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巨头危机时刻,为何请这位华人“出战”?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3月16日 21点2分 PT
  返回列表
43885 阅读
13 评论
环球人物杂志



凭借之前积累的雄厚资源,

他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作者:尹洁 黄薇薇

你已经多久没有关注英特尔公司的新闻了?

当英伟达市值飙升、OpenAI出尽风头、SpaceX闯荡太空时,这家美国老牌科技巨头却陷入困境。

2024年,英特尔净亏损18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61亿元)。同时,卖厂、裁员、出售子公司的消息不断。

关键时刻,英特尔突然宣布,任命陈立武为新任CEO,3月18日上岗。

名字一夜“出圈”的陈立武,究竟是何方神圣?



谁来拯救英特尔

业内人士或许感到意外:几个月前,陈立武不是刚从英特尔辞职吗?他怎么又回来了?

2024年8月,当陈立武决定离开英特尔董事会时,与时任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是存在严重分歧的。



·陈立武。(资料图)

当时,英特尔的危机已经凸显:公司股价持续下跌,一度创下50多年来最大单日跌幅;公司被迫宣布裁减15%的员工,约1.5万人,这是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裁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特尔在老大的位置上坐久了,难免有一些积重难返的痼疾,加上之前几任CEO过分注重短期利润,错过了好几次布局新科技赛道的机会,结果被英伟达等一帮“晚辈”拉下了神坛。

2021年,帕特上任时,公司内外都对他寄予厚望。他在英特尔工作了30多年,曾经是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总裁。帕特也雄心勃勃地启动了“5年转型”计划,要在美国及海外建设大规模芯片工厂,希望赶超台积电、三星等同行。

上任第二年,帕特邀请陈立武加入英特尔董事会,希望借助后者的经验和人脉拓展业务。但合作一段时间后,陈立武认为帕特的改革方案过于激进,虽然方向正确,却脱离了现实。

芯片产业是需要巨额投资的,可英特尔早已没有当年的资金实力。此外,同行之间的竞争让其他芯片厂商不敢把代工业务交给英特尔。结果,帕特在工厂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现金,却没有产生相应的效益,反而进一步加重了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由于发展理念不合,陈立武选择辞离开英特尔。

2024年,英特尔股价累计下跌近60%,成了道琼斯指数中表现最差的一个,结果被踢出了该指数。取而代之的,是黄仁勋率领的英伟达,其股价在2024年上涨了180%。



·美籍华人黄仁勋(右)是英伟达CEO。

回天乏术的帕特,在这一年的年末黯然辞职。

生死关头,谁来拯救英特尔?董事会把陈立武请了回来。

消息一出,马上收到了市场反馈。英特尔股价在3月13日早盘大涨近10%。



行业事故改变人生规划

公开资料显示,现年65岁的陈立武祖籍中国福建,出生于马来西亚的一个华人家庭,在新加坡长大,从小就展现出数理方面的天赋。

16岁时,他考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物理系,仅用3年就完成了本科学业,之后赴美留学,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核工程硕士学位。

本来,陈立武的目标是成为一名顶尖的核能专家,但一次行业事故改变了他的人生规划。

197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三哩岛核电站发生堆芯熔毁事故,尽管没有对公众造成辐射伤害,却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随后,各国的能源产业布局发生变化,核能产业受到重创,从业者也被波及。

22岁时,陈立武已经在一家核能企业当上了首席工程师,但因为环境的变化,他决定转向商业领域发展,前往美国加州的旧金山大学攻读MBA。

毕业后,陈立武在多家公司工作过,其中既有能源企业,也有投资机构。他甚至还在一家生产钢琴的企业当过副总裁。经过比较,他感到还是科技创投领域的前景最为广阔。

1987年,陈立武创立了风险投资公司华登国际,主要投资初创科技公司,其中半导体产业是重点领域。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发展迅猛,涌现出一批极具潜力的科技企业,陈立武积极投身中国和亚洲市场,不仅投资了台积电、中芯国际等半导体企业,还投资了新浪、大疆、美团等几十家新兴科技公司。



·陈立武在分享自己的观点。

一位创投圈资深人士对环球人物记者透露,陈立武在芯片投资领域之所以如此出名,与时代背景和个人背景都有关系。“20年前,中国是科技投资的价值洼地,到处都是‘物美价廉’的初创公司,美国资本迫切希望寻找有潜力的项目,美籍华人身份的陈立武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投资代理人。”

陈立武的战略眼光一直被业内称道。2005年,他加入台积电董事会后,力主提高研发投入,加快采购当时市场前景并不明朗的EUV光刻机,并成功说服苹果公司将大部分高端芯片的订单给了台积电,将主要竞争对手三星公司甩在了身后。

2009年,美国电子设计企业楷登电子公司遭受金融危机重创,股价暴跌60%,陈立武临危受命出任CEO,裁撤了30%的高管、关闭冗余部门,并让所有高管签署“军令状”,使公司起死回生。

2022年,他获得了国际半导体工业协会颁发的罗伯特·诺伊斯奖,这是半导体界的最高荣誉。

英特尔董事会正是看中了他深厚的行业经验和丰富的人脉资源,希望他能带领公司重返正轨。



华裔高管“真香”

随着陈立武的上任,目前美国四大半导体企业英特尔、英伟达、超威、博通的CEO职位全部由华人担任,分别是陈立武、黄仁勋、苏姿丰、陈福阳。有网友调侃:“可以凑一桌麻将了。”

人们还记得,10年前,美国企业界流行聘用印度裔高管,谷歌、微软、推特(现名为X)等科技巨头的CEO都是印度裔。当时甚至流行一句玩笑:“在硅谷扔一块石头就能砸到一个印度裔CEO。”



·美国多家科技巨头都曾由印度裔高管掌舵。

一名曾在硅谷工作多年的归国科技人员对环球人物记者表示:“印度裔高管的优势主要在语言方面。他们喜欢表达,会讲‘故事’,而美国恰恰是一个重视‘口才’的国家,哪怕你说了最后却没做到也没关系,但不会说是不行的。相比之下,中国人习惯于说到做到、少说多做,甚至做了也不说,如果说了最后却没做到会觉得很丢脸……这种文化传统在美国是比较吃亏的,会被认为不够自信、缺乏竞争力。”

但近年来,随着不少美国企业出现产品质量下降、内部矛盾增多、营收和利润下滑等问题,很多印度裔高管的真实能力受到质疑。

2022年,马斯克收购推特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公司内的印度裔高管开除,甚至不惜支付高额赔偿金。此后,不少公司纷纷效仿,印度裔高管开始陆续“下桌”。

数据显示,在硅谷的高管群体中,印度裔的占比已经从2020年的峰值32%,降至目前的27%。

与此同时,硅谷巨头们开始将发展重心转向中国市场。无论美国政府如何打压中国科技企业,马斯克等人还是一趟又一趟地往中国跑。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更是直言不讳:“我认为美国永远无法成功阻止中国拥有强大的芯片。”

在这种情况下,华人高管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掌握“财富密码”的存在,也就不奇怪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黄仁勋,这几年不仅多次来华访问,还在中国分公司的年会上扭起了秧歌。



·英伟达CEO黄仁勋(右)穿着花马甲扭秧歌。

处于危机中的英特尔,同样需要一位“最懂中国半导体市场的CEO”。尽管从目前来看,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陈立武凭借之前积累的雄厚资源,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毕纳到拉猛琴
1 楼
万斯怒了:半导体业全是华人,必须彻底整顿!
n
novtim2
2 楼
不能贬低印度人,许多印度人挺努力的,不要胡乱说。能说会道不是错。不能说并不意味着你有能力---
老歌好听
3 楼
这文章说的,好像英特尔只有靠中国才有活路了
弯刀月
4 楼
能说会道和科技才华其实是相悖的。用脑部位不同
Q
Q22
5 楼
从20多年和印度人在不同公司工作的经历告诉我 - 印度人: 腹中空空+嘴皮高高+吹牛哄哄,外带’小偷小摸‘,’抢同事功劳‘比较多,男女都有; 比较懒,能走捷径绝不走老实路。美国公司的中高层都是老印的话,这公司外表光鲜而已,走下坡路指日可待。
太宇
6 楼
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最好又能说又能干,但是能做到的很少。不能说而能干的是普遍现象。在没有竞争的时候,形势好的时候,人们喜欢看歌舞,听奉承,享受马屁。一旦竞争进入生死阶段,就看谁能干了,国难盼贤臣,战急唤勇士。 目前,美国也知道阻挡不了中国,但能挡几年算几年吧。大水冲垮的时间远一天就多睡会儿。 效率低,懒惰,撒谎,怠工,不知羞耻,碰瓷,缺乏集体精神。这类美国工作场所普遍存在的情况会帮助美国成为INTC
有门部关
7 楼
死路一条的公司,靠请个华人医生来起死回生,咱也不是没见过,上次是黑莓?
匿名用户
8 楼
华人又不是中国人。。。统战部的同志们能不能与时俱进?
s
shamrock100
9 楼
华人不是不能说是不愿意随便说嘴里跑火车吧
b
bsmile
10 楼
老歌好听 发表评论于 2025-03-16 12:22:31 这文章说的,好像英特尔只有靠中国才有活路了 =========== 现在的事实好像还真是这样,当然你说的中国应该改为华裔才更加准确
l
ljcn
11 楼
然病卵。垂死挣扎没用的。
b
bsmile
12 楼
ljcn 发表评论于 2025-03-16 19:45:07 然病卵。垂死挣扎没用的。 ========= 千万别,我刚买了它的股票,还指望它股价翻倍赚一笔呢
远山在呼唤
13 楼
华人跟中国人不是一码事吧。五毛不懂情有可原, 编辑文章的应该懂吧。用这种雕虫小技忽悠五毛, 赚廉价吆喝, 有点不厚道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