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等关税”生效 只是要先苦一苦美国老百姓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4月3日 18点21分 PT
  返回列表
49808 阅读
24 评论
吴晓波频道



特朗普在爱荷华州参观家庭农场

“这20年来,在谷歌指数美国区,‘关税’这个冷僻的政策术语,其搜索量是一条毫无波澜的平缓线条,但自从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它的搜索量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攀升。”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北京时间4月3日凌晨3点,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生效,世界贸易迎来历史性拐点。

据央视报道,美国白宫发表声明称,特朗普将对所有国家征收10%的“基准关税”,该关税将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5日凌晨0时01分生效。

此外,特朗普将对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征收个性化的更高“对等关税”,该关税将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凌晨0时01分生效,所有其他国家将继续遵守原有的10%关税基准。



尽管早有预期,但全球股市开盘即跌,截至小巴发稿前,美元指数跌幅扩大至0.5%,为一个月来最大跌幅;刚开盘的日本股市下跌,日经指数跌幅达4%,刚刚睁开眼的东半球将第一时间遭遇“关税侠”特朗普的冲击。

所谓“对等关税”,意味着美国的进口商品关税税率提高至与美国商品进入其他国家时缴纳的一样多。

例如,美国对进口自A国的商品征收3%的关税,A国对美国商品征收15%的关税,政策实施后美国将把A国进口的商品关税税率提高至15%。而“对等关税”不仅包括狭义的关税,还包括向进口商品征收的所有税种,如进口增值税、消费税等。

不过,特朗普透露愿意进行后续谈判。

据特朗普团队前期估算,“对等关税”每年给美国带来6000亿美元的收入,10年增加国库收入6万亿美元。这个数字能不能达到预期尚不知晓,只是“终极关税日”前夜的美国老百姓和企业,却早已经被关税折磨得苦不堪言了





美国老百姓情绪低落的迹象随处可见。

谷歌的那个小小的搜索框,正在见证这种情绪的嬗变轨迹。这20年来,在谷歌指数美国区,“关税”这个冷僻的政策术语,其搜索量是一条毫无波澜的平缓线条,但自从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它的搜索量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攀升。



截图:谷歌趋势

与此同时,美国人开始频繁检索另一个令人心悸的词汇:“经济衰退”。数字世界里的键盘敲击,时常又与真实世界的萧瑟同频共振:机构调查显示,今年3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骤降至这四年来的最低点。

特朗普,这位自称“关税人”,将关税称作“字典里最美丽的单词”的男人,自以为掌握了解决美国所有问题的万能良方——“遇事不决,关税力学”,对进入美国的外国商品征收高额新关税。但他造成的不安正在全国蔓延,经济数据频闪警示,企业怨声渐起,媒体口诛笔伐。

美国的农民是最早嗅到形势严峻的群体之一。

因为担心关税上调,去年11月,美国许多港口的货运量都显著高于2023年同期水平,这些货物里,有很多是提前进口的化肥和农药。

这个春天,当坐在椭圆形办公室的特朗普宣布了针对中国、加拿大、墨西哥的那些带着恐吓而又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时,距离春季播种仅剩几周时间的农民们只能抱怨:“这何时才是个头?情况还会糟糕到什么地步?”



得克萨斯州,一名农民在棉花田里

加拿大面临特朗普挑起的关税战,也出台了报复性的措施。美国农民需要加拿大的钾肥,该国90%的钾肥供应都依赖进口,其中80%来自加拿大,而加拿大的农民又需要美国的磷肥。关税战打起来,这两国农民的化肥账单又得提高了。

最先被关税刺痛的美国农业组织代表们,纷纷在媒体上表达着他们的不满。

堪萨斯州农民联盟的发言人说:“在贸易战中,农民往往是首当其冲、受害最深的群体;我们承受了大部分冲击,被打得鼻青脸肿。”全国黑人农民协会的主席对媒体说:“总统拿美国农民当筹码去讨价还价,但最终受苦的是我们。”爱荷华州农民联盟主席说:“与总统的想法截然相反,关税政策除了带来痛苦,没有别的。”

中国、加拿大、墨西哥加起来,占据了美国农产品出口总量的一半。美国农业部的数据称,去年,中国占美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4%,约247亿美元。

出口墨西哥、加拿大的份额更高,分别是303亿美元、284亿美元。

美国是全球农产品贸易的重要参与者,美国农民早已经嵌入到全球贸易之中。当特朗普针对他国挑起关税战时,他国一旦采取反制措施,美国农民们自然感受寒意。

自2025年3月10日起,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主要涉及农产品。

一些忧虑重重的美国农民想起了2018年特朗普首个任期时发起的关税战。

当时造成的直接后果是,美国农产品出口减少了近260亿美元。为了安抚遭受冲击的农民,特朗普政府最终向他们发放了230亿美元补贴。

更糟糕的是,中国买家转而从巴西进口大豆,美国农民眼巴巴地看着被巴西抢走了市场份额。去年总统大选期间,美国玉米种植者协会和美国大豆协会联合发布报告就预警:一旦爆发新的关税战,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可能会下降51.8%,对华玉米出口可能会暴跌84.3%。



装运进口巴西大豆的货轮靠泊码头

当下的境况又不如2018年。这几年,美国农民的生活本身就颇为艰难,因为种子、化肥等生产成本上涨,而农作物价格却在下跌。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农业净收入为1407亿美元,较两年前暴跌了23%。

代表美国近600万家庭农场的美国农产局主席说:“农民们已连续第三年在几乎所有主要农作物种植上都亏本。再增加成本并压缩美国农产品的出口市场,可能会给一些农民带来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

雪上加霜的是,特朗普以及他的盟友马斯克,正开展着饱受争议的削减联邦经费运动。价值超10亿美元的农产品采购项目被暂停,每年购买约20亿美元美国农产品的美国国际开发署陷入停摆,同时暂停的还有部分作物补贴与农业基建拨款,农民们的生产能力和国内市场也在被进一步压缩。

这番图景又构成了讽刺幽默画——特朗普的基本盘与票仓就是农民,美国有444个农业县,去年大选,特朗普就拿下了433个县。关税加农炮轰鸣着升级射程,联邦财政的金库落锁,那位将“我爱农民”挂在嘴边,并希望农民“忍耐一下”的特朗普,是不是挥舞着爱国镰刀,从美国农民身上割肉?



特朗普在爱荷华州参观家庭农场



特朗普关税战的特点之一,就是朝令夕改。

他1月下旬首次威胁要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关税,2月初宣布推迟一个月,3月关税政策刚实行一天,又改口延期一个月。针对中国,他刚签署行政令,取消对价值低于800美元小额包裹的“最低限度”关税豁免,但很快又暂停,因为美国的海关和基础设施,可能会因为新政策带来的压力而崩溃。

威胁、缓和、延期,这些招数,在这位自封“交易艺术大师”的总统手里玩出了卡牌游戏的即视感。但每次过山车般变动引发的地震横扫全球时,连震中发源地的美国民众都感到困惑。

每当特朗普打出一张关税牌,美国的企业主就得改变一系列的策略——重新调整供应商、在哪里建厂、定什么价格。但是总统先生出牌后又悔牌,于是企业经营难度又上了一个档次。

那些与中、加、墨贸易往来的美国商人,在媒体上分享了难处:本地的酒商进口加拿大威士忌的计划搁浅;餐厅老板的新店扩张暂停,因为钢铁与木材的关税战,推高建筑的成本;更多的商户纠结着涨价后生意会不会垮掉。

过去几个月,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中,有超过一半的公司在财报会上提到了“关税”,比过去10年其他任何季度都要多。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最新的调查,超过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认为“贸易不确定性”是他最大挑战,这一比例是大选前的两倍多。美国小企业协会的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企业主对关税感到担忧。



NYT报道说,美国普通人对关税的态度取决于民意调查人员的提问方式。如果问卷中提到特朗普的那种陈词滥调,特朗普为美国带回就业岗位并确保贸易公平时而实施关税计划时,超过半数的美国人就支持关税。可是,如果问卷提到关税将造成消费者面临更高价格时,他们对关税的支持率就非常低了。

特朗普关税战的涟漪,传导到本土消费市场,那就是价签数字的上涨。因为即便美国上调关税,关税通常还是由美国进口商支付,许多美国公司也都表示,他们将把这些更高的成本转嫁给客户。

在媒体的分析清单里,石油、水果、建材……都得涨价。但痛苦从来不是平均分布,因为关税具有累退性,美国低收入家庭在必需品上的支出占收入比例更高,所以受打击更大。

最受关注的美国消费品是汽车。汽车零部件要在美、加、墨三国流转多次,才能完成整车生产。25%的关税政策对汽车行业造成了极大困境。马斯克旗下的特拉斯,甚至给特朗普政府写匿名信说,零部件关税提高,车厂负担加重,关税政策会引发他国反击,特斯拉的出口也将受到影响。



  美国巴尔的摩港:众多品牌汽车停在码头

3月初,特朗普跟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总裁通完电话后,给予它们一个月的关税豁免。4月2日,对美国进口的汽车和汽车零件征收25%的新关税政策生效。另外,白宫还在当天宣布了针对外国贸易伙伴的“对等关税”。

特朗普出色的政治技巧在于,他能够运用花哨的宣传言辞,夸大自己的战绩他说,美国经济正在经历一段“过渡期”、一段“排毒期”。他还发帖说:“4月2日是美国的解放日!!!几十年来,我们一直被世界上所有国家占尽了便宜,无论是敌或友。”

那么刚刚过去的4月2日,即愚人节的第二天,究竟是美国人民的“解放日”,还是审判日?

从媒体报道来看,因禽流感而饱受鸡蛋涨价之苦的美国人,看到的关税战画面是:商业投资延迟、消费者信心动摇、股市动荡。



美国纽约,受禽流感影响鸡蛋价格大幅上涨

分析师预计,新关税将使美国汽车的平均价格提高约3000美元。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预测,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使美国家庭户均实际购买力损失约1245美元。另一模型测算显示,若加拿大、中国与墨西哥实施对等规模报复性关税——即对美国加征同等数额关税——美国居民实际收入将下降0.5%。



3月中旬,白宫发言人与美联社的记者有一段激烈的交锋。美联社记者说,关税是增加了美国人负担。但代表特朗普意志的发言人则坚称,关税是由外国人支付。

记者反驳:“恕我直言,你交过关税吗?因为我交过。”白宫发言人破防:“我觉得你在考验我的经济学知识,这是侮辱人。”

关税,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美国建国以来的数次关税战,包括都成为经济学家们的研究素材,当然,这其中也包括特朗普首个任期的关税战。经济学家们经常为各种理论争得面红耳赤,但就关税这个经济命题,却罕见地达成默契:美国百姓,才是用真金白银为关税政策买单的人。

首个任期时的特朗普, 在2018年对进口洗衣机加征了50%的关税。美联储与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专家们在一篇名为《美国贸易政策的生产迁移与价格效应:基于洗衣机的实证研究》(The Production Relocation and Price Effects of US Trade Policy: The Case of Washing Machines)的论文。

论文称,这项关税政策让美国的洗衣机的价格上涨了12%,美国消费者每年需要额外增加15亿美元的购买成本。而此项关税带来的财政收入,每年约为8200万美元。



2018年1月23日,

特朗普批准对进口洗衣机征收大范围关税

特朗普主张大规模关税的主要依据是,这将扭转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的趋势。

洗衣机行业的关税满足了特朗普的期待,让部分制造业回归了美国,还创造出1800个新工作岗位,但是,每个岗位的成本很高,为81万美元。

来自麻省理工、哈佛、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的研究则显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创造就业岗位的作用并不明显。例如,2018年他对进口钢材加征了关税,但美国钢铁厂的就业岗位数量几乎没有变化:一直保持在约14万个左右。

打个粗浅的比方。假设美国对进口钢铝加征关税,新增100个钢铝就业岗位,但是下游的汽车等企业,因为关税带来生产成本的上涨,裁掉3600个就业岗位。它的最终效果,就是得不偿失。

税务基金会估计,当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若顺利实施,每年将为联邦政府带来约1000亿美元的额外税收收入,但它也可能给更经济带来更大的负担:扰乱供应链、提高企业成本、导致数十万个工作岗位流失,并最终推高消费者价格。

经济学家们一直呼吁特朗普特朗普谨慎行事。1月份,哈佛大学的名誉校长、曾经的美国财政部长萨默斯联合其他经济学家,给特朗普写了一封信,发在了《华尔街日报》上。信中说,全面征收关税会阻碍经济增长,有可能引发贸易战,并对经济造成长期损害,劝说总统不要实施这类政策。

信的开头说:1930年春,1028位美国经济学家罕见地联合起来,签署了一封信,要求胡佛总统不要签署《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但胡佛总统对经济学家们的请求置之不理。

1929年,华尔街股市突然崩盘,金融危机席卷全国,为保护本土行业,几个月后,胡佛总统签署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大幅提高了诸多进口商品的关税。随后,多个国家采取报复性关税手段进行回击。该法案并非那场举世闻名大萧条的起因,但它的恶果是削弱了全球贸易,使得大萧条愈演愈烈。

那时美国的失业人数,从1929年的160万上升到1933年的1400万,许多人成了流浪汉,他们无家可归,四处漂泊。



本篇作者 | 马泪泪 | 责任编辑 |何梦飞

主编 |何梦飞|图源|VCG

c
cn_abcd
1 楼
以后美国人赚的钱会数不完的,幸福就在眼前了
b
beixuanlv
2 楼
没事,特朗普和马斯克们会更有钱
何西2017
3 楼
对长期定居在美国或者准备长期定居的是利好,关税的目的是振兴重塑美国本土实体经济制造业和供应链,对美国乃至世界长久都是利好,这个过程中不会是简单把产业转移回美国,而是二次更新利用新技术重新开始
东方明月-
4 楼
即使Trump的关税政策100%正确,他的执行方法也完全错误,只有破坏没有建设。 改变供应链不是你改变早餐食谱,拍拍脑袋就可以。一个产业供应链改变需要1-3年才能通过质量保障,如果没有生产线那可能长达15年才能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改变供应链。trump几个星期就开始大规模关税,其结果根本不可能让美国生产取代进口,反而让美国公司疲于应对,失去全球竞争力。 trump的执行手段根本就是杀敌八百,自伤一千。不仅不可能使美国工业重生,大概率是让美国占优势的高端企业落后甚至破产。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给工业界一年以上的时间准备,再开始关税。这样有时间让企业有时间去改变供应链。
京工人
5 楼
没有问题,按照川总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我们美国人民只要忍受10-15年,一定会有一个繁荣昌盛的新美国诞生在废墟上,无人不饱暖,人人平等,再也不受压迫和剥削
s
seawood
6 楼
愚蠢的选民选出愚蠢的领导者,如阿根廷,委瑞内拉,等等
还是老李
7 楼
长期以来美国的东西一直是令人吃惊地便宜,常有十几块钱的耐克鞋,一两块钱一件的T恤,今后理论上怕是享受不到了。
道霖沙
8 楼
要忍受10-15年,这就是为什么川普不能只干两届。算上去至少还要再干两三届,这次肯定要把任期两届的恶法废除了!
西
西楼月如钩
9 楼
给工业届准备的时间很多 他们只吹牛逼不动作。 库克要投资5000亿美元,投资的东西呢? 川普不知道他们胡扯哄自己开心吗? 知道所以关税搞起来。第一次贸易战美国跨过企业是参与了洗产地转移东南亚吧。 越南十几天前还早创造条件迎接中国产业转移呢。 总之非常时期雷霆手段。 那些人没想到川普会二次上台而已。
西
西楼月如钩
10 楼
楼下说的很认同,短期肯定有价值重塑的风险 长期子孙后代受益。 想落地生根的自然支持 只有想着吃福利老了回中国养老的才骂骂咧咧
还是老李
11 楼
美国是靠着几十年的产业升级、转移才干到今天的七八万的人均GDP,要想回到五十年代的鼎盛的制造业,人均GDP估计得掉到四五万。 举个简单例子,耐克老板,或者随便哪个制造业老板,靠着产业转移,利用外劳才有天价利润,这些海外利润(GNP)回到美国,托高股市,间接进入投资,进入科研,进一步促进创新。。。你要是搞到每个钉子都美国自产,工人拿着外劳几十倍的工资去生产钉子,美国绝对会衰退成二流国家的。 我一再说,美国应该联合盟友对外一致关税,针对敌人,对内应该坚持盟友圈内免税,货物人员充分流动。这才能长盛不衰。
C
Capitaltwo
12 楼
在元首的英明领导下已经天天在赢了,即使经济衰退也会继续赢。
c
cager812
13 楼
美国胖人太多,懒人太多,
w
worley
14 楼
美国都在抢购汽车。 我就不参加抢购了,我只买在美国生产的汽车,不会受影响。 进口商品涨价了,我不买就行了。哪一个进口产品是生活必需品?美国早就评估了,除了台湾芯片,其它都不是美国必需品。你涨价,我就买美国本土产品。
蓝靛厂
15 楼
没关系。美国老农也是可以忆苦思甜的。
蓝靛厂
16 楼
worley 发表评论于 2025-04-03 10:58:04 美国都在抢购汽车。 我就不参加抢购了,我只买在美国生产的汽车,不会受影响。 --- 小wo,美国生产的汽车,钢铁来自加拿大,零件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各自加了25%的关税,你给我解释解释怎么不会受影响
h
humimm
17 楼
川粉不怕吃苦, 就怕美国不伟大
一方水土一疯人
18 楼
就如同五毛为了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一样,不惜献出自己当零件 humimm 发表评论于 2025-04-03 11:14:50川粉不怕吃苦, 就怕美国不伟大
d
drifting
19 楼
苦啥啊。 对中国还有越南加关税是好事, 让那些买便宜货的少买些。 对环境对地球资源都有利。 让那些快消衣服家电都见gui去吧
r
randomspot
20 楼
美国没有选择, 必须吃苦了。 这也不是川普的错, 是早晚的事
明白仁儿
21 楼
川包子自私贪婪无能无耻,满嘴谎言大话连篇。利用职务,花纳税人的钱,天天往自家的生意送钱。让老百姓吃苦,自己花天酒地,什么玩意。庆父不死 鲁难未已。
x
xiaoxiao雨
22 楼
do not worry about US, propagandas.
r
royalflush
23 楼
苦啥呀。 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消费,提高家庭储蓄率,是好事。
I
Ifxxk50mao
24 楼
那些不在美国的红红们就不用为我们美国人操心了, 我们的日子好着呢, 股市跌掉一点, 物价涨一点, 多大点事儿啊,对我们的生活质量没有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