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到底有没有选择堕胎的权利? 同性恋是否可以结婚? 变性人到底是该上男厕所还是上女厕所? 华盛顿是一个伟人,还是一个黑人奴隶主? …… 1991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社会学家詹姆斯·戴维森·亨特出版了《文化战争:定义美国的斗争》一书。此后,“文化战争”一词逐渐被美国社会大众所熟知。 时至今日,“文化战争”已经成为美国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当前,美国社会各种极化、割裂、对立和冲突问题,都与“文化战争”密不可分。 那么,什么是“文化战争”?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社会中,拥有不同价值观、信仰和生活方式的群体,为“捍卫”自认为正确的东西而相互斗争。 而“文化战争”中获胜的一方,往往会将自己认为正确的价值观、信仰和生活方式,变成政策甚至是法律,强加给所有人,包括那些持有不同意见的人。 过去几十年来,美国“文化战争”在三个层面不断深化,让美国社会相互对立、纷争不断: 第一,在宗教层面,坚持世俗化的人和坚持基督教传统信仰的人水火不容,并在堕胎、同性恋婚姻、变性人等敏感话题上衍生出了多个“战场”; 第二,在阶级层面,全球化带来美国产业空心化,美国原有的制造业劳工群体面临失业、收入增长停滞甚至下降的困境,他们对美国东西海岸倡导全球化的金融和科技精英,产生了强烈的反感。反精英、反体制的声浪不断高涨,催生了美国当代民粹主义,而反全球化、反自由贸易的声浪不断高涨,则严重束缚了美国政府进一步开放市场、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能力; 第三,在种族层面,美国社会长期以来存在的“黑人-白人”对立问题,近年来有进一步激化的趋势。疫情期间,美国白人警察“跪杀”黑人乔治·弗洛伊德,引发了美国全国各地的种族骚乱。“黑人命也是命”等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在保护黑人少数族裔权利的同时,也因为它的部分主张和行动过于激进,引发了白人群体的不安和反弹。 美国“文化战争”愈演愈烈,与美国社会的顽疾密不可分。 美国奉行极端的“言论自由”政策,导致各种言论在美国社会都可以大行其道,其最终的结果并不像自由派一厢情愿地认为的那样——最正确的思想和理念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社会共识,反而是在各种敏感问题上,相互对立的声音都找到了自己的坚定支持者,两派尖锐对立,乃至水火不容。 今天,很多在其他国家看来是常识的问题,却在美国产生了极大的分裂效果。 自由派认为气候变化是对人类生死存亡有着至关重要影响的重大危机,但保守派中一些人却认为气候变化不过是一场“骗局”。 疫情期间,自由派认为戴口罩是为了阻止病毒传播,是符合科学的必然选择,但保守派中一些人却认为强制戴口罩实际上是一种“专制”行为,是在剥夺美国民众神圣的自由。 自由派认为,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人类是由较低级物种在漫长的过程中逐渐进化而来的,而保守派则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是万物之灵”。 …… 类似的争论实在是太多了,举不胜举。 除了极端“言论自由”政策的刺激外,美国的党派政治和选举政治,也是加剧文化战争”的重要原因。 在保守派看来,自由派倡导的“政治正确”已经到了一种极其荒谬的地步,包括引发保守派极大反感的“woke文化”和“cancel文化”。前者强调,要对美国社会的各种不公正现象保持警醒(woke),后者强调对于任何表现不符合自由派“政治正确”要求的名人,直接取消关注、进行抵制(cancel),将其打入“冷宫”。 正是由于自由派的表现日益激进,保守派感到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生活方式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进而产生了强烈的“反woke文化”、“反cancel文化”的运动。 特朗普2016年当选,就利用了这种“反自由派”的思潮。 日前宣布要参加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共和党党内初选的罗恩·德桑蒂斯,更是把“与左派作战”、“消灭woke文化病毒”等,当作动员民众、团结支持者最强有力的口号。 最后,社交媒体的兴起,让美国普通人也获得了表达能力,并使他们更容易在网上找到与自己价值观、信仰和生活方式一致的人,大家抱团取暖,从而形成了“信息茧房效应”、“回声室效应”等,这也加剧了美国的“文化战争”。 美国社会“文化战争”愈演愈烈,必然产生两个严重的后果。 由于“文化战争”争论的都是一些非常“虚”的问题,它实际上严重分散了美国社会的注意力。在美国面临产业空心化、贫富分化和社会极化等各种实质性问题的时候,美国社会中的很多人却“坐而论道”,热衷于发动和参与“文化战争”,这是对美国社会资源的一种巨大浪费。 由于“文化战争”涉及到的都是一些价值观、信仰和生活方式的问题,根本没有妥协的空间,对立双方完全是一副“要么你死、要么我亡”的姿态,彼此颇有一种不共戴天的极端对立情绪,这为美国社会大分裂、大动荡埋下了伏笔,甚至不排除未来美国有可能因此走向第二次“内战”的可能。 文章开头提到的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戴维森·亨特,两年前就忧心忡忡地提出,虽然并不是所有的“文化战争”都会走向真正的“战争”,但几乎所有真正的“战争”在爆发前,都会爆发“文化战争”。 今天的美国就像是一艘正在缓慢下沉的巨轮,所有人都知道这艘巨轮正在下沉,但所有人都忙着争论其他问题,既没有意愿、更没有能力来拯救这艘巨轮。 从中美博弈的视角来看,这再次印证了我一直提出的一个观点——决定中美博弈结果的根本因素,还是中美两国各自的内部治理。 美国社会“文化战争”愈演愈烈,必然严重削弱美国社会的凝聚力、行动力和治理效果,最终必然会让美国在中美博弈中处于下风。 今天,美国这艘缓慢下沉的巨轮,除非面临非常严重的外部危机,比如类似二战时的“珍珠港事件”,美国社会才有可能惊醒、自救,否则美国自己就会把自己“玩残”。 中国要跟美国斗争,但此举主要是为了捍卫中国的国家利益、民族尊严和底线,中国没有必要扮演那个惊醒美国的外部力量。 据传,两百多年前,拿破仑说过,“让中国沉睡吧,因为,一旦她醒来,世界将为之颤抖。” 今天,我们也可以说,“就让美国这艘巨轮自己缓慢下沉吧。” 最后,作为中国人,我们对于美国社会愈演愈烈的“文化战争”,也要引以为戒。我们要警惕那些企图把美国那一套“极端政治正确”的东西引入中国社会的人,要防止极端女权主义、极端动物保护主义等思想给中国社会带来新的割裂和冲击。
女性到底有没有选择堕胎的权利?
同性恋是否可以结婚?
变性人到底是该上男厕所还是上女厕所?
华盛顿是一个伟人,还是一个黑人奴隶主?
……
1991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社会学家詹姆斯·戴维森·亨特出版了《文化战争:定义美国的斗争》一书。此后,“文化战争”一词逐渐被美国社会大众所熟知。
时至今日,“文化战争”已经成为美国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当前,美国社会各种极化、割裂、对立和冲突问题,都与“文化战争”密不可分。
那么,什么是“文化战争”?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社会中,拥有不同价值观、信仰和生活方式的群体,为“捍卫”自认为正确的东西而相互斗争。
而“文化战争”中获胜的一方,往往会将自己认为正确的价值观、信仰和生活方式,变成政策甚至是法律,强加给所有人,包括那些持有不同意见的人。
过去几十年来,美国“文化战争”在三个层面不断深化,让美国社会相互对立、纷争不断:
第一,在宗教层面,坚持世俗化的人和坚持基督教传统信仰的人水火不容,并在堕胎、同性恋婚姻、变性人等敏感话题上衍生出了多个“战场”;
第二,在阶级层面,全球化带来美国产业空心化,美国原有的制造业劳工群体面临失业、收入增长停滞甚至下降的困境,他们对美国东西海岸倡导全球化的金融和科技精英,产生了强烈的反感。反精英、反体制的声浪不断高涨,催生了美国当代民粹主义,而反全球化、反自由贸易的声浪不断高涨,则严重束缚了美国政府进一步开放市场、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能力;
第三,在种族层面,美国社会长期以来存在的“黑人-白人”对立问题,近年来有进一步激化的趋势。疫情期间,美国白人警察“跪杀”黑人乔治·弗洛伊德,引发了美国全国各地的种族骚乱。“黑人命也是命”等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在保护黑人少数族裔权利的同时,也因为它的部分主张和行动过于激进,引发了白人群体的不安和反弹。
美国“文化战争”愈演愈烈,与美国社会的顽疾密不可分。
美国奉行极端的“言论自由”政策,导致各种言论在美国社会都可以大行其道,其最终的结果并不像自由派一厢情愿地认为的那样——最正确的思想和理念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社会共识,反而是在各种敏感问题上,相互对立的声音都找到了自己的坚定支持者,两派尖锐对立,乃至水火不容。
今天,很多在其他国家看来是常识的问题,却在美国产生了极大的分裂效果。
自由派认为气候变化是对人类生死存亡有着至关重要影响的重大危机,但保守派中一些人却认为气候变化不过是一场“骗局”。
疫情期间,自由派认为戴口罩是为了阻止病毒传播,是符合科学的必然选择,但保守派中一些人却认为强制戴口罩实际上是一种“专制”行为,是在剥夺美国民众神圣的自由。
自由派认为,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人类是由较低级物种在漫长的过程中逐渐进化而来的,而保守派则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是万物之灵”。
……
类似的争论实在是太多了,举不胜举。
除了极端“言论自由”政策的刺激外,美国的党派政治和选举政治,也是加剧文化战争”的重要原因。
在保守派看来,自由派倡导的“政治正确”已经到了一种极其荒谬的地步,包括引发保守派极大反感的“woke文化”和“cancel文化”。前者强调,要对美国社会的各种不公正现象保持警醒(woke),后者强调对于任何表现不符合自由派“政治正确”要求的名人,直接取消关注、进行抵制(cancel),将其打入“冷宫”。
正是由于自由派的表现日益激进,保守派感到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生活方式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进而产生了强烈的“反woke文化”、“反cancel文化”的运动。
特朗普2016年当选,就利用了这种“反自由派”的思潮。
日前宣布要参加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共和党党内初选的罗恩·德桑蒂斯,更是把“与左派作战”、“消灭woke文化病毒”等,当作动员民众、团结支持者最强有力的口号。
最后,社交媒体的兴起,让美国普通人也获得了表达能力,并使他们更容易在网上找到与自己价值观、信仰和生活方式一致的人,大家抱团取暖,从而形成了“信息茧房效应”、“回声室效应”等,这也加剧了美国的“文化战争”。
美国社会“文化战争”愈演愈烈,必然产生两个严重的后果。
由于“文化战争”争论的都是一些非常“虚”的问题,它实际上严重分散了美国社会的注意力。在美国面临产业空心化、贫富分化和社会极化等各种实质性问题的时候,美国社会中的很多人却“坐而论道”,热衷于发动和参与“文化战争”,这是对美国社会资源的一种巨大浪费。
由于“文化战争”涉及到的都是一些价值观、信仰和生活方式的问题,根本没有妥协的空间,对立双方完全是一副“要么你死、要么我亡”的姿态,彼此颇有一种不共戴天的极端对立情绪,这为美国社会大分裂、大动荡埋下了伏笔,甚至不排除未来美国有可能因此走向第二次“内战”的可能。
文章开头提到的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戴维森·亨特,两年前就忧心忡忡地提出,虽然并不是所有的“文化战争”都会走向真正的“战争”,但几乎所有真正的“战争”在爆发前,都会爆发“文化战争”。
今天的美国就像是一艘正在缓慢下沉的巨轮,所有人都知道这艘巨轮正在下沉,但所有人都忙着争论其他问题,既没有意愿、更没有能力来拯救这艘巨轮。
从中美博弈的视角来看,这再次印证了我一直提出的一个观点——决定中美博弈结果的根本因素,还是中美两国各自的内部治理。
美国社会“文化战争”愈演愈烈,必然严重削弱美国社会的凝聚力、行动力和治理效果,最终必然会让美国在中美博弈中处于下风。
今天,美国这艘缓慢下沉的巨轮,除非面临非常严重的外部危机,比如类似二战时的“珍珠港事件”,美国社会才有可能惊醒、自救,否则美国自己就会把自己“玩残”。
中国要跟美国斗争,但此举主要是为了捍卫中国的国家利益、民族尊严和底线,中国没有必要扮演那个惊醒美国的外部力量。
据传,两百多年前,拿破仑说过,“让中国沉睡吧,因为,一旦她醒来,世界将为之颤抖。”
今天,我们也可以说,“就让美国这艘巨轮自己缓慢下沉吧。”
最后,作为中国人,我们对于美国社会愈演愈烈的“文化战争”,也要引以为戒。我们要警惕那些企图把美国那一套“极端政治正确”的东西引入中国社会的人,要防止极端女权主义、极端动物保护主义等思想给中国社会带来新的割裂和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