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31日清晨,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IRGC)和哈马斯宣布哈马斯政治局主席哈尼亚(Ismail Haniyeh)在德黑兰寓所遇刺身亡,伊朗官媒和哈马斯都将矛头指向以色列,伊朗最高国家家安全委员会马上召开会议,哈马斯指责以色列的行动是严重升级。
对此,以色列没有公开承认责任。正在菲律宾进行访问的美国防长奥斯汀(Lloyd Austin)面对记者提问,则称并无相关消息提供。
哈尼亚是身在加沙走廊之外的哈马斯政治领袖,长居卡塔尔,主理哈马斯的政治、外交、宣传工作。他2017年上任之前曾是加沙的哈马斯领袖,离开加沙之后,大力巩固哈马斯与伊朗之间的关系,让哈马斯获得伊朗更多的实质支持。
是温和派?
不过,到了今天,加沙的哈马斯主管是辛瓦尔(Yahya Sinwar),哈尼亚对加沙事务有多大影响力值得质疑。有一种说法甚至认为哈尼亚对于10月7日的哈马斯袭境攻击未有事先知情。而留在加沙过着“露天监狱”生活的哈马斯领导层,向来与在卡塔尔等地更能享受富贵生活的政治领袖,也有一定程度的磨擦。
但无论如何,哈尼亚在10月7日之后曾没有展露出丝毫与辛瓦尔的分歧,长期在国外奔走进行停火谈判。哈尼亚有3名儿子和近60名其他亲属也在加沙被杀。他对于儿子死讯的坚毅回应,也使他成为了象征巴勒斯坦反抗以色列占领的代表符号。
在巴勒斯坦的民调中,哈尼亚支持度远胜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属于法塔赫(Fatah)的88岁领袖阿巴斯(Mahmoud Abbas)。如果哈马斯和法塔赫真的像最近达成的《北京宣言》一般举行大选的话,哈尼亚将会是领导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不二之选--除非在囚以色列20年、获巴勒斯坦民众广泛支持的法塔赫政治人物巴尔古提(Marwan Barghouti)能够获释同他竞争。
虽然哈尼亚嘴上强硬,但在外人眼中,哈尼亚却是哈马斯的温和派。在他上任之前,哈马斯就推出了新的哈马斯宪章,当中去掉了1988年宪章中直接将犹太人视为敌人的文句,以反对锡安主义取而代之,并提出了如果巴勒斯坦人达成共识,在巴勒斯坦难民可以重返故土的条件下,愿意接纳以1967年边界建立巴勒斯坦国(按:也即是不消灭以色列的意思)。哈尼亚本人在2006年也曾向信时任美国总统小布殊作出过类似表态。
杀死哈尼亚的,真的是以色列吗?为何要在伊朗杀死哈尼亚?为何要选择这个时间?
刺杀是以色列所为,大概没有可疑。
对于类似的刺杀事件,例如2020年伊朗核子科学家法赫里扎德(Mohsen Fakhrizadeh)在伊朗被遥控机关枪杀死,以色列也不会承认或否认责任,只会有部份政客在网上高声叫好。这同今天的情况非常相似。
对于哈尼亚之死,以色列并没有承认或否认责任,但其文化传承部长、通讯部长等一系列官员都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赠庆”,称其死亡使世界变得更好、神的敌人终将丧生等等。
而以色列当局早已表明无论哈马斯身在何方都会予以消灭的意志。
如今,加沙内部的哈马斯势力已被大幅削弱,集中精力杀死哈马斯领导层已成为其“消灭哈马斯”行动的主要目标。以军7月13日就曾在加沙南部城市汗尤尼斯(Khan Younis)发动造成近百人死的空袭,目的就是要杀死哈马斯军队领袖、加沙哈马斯二号人物戴夫(Mohammed Deif)--以方其后多次宣称有愈来愈多迹象显示戴夫已死。
这一次选择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进行刺杀,也不是意外。哈尼亚经常游走卡塔尔、土耳其,也曾到埃及进行谈判。这些国家都是美国在区内的主要盟友,以色列如非必要也不敢贸然在这些国家进行刺杀行动。
伊朗新任温和改革派总统佩泽希齐扬(Masoud Pezeshkian)7月28日的就职仪式,就为以色列提供了一个刺杀哈尼亚的契机。其一,在伊朗进行刺杀,对以色列而言并没有任何外交风险。其二,在德黑兰“太岁头上动土”也能展现以色列有能力在伊朗境内要地成功执行高危任务,直接给伊朗革命卫队打脸。
其三,佩泽希齐扬的上台被美国视为改善同伊朗关系的一个契机--事实上,就算是在前任强硬派总统治下,拜登当局也能在幕后同伊朗达成释放美元资产交换释放囚犯、缓减核发展之类的君子协定--可以想像,如果本年美国总统选举再由民主党胜出,美伊将有更大的和解空间。
在伊朗新总统刚上台的时机激化以色列同伊朗之间的对立,目的就是要在萌芽阶段压制改革派未来在伊朗外交政策上的影响力。
在此时此刻刺杀哈尼亚、激化中东矛盾,也有以色列的国内政治考虑。首先,哈尼亚被杀的前一天,以色列才刚空袭了黎巴嫩首都贝鲁特(Beirut),杀死了被以色列形容为真主党“最资深军事领袖”的舒库尔(Fuad Shukr),是为对7月27日戈兰高地球场袭击12儿童死亡一事的报复。在“拳头就是一切”的意识形态之下,迅速在伊朗本土发动袭击,就是要警告受伊朗支持的真主党,以至伊朗本身,不要发动对以色列的升级报复。
其次,加沙停火协议过去一两个月都处于几乎谈成的阶段,以各种理由拖延了大半年的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已经扭尽六壬,如果真的达成了协议的话,其极右盟友真的有可能退出政府,使内塔尼亚胡倒台。为了制造和谈破裂的事实,有什么方法比直接杀死对方的谈判领袖更佳?
同时,日前以色列为了展示以军内部有追究军人过失的机制,军方拘捕了9名被指涉嫌虐待巴勒斯坦囚犯的军人。然而,事件引发以色列极右示威者进攻两个以军军营,背后更有极右部长煽风点火。以色列社会裂痕尽现人前。此刻刺杀哈尼亚,可算是内塔尼亚胡向极右民众展示强硬、外部化内部问题的操作。
由于哈尼亚遇刺之事才刚发生不久,具体细节还不清楚,但可以预见的是,和平离中东又远了一大截。
当地时间7月31日清晨,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IRGC)和哈马斯宣布哈马斯政治局主席哈尼亚(Ismail Haniyeh)在德黑兰寓所遇刺身亡,伊朗官媒和哈马斯都将矛头指向以色列,伊朗最高国家家安全委员会马上召开会议,哈马斯指责以色列的行动是严重升级。
对此,以色列没有公开承认责任。正在菲律宾进行访问的美国防长奥斯汀(Lloyd Austin)面对记者提问,则称并无相关消息提供。
哈尼亚是身在加沙走廊之外的哈马斯政治领袖,长居卡塔尔,主理哈马斯的政治、外交、宣传工作。他2017年上任之前曾是加沙的哈马斯领袖,离开加沙之后,大力巩固哈马斯与伊朗之间的关系,让哈马斯获得伊朗更多的实质支持。
是温和派?
不过,到了今天,加沙的哈马斯主管是辛瓦尔(Yahya Sinwar),哈尼亚对加沙事务有多大影响力值得质疑。有一种说法甚至认为哈尼亚对于10月7日的哈马斯袭境攻击未有事先知情。而留在加沙过着“露天监狱”生活的哈马斯领导层,向来与在卡塔尔等地更能享受富贵生活的政治领袖,也有一定程度的磨擦。
但无论如何,哈尼亚在10月7日之后曾没有展露出丝毫与辛瓦尔的分歧,长期在国外奔走进行停火谈判。哈尼亚有3名儿子和近60名其他亲属也在加沙被杀。他对于儿子死讯的坚毅回应,也使他成为了象征巴勒斯坦反抗以色列占领的代表符号。
在巴勒斯坦的民调中,哈尼亚支持度远胜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属于法塔赫(Fatah)的88岁领袖阿巴斯(Mahmoud Abbas)。如果哈马斯和法塔赫真的像最近达成的《北京宣言》一般举行大选的话,哈尼亚将会是领导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不二之选--除非在囚以色列20年、获巴勒斯坦民众广泛支持的法塔赫政治人物巴尔古提(Marwan Barghouti)能够获释同他竞争。
虽然哈尼亚嘴上强硬,但在外人眼中,哈尼亚却是哈马斯的温和派。在他上任之前,哈马斯就推出了新的哈马斯宪章,当中去掉了1988年宪章中直接将犹太人视为敌人的文句,以反对锡安主义取而代之,并提出了如果巴勒斯坦人达成共识,在巴勒斯坦难民可以重返故土的条件下,愿意接纳以1967年边界建立巴勒斯坦国(按:也即是不消灭以色列的意思)。哈尼亚本人在2006年也曾向信时任美国总统小布殊作出过类似表态。
杀死哈尼亚的,真的是以色列吗?为何要在伊朗杀死哈尼亚?为何要选择这个时间?
刺杀是以色列所为,大概没有可疑。
对于类似的刺杀事件,例如2020年伊朗核子科学家法赫里扎德(Mohsen Fakhrizadeh)在伊朗被遥控机关枪杀死,以色列也不会承认或否认责任,只会有部份政客在网上高声叫好。这同今天的情况非常相似。
对于哈尼亚之死,以色列并没有承认或否认责任,但其文化传承部长、通讯部长等一系列官员都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赠庆”,称其死亡使世界变得更好、神的敌人终将丧生等等。
而以色列当局早已表明无论哈马斯身在何方都会予以消灭的意志。
如今,加沙内部的哈马斯势力已被大幅削弱,集中精力杀死哈马斯领导层已成为其“消灭哈马斯”行动的主要目标。以军7月13日就曾在加沙南部城市汗尤尼斯(Khan Younis)发动造成近百人死的空袭,目的就是要杀死哈马斯军队领袖、加沙哈马斯二号人物戴夫(Mohammed Deif)--以方其后多次宣称有愈来愈多迹象显示戴夫已死。
这一次选择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进行刺杀,也不是意外。哈尼亚经常游走卡塔尔、土耳其,也曾到埃及进行谈判。这些国家都是美国在区内的主要盟友,以色列如非必要也不敢贸然在这些国家进行刺杀行动。
伊朗新任温和改革派总统佩泽希齐扬(Masoud Pezeshkian)7月28日的就职仪式,就为以色列提供了一个刺杀哈尼亚的契机。其一,在伊朗进行刺杀,对以色列而言并没有任何外交风险。其二,在德黑兰“太岁头上动土”也能展现以色列有能力在伊朗境内要地成功执行高危任务,直接给伊朗革命卫队打脸。
其三,佩泽希齐扬的上台被美国视为改善同伊朗关系的一个契机--事实上,就算是在前任强硬派总统治下,拜登当局也能在幕后同伊朗达成释放美元资产交换释放囚犯、缓减核发展之类的君子协定--可以想像,如果本年美国总统选举再由民主党胜出,美伊将有更大的和解空间。
在伊朗新总统刚上台的时机激化以色列同伊朗之间的对立,目的就是要在萌芽阶段压制改革派未来在伊朗外交政策上的影响力。
在此时此刻刺杀哈尼亚、激化中东矛盾,也有以色列的国内政治考虑。首先,哈尼亚被杀的前一天,以色列才刚空袭了黎巴嫩首都贝鲁特(Beirut),杀死了被以色列形容为真主党“最资深军事领袖”的舒库尔(Fuad Shukr),是为对7月27日戈兰高地球场袭击12儿童死亡一事的报复。在“拳头就是一切”的意识形态之下,迅速在伊朗本土发动袭击,就是要警告受伊朗支持的真主党,以至伊朗本身,不要发动对以色列的升级报复。
其次,加沙停火协议过去一两个月都处于几乎谈成的阶段,以各种理由拖延了大半年的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已经扭尽六壬,如果真的达成了协议的话,其极右盟友真的有可能退出政府,使内塔尼亚胡倒台。为了制造和谈破裂的事实,有什么方法比直接杀死对方的谈判领袖更佳?
同时,日前以色列为了展示以军内部有追究军人过失的机制,军方拘捕了9名被指涉嫌虐待巴勒斯坦囚犯的军人。然而,事件引发以色列极右示威者进攻两个以军军营,背后更有极右部长煽风点火。以色列社会裂痕尽现人前。此刻刺杀哈尼亚,可算是内塔尼亚胡向极右民众展示强硬、外部化内部问题的操作。
由于哈尼亚遇刺之事才刚发生不久,具体细节还不清楚,但可以预见的是,和平离中东又远了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