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er 2,000 people have died from heat-related causes after a severe heatwave hit Europe last week, a study has found. At least 1,500 of the deaths have been linked to climate change.The study covered 12 European cities including: Barcelona, London and Milan. ” 09-Jul-2025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若羲】今年欧洲的夏天似乎来得更猛一些。
随着六月夏至日白昼时长达到顶峰,酷暑也迫不及待地来袭。从南到北,热浪无一例外地笼罩着整个欧洲。朋友向我诉苦,就连一向阴冷的荷兰阿姆斯特丹,近日最高气温也升到了35度——要知道,阿姆斯特丹的纬度已经接近我国的北极村,通常夏季气温在15到25摄氏度之间,35摄氏度于他们而言已经是反常的高温。更何况,即便是高温天气,也没有空调可开。
最近欧洲多国发布高温预警
没错,尽管与中国的酷暑相比,(除南欧之外的)大部分欧洲地区的高温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但是欧洲家庭的空调普及率远低于中国和美国,仅有20%[1],其中德国和英国空调普及率仅为3%,法国为5%。[1]这也意味着,即使在难以忍耐的高温天气,大部分欧洲人都无法在家享受到空调带来的凉爽。
按国家和地区划分的建筑空间制冷最终能源消耗量。2016年欧盟制冷耗能量仅占全球1.2%。图源:国际能源署
我自认不是怕热的人,在国内南方城市生活时,也很少开空调。刚到欧洲时,看到天气预报35度高温,心里还很不以为意,觉得不过是洒洒水罢了。结果,却被杀了个措手不及。
在日内瓦,倘若遇上高温天,失去了空调这个“杀手锏”,我只能紧闭遮阳帘,通过“不见天日”的黑暗,减少阳光对室内气温的火上浇油。同时,我还在地板上洒水,并打开电风扇加速蒸发吸热。
但这一套操作下来,除了把自己整得昏昏欲睡之外,防暑降温效果仍然有限。随着午后阳光持续发力,气温一点点上升,只觉得如坐针毡。
更可怕的是,由于当地纬度高,白昼很长,即使是晚上八九点钟仍然阳光普照。傍晚六七点,在国内可能气温已经逐渐转凉,但在欧洲,这正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
如果实在受不了酷暑,我就只好躲到为数不多有空调的公共场所去“蹭”冷气,周边的大型购物中心和电影院一到夏天便成了我的“避难所”。
不过,瑞士的空调也不是那么好蹭的。就拿电影院来说,一张电影需要花费一两百人民币,用来换两个小时的清凉,也并不便宜。每当此时,我都会无比怀念在国内几乎家家户户有空调的日子,不管外面多热,回到家打开空调便万事大吉。
和身边的同事朋友聊到酷暑天气时,大家都纷纷倒苦水,表示深受其害。但有意思的是,最终选择安装空调的人却是少数。一位居住在西班牙马德里的朋友,在纠结许久之后才购置了空调,他的理由是,“家里有小孩,不装空调实在太难了。”
西班牙西南部6月28日录得破纪录的46℃高温 美联社
但其实,在欧洲,没空调难,安装空调更难。
首先是法律政策限制。在许多欧洲国家,安装空调需要经历复杂繁琐的程序。
比如,在法国,由于安装空调外机会造成建筑外立面改动,所以必须提前向所在地市政厅提交工程申报,在获得许可后才能施工。假如居住的是公寓楼,安装空调也可能影响公共区域,所以必须经过业主大会投票表决并获得同意。这两步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
由于巴黎市区有许多仍在正常使用和居住的历史建筑(如奥斯曼风格建筑),空调外机势必会影响历史建筑外观,因此人们普遍采取“非必要不安装”的态度。正如巴黎市2024年颁布的《城市规划方案》所述:“在老旧住宅中,安装空调系统仍不普遍,仅在部分极易受阳光直射且临近嘈杂道路的住宅中偶有应用(因开窗通风会对居民造成困扰),或在保温效果差的阁楼住宅中(因易发生严重过热现象)。”[3]
但即便是新建住宅的规划,也鲜少考虑到空调制冷系统的安装。因此,公寓楼住户空调排放的热空气可能对建筑物内部的通风造成干扰,影响高层住宅的降温效果,业主大会在投票表决时也会更加慎重。
再考虑到法国的行政效率,从报批到获批,前前后后动辄需要一两个月,好不容易等到一纸批文下来,夏天最热的时候可能早已过去。
即使获得批文顺利安装空调,也并非一劳永逸。根据法国《关于防治邻里噪音的法令》及《公共卫生法典》,环境噪音(包括空调噪音)不得超过25分贝,如果超过该标准,空调噪音就有可能被视为噪音污染,并受到投诉和处罚。
其次是空调价格与安装成本高昂。除了繁琐的行政程序之外,高昂的空调价格和安装成本也让许多人只能“望空调兴叹”。
欧洲市场空调售价普遍高于中国,一台分体式空调需要1000到2000欧元(折合人民币8440-16880元),但在国内,同款空调可能只需要2000-4000元人民币。
另外,欧洲空调安装需要持证专业人员操作,相关费用另算。由于欧洲人工费昂贵,所以空调安装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据法国Travaux.com网站统计,视空调型号、安装位置、安装方式等因素,安装一台空调的平均费用在850欧元至1900欧元之间。
也就是说,在法国,想在家里拥有一台空调至少需要1850欧元。考虑到法国2550欧元的平均工资[4],对大部分居民来说,假如夏天炎热时间并不长,花费一个月工资安装一台每年只开几次的空调,的确是太奢侈了,也许还不如去购物中心蹭空调来得划算。
巴黎多次因高温停电,紧急升级改造电网
再次,空调使用时间短。从性价比角度来看,除南欧地区外,北欧、中欧夏季高温通常不会持续太久,一般只有2-4周,大费周章购置安装空调,投资回报率确实太低。
比如法国巴黎,夏季平均气温在25摄氏度左右;德国柏林夏季气温在15摄氏度到25摄氏度之间,气候相对温和,高温天气即使出现,也不会持续太久。
以我个人经验,中欧、北欧地区由于纬度高,昼夜温差大。即使白天气温高达30多度,夜间气温也会降到20摄氏度以下。因此,在保持房屋夜间通风的情况下,室内较为凉爽舒适,就算没有空调,也可以安然入睡,甚至有时还需要穿长袖衣裤御寒。所以,这些地区的高温天气持续时间不长,且对夜间睡眠影响不大,只需“熬”过一年之中两周左右的白天高温时段即可。
第四,替代方案多。即便是偶尔出现高温天气的那两周,大部分欧洲人也可能在外度假,空调需求就更低了。
七八月是欧洲人度假高峰期。据欧洲统计局数据,2023年,欧洲人三分之一的旅游住宿都集中在这两个月,而且夏天欧洲人最爱安排4晚以上的长途旅行,家里没人,空调装了也不用。
欧盟居民按出发月份和旅行时长划分的旅行次数,2023年(百万次)。数据来源:欧洲统计局
假如“家里蹲”的日子里赶上高温天气,如前所说,解决了白天(特别是午后)的酷暑,别的时间段都好说。在巴黎,虽然住宅楼基本没有空调,但二战后盖的办公楼里,空调都是建筑设计时就规划好的,因此上班可能比宅家还舒服。
另外,购物中心、博物馆、医院等场所大都安装了空调,虽然进购物中心免不了消费,但总比安装空调便宜。高温天气下,前往海边湖畔戏水避暑也成了不少人的选择,每到夏日,沙滩边总是“长”满晒太阳浴的欧洲人。
假如气温居高不下,政府还会出台相关措施,帮助脆弱人群应对高温。比如,日内瓦市政府在街头巷尾安装了多个设有降温喷雾器的遮阳篷,并在高温天气为退休人员提供福利,允许他们免费进入泳池和电影院纳凉。
荷兰海牙的海滩,夏季高温时,许多人会来此戏水。笔者供图
最后,在欧洲,人们大多关注气候变暖带来的变化与争议。正如世界气象组织(WMO)发言人克莱尔·努利斯(Clare Nullis)所说:“由于人为导致的全球变暖,极端高温天气正变得更加频繁和激烈。”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高温天气成为了欧洲新的“沉默杀手”。
西班牙巴塞罗那全球健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Medicine 期刊发表文章指出,2022年夏天的热浪,可能导致欧洲近62000例高温相关死亡。从夏季高温相关死亡人数来看,最多的国家是意大利,其次是西班牙、德国、法国、英国、希腊。[5]
当极端高温天气逐渐危害到公共健康,这似乎就不再是一个靠公民们“忍一忍”就能过去的问题,给空调“松绑”又被摆上议事日程。但是,一旦放开,大量使用空调会加剧电网负荷,以及可能进一步加剧气候环保问题,使得这一两难局面陷入恶性循环。
在欧盟2030年将温室气体净排放量较1990年水平减少55%目标的背景下,如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成为欧洲需要面临的新难题。因此,眼下各国仍积极采取绿色屋顶等替代方案,暂未有大范围推广空调的迹象。
空调的安装与不安装,折射出欧洲面临的转型难题:既要应对致命的高温,又要守住环保承诺;既要保护历史风貌,又要保障居民健康和社会公平。随着全球变暖加剧,未来几年,欧洲将不得不在这一系列困境之间做出选择。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欧洲人不需要空调的夏天,可能真的快要成为过去式了。
注释:
1, https://www.cnn.com/2024/06/29/travel/europe-heat-waves-tourism-safety-intl
2,https://iea.blob.core.windows.net/assets/0bb45525-277f-4c9c-8d0c-9c0cb5e7d525/The_Future_of_Cooling.pdf
3, https://regles-urbanisme.paris.fr/plu-bioclimatique/
4, https://www.insee.fr/fr/statistiques/7457170
5,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3-02419-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