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小时过境免签诱惑之下,外国人成中国旅游特种兵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4月30日 9点35分 PT
  返回列表
83103 阅读
45 评论
九行

中国人是“世界online”的NPC——无论你身处多么偏僻小众、难以抵达的地方,一定能在角落随机“刷新”出一个中国人,即便是南北极也不能免俗。

自2023年国内出境游市场重启后,国人向外探索的脚步就没停过。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2024年元旦假期的出入境人次已经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

而在出境游的热潮之外,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数据是,不只中国人在往外跑,外国人也在前来中国的路上。2024年一季度,外籍人员出入境达到1307.4万人次,同比上升305.2%,已经恢复到2019年同期数据的92.46%。

△有上海市民发现,国外游客明显变多。(图/小红书截图)

那些在上海开店的商家,常常以收到现金的比例来衡量在华外国游客的多寡,并且将此戏称为“现金指数”。

而从2024年开始,上海的“现金指数”有着明显的攀升。

低迷了三年的境内游,

终于要重启?

当白领赵博在上海街头捡到一小沓现金英镑时,她终于有了现实的体感——上海还真是个国际都市啊。

△在上海街头捡到的60英镑。(图/受访者提供)

而作为境内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上海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国际游客“解锁”中国内地游的“新手村”。

但在今年以前,入境游的游客比例,恢复得其实还没那么高。旅行爱好者韩瑞告诉新周刊,去年以来,她陆续去了好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热门旅行城市。她发觉这些国际都市的外国面孔明显更多,“比如在东京、曼谷或者新加坡这类亚洲都市,你不会感觉在路上遇见很多外国人是一件稀奇的事情,很多国际游客就像本地居民一样在那里生活”。

△在东京的外国游客。(图/图虫创意)

以直观的旅行数据来衡量的话,在过去的几年,中国对于世界游客来说,的确不是一个热门的旅行目的地。

前段时间,欧睿国际基于全球城市的国际入境人数,发布了《2023年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旅游城市报告》,报告中只有东京、新加坡、首尔、大阪和中国香港5个亚洲城市上榜top 20——要知道,在2019年,这个榜单上的前20名中还有深圳的一席之地。

△深圳也曾经登上过榜单top 20。(图/图虫创意)

另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2023年上半年全国旅行社入境游接待人次不足2019年同期的十分之一。同时,据财新网报道,国内一家头部入境游旅行社在2023年的收客量仅占2019年的12%,该旅行社还提到,其他同行的收客量也不乐观。

即便是出境游已经开始复苏的2023年,中国入境游的整体状况仍处于历史低位。

环境的变化,是入境游游客数量骤减的原因。2020年3月28日起,国内暂时停止了外国人持目前有效来华签证和居留许可入境,并且暂停了外籍人士24/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直到2023年年末,国内才陆续出台或恢复各类免签政策。这也成为了今年入境游爆发的直接动力。

比如在2023年11月24日,外交部宣布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政策试行的第一周,日均入境人次就较上周增长了39%。其中,入境游客中有39%是通过免签政策入境。

尽管免签政策吸引了一部分国际游客,但对于普通游客来说,航班短缺的问题仍未解决。直飞中国的航班不仅少,而且相当贵。据航班管家数据,2024年一季度国内民航国际航线航班量13.0万架次,同比2019年一季度下降30.8%,离疫情前的水平仍有相当距离。

△国际航班的短缺是影响入境游客量的问题之一。(图/unsplash)

国际游客在航线价格问题上,也比想象中敏感。

韩瑞告诉新周刊,在她旅行途中,如果和外国游客展开一段smalltalk,对方在得知她来自中国后,大多都会在几个问题内询问她出行的机票价格如何。

这个观察并非空穴来风,据英国航空发布的《英航2119:未来飞行》报告,对于远程航班来说,国际旅客最看重的因素是价格。分国家来看,中国旅客在选择远程航班时看重价格的人数比例最低,而美国、法国和南非的旅客则相对最看重价格。

在直飞往返的航班价格高企的情形下,另一个免签政策“144小时过境免签”则显得更为实用。根据“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国际游客只要持有前往下一个目的地的联程机票,就可以在北京、上海、成都、西安等20个城市免签停留144小时。

对于大部分普通游客来说,这样的选项显然更具性价比。截至目前,该政策已对54个国家生效,囊括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在TikTok和Youtube上,也开始有大量博主以“144小时过境免签”为主题拍摄自己的中国游记Vlog。

△国外社交媒体上关于144小时过境免签的攻略。(图 / TikTok截图)

保罗·索鲁曾直言:“旅行的目的之一,便是观察人们如何工作、如何度日。”尽管我们已经足够了解我们所生长的这个国度,但我们依然能从旁观者的记录中,重新发现一些被忽略的内容。

国内游,

会惩罚每一个外国“P人”

在中国旅行,会惩罚每一个不做攻略的国外“P人”,而这些“P人”的Vlog游记,则会随机急死一个在屏幕前着急上火的中国人。

原因无他,大多数用144小时进行特种兵旅行的博主,打卡的往往是那些已经有些落后于当下时代版本的景点。代表案例就是,几乎每一个到访“新手村”上海的博主的视频中,都会出现田子坊、城隍庙和朱家角这几个几乎已经被国人盖章为“小吃街”和“批发古镇”的景点。

旅行无外乎行走与吃喝,如果说不做吃喝的攻略,还能洒脱地体验“P人”随性而至的专属旅行体验,那么不做行走攻略,显然就要麻烦得多。

Steve和Ivana是一对在加拿大生活的夫妇。2023年12月,他们以“144小时过境免签”的政策来到上海开始了为期6天的旅行。在近半年的时间内,他们卡着这个bug已经打卡了不少国内城市,从南到北包括中国澳门、中国香港、上海、重庆、西安甚至哈尔滨,这些城市的游记的播放量累计已经接近500万次。

△Steve和Ivana的YouTube账号,其中中国专辑的视频游记数量是最多的。(图/YouTube截图)

尽管Steve和Ivana已经全职旅行了5年,但中国对他们而言依然是一个“第一次踏足”的国家。在他们的Vlog视频中,几乎可以看到大多数外国游客在第一次入境游时所遇见的问题。比如较为普遍的现金问题,因为国际游客所持有的信用卡或储蓄卡在境内可能无法使用。

在德国生活的华人廖胤锋告诉新周刊:“大部分国际游客都更加青睐使用Apple Pay、信用卡和现金付款。”

国内的大多数小商户都没有POS机,也不支持Apple Pay。事实上,POS机在国内更像是一个20年前的产物,如今只有在商场等进行大额消费需要刷卡的地方才能见到。

此外,国内常用的几种支付方式,对国际游客也并非十分友好。尽管各大支付平台都已经针对外籍人士简化了注册和绑卡方式,但是在实际体验中,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Steve和Ivana开通了国内某支付平台的账号,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仍有较大的几率付款失败。在后期的旅行中,他们还是更青睐于现金付款,用他们的话来说是“使用××Pay(某支付工具),是一场赌博”。

△一些支付平台对国际信用卡不太友好。(图/YouTube截图)

除此之外,国内的交通、通讯以及网络等,都与他们惯常旅行的国家不太相同。

对于国际游客来说,注册SIM卡也是一个问题。廖胤锋告诉新周刊:“大多数德国人没有为了出行而换卡的习惯,因为德国人的手机卡在欧盟和英国都是能无障碍使用的。”

在广州留学的马来西亚女生小林表示,因为无法在境外提前申请手机卡,所以落地广州时她并没有手机卡,这导致了之后的一系列不便。

“白云机场的Wi-Fi要短信验证码才能用,当时我在机场里也没有找到卖手机卡的地方。后来一路漫游到了学校,发现学校里的营业厅权限不够,必须要去大一点的营业厅。但是我还没有手机卡,所以扫单车、网约车这些都用不了。”

同时,使用现金也是小林起初面临的一大问题——“我的境外银行卡跟某支付平台没有合作,所以无法绑定,还好我当时找朋友换了些现金,才能去完成后面办手机卡这些事情。”

同时,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也有人发帖讲述外国人在中国旅行时一些细微的不便之处。比如不少景点需要线上预订、购买门票,虽然可以通过护照预约的景点不少,但是有些预约界面还没有英文。

从去年起,廖胤锋每一次回国都多了一个任务——带着他世界各地的朋友在国内旅行。廖胤锋提到,对于国际游客来说不方便的地方主要是打车和支付——“打车平台必须使用国内的手机号注册账号,所以他们(外国游客)需要酒店或者朋友帮忙来叫车。”

△廖胤锋的德国朋友laszlo Jansen 。(图/受访者提供)

但,旅行大概本就由意外和挑战所填满。纵然有着种种不便,大多数已经通过“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在一座城市待够6天的游客,几乎都会给出正面的评价。

小林也表示:“我很喜欢广州,喜欢广州的五柳炸蛋。我只是以一个非本地人的角度看到了一些不便之处,说出来进步一点点也是好的。”

Steve和Ivana在旅行了中国6个城市后,各自盘点了一些关于入境游“喜欢”和“不喜欢”的点。毫无疑问,对于国际旅客来说,当下的入境游还不算便捷。但Steve表示:“中国人非常热情和外向,尽管语言不通,但他们会尽所能来帮助你,并且中国的公共交通总是可靠、实惠、随时可用,只要1美元就能乘坐地铁。”

今年4月,廖胤锋的另一位德国好友在广州游玩了一周,打卡了珠江夜游,去了动物园,逛过植物园,好友对他说:“广州是我最喜欢的中国城市,因为很包容,没有人会打量我。”

在这些旁观者的视角下,国内有着或许我们本地人都没有意识到的特点。在以144小时旅游为题的Vlog中,不止一个博主提到,上海作为一个超大都市是相当安静且井井有条的。

而一位来自德国的博主“KenAbroad”在结束了第一次中国旅行之后,在YouTube上发布了一则20分钟的视频,解答各国网友对于视频游记的疑问。Ken表示,“老实说,我本以为这里会更混乱一点,因为这是一个拥有2600万人口的都市,道路一定会很混乱、没有秩序”,但让他吃惊的是,这里“super quiet”。

正如Steve在视频里所说的一样,“People are moresimilar than their differentkinds of independent systems”(人们之间的相似性要超过他们所处的不同。)被看见是被理解的第一步,也许只有当世界真正流动起来,那些相隔万里的人才能越来越多地理解我们身上的“同”与“不同”。

爱尚网
1 楼
独裁低能儿 [2评]
m
mrp
2 楼
帮中共做嫁衣,这些外国人都沦为中共同路人,比被全球高端华人所唾弃 [1评]
y
youmyyou2016
3 楼
- 你这是弱智低能儿。。。
斯文的地主
4 楼
全世界华人一条心! 同步同秒统一接受信息! 西方畜生看到中国同步同秒统一思想,在14亿华人同步同秒面前只剩绝望! 哈 哈哈哈哈 . 同秒同步接收信息 西方畜生我瑟瑟发抖!全世界华人现在是同秒同步统一! .
r
rootrootroot
5 楼
横跳政府又喜迎洋大人了,当时反这反哪的时候我就说了,记忆三秒很快又会跳回去的了,菲菜别哪么激动就行了
J
JN8964
6 楼
“西方畜生我瑟瑟发抖”。哦,斯文说实话了👃
e
eickegao
7 楼
拜托,先把24小时内要去派出所报到给取消。
南方来风
8 楼
猪头又翻大饼,操
e
eickegao
9 楼
我都弄好签证了,落地以后还要去派出所报到。这算啥事啊!!! https://www.nia.gov.cn/Enquiry/publish/showQuestion.jsp?MZ=Zx2lsn37bUOgw9G%2Fs%2BDAZg%3D%3D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外国人在旅馆以外的其他住所居住或者住宿的,应当在入住后二十四小时内由本人或者留宿人,向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办理登记;第七十六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未按照规定向公安机关报送外国人住宿登记信息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公安机关依法对包括外籍华人在内的来华外国人依法开展住宿登记管理工作。散居社会面的来华外国人除了可向暂住地公安机关派出所申报住宿登记外,还可以通过当地社区警务室、外国人服务站等申报住宿登记。对于未按照法律规定办理住宿登记的,公安机关依法作出处理。 [1评]
德国丹
10 楼
一看就是很久没回过了。国内所有酒店或者旅社都有在线的身份登记系统,入住旅客的身份信息(护照、身份证等)会直接汇入当地派出所登记系统,根本不需要外国人去公安机关办理…… 黑中国也得与时俱进啊!
a
abe868
11 楼
[5楼]评论人:rootrootroot 噗,低智黄皮犬粮果然不知道这些有可能是行走的50万啊 🤣
南方兔儿爷
12 楼
要知道低能是当不了独裁的,你先在你们家专制一下试试😄
同小桌学
13 楼
香港人上深圳逛山姆都算外国人来中国哦!
W
Washington001
14 楼
那是仿汉奸的。外国人住旅馆又不要登记。 [1评]
d
dbangell
15 楼
国内有亲戚住 也叫汉奸? 你他吗去死吧 华盛顿是你祖宗
北极点
16 楼
信用卡刷卡商户要被收手续费的,刷卡机也要成本,哪有贴一张二维码省钱,中小商户本来就利润低,再给扣个手续费等于白干,那谁乐意,要真希望老外旅游,不如多支持几张外国的银行卡进支付宝和微信,过境的时候塞个使用指南给他们 [1评]
北极点
17 楼
在人家分类上都他妈是个贱种了还他妈跪着你洋爹朝你祖宗叫,妈b塞满屎都养不出这么贱的玩意
七素八荤
18 楼
第一说明外国落后了。第二,外国人可以使用外国信用卡,这是需要外国和中国银行之间的协议。总不能刷卡,最后外国银行不付钱,中国银行收不到钱,,最后老百姓收不到钱吧? 过去几十年中国各种银行卡在外国也不能用,后来银联卡和外国多个国家协议,才可以使用的。这里甚至可能要互相股份交换。没你说的那么简单。 目前最简单的就是外国人到中国,自己带旅行支票,到中国银行开户换钱。
d
dingding6
19 楼
勉签证后,可以让更多的外国人到中国来,看看中国的先进富裕发达的环境,让外国人知道自己的贫穷落后。
七素八荤
20 楼
凭什么?到哪里都要遵守当地的规矩。中国出国不也是要资产证明?中国没向你要资产证明算客气了。
七素八荤
21 楼
他一穷鬼,有钱住酒店?
p
ppplu
22 楼
24小时内必须向当地公安机关备案的这条规定,不是针对洋大人的(绝大多数住酒店),而是针对回家看望老父母或亲戚的华人的。
b
bwolf
23 楼
大城市还行,二线城市,光拿护照寸步难行 [1评]
s
shankecn
24 楼
不需要用老眼光看待问题,现在手机翻译到哪都能转的开。
j
jxxy1234
25 楼
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 所以如果他国国籍,就别总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了,老老实实的效忠你的新祖国,回中国就当一个外国人不好吗? 否则一边想着回国享受中国籍待遇,一边又喷在外国两面吃的华人是“间谍”, 总这么双标婊真的好吗?
s
soogood
26 楼
你不住宾馆,回家住,当然要去了
W
Washington001
27 楼
你放弃中国国籍,加入美国国籍的时候是怎么宣誓的?跟我再背一遍: 我谨此宣誓,我完全放弃我对以前所属任何外国亲王、君主、国家或主权之公民资格及忠诚;我将支持及捍卫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和法律、对抗国内和国外所有的敌人;我将真诚地效忠美国;当法律要求时,我愿为保卫美国拿起武器;当法律要求时,我会为美国做非战斗性之军事服务;当法律要求时,我会在政府官员指挥下执行具有国家重要意义的工作。 国家不防你这种人就算失职。你他妈的去死。
那就好好生活
28 楼
: 胡说八道。住酒店的,根本不需要登记。自己不去住酒店,偏要去范德堡空军基地外的水沟里睡一晚,能怪别人吗? 你既然觉得跑路是衣锦还乡,还要去麻烦家人亲戚朋友? 住酒店,请他们去酒店吃饭,不是很有润味吗?
e
eickegao
29 楼
我吃饱要黑中国啊。 我给出的是国家移民管理局的链接。你自己看看。 https://www.nia.gov.cn/Enquiry/publish/showQuestion.jsp?MZ=Zx2lsn37bUOgw9G%2Fs%2BDAZg%3D%3D 另外现在很多酒店是不接受外籍人士入住的。你懂不懂? 刚去携程查了一下,根据携程平台数据,72%的境内酒店不能接待外国人。
e
eickegao
30 楼
住宾馆是否就不要去派出所报道了? 那我住家里面,为啥就要我去派出所报道? 我入境的时候都已经登记过了,为啥还要专门跑一次派出所。 就算是宾馆,问题也很大,现在国内很多宾馆是不接待外籍人士的。 根据携程平台数据,72%的境内酒店不能接待外国人。
德国丹
31 楼
一看就是没在国内瞎扯淡,很多酒店不接待外国人是因为语言问题,酒店入住信息线上登记都实行好几年了,外籍人员入住根本不需要去派出所,护照复印一下上传就一分钟的事情。
德国丹
32 楼
我舅舅上个月从加拿大回国,然后去了一堆城市旅游,没有一个酒店入住需要去派出所重新登记的。带节奏就带节奏,连实际情况都不懂?傻逼!
d
dbangell
33 楼
果然华盛顿的小畜生 还会翻译 草泥马的一条狗
t
talkabout
34 楼
不完全是。你说的方便只是外国人只能住在指定的笼子范围内的方便。首先国内酒店分涉外和对内,只对内的酒店接待不了外国人。另外不住酒店住民宿,理论上说民宿业主应该协助或者代为登记,但人家业主干嘛要找这个麻烦啊,所以实际操作中要么是不登记混一把,要么让外国人自己到派出所去登记,不登记万一被找麻烦会被罚款,自己去需要业主配合提供房本儿户口本儿,没人愿意拿出来。 再有原来是中国籍后入外国籍的人回国很多根本不住酒店的,住自己家亲戚或朋友那儿,按律当然要登记,谁没事儿还弄个公安联网,有病啊。实际上这类外籍人员多于来中国旅游的纯外国人,不登记也许能混过去,但有被罚的风险。 出去玩儿最好当然是想住哪儿就住哪儿,搞个破登记,执行不执行全看心情,这是现实,和黑不黑有毛关系
s
sms1234
35 楼
绞尽脑汁制造外国人纷至沓来的假象
a
adelaideboy
36 楼
Sb,又出来吹牛了监狱犯人,还有舅舅在加拿大,之前给我说德国读本科,韩国读研究生,没必要把自己包装的那么高大上,监狱发帖没啥丢脸,不就是为了减刑么
文强
37 楼
lol
w
wkoa
38 楼
50万一个,发财了
一疼薄蚊
39 楼
。 。 。 。 。 。 五毛畜生王八羔子,什么开放外国银行卡很难没那么简单? 2017年微信开始禁止外国卡刷卡的。 。 。 。 还有不要碧莲说不用去派出所报道??你党的警察系统条文是废纸? 。 。 。
e
eickegao
40 楼
我当然不在国内。我说的就是去年回国的体验。去年回国,住宾馆的时候,前台就说外籍护照没办法办入住。你都没试过搞得好像自己圈都知道一样。 [1评]
三分法
41 楼
本来外国护照在中国入住必须是涉外酒店,是你自己图便宜。
e
eickegao
42 楼
你说的没错,问题是中国只有30%多的宾馆是涉外的。民宿更是基本一个都不涉外。 一个宾馆都要分涉外和不涉外,这不是没事找事嘛? 一方面希望外国人来中国,一方面又设置重重关卡。 [1评]
三分法
43 楼
你拿外国护照,中国政府赚外宾的钱,这个你真挑不出来毛病。 [1评]
e
eickegao
44 楼
怎么挑不出毛病?人家来中国,本来就是给中国赚钱的。你还要多收人家钱,住一样的房子为啥要收两样的钱? 你这样搞就是阻止更多的人来中国。而且最大的问题是,很多宾馆是不接待你的。你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宾馆,然后准备付钱了,又发现人家不涉外,人为制造难度。 真要赚钱,你可以多收一点签证费嘛。 [1评]
三分法
45 楼
没错,就是要赚外宾的钱。 一次性的签证能有几分利?更何况出入境管理条例不是今天实施的,是你们这类人想钻空子罢了。 中国当然要赚钱,前提也是你必须要遵守当地法规,而不是成天想着转空子占便宜。你这样的,中国政府不欢迎也没毛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