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的13年:点错科技树 电动车抛弃了丰田章男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2月4日 12点30分 PT
  返回列表
78106 阅读
23 评论
锂猫实验室

丰田汽车是燃油车时代的一面旗帜,而丰田章男则是丰田汽车的一面旗帜,但过去的十几年对于丰田汽车与丰田章男来说都并不容易。

丰田章男的引退之心早已有之,在2022年的各种不同场合,他都在不断提及社长的人选要求问题。

最近的一次是2022年底,在泰国的一次赛车活动上,丰田章男对雷克萨斯总裁佐藤恒治提出了一个问题:“你可以来接社长的职位吗?”

当时的赛场嘈杂、热闹,佐藤恒治无法判断丰田章男是否在严肃讨论,选择了不回答。事后他对媒体称:“我当时不知道怎样答复,以为那是句玩笑话。”

而到了2023年1月,这句玩笑话已经变成了现实。

在1月26日丰田汽车的记者发布会上,现年53岁的佐藤恒治接手了丰田汽车社长(相当于总经理)一职,而66岁的丰田章男,即将于4月1日正式卸任,退居二线担任会长(相当于董事长)。

而巧合的是,当时丰田章男接任社长一职时,也是53岁。13年过去了,曾经数次对电动车进行嘲讽、炮轰的丰田章男似乎终于认输了。

在记者会上,他说自己“已经跟不上新时代,有必要引退了”。

13年的征战,从燃油车龙头到混动车龙头,无论能否在佐藤恒治的带领迎头赶上,现在的丰田汽车至少已经表明一种姿态:它已经彻底对纯电车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得意

丰田章男是丰田家族的第四代长子,也是丰田汽车的第三代家族掌门人。

在丰田章男掌权之前,曾经有三位家族外的人员担任过丰田社长,分别是奥田硕、张富士夫和渡边捷昭,都实现了权力的平稳交接。

丰田章男作为第三代继承人接手丰田汽车的时候,是丰田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首次亏损的危急时刻,而他的上任也被媒体激动地称为“大政奉还”,因为这是自1995年外姓掌舵丰田后,丰田汽车再度回到丰田家族手中。

但上任伊始,丰田章男面临的不仅是财务上的烂摊子,还有技术问题造成的信任危机:就在他上任的3个月之后,雷克萨斯加速踏板失灵导致一家四口丧生,且类似事故共计造成19人死亡。

接下来等待他的,就是美国的听证会、中国的说明会等等,而每一次丰田章男都在不停鞠躬致歉,这也是“鞠躬社长”名号的由来。

但面临危机之时,丰田章男没有退缩,他选择对丰田汽车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其一,是在全球范围内召回可能有问题的车辆,一年内召回了800万辆车;

其二,是恢复盈利能力,首要的就是监控频频出事的北美市场,同时还通过降低人力成本和费用缩减开支,挽回盈利。

其三,便是开始挖掘第二大市场,将中国作为丰田汽车的重要市场,不仅将分部设到了中国,还给予了独立的管理权。

一套改革完成,丰田慢慢回到了正轨。在接任3年后的2014年,丰田汽车就超越通用汽车拿下了全球年销量冠军,并与大众平起平坐。

这是丰田章男最为得意的3年。

而随着生产、研发和组织架构的不断调整,丰田汽车的组织架构也日益扁平,战略更加灵活高效,扭转了2008年的亏损,并于此后进入了长期的平稳增长周期。

直到特斯拉带着智能电动车横空出世,结束了属于丰田的时代。

徘徊

在“鞠躬社长”之后,丰田章男最广为人知的事迹就是一直以来坚持对电动车发展保持的质疑态度。

细说起来,丰田章男自2009年接手丰田汽车,丰田汽车在他手中发展的时间和中国发展电动车的时间一样长。

在这短短的13年间,中国的电动汽车行业改变了以往汽车界中国追着欧美日韩跑的局面,如今中国无论在整车环节还是零部件环节,都夺回了至关重要的一城。

但13年间的丰田汽车在丰田章男的带领下却似乎始终在新能源的世界里原地踏步。这个曾经的燃油车霸主,错过了轰轰烈烈的电动化浪潮,并因2020年市值被特斯拉超过而被钉在了汽车产业的历史上被世人铭记。

但事实上,早在1997年,丰田汽车就已经走上了电动化的道路,推出了普锐斯混合动力车,此后还推出了混合动力二代普锐斯,之后的年月里,丰田仍然一直致力于混合动力技术,将其作为主要的技术路线。

一直到如今,丰田汽车仍然在混合动力汽车领域拥有绝对的技术话语权。

另外一方面,在锂猫君此前的文章《动力电池不会等待欧美》中我们提到过,在2010年时,日本发布了《下一代汽车研发战略》,将新能源方向转为同时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丰田也选择了站队“氢燃料”电池,并在2014年推出了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车“未来MIRAI”。

然而氢燃料的补能问题以及安全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显然没有成为带领丰田走上“新能源”快车道的技术路线,直到现在它仍属于“未来”。

因此,丰田电动化的不顺利,并不在于它的技术能力不足,而是在于对于技术路线的徘徊态度,背后则又与日本这个缺乏资源禀赋的岛国对于电力资源的犹豫有关。

另一方面,“匮乏”带来了一些异于常人的“理性”与“谨慎”,一个拥有造血能力的传统车企要大张旗鼓地挺进新能源世界,彻底抛弃内燃机,对于一家日企来说绝非易事。

而最后一颗压死丰田汽车电动化之路的稻草,是马斯克。

早在2010年,丰田章男遇见了缺钱的马斯克,试驾之后他立即决定拿出5000万美元买下了特斯拉2.4%的股份,并改造了丰州的加州工厂来帮助特斯拉量产。

这次合作的失败,坊间传闻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比较表象,据说特斯拉代工的电池包质量不稳定,所以丰田在纯电版 RAV4 上栽了大跟头,同时“普锐斯之父”也用权威口吻说纯电车没戏,让丰田章男没了念想;

另一方面,据说丰田章男投资的目的是接近特斯拉的技术,然而马斯克那边对核心技术严防死守,让丰田找不到机会染指。

最终,这次合作以丰田章男终止合约、抛售股票告终。而从那之后,丰田章男彻底拥有了反骨,走上了质疑、反对、抨击电动车之路,相关言论从未停止。

丰田章男抨击的角度包括各个角度:

环保——“我们建造的电动车越多,二氧化碳就越严重”;

能源短缺——“如果日本汽车全靠电力驱动,那么在夏季国内就会出现电力短缺”;

国家发展——“转型纯电动会摧毁日本经济”。

直到日本政府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并推出燃油车禁令时,丰田章男的思路仍然没有转换过来,他批评日本政府,仓促实施燃油车禁令将导致当前汽车行业的商业模式走向崩溃,大批企业将因此消亡,造成大量工人失业。

然而一个新时代到来的时候,会抛弃所有犹豫的人。丰田章男在徘徊之间,已经将丰田汽车推到了没有退路可走的境地。

失意

汽车行业对纯电动化的前景已经达成共识,全球的禁燃令也已经统一了时间节点——《格拉斯哥零排放汽车和面包车宣言》提出不晚于2035年在主要汽车市场实现所有新销售的汽车和卡车均为零排放汽车,并于2040年前在全球实现这一目标。

而这时的丰田章男再想转身,已经为时过晚。

眼看着其他巨头都走上了研发生态的道路,丰田章男终于决定开发一个专门的电动汽车制造平台,并在2022年推出了首款纯电车——bZ4X系列,但它需要竞争的对手是已经积累了可观市场基础的一众新老车企。

上市后,这款车在口碑方面惨遭滑铁卢。

官方数据显示50.3kwh的电池续航可达400公里,但实际冬季的续航达成率仅有37%,而66.7kwh的电池官方充电时间是0.83小时,实际却需要7小时……

上市的第一个月,这款车的销量仅7台。

最终,国内两家合资公司的销量数据显示,一汽丰田bZ4X在2022年的累计销量是——2882辆。广汽丰田bZ4X在2022年的累计销量是——4408辆。两家加起来,合计10-12月的月销量也只有2429台。

而现在的国内新能源车市场,新势力里相对落后的哪吒、零跑,12月的月销量也分别有7795和8493台,是丰田的3倍多。

而这个曾经在丰田章男上任时挽救了丰田汽车的中国市场,如今也出现了十年来的首次下跌:2022年丰田汽车在中国实现194.06万台销量,同比减少0.2%。

此前的丰田章男,在犹豫中做了一些宏大的规划:到2025年,丰田计划有15款电动车型,并在十年内投资135亿美元,以扩大电池生产。

但大象转身来得太晚,此前他恢弘而激进的计划在此刻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有些讽刺。

最终在今年的1月26日,丰田章男低头了,这次不再是鞠躬,而是直接引退。

但看起来,他的身体里仍然住着两个人格。

一个是表面的丰田章男,他服输了,认错了,肯用引退来道歉,承认自己已经“跟不上时代”。据媒体报道,丰田章男曾对周边人士透露,“丰田最大的经营风险是我一直担任社长”。然而另一个丰田章男住在他的内心,仍然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不愿意放弃氢能源和混合能源形式。

而这种双面性,在他挑选的继任者佐藤恒治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他拥有足够迎合表面的丰田章男的能力——他带领的雷克萨斯已经率先在电动化上有所突破,RZ系列成为雷克萨斯纯电平台的首款车型,目前已经上市,且在电动化的决心上,雷克萨斯也远远超过丰田品牌。他们要在2025年推出旗下所有车型的电动化版本并在2035年实现100%电动化。

同时,他也有迎合内在的丰田章男的能力——佐藤恒治也是一位氢能路线的坚定拥护者。在2021年的富士24小时耐力赛中,佐藤带领团队开发了一款氢能发动机,24小时内跑了1634公里。面对这一场景,他情绪不能自已甚至几度落泪哽咽。

这些,可能是丰田章男将佐藤恒治选为第四个外姓掌权人的关键原因。

但一位53岁的传统老将,能否带领历史悠久的丰田,在强敌环伺的市场中用新技术夺回属于自己的用户,依旧充满悬念。

尾声

平成时代是日本的“失去的三十年”,它让索尼、日立、松下、东芝这些曾经称霸全球的日本品牌要么跌落、要么拆分。

而2009-2023的13年,或许也是丰田“失去的13年”,丰田章男在徘徊中勉强保住了全球销量,却错过了新技术。

13年中,与丰田章男相看两厌的特斯拉,如今市值6000亿美元;而丰田,市值已不足3000亿美元。

属于丰田章男的时代过去了。

而就算大象现在开始狂奔,也未必能在电动化浪潮中赶上末班车。

a
aowu
1 楼
坐等日本好
不懂怎么办
2 楼
个人感觉电动车未来几年应该还可以, 但是长期来看还应该会被其他新能源替代下去。 [1评]
斯文的地主
3 楼
我都说过无数遍 无数遍 我们都是在日本长期生活过的华人,我们海外华人一直说: 只要把日本汽车业给弄下来,那日本就完全民族自信心打断! 日本的汽车制造业所受到的红利能撑起整个日本列岛 这都是实话实说! 那就一定要改变现有汽车观念,未来电动车 新能源是主流 收拾日本简简单单 看看丰田章男这个傻子多恨新能源,日本车这么下去要被干掉的喔恨的喔!!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 . 现在当前首要就是统一台湾省,全球华人期盼早日解放统一台湾! . 这就是海外华人支持中国共产党的原因! 海外华人坚定支持中国共产党! . 全球华人支持习近平! 中华民族统一伟大! . . .
砍瓜切菜侠
4 楼
电池做为动力的汽车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就研究出来了,尽管数量稀少但是可以挂牌上路的,真不算新能源的。丰田是要突破现在达不到的技术,所以它研究的才是真正的新能源。 [1评]
谁主沉浮?
5 楼
有病。 新不新,挣钱算
谁主沉浮?
6 楼
扯淡。 长期是多少,10年,20年,100年? 技术不断进步,什么东西100年后都会被取代,到时候汽车🚗存在不存在,都不好说。
发棵游
7 楼
瞎几把哔哔! 张楠所谋甚大! 把话放这儿以后事实验证吧! 重要说三遍! 经团联!经团联!经团联!
T
TomatoEgg666
8 楼
所谓电动车环保的前提是发电厂用的燃料是100%再生能源。如果还是高度依赖石化能源发电,其温室气体排放就和一般传统汽车没多大差别。你可以和ChatGPT确认。 我比较希望更多人跟随着媒体的吹捧购买和驾驶电动车。到时普通汽车和汽油价随着大众需求下降就会变得很便宜了,我用后者应该会比较划算。
m
myporn001
9 楼
电网的电可以来自核能太阳能风能水利发电还是煤炭发电,这是所在地区或国家的电网发电配置比例决定的,跟电动车没有关系。 目前燃油车的优势就是加油站网络普及,但是电动车可以不依靠外部网络,市区内自己家充电就完事了。如果走长途,充电桩的建设比加油站省事的多。电车其它优势的太多了,全面碾压油车。
夏之璇
10 楼
暂时来说最有机会发展起来的还是电,毕竟投入大,出现技术飞跃的可能性更大。 而其他的 就比如氢能源,安全性问题本来就不应该靠丰田本田两个车企自己去研究。但说回来其他地方也不会投入大量资源去做这个可能钱打水漂的研究,所以发展成型的机会就小太多了
m
myporn001
11 楼
燃油车还是会长期存在的,但是燃油车的市场萎缩是必然趋势。
p
peter0811
12 楼
歇着吧,用电还是用氢这根本不是技术先进和环保问题!而是政客决定的!丰田章男只不过赌输了!但是他赢得了事实:氢能源就是比电池环保!
d
dancingwater
13 楼
不管你这傻叉作者怎么黑丰田,我还是觉得混动到纯电动一步步来更靠谱
华丽后退
14 楼
都知道氢能源好,中国也知道。日本人把相关的专利抓了70%造成其他国家不敢投入。对中国更是如此。燃油车发动机,变速箱技术欧美占大半,氢能源日本又占大半,都能卡中国脖子。所以中国再突破电池技术,电动机技术。美国人估计也是一样想法。所以日本的氢能源就没人用了,日本本土市场又小,支撑不起来。看看专利保护期过了能发展不。
热血青年2
15 楼
投入再大,电动车被电池容量限制。而电池容量被化学表限制。
热血青年2
16 楼
电池最为动力的汽车100多年前就研究出来了。1899年法国电动车就打破了速度记录,成为第一个时速超过100公里的汽车。主要是电池的限制所以没有继续发展。
热血青年2
17 楼
电池最为动力的汽车100多年前就研究出来了。1899年法国电动车就打破了速度记录,成为第一个时速超过100公里的汽车。主要是电池的限制所以没有继续发展。
马匪呀
18 楼
更早,铅锌蓄电池+电动机的“汽车”早早在福特T型车大批量生产前就出现了,但是在烧汽油的内燃机慢慢成熟后,一直只有几十公里旅程的铅锌电池无法突破,就被内燃机打败了,
英国流氓
19 楼
: 好是好 就是比电和油的都贵。。。不好卖
马匪呀
20 楼
到今天,用中国造光伏和风力发电设备发电的成本已经低过燃煤发电,不再需要政府的大额补贴来支持就可以全行业上下游盈利。而施正荣开先河的无锡尚德为标志的民用光伏大批量生产和使用,是靠中国政府在生产阶段的税收减免,欧盟在安装使用阶段大额补贴的前提下才可以运行的,美国的双反调查和补贴的取消,就立即让中国几乎全部依赖外销的光伏产业全部大额亏损和破产,但是以隆基等新兴企业继续向上游进军,掌握了原先完全由美国企业垄断的硅晶体(单晶和多晶)生长技术并大幅降低了硅晶体的造价,由施正荣时期美国完全把握硅晶体生产到今天中国全产业链完全掌握,光伏板的成本下降了90%,中国自己,南亚,中东南美甚至非洲,都可以不需要政府补贴的安装光伏发电场并盈利,欧美是否使用,开惩罚性高关税都不再重要。 2022年,中国新增加的发电能力,非化石燃料的占比已经超过50%,也就是说光伏风能核能水电加一起,超过燃煤燃气发电。
d
diao4
21 楼
左疼接下公司以后全身都疼了
马匪呀
22 楼
最终还是靠技术路线和不同技术路线的使用成本来决定的,几十年前,日本决定氢燃料电池的技术路线的时候,光伏,风力发电都没有大规模使用的希望,日本的路线是石油枯竭的时候,由海外如澳洲等用煤炭大规模制造氢气并海运回日本供应,日本则安排氢气的替代燃油加油站甚至工业发电使用氢气。 但是,由北欧发起的风能发电和靠政府大规模补贴光伏发电,让绿色能源成本的快速下降,马斯克的锂电池+电动机的纯电车路线,让使用成本快速下降并远远低过氢燃料电池路线。综合起来成为技术主流。
s
stock2000
23 楼
完全正确 “只要把日本汽车业给弄下来,那日本就完全民族自信心打断! 日本的汽车制造业所受到的红利能撑起整个日本列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