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不姓“马”!整改三年,蚂蚁集团估值跌去七成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1月12日 3点48分 PT
  返回列表
68330 阅读
14 评论
数据猿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港交所披露的一系列信息显示,去年底,马云及其在蚂蚁集团的三名原一致行动人井贤栋、胡晓明、蒋芳一次性清空在亚博科技、友宝在线等6只港股的权益。

坊间人士解读,马云等四人清空港股上市公司权益,是为扫除关联交易,加快蚂蚁集团上市的审计、审查速度。

去年12月,国务院正式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进一步明确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规依据。12月29日,央行官网公示,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已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支付宝公司成立于2004年,为蚂蚁集团控股子公司,是支付牌照持牌主体。种种迹象表明,“去马化”的蚂蚁集团正重启相关进程,加快上市运作。

罚款71亿元,蚂蚁艰难过关

2020年11月,蚂蚁集团上市在最后一刻被紧急叫停,公司随即进入持续三年的整改时段。在工作组进驻、金融监管部门两次约谈之后,蚂蚁集团在五大整改措施,涉及严禁不正当竞争、保护个人数据隐私、完善公司治理等。

去年7月,国家金融管理总局、央行、证监会联合发文,对蚂蚁集团处以71亿元的重量级罚款,创下央行史上最高罚款记录。相关《处罚决定》特意点出,蚂蚁集团过往年度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巨额罚款之后,蚂蚁集团的三年整改终于告一段落。

蚂蚁集团的整改持续三年,在“公司治理”方面,最大的一项举措正是“去马化”。

相关股权架构显示,云铂投资通过杭州君瀚、杭州君澳两大持股平台合计持有蚂蚁集团53.46%的股份,为间接第一大股东。马云、井贤栋、胡晓明、蒋芳四人分别在云铂投资持股34%、22%、22%、22%。根据云铂投资公司章程、四人签订的《一致行动协议》,马云实际支配云铂投资股东会,从而四两拨千斤,以少量股权实现对蚂蚁集团的实际控制。

“去马化”,投票权结构改革

作为“去马化”整改的关键举措,蚂蚁集团去年1月对外公告四条主要安排,核心为投票权结构改革:一是马云、井贤栋、胡晓明、蒋芳解除在云铂投资的一致行动关系;一是马云退出云铂投资,井贤栋与另外四人分别通过股权转让持有云铂投资20%的股权;一是云铂投资从杭州君瀚退伙,另组杭州星滔入伙杭州君瀚,杭州星滔由马云与另外四人分别持有20%的股权;一是云铂投资、杭州星滔全体股东承诺单独行使表决权,不与任何其他方达成任何形式的一致行动安排,不单独或与其他方共同谋求对蚂蚁集团的控制权。

四条安排未触及马云的实际经济利益,却彻底打碎原有的资本控制关系,让马云对蚂蚁集团的控制权一夜间化为乌有。

除此之外,蚂蚁集团又对董事会构成、管理层身份作出规定。新的蚂蚁集团董事会将包括九名董事,其中五名为独立董事,实现独董过半数。井贤栋、倪行军、曾松柏、彭翼捷等蚂蚁集团管理层成员不再担任阿里巴巴合伙人,强化与阿里集团隔离。

经过一年的履行程序、审查审批,蚂蚁集团投票权结构调整方案完成交割。随着央行正式公示支付宝为无实际控制人,蚂蚁集团这一轮“去马化”尘埃落定,顺利过关。

“去金融化”,彻底退出小贷

投票权改革之外,蚂蚁集团的业务整改同样大刀阔斧,甚至是伤筋动骨的“去金融化”。主要举措包括:花呗、借呗实行品牌隔离,分别升级为“信用贷”“信用购”,降低个人负债杠杆(电视剧);关闭网络互助平台相互宝;加速与网商银行切割,逐步停止支付宝提现、转入网商银行Ⅱ类账户等业务;主动降低余额宝额度,天弘余额宝货基的规模由巅峰时期的1.6万亿元降低至不足7000亿元。

2022年7月,蚂蚁集团又终止与阿里集团的数据共享协议。去年7月、12月,借呗原运营主体重庆蚂蚁商诚小贷公司、花呗原运营主体重庆蚂蚁小微小贷公司,分别变更为“信息技术公司”,经营范围去除办理贷款、票据贴现、资产转让等业务,宣告蚂蚁集团彻底退出小贷业务。

同在12月,蚂蚁消费金融完成增资,进一步股份分散化,引人注目地引入国企股东。

投资板块,蚂蚁集团也在刻意“做小”,先后退出财新传媒、36氪、芒果超媒等媒体资产的股东序列,其中,芒果超媒买入不到一年,清仓之举浮亏23亿元。与此同时,蚂蚁集团在众安保险的持股也由13.54%下降至10.37%。

估值跌七成,蚂蚁压注大模型

2020年上市前夜,蚂蚁集团估值2.1万亿元,为全球最大独角兽。三年过去,蚂蚁集团估值下降七成,不足6000亿元,“全球最大独角兽”的名号早已被字节跳动取代。根据阿里财报显示,蚂蚁集团2022年实现净利润312亿元,较上一年的730亿元下降57%。

不过,三年整改,同样也是蚂蚁集团的三年转型。对于公司定位,蚂蚁集团董事长兼CEO井贤栋一再强调:蚂蚁一直是一家科技公司,而非金融公司。三年转型之后,蚂蚁集团将旗下业务梳理为数字支付、数字互联、数字科技等板块,依旧为国内排名第一的Fintech公司。

数字科技是蚂蚁集团最硬核的板块,构成了“蚂蚁帝国”的技术底座。经过多年持续投入,蚂蚁集团在AI、区块链、隐私计算等领域完成技术积累,接连发布图数据库TuGraph、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蚂蚁链等明星产品。

去年9月,蚂蚁金融大模型正式发布,一口气推出“支小宝2.0”“支小助”两款AI助理。在当月举办的外滩金融大会上,井贤栋套用电影《奥本海默》的一句台词:大模型的出现,“不是一个新技术,而是一个新世界(电视剧)”。

“去马化”“去金融化”之后,蚂蚁集团可否走出估值低谷,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新世界”?也许,时间会说明一切。

h
hntil
1 楼
借呗花呗坑人无数,整改得好!
r
rootrootroot
2 楼
作为创新企业的价值基本已经没了,钱照样借,只是通过借钱积累起来的资本本应该发展高科技的,现在也废了
公马
3 楼
说罚就罚,让退出就退出。有法可依吗?整个事请的过程不太明白,究竟是一个黑心商人被查处?还是强权收割资本家? [1评]
B
Beck_NZ
4 楼
都得姓习。
茄子辣椒西红柿
5 楼
为什么盯着马云是有原因的 当年废都有官员要被处理,而且处理的意见是来自某人的,结果该官员被浙江商会保了下来转任北方,后来马云去北方该官员亲自接待,谄媚的好像一条狗 该官员在废都任职时废都到处都是浙江商人,去北方后,浙江商人又蜂拥而至 说白了马云走得是官商勾结的路子,而且马云领导浙商的能量已经能影响到某人对官职的任免,被收拾是迟早的事 [1评]
N
Nexs
6 楼
中国没有法律。 ---- 国外除了极个别的授权之外。大部分行政决定,别人都有权去法庭推翻,因为司法独立。 中国不行,国务院的决定, 企业不可能去法庭尝试推翻的。
d
dingding6
7 楼
这就是公然挑战国家银行的下场,以为兜里有几个钱了,就忘乎所以,不知天高地厚了。
开心小黃人
8 楼
新三代改造何时完成?
随遇而安888
9 楼
又不是美国,共产党不需要金主。
c
cloct
10 楼
你说的事情可能是这样的,但是马云能有什么能量可以保下要被处理的官员,只能是当时的大佬。 马云走的是官商勾结的路子,这个我也认可,当年阿里巴巴就是这样赚到第一桶金的,可以说当年在浙江做外贸的企业都必须要购买阿里巴巴的软件服务,几乎是强制性的。 其实,搞马云并不是因为他说了什么,而是要干背后的大佬及其代理人,同时可能自己还可以赚一大笔,可以说损人利己的事,谁都会干,但你总要有个借口吧,所以,就有互联网xx传说的消息。
茄子辣椒西红柿
11 楼
官场保人踩人,官商勾结都是常事,该官员是某人点名要处理的,如果他有本事请托官场内的人不管是在职官员还是红色后裔,都是属体系内的玩法。该官员求到体系外这就不正常了。 专权者对权力都很敏感,这个事说明马云领头的浙商对权力有想法了,我算是孤陋寡闻的了,除此之外,浙商们借财力干扰权力的事肯定还有。 至于你说的背后大佬,说情的人没事,当时算是高调的,现在依旧身居显位。该官员算大佬一个体系的,一出事他就求过,但是因为某人钦点,没同意。后来走投无路转求浙商,于是浙商找大佬,大佬卖马云一个面子,出面求情。
p
push
12 楼
太惨了😂😂😂
沙拉维
13 楼
共匪的手段,大家都看到了吧,哈哈哈哈。 有钱人肯定都往外跑。
伍迁
14 楼
两马是最大虫,挖中国银行墙角,直接套银行红利,制造财务危机,中央以后又象恒大一样擦屁股,很多行业刚开始让这些奸商钻空子,最可恨的还是马先生很多资本是外国掌控,直接拿百姓的姓给外国资本,将来外国资本一旦抽银根,中国百姓将受多大损失,即时止控,中国财政部门早该出手,林子大了,什么贪官都出来,这段时间新闻联播天天在报纪委打腐,打的过来吗?.背后水太深,估计连习近平都难以招架,江胡时期多少官员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