,舆论奔向了更为激烈的方向。

一些网友质疑,海清角色为了迎合西方而设置。

他们大骂,无耻的电影主创,为了拿奖,什么都干得出来:

打造出了苦、丑、穷的不存在的中国的形象。

一定要让外国评委觉得中国没发展起来。

总之一句话,在他们看来,电影歪曲农村妇女,抹黑中国现实,无耻谄媚西方。

那么,农村妇女真的不这样吗?

但中国很大,农村与农村不可一概而论。

比如,同样在甘肃,白银市此前出现过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事故,当时放羊的大叔朱可铭救下了几名选手。

朱大叔所属的村子叫常生村,当地妇女在红柳滩收麦子,就像电影《隐入尘烟》一样,戴了头巾,面黄肌瘦。

这还是近两年的图。

我们也能找到2012年左右甘肃天祝农村的景象。

村里需要依靠牲畜来运输物资。

对比这些现实中的影像,电影真的是在“抹黑农村”吗?

我们之前还提到过,河北张家口有一个村叫玉狗梁村,村民们靠着瑜伽强身健体,慢慢脱贫致富。

存下钱来了,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场景不过如此,难以称得上漂亮。

农民如果没有很好的致富路子,拮据的生活以及节俭的习惯,会让他们放弃保养,身体形态上便不会那么精致。

他们一个月收入可能一千元,一辈子没有走出县城。

如果你从小生长在东部沿海的某些富庶农村,或者生活在城市里只从热搜里看世界,可能会觉得农村人都住这样宛如宫殿的房子:

那你看电影,自然会觉得在看另一个世界的故事,无法与电影里的角色共情。

现在讲述北上广深的都市电影已经够多了,我们也经常能在网剧里看到在外滩住豪华别墅的男女主角以及分分钟几百万上下的霸道总裁。你大可以去看那些作品,没人逼你一定要理解《隐入尘烟》里记录的农民爱情。

但不要忘了,还有不少人曾经的生活状态就是这样,甚至有些人至今也还过着这样的生活。他们也需要影片去记录,去表达。

你过着光鲜亮丽的生活不要紧,但你一边过着美好生活一边指责别人的生活脏,那就有点太过分了。

02.

每一次中国作品在外拿奖,就有人讽刺,哎,又靠苦难拿奖了,真有你的。

当张艺谋拍了好电影,他们就说《秋菊打官司》《红高粱》《一个都不能少》是将“丑陋”的元素展示给西方人看。

于是,张艺谋成了他们口中被西方当枪使了的人,代表了站不起来的奴性。

又过了几年,莫言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又有人说了,你写得太夸张。

你写的内容,网上查不到,是不是编造了抹黑农村的材料?

诺贝尔奖早已成为美西方利用的工具,你的“文学作品”如果不符合美西方的胃口还能得诺贝尔奖吗?

莫贾芳之流的“文学作品”就是诋毁、抹黑、唱衰中国的毒药!

从莫言拿诺奖到现在已经十年,十年里对他进行的攻击从未停止。

花样也越来越多。

有人翻出莫言当时领奖的照片,表示气质宛如“事业达到顶峰的酒店领班”。下面的评论则更为露骨:

还有人表示:

“一个好母亲怎么会熏陶出这样一只骂祖宗黑祖宗抹黑新中国的西方反华势力喜欢的狗呢? !”

甚至拿下雨果奖的科幻《三体》也被攻击过,说它写了有关文革的敏感内容才能在国外拿奖,如果没有文革,绝不可能拿奖。

。。。

这些质疑并不是空穴来风,确实讲述苦难的作品更容易获奖也是事实。但如果我们把眼界放开,会发现这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一种“通病”。

疫情期间两本书非常热销,一本叫《霍乱时期的爱情》,作者是大名鼎鼎的马尔克斯。

马尔克斯从不是爱情小说家,但凡你翻十几页就能知道他们这些南美作家,写得都是南美乱象,因为太奇葩,所以才被称为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不是说梦幻浪漫,而是说苦涩、梦魇和恶劣。

选入高中选读教材的《礼拜二午睡时刻》,揭露的是哥伦比亚的不公平不正义。

另一本书叫做《失明症漫记》,作者是葡萄牙的萨拉马戈。

一座城市因为会传染的“失明症”而陷入混乱,文明开始消失,人性渐渐遗失,丑恶不断出现……

小说同样了揭露苦难,作者也拿到了诺奖。

我还可以简单甚至粗糙地罗列一下:

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写了欧洲男性对女性的禁锢,拿了诺奖;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写了坦桑尼亚在后殖民时代的苦难,拿了诺奖;

芒罗,写了加拿大的婚姻暴力,拿了诺奖;

大江健三郎,写了日本的一些乱象,拿了诺奖;

印度裔的奈保尔,写了印度一些乱象,拿了诺奖;

库切,写了南非的一些乱象,拿了诺奖;

帕慕克,写了土耳其的一些乱象,拿了诺奖;

经典的作品多为苦难的悲剧作品,这一定律放在国外影视圈里也通行。

奥斯卡最佳影片名单: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名单:

近几年的奥斯卡电影基本涉及沉重而敏感的社会问题,包括但不限于:种族冲突、阶层流动、同性、娈童、失业……

比如在第93届奥斯卡金像奖收获颇丰的《无依之地》,完全就是说美国人在经济大萧条中无处可去的故事。

主题和内容都够负面不堪了吧。

你可以说学院派老喜欢这些讲述苦难的东西,这是学院派的桎梏。

但你不得不承认,好的悲剧确实打动人,优质的“苦难内容”确实能引发人思考。

学院派就喜欢沉重的东西,我们也就很少看到喜剧拿大奖。

这句话或许夸张,但说出了一个现实的矛盾。

如今的文化并不缺少快乐和娱乐,多半是是商业化的、虚拟的、不够深刻的,缺乏对生活真相的揭示。

与这种快乐相对,悲剧则几乎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

如果是被命运打倒,一蹶不振,这叫做悲戚;

如果是与命运进行抗争,在战斗中毁灭,这叫做悲壮。

总之,一个人哪怕再蹉跎,也可以选择对命运的控诉或反抗。

而且,即使你从未在现实中体会,也能从中获得向上生活的力量。

所以我们很需要这些间接的正能量。

03.

不要上纲上线是我们对文艺作品的基本态度。

否则我们就与伟大的经典作品越来越遥远,也会与深刻的历久弥新的思想越来越遥远。

我想起贾樟柯说过的一件事。

一个女生质问他,你为什么要拍这样脏兮兮的上海给西方人看?

他告诉女生,自己只是如实拍了上海的另一面,工业区、小弄堂里的真实的一面。

但女生暴怒,说你这就是抹黑了中国的影响,可能耽误了吸引外资的进程。

言外之意,拍电影的贾樟柯成了民族的罪人,中国人的一生之敌。

最可怕的是,女生明明知道这些乱象的存在,还是强调为了祖国的尊严,那些乱象不应该被描述,不应该进镜头。

她的眼里实在容不进沙子,贾樟柯也就被惊吓到了。

他意识到有一种畸形的实用主义存在。

太华丽的小镇抹黑了中国,太贫苦的乡村抹黑了中国,不漂亮不贫瘠有点普通的也抹黑了中国;

太传统的抹黑了中国,太时尚的抹黑了中国,不新不旧过于简单的文化内容也抹黑了中国。

中国人那么多,中国那么大,总能在其中找到一定的少数派的。

就像你拿着显微镜去他人身上挑毛病时,总能挑出绝症来。

而当事人就会遭受严厉的处罚,包括社死、退圈、职业前途尽毁……

而旁观者看得兴高采烈,再去寻找下一个倒霉蛋。

本不该这样。

它只是电影,它带偏了人们的思想,制造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传播了不正之风吗?

没有。

一部电影带来不了什么坏影响。

请有点儿自信。

如果相信电影有这么大的危害,反过来说是则对普通人理智的质疑。

觉得他们没有思考力,自己得全包干式地给他们灌输思想。

然而,观众不是无脑的机器,他们智慧得很,不如听听他们的呼声吧。

他们觉得莫言的小说写得真好的时候,那就是真的好;

他们觉得《隐入尘烟》拍得写实时,那就是真深刻;

他们从文艺作品里获得了生活的动力、爱情的灵感、创业的源头,那就是呼应了正能量的存在。

这些或许也是讴歌生活的正确方式。

中国有十四亿人,许许多多人生活在贾樟柯、张艺谋、莫言所描绘的“愁苦”中,没有那么光鲜亮丽。

他们对于发展的成果感受同样深刻,他们所构成的也是一个真正的社会。

描绘这群人,何尝不是在描绘中国呢?

要知道,讲好中国的故事,不是只有一种方式。

漂亮姑娘
1 楼
没见过的就不存在么?那鳄鱼和蟒蛇都不存在咯?!
时晴时雨
2 楼
问题在于人家的苦难大约是很久前了
l
ld545888
3 楼
电影也跟世界脱钩就没这麻烦了,爱咋演咋演。
m
markLA
4 楼
别说西部,即使现在中国的中原大地,长江沿岸,也有这样日常打扮的耕作妇人。 现在这个猪圈国真的病的不轻,都被洗脑的只看到,或是只能,只愿意看到宏大的“美颜”叙事,却看不到看不得真实世界的实况,猪圈国的人都活在虚幻中。 历史就是如此的轮回,就如文革十年,狂热的革命群众也是被洗脑得都认为外面水深火热,只有自己无限幸福,而且要搭救全世界.........结果.........也就没结果了,都被现实打回原形
想不开1
5 楼
文化自信很难吗?
H
Huilianghu5
6 楼
文革前批判过文艺作品写中间人物。文革中全国山河一片红。今天全国充满正能量。 铁链女,收入一千元,唐山打人,等等,这些都是时事新闻,网络时代,曝光出来后尽力掩饰。文艺作品,有预审。一不小心让它上线了,只好发动S军搞大批判。
孤岛侠客
7 楼
“爱国”就是打人的棍棒,看谁不顺眼就打谁,打得理直气壮。ctm!
c
choyoku
8 楼
莫言的小说内容恰恰就是因为真实才被人喜欢。了解那段历史的中国人都知道。
B
BMF
9 楼
看这么多反动电影干什么,全国人民只需要看彭麻麻亲自指导的八个样板戏就可以了。样板戏之一是“铁链女”,讲的是徐州党委在习主席的亲自领导下,一举粉碎美帝欲利用铁链女抹黑我国的阴谋。
F
FreeEnergy95
10 楼
看看前两年的高分局 山海情 就知道西北农村怎么样了.主旋律都拍成这样
酱牛肉03
11 楼
这些无知的东西自己初中有个手机就觉得全中国都是蛇精脸,无知得到了可笑的程度。
W
Wuweixiao
12 楼
自信心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给点时间给点耐心
云一片
13 楼
海清这个角色看着就是很奇怪很诡异,男主其实很自在,海清看上去就是故意的刻意的,没有代入感
c
cuihukaty
14 楼
这个电影我看过了。实在是一部一个虚构的不切实际的故事!但它丑化了农村妇女和一个不切实际的婚姻故事。设想一下一个残疾的女人还在田间耕作, 而且还获得丰收?作者也太离谱的编写故事了!我不知道通过这个电影要想说明什么?一个伟大的爱情,一个奋斗的爱情,或者是一个凄美值得同情的爱情?我估计会获得西方的支持,甚至获得个什么奖。因为它丑化了中国“落后”农村的,一个根本不切实际的故事!所以把它下架完全合理!
北美小镇
15 楼
文革呗,大家都只看充满正能量的样板戏,不就幸福的实现了天下第一的宏愿?
宽宏的雨
16 楼
大家讨厌的东八区下架了,大家喜欢的隐尘也下架了,光腚局到底想大家看什么?
凉亭
17 楼
盛世怎么能容忍别人摸污点
泰傻
18 楼
嗯,下架的很好,很及时,该电影是在与伟大领袖习总书记所宣布的全面脱贫唱反调,是对伟大领袖之丰功伟绩的公然诋毁,是对党和政府扶贫政策和成绩的抹黑行径,猜都不用猜,其导弹和幕后制作人,不是美国中情局,就是台湾蔡英文反动独裁政府在资助,其险恶用心,习爷皆知,况路人乎,是可忍,孰不可忍,文学城党支部及全体留守党组成员,对该电影制作人、导演、所有演员,以及所有支持与力捧的不明真相之观众发出有史以来最为强烈也最为凄厉的怒吼。
挺没劲
19 楼
去找一下歌颂小白下乡做核酸的视频说不定就能找到这种村民的面孔
5
5mslj
20 楼
中国人民自觉自愿奔向文革
老李子
21 楼
这是好电影的活广告。一定要找出来看看。
北京老马
22 楼
这部电影好,是近40年来,我唯一一部看过两次的电影。我早已预料到会被下架。因为这部电影非常接地气,反映底层老百姓的真实生活。上层领导人喜欢看莺歌燕舞的表演,不允许大家看反映实际生活的影片。就如同每个人都必须高呼皇帝的新装漂亮一样。。
内裤超人
23 楼
YouTube上有这部电影
亚洲食肉动物
24 楼
严重污蔑社会主义美好生活,下架活该,五毛群体叫好
f
fancyorange
25 楼
这真是个奇葩的国度,中国人难道没有围观过铁链女?那位被迫生了八个孩子的女性是什么打扮。既然都觉得中国很发达了,那美国取消中国发展中国家的资格中国叫唤什么劲。一个越来越变态的国家和人民
y
ytren
26 楼
不符合包子的口味 必须下架
f
fancyorange
27 楼
希望未来中国能把清零运动中的苦难拍给世界看
莱茵老农
28 楼
在网上看过, 整个影片自始至终散发着浓浓的尿骚味, 挥之不去。
m
mapletea
29 楼
我看后有两个感觉:1)这是“二舅”的翻版;2)这个电影是怎么通过广电部政审的, 3)电影一开始没人看,逆袭是营销找准了老百姓的痛点 4)逆袭未必是好事,因为物极必反,人看的越多,被下架的可能性越高,因为会惊动高层。
l
layala121
30 楼
我看的时候觉得最搞笑的一个弹幕是:他们吃的都是碳水,不健康啊。
p
pokemama
31 楼
等了很久,終於看到。看了開頭,實在看不下去。算了,還是不看了!
j
joetheplumber
32 楼
越是卑微的人,越不愿意正视自己的处境和现实生活,害怕正视自己的处境和现实生活。他们宁愿生活在虚幻的国家意识中。中国如此,世界各国都是如此。这些人是民粹主义的中坚。
一条小路
33 楼
說實話不就是想害死習近平的治國理念嗎?習近平連任國人的災難才剛剛開。
湾区范儿
34 楼
中国那么大,有钱富裕的,没钱困苦的什么样的阶层都有。
c
chinomango
35 楼
说的很有道理。不过,曾有老美问过驻美大使的孩子我的同学:中国人是不是一家人都睡在一张床(炕)上啊?楼主想怎么回答?
c
chinomango
36 楼
张艺谋是挖祖坟导演是没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