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仿冒品越来越巧妙 品质媲美真货 令日企苦恼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2月3日 1点33分 PT
  返回列表
71181 阅读
31 评论
日经中文网

店面做的很像亚瑟士(ASICS)正规店的仿冒品店(北京市内,2018年)中国企业对名牌商品和工业产品的模仿越来越巧妙。不仅品质提高到可以媲美真货的水平,就连品牌起源的故事都开始仿效。这些企业使用细微或巧妙改变后的商标等,抓住了知识产权的漏洞。受侵害方企业难以通过诉讼解决。专家指出:“有必要尽早采取应对措施”。

1809年瑞士,母亲为前往战场的Winfried先生制作的包是该品牌的起源。因其强韧耐用,还被采用为军需包——以“SWISSWIN”的品牌名经营箱包的企业借助犹如欧洲老字号一般的故事,在电商网站等进行宣传。不过,推出这一品牌的实际是总部位于福建省的一家中国企业。

这家中国企业在当地的工厂原本负责瑞士品牌威戈(Wenger)的OEM(贴牌生产)。但最迟在2019年左右,该企业开始自行销售标志类似于威戈的“十字”的箱包,还开始在宣传中采用犹如是瑞士企业的故事。负责威戈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律师松永章吾指出,“虽然与瑞士无关,却在形象上搭便车”。

威戈方面于2022年10月以商标权受到侵害为由,向东京地方法院起诉了这家中国企业的日本子公司,要求赔偿损失并停止销售商品等。法院将于2023年12月作出判决,但松永律师认为“这将是困难的裁决”。法院认定商标相似性的门槛很高,即使一些消费者认为“相似”,也不一定会被认定为侵权。

事实上,这是威戈第2次起诉这家中国企业。威戈在2019年也以商标权侵害为由,向东京地方法院提起诉讼,2021年在知识产权高等法院获得胜诉判决。但随后,中国企业开始使用细微改变设计的标志,威戈不得不再次提起诉讼。此次即便胜诉也很难解决问题,反而可能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

这家中国企业的日本子公司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通过代理律师回应称“因存在争议,不予置评”。另一方面,这家中国企业总部的网站则强调称“入选福建省企业100强”等。

过去,中国的仿冒品生意以“便宜无好货”的劣质山寨产品为主流。但是,近年来,通过贴牌生产等方式直接学习原创品牌的设计和技术的企业推出高品质“仿冒品”,并实现业务增长的现象。另外,随着技术实力提高、特殊材料等的采购变得容易,这也成为东风。这些企业注册与正品相似但略有不同的商标等,在规避法律责任方面也下足了功夫。

“品牌劫持”

“简直就是‘品牌劫持’”,在亚瑟士(ASICS)知识产权部负责品牌保护的经理乾真范气愤地说。该公司也一直为受到中国的仿冒品侵害而苦恼。仿冒方一般都采用注册与正品略微变更的商标、销售与正品设计极为相似的产品这种巧妙的手法。

据说,亚瑟士的调查员在北京市内的一家仿冒品店里听到的话甚至让他怀疑自己的耳朵。这位调查员一进店听到的就是“欢迎光临亚瑟士”。虽然店门口招牌上挂着别的品牌名,店员却堂而皇之地向进店顾客自称“亚瑟士”。

随着中国2014年施行新《商标法》,商标的审查时间缩短,申请激增。仿冒知名品牌的申请(冒名申请)被批准的事例也在增加。乾真范表示“2022年有50件,向中国有关部门提出了对申请的异议”。

除了商标之外,以亚瑟士为例,公司的历史和对国际活动的赞助等花费漫长时间的品牌培育历程也被仿冒公司盗用并用于宣传。可以说,这是一种连创业的“心”都要拿走的手法。

由于很难直接进入消费者的视线,因此并不显眼,但实际上汽车零部件的仿冒品侵害也很严重。有观点指出,日本制造零部件的仿冒品正在被用于转向纯电动汽车(EV)带来的新市场竞争。

2023年初夏,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阿尔卑斯阿尔派(ALPSALPINE)的知识产权部长中村麻纪,在中国的电商网站上发现了与自身企业官网发布的汽车电子零部件图像一模一样的图像。经调查发现“销售的中国企业甚至申请了专利和实用新提案”(中村部长)。

日本企业也存在漏洞

日本Owls Consulting Group(东京都港区)的推算显示,2022年日本企业因仿冒品等(专利侵权产品除外)遭受的损失额约为5.8万亿日元。其中一半以上的约3万亿日元被认为与汽车零部件相关,其中大部分是中国制造。

Owls Consulting Group 的代表羽生田庆介指出:“汽车零部件不是直接模仿商标等,以‘日本某公司制造’等名义销售的例子很多”。由于日本企业在中国的专利申请并未全面涵盖细小的零部件,因此仿冒侵害容易扩大。

阿尔卑斯阿尔派的中村部长表示:“过去,经常借助申请行政救济来解决。但这一次,必须使用一切可用的手段来应对,包括侵犯专利和图像的著作权、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日本企业方面的危机感也日趋增强。

在中国仿冒品企业制造的汽车零部件中,有些产品的品质已经与日本制造的产品不相上下。即使损失扩大,也有必要通过中国国内的诉讼展开维权,日本企业将不得不面临艰难的应对。

居住在中国、熟悉知识产权领域的美国律师道下理惠子表示:“在仿冒企业获得资金实力和市场份额后再采取对策将为时已晚”。她指出:“如果发现违规行为,要求行政部门查处和诉讼等应在较早阶段进行。如果是规模较小、缺乏资金实力的企业,这些措施会构成很大的打击力度”,强调了尽早采取行动的重要性。

G
Griller
1 楼
就是真货,并且是更好的真货。 不过日本作为东亚的一员,可以进入美国的封闭市场。这样当地的消费者韭菜,或许可能知道好的产品长啥样。 而不是被苹果,特斯拉等高价劣质的“科技”产品割韭菜。 这些都是小头,美国封闭市场的韭菜消费者至少还能得到行政弄断下能用的产品,更多的是强行政垄断的utilities。高价低质,比如电,水,垃圾处理,网络,电信等等 把当地本来就被伪善精英欺诈到思维能力匮乏的韭菜割得不要不要的。很多中底层人,电,水,网络,电信都不敢用,因为还要省着买高价激素食物。当地伪善精英不在乎,因为他们可以去享用价格门槛高的有机食物,两拨人,在一个社会,一辈子都可以不用见面。住的也可以隔开。 美国在伪善文化下,普通人的奴性真的很大。
我是键盘侠
2 楼
现在人都不傻,质量一样,价格便宜一半,为什么还要买名牌? [1评]
金三
3 楼
就是包子登手按的小本本都是假的,中国除了骗有真的吗?
d
dancingwater
4 楼
如果仿制品的质量和真品一样好,而价格只有真品的几分之一,那说明真品过度溢价,本来就只值仿制品的价格 [1评]
不忙
5 楼
只能说明你的品牌溢价归零。
郑长仁
6 楼
肥大美帝国务卿昭告世人:“我们撒谎,我们造谣,我们偷窃。。。” =》 我们无恶不作啊!
低层群众
7 楼
避免平民百姓被割韭菜,让富人无处炫耀财富!
j
jamesun
8 楼
品牌的镰刀vs 品牌的羊毛
h
hanuman
9 楼
很好鉴别中国产还是日本产啊。中国产的不含核辐射啊。
m
maningreen
10 楼
仿冒抄惯了的思维方式。真品的设计和试错成本不是成本?
m
maningreen
11 楼
从来没见过一样质量便宜一半,如果你觉得是,是因为你没用名牌而已。哈哈哈
俺样
12 楼
真的质量好,价格便宜,用的着仿制别人的么?这跟黑人零元购再转手低价卖有什么区别:仿制企业省却了研发费、宣传费……然后只算材料成本来的低价。你要点脸儿脸好不? [1评]
m
minihead
13 楼
“由于日本企业在中国的专利申请并未全面涵盖细小的零部件,因此仿冒侵害容易扩大” 如果零件设计可以申请专利而不申请,那么被人仿冒就是活该。 如果零件设计不具备专利的条件,那么仿冒甚至完全复制,只要说清楚不是原厂,那也是天经地义的。
开心小黄人
14 楼
零元购购的是正品。你脑子要看看了
开心小黄人
15 楼
呵呵。你们知识面真是狭窄
笔名太长不好记
16 楼
中国货价钱便宜但品质没保证,我贪便宜买了一个深海电动鱼竿的电源线,第一二次还能用,第三次就接触不良,害我一天手动从200米水深把鱼拉上来,累死了! 衣服可以买便宜的仿冒品,但人命关天的东西还是买原厂!
a
anywho
17 楼
賊喊捉賊、無恥! 今天的倭垃圾、還有什麼垃圾被模仿?! 本身就是山賽大國! 日本才是疯狂的、大规模的、肆无忌惮的山寨大國。 九十年代不止山寨還搶狗不理注冊、更別提偷中國宣紙、治柞蠶流行病的配方、病源研究、景泰藍技術、盜竊大型焊接技術,燃料電池納米技術,二氧化碳納米髙效催化合成塑料技術,八十年代還妄図竊取云南白藥的配方、文化等⋯、 世人皆知本田汽車從山寨英國汽車開始的。 1931年,东芝推出国产第1号”,吸尘器,原封不动地“山寨”了1928年通用电气推出的系列。 东芝1930年发行的“国产”最早的冰箱也是抄的。 還有跟莱卡相机一模一样的日本相机。 生产零食甜品的不二家的Peko酱,居然也是抄襲的! 山寨的宝马摩托车,logo都差不多,只是把“BMW改為DMW连 漫画都不放过!DC超人,摇身一变,成了日本的“火箭人”! 日本山寨的臭名遠播、1958年,日本外务大臣藤山爱一郎访问伦敦时,被众多记者和摄像机包围,质问他日本品牌山寨的问题。
笔名太长不好记
18 楼
用不正手段侵犯原厂权利的冒牌厂商,难道会注意消费者的权利吗?买冒牌吃苦果的都是活该!
千奇百怪党
19 楼
品牌吃的是高利润,必然受到仿冒。只要不违法,仿冒有理。质量不能保持,就别吃那个高利润。
吃斋念佛大灰狼
20 楼
傻三儿你是真的王八蛋。
l
lier
21 楼
... 对于你的解释本人不置可否。 因为正品在研发过程中花了许多精力和金钱,这些是看不见的。而仿冒后,产品质量虽然不如正品,但价格远远便宜于正品。仿冒品基本上0成本开发和研制。 药品就是最简单例子,瑞士药厂研发一种新药的成本是天文数字。而印度仿制药几乎零成本。但药效几乎一样。 所以暂时不能简单下结论说正品过度溢价。 ..
m
maningreen
22 楼
: 哈哈哈,知识面广却只会用在copycat,还觉得光荣。不要脸天下无敌
d
dancingwater
23 楼
你设计个包又不是车,你觉得有多少技术含量呢
d
dancingwater
24 楼
药这东西,中国人造不出来, 但一个包,你真觉得值这么多钱吗
耳大叶
25 楼
: 如果科技进步发生比较高的研发费用 那么仿冒就是在偷窃
耳大叶
26 楼
难怪村书记会大声喊一声:贼 全都是贼 偷东西还有理了 自己种的作物被乱民收割 还大言不惭地说 没人收 帮你收
耳大叶
27 楼
人家自己设计出来的 你嫌贵可以不买
l
lier
28 楼
这么说吧,你现在是百万身价不差钱。你是买几万的正品包尼,还是买质量也不输正品100块钱的仿制包? 你大概率买正品包。因为正品包有巨大的广告支出,有天价的代言费。主打就是一个高端高质量的概念。这些是正版商的隐形开支。 正品商原就没指望穷人买奢侈品。 哪个用户不喜欢产品又好又便宜?但似乎现实里没有。 好多时候,是开始的那个产品的“主意”很值钱。但一旦大家都明白你的核心,大家就都开始仿冒。仿冒在某种程度阻碍了大家去创新。
俺是老六
29 楼
既然有这么好的质量创造一个自己的品牌不好吗?非得让别人无路可走?
m
mmjsh
30 楼
同样的问题我也想问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 在中国跟老品牌汽水厂搞那么多合资 一搞合资就雪藏中方品牌...... …。。。。。 [29楼]评论:俺是老六[☆品衔R4☆] 12月02日 22:02 既然有这么好的质量创造一个自己的品牌不好吗?非得让别人无路可走?
m
mmjsh
31 楼
对极了! 比如 Gucci 那些 “不能下水” 的泳装 XD 质量棒棒哒! 。。。。。 [11楼]评论:maningreen[☆品衔R3☆] 12月02日 15:05 回复2楼:从来没见过一样质量便宜一半,如果你觉得是,是因为你没用名牌而已。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