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外企大洗牌:中国的中产又失去了一条退路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9月7日 12点19分 PT
  返回列表
78835 阅读
32 评论
一条

BM关闭中国研发部门,超千员工面临裁员。

近日,IBM关闭中国研发部门、

超过1000位员工面临裁员和调岗的消息,

再次将“外企裁员”的话题推上热搜。 

这两年,

曾经被中产看作“养老圣地”的外企,

因为全球经济放缓、

用人和土地成本上涨、

不适应中国市场变化等种种原因,

频繁传出裁员、减编、撤离的消息,

其中不乏国际知名的巨头企业。 

我们联系了4位被动离职的外企人,

有人对打工祛魅,有人坚持回外企,

有人拿到高额赔偿金,寻求转行机会,

有人投奔民企,找到了底薪翻倍的工作…… 

▲ 图片与文中人物无关 

叶子,28岁,现居上海

外企的裁员就是来得特别突然。 

我之前在一家美企的上海办事处工作,去年12月的一天,我正在居家办公,老板突然问我在不在公司,如果不在的话马上去公司一趟。当时我就感觉有一点点不太对劲,匆匆忙忙打车去了公司。 

路上问了几个同事,很多也在赶去公司的路上,最后问到一个人明确说是裁员,他已经谈完了。当时我有震惊一下,但是很快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我是2021年底来的这家公司,我们中国办事处的主要业务就是销售。入职后的第一年,公司表现得还可以,甚至还出现了卖得太好、库存不够的现象。但2023年业绩都很差。 

现在中产消费得少了,加上出现了很多国产平替,我们的产品卖不出去,库存积压得很严重。大家都知道公司存在问题,所有人都有一种“山雨欲来”的感觉。 

那天我到了公司会议室,CEO、人事总监和法务总监都在,直接就把裁员通知书给我了。 

离职package给得还是挺良心的,高于法律规定的赔偿金,工龄可以向上计算,年终奖、年假和各种福利也都可以折现,销售岗位是直接当天离职,他们还给了我半个月的缓冲期。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可聊的了,很快就签了离职协议。

▲ 离职之后,不习惯待在家里的叶子去打卡了网红的“莫奈花园”

我毕业之后一直在外企,直到这次重新找工作,我才切身体会到外企和国内企业的差异有多大。 

外企是不提倡加班的,所以当我在周五晚上10点多,接到国内公司hr的电话,约我周六去面试的时候,我非常震惊。还有的企业要求我签“奋斗协议”,自愿加班。有的听说了我的年龄,直接问我,能不能做到三年之内不考虑婚育。 

也有规模挺大的民企私企看中了我的履历,给出的薪水是挺吸引人的。但是据我了解,很多承诺的福利最后并不会一一兑现,我身边就有这样的案例,谈好的年薪直接腰斩。 

找外企的过程也不是特别顺利。首先就是门槛高了很多,既要求有硕士学历,还要10年以上工作经历,同时还要求年龄在35岁以下,几乎是不可能达到的。 

和我一起被裁的前同事,很多已经上了年纪,结了婚有孩子,或者有房贷要还,找新工作的需求就比较急迫。有的直接去了民企,甚至接受去东南亚、中东地区外派,只要上岸就可以了。

▲ 叶子用ChatGPT准备面试

但是我没有什么压力,所以对工作的要求比较高,压力不要太大,尽量不要降薪。这期间也拿到过几个offer,要么是公司产品我不喜欢,要么是薪水没有竞争力,考虑再三都放弃了。 

我原本的计划是元旦或者过完年之后上班,结果到了今年6月才找到理想的工作。最后选择的这家外企,规模比较大,根基比较深,风险的抵抗能力应该还不错。 

在每一轮的面试中,我都能感受到对方对我的尊重,他们从不过问我的个人隐私,甚至年龄都不会问。老板还会问我喜欢怎么样的工作,很明确地告诉我这份工作的细节,需不需要与人打交道,让我评估自己适不适合这份工作。

▲ 日剧《我要准时下班》

当然外企也不是适合所有人,太有理想、太有抱负的人,可能没法适应外企这种比较“躺平”的氛围,毕竟当个经理都要熬很久。

如果我毕业之后就进了一家国内的大厂,可能我现在也习惯了这种企业文化。但是对现在的我来说,我更在乎的是“可持续性”。薪水虽然没有那些在大厂工作的同学高,但是我可以平衡生活和工作,生活可能比工作更重要。 

▲深夜,仍然灯火通明的办公楼

小P,27岁,现居深圳‍‍

对我所在的芯片行业来说,离开外企,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我的前司是一家做芯片贸易的头部外企,我的岗位是芯片销售。公司总部是一家世界500强,中国的华南办事处有400+人,我们是其中一个独立的部门。

因为整个2023年的业绩都不理想,各个部门都在裁人,走了有几十上百号人了。我们部门也传出了裁员的风声。 

去年11月的一天早上,我去上班,领导叫我去他的办公室。因为前一天晚上我刚和他做了季度汇报,做到一半,我以为是要继续,拿着电脑就去了。

进去才发现领导旁边还坐着hr,坐下之后直接开始说裁员的事情,然后拿出拟好的裁员协议书让我确认。上面各种条款已经全部写好了,赔偿金也帮我算好了。签完字,直接收拾东西走人,电脑都不能碰。全程我都是比较懵的状态。  

▲离职后,小P去云南玩了一圈

离开公司之后,我在家里躺了一下午,慢慢想开了一点,既然已经离职了,还给我赔了一笔钱,不如趁这个时间好好出去玩一下,过完年再找工作应该也不难。

等到真的开始找工作,我才知道现在行情这么差。我投了400多份简历,回复率不到10%。还有一位猎头明确和我说,在销售这一行,同等条件下会优先选择男销售,哪怕是外企也会存在性别歧视。 

▲ 猎头和小P的对话 

直到4月份的时候,一个猎头给我推荐了现在的公司。这是一家国内的芯片制造创业公司,有100来号人,正处于扩张发展的阶段。经过三轮面试之后,我拿到了底薪和之前相比翻倍的工作。 

新公司的客户群体跟之前完全不同,业务模式也不一样,相当于一切都是从头开始。

离开外企,进入一家国产公司,其实是一件福祸相依的事情。

从福利待遇和企业文化来说,外企肯定更好。拿年假来说,我的新公司规定,要先通过半年的试用期,转正之后还要再工作满一年,才有五天的年假。上一家公司,刚入职就有15天的年假,每多待一年,再增加一天。有时候没休完,人事还会催着你去把假给用掉。

但是在民企,只要能熬过最开始一段时间,承受得了压力,其实对人的锻炼是更大的,个人成长也比以前快很多。 

▲ 新公司出差路上 

刚入职的时候,每天都要学习很多知识,跟着领导出去见客户,学习怎么介绍公司业务,洽谈商务。培训一个月之后,我们就要自己慢慢去跑客户。上一家外企在业内的名气大,有集团背书,开拓新客户是比较简单的,现在一切都要靠自己。

以前的公司不会公布每一个人的业绩,但是新公司每个人的销售额都是公开的,每个星期都要做两次排名,做汇报,特别“内卷”。

头两周我压力特别大,头发掉了好多,晚上失眠睡不着,有一次我连着两天心脏不舒服,吓得我赶紧周末去看了医生。

经过了三个月的时间,我已经慢慢习惯这种模式了。现在我两天的工作量,相当于之前一个星期的工作量。  

以前大家都觉得外企很稳定,进了外企就可以养老,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现在还留在上一家公司的同事,业绩压力依然非常大,很多人还是处于拿底薪的状态,因为业绩普遍达不到。之前我们有一个小小的独立办公室,现在也不租了,直接去集团总部的办公室上班。

对于芯片行业来说,国产化是一个大趋势,未来国内的机会会更多,反而外企的机会可能越来越少。这次裁员可能也算是一个转型的契机,让我有机会重新规划一下职业路径。 

▲ 裁员当天,安安还在医院挂水 

安安,41岁,北京

在裁员之前,我原本是打算在那家外企干到退休的。没想到今年春节之前,我在不惑之年遭遇了人生第一次被裁员。

那段时间我感染了乙流,请病假在家休息。突然接到公司消息,说要开一个重要的会议,务必参加,我立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我发着高烧赶到了公司,果不其然,会上开门见山就说公司要进行重组,我们整个部门都不留了。上午开会,下午面谈,就连我的领导都是提前五分钟才知道的消息。

老东家是一家老牌的日本电器企业,日企的态度还是非常有诚意的。

有四、五位领导专门从日本总部赶过来,亲自和我们宣布裁员的决定,面谈的时候地和我们说“非常抱歉”。人事还考虑到我已经工作了9年,年限比较长,把我的赔偿金增加到了n+7.5,算是非常良心的了。 

▲ 因为不确定什么时候再就业,安安办理了失业登记 

刚开始被裁的时候,我的心态还挺好,拿到了一笔可观的赔偿金,家里有一定的储蓄,爱人的工作也足以支撑一家三口的开销的。我去办了灵活就业和失业登记,打算一边领失业金,一边趁这个机会休息一段时间。

之前虽然是弹性工作,毕竟每周也需要保证工作产出,学习新技术等等。刚待业在家的时候,体会到了一种久违的完全放松的感觉。前段时间孩子放暑假,我也有更多的时间陪孩子,安排他的学习。

这个过程也给了我一些机会,去探索和思考自己以后工作的方向。

我是2015年进的这家公司,当时人工智能刚刚崛起,相关的研究人员是比较稀缺的。我原来是英语专业,做过机器翻译的工作,自学了计算机技术,正好顺利进入了研究员的岗位。

早期我们公司是蛮前沿的,2011年就在北京成立了研发中心,做人工智能相关的研究,那个时候还没有什么智能家居的概念。公司早期招人的门槛也很高,吸纳了一批硕士、博士以上的人才,有些同事都是毕业于清华、中科院这样的顶尖院校。 

▲ 图片和文中人物无关 

但是从2015年开始,总公司经营出现了一些问题,品牌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也越来越少,很多板块都陆续被卖给了其他公司。

2016年的时候,部门内部发生过一次变动,有一些管理岗出现了空缺。当时有一位同事的技术是非常强的,但是因为他来公司的时间比较短,只有一年,从公司规定上来说,不具备升职的条件。所以这个位置只能空着,或者由其他技术并不太适合的同事兼任。

相对来说,外企在这方面还是比较古板的。如果部门内部人员构成没有太大变化,基本也没有机会升职。

也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公司留不住一些特别优秀的人,有些同事就选择跳槽去了待遇相对更好、更能发挥自己技术优势的国内企业。 

▲ 安安在网上记录被裁的经历和感悟,得到了很多外企人的共鸣 

从裁员到现在已经大半年了,随着待业的时间越来越长,还是会有一些焦虑。 

作为中年失业的80后,我们这波人再就业中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年龄。之前有猎头介绍我面过国内大厂的工作,卡年龄特别严格,特对是对于女性,很多工作岗位的年龄限制是35岁以下,有的甚至是30岁以下。 

另外一家还反馈说,我之前在外企做得时间比较久,担心我无法适应他们的节奏,毕竟国内大厂比较高压,晚上10点下班是常态。 

我之前做的工作比较偏技术方向,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必须要不停学习才不会落后。但是作为一个英语专业的人,学起来还是有点吃力的。所以我也想趁这个机会,转行去做更偏语言的工作。 

趁着这段空闲时间,我尝试了一些兼职,做了英语老师,还自学了英语翻译和数据分析的课程。重新捡回语言能力的优势,再加上工作中积累的一些计算机技术,可能在市场上会更有优势。

▲ 来源网络,与文中人物无关 

大S,30岁+,现居上海

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可以去外企工作。一方面是受到以前TVB电视剧的影响,里面大家都穿得很正式,提着电脑,看起来特别精英,当时我就想我以后也要在写字楼上班,做这种精英女白领。

另一方面也和我的性格有关系。我家里人都在体制内工作,但我从小就不喜欢循规蹈矩的生活。

我是学语言的,毕业之后先去国外当了两年中文老师。当时我的同学基本都是考研考编、出国念书或者直接工作,我的选择算是比较罕见的。 

▲ 大S喜欢户外运动,在香港徒步 

回国之后,我进了一家外企做marketing(市场营销)的工作,之后从乙方跳到甲方,从小公司跳到大公司,头几年的职位和薪水发展都比较顺利,一路都算是按照我的规划在走。

直到2023年,我明显发现形势不太乐观。

当时公司已经有了几个征兆。比如公司为了缩减成本,居家办公从每周一天增加到两天,同时减少了我们业务的支持费用,业务方面也有所调整……所以我很确定,裁员是迟早的事情。

这期间我一直在看外部机会,想着如果能在拿裁员赔偿的同时,无缝找到新工作,就再好不过了。中间也确实拿到过理想工作的offer,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最后没有跳槽成功。

到了我自己被通知裁员的那天,我假装很震惊,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心里早已乐开了花。很快就谈好了赔偿方案,回家开始了自由职业。 ‍‍‍‍‍‍‍‍ 

▲ 自由职业期间,两只猫咪陪着大S在家 

工作的这8年,对我来说也是一个祛魅的过程,不仅对外企,也对“打工”这件事祛魅了。

任何东西都是有生命周期的,不可能势如破竹地一直往上增长。现在在外企当上老板和领导的人,基本都是70后,90年代成为管培生,正好赶上了外企的黄金时代。

但是到我们这一代,大家都能感觉到外企开始走下坡路。

外企一般发展得已经非常成熟,有很多条条框框,很难适应国内市场变化的节奏。特别是从2023年开始,我身边很多做marketing的朋友,接二连三传出了被lay off的消息。

我是2019年底进入的前司,当时公司正好处于扩招期,想要发展一些比较新的的业务。整个市场部增加了很多新人手,费用和资源支持也很充足。尝试了几年之后,他们发现还是玩不转,最终决定回到自己的“舒适区”,只保留传统的业务。 

▲ 电影《年会不能停》中,被裁员的打工人愤怒示威 

我们以前一直说35岁是职业的分水岭,但是这几年因为疫情的原因,这个分水岭被提前了,我已经提前体验到了职场危机。 

特别是我们做marketing的这一行,天花板真的非常低。如果一直待在外企,到了40岁左右升到高级经理或者总监,事业基本就到顶了。

以前以为外企是完全公平和民主的,但是真正进去了之后,发现也是取决于管理者的个人风格和心情。遇到不对付的老板,即使工作做得再好,也会被边缘化。

加上外企的分工非常细,你做A,他做B,大家互不干扰。对于想要大施拳脚去做一些事情的人,反而是不利的。 

现在再找工作,我会考虑更资深的岗位,或者一些创新型的工作,也不是特别期待再进外企了。

外企可能更适合职场新人,帮助你打基础,理解标准的模板。过去的几年,无论是学到的专业硬技能也好,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的软技能也好,我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现在的我对这个模板已经很熟悉,我希望去开拓一些新的领域,找到有更多发挥空间的地方。又或者工作其实就是这样,最后都想离开公司自己干,打工的尽头就是创业。 

狗狗的主人
1 楼
中国只要和日本一样买美国辣鸡长期国债,马上美国就对你喜笑颜开,就和日本一样 —————— 可惜中国用500亿去买了非洲廉价自然资源🤣😂🤣😂给这群殖人和殖畜给气的哦🤣😂🤣😂😏😏😏
化外小民
2 楼
中国又崩溃了!狗粮们,拿出珍藏的便便,大吃一顿,好好庆祝啊! [1评]
p
piaorou
3 楼
第一个例子是销售,万金油岗位,没啥好说的。
p
piaorou
4 楼
好吧,4个例子中3个都是销售市场类工作,只有一个是偏研发的语言类岗位。我还以为外企的R&D会受影响。有技术有市场需要哪里都不怕,真正影响的是那种被外企光环衬托的销售市场类人员,长期高薪"德不配位"的岗位。
e
euhfug5
5 楼
此评论已被删除,相关原因说明,请查看新闻评论公告
t
treebear
6 楼
IBM走了,那它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谁拿走了?好像说的中国自己的企业不招研发和销售人员似的。 [1评]
E
Ekins
7 楼
IBM走是因为要脱钩,管你国企招不招。 [1评]
f
fenng
8 楼
中国国内已经职场严重劣质化了,无论技术,行政管理,市场,几乎所有人都是面临年龄歧视和无效内卷。
f
fenng
9 楼
粉红智障狗
W
Washington001
10 楼
IBM走人是一定的。不是IBM能选择的。在斯诺登之后,中国就大规模地搞去IOE化,并且非常成功。这里的I就是IBM。因为IBM的服务器在中国的金融、能源等关键部门很多。现在基本上被替换。最近世界四大咨询公司之一的PWC在中国涉及到作假也被惩罚。PWC也是IBM旗下的公司。IBM的业务基本完蛋了。 [1评]
w
weed
11 楼
一个ibm那翻天?
E
Ekins
12 楼
成功个P啊,根本就搞不了。现在唯一能去IOE的只有政府和一小部分国企,IOE在中国国内仍然占据超80%的市场。国内同类产品差距远超中日男足的差距。 之前中国各大银行想去IOE,结果被啪啪打脸,到今天核心业务还只用DB2。这个我最清楚,我就是在国内银行搞这个的。 更牛逼的还是Oracle,根本无法平替,要么大幅降低功效,要么打肿脸继续用。
d
duffer9
13 楼
不敢说重要的政治原因。希望习包子再干五十年,干死无毛,吃狗粮的赵家狗。哈哈
C
Cup3
14 楼
还是被裁员好,都过上了幸福日子,盼裁员?人贱无敌。
h
highway53a
15 楼
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中国又赢了🤣
城市沉睡
16 楼
狗粮又反着哭爹娘了。 我草。它退出去了,市场被中国自己企业拿走了。 中产是挣得多了。钱全留在中国了。
路人丫丫
17 楼
呵呵。。。你大概没听说国内的公司玩年龄歧视,超过35岁除非你是非常牛逼有名,否则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y
ycjsncu3
18 楼
(购)(荬)(国外)(毕)(业)(証),加v.x号→《WSL》《2016》《037》
t
treebear
19 楼
傻逼,为什么苹果不脱钩,微软不脱钩,inter不脱钩,就算华为不采购高通了高通死皮赖脸不脱钩,还有通用汽车福特汽车都他妈赔钱了还是不脱钩?IBM明明是没有了市场,灰溜溜跑了,还有搞个政治正确借口让狗粮来舔。
q
qqworker
20 楼
政府机关已经去IOE 私企不会用 国企也在逐步的计划去 银行涉及到金融稳定切换肯定会慢些 市场萎缩没有增长点盈利只会一年比一年少 像你们这失业是迟早的事情 资本家不养闲人 留着你们吃干饭啊? 俄罗斯和贸易战的案例在那里 真的跟美国发生冲突天知道你们会干些啥?
股版黑手多
21 楼
为什么你们这种都是屁股决定观点?你看不到最近十年IBM在中国的营收变化?真特么无聊!
我理解你
22 楼
:🐑买办的日子确实不好过啊,这是大势所趋。
m
mike3
23 楼
有房贷一旦失业,就死定了!
g
greentee
24 楼
19楼五毛,你可以上完小学再来评论科技动向。那叫Intel,不是Inter。你跟你那小学博士的主子倒是挺般配。没出过国连五个字母的知名企业都能写错,何必要冒充海外华人? 还有,苹果和微软,尤其是微软,本来就是政企客户为主,因此不会主动和政府脱钩。
g
greentee
25 楼
那为什么习近平至今专机还是波音747? 为啥孟晚舟就是要用苹果?
E
Edmondon
26 楼
垃圾狗粮自媒体,一句一行就是骗流量,内容更不值得一读
E
Edmondon
27 楼
SB狗粮,IBM滚了这些项目中国就没公司做了吗?低智狗粮只配吃屎
股版黑手多
28 楼
IBM每年在中国营收下降,都严重影响公司的整体收入了!有些屁股决定脑袋的还在那里胡逼逼!!
文强
29 楼
国内找工作不容易
文强
30 楼
国内找工作不容易
q
qqworker
31 楼
每次出访临时从国航机队随机抽一架747飞机出来改装一下,这也叫专机啊? 之前老江倒是买过一架767,后来给安装了太多窃听器就给弃用了。 我电脑长期安装竞争对手的软件啊,不用咋知道对方搞了啥功能出来? 而且去IOE能扯到747和苹果。。 你不愧是扯淡大王啊。。
O
Omeagego2003
32 楼
IBM CEO换印度人。三哥要把IT移到印度。这就是政治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