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只有初中文凭的中国大爷,如何制造了国之重器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1月30日 3点35分 PT
  返回列表
91733 阅读
53 评论
最华人

作者:沧海明月生

2015年5月26日,日本一家贸易公司的老总,被日本警方逮捕。

理由是,他向中国非法出口了一批碳纤维材料。

碳纤维主要应用于航天、军工等高端领域,是国防领域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又被称作材料界的“黑色黄金”。

中国是全球碳纤维消耗量最大的国家。碳纤维,也因此被日本政府视为卡住中国工业咽喉的利器。

然而,随着日本政府的深入调查,结果令人啼笑皆非:被他们苦心封锁了半个世纪的碳纤维技术,其实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被中国人攻破了。

而且攻破这一壁垒的,还是一个只读过初中的大爷。

他的名字,叫陈光威。

● 陈光威铜像

回顾陈光威的人生历程,既是时代浪潮下的个人奋斗史,也是一部突破“卡脖子”的抗争史。

而这背后,饱含了他无尽的血泪和苦难。

1942年,陈光威尚未降生,身为当地名伶的父亲突然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讯。身怀六甲的母亲只得带着一儿一女,来到了山东威海的乡下娘家,并在那里生下了陈光威。

● 民国时期的威海

陈光威的母亲是一所教会学校的老师,教书的微薄收入实在难以抚养三个孩子。于是在陈光威4岁那年,与哥哥姐姐一起被送到了外婆家。

日军侵华期间,威海遭到严重破坏,当地渔业、手工业、杂货店等纷纷破产,民生凋敝经济萧条,直到抗战胜利也没能恢复元气。

为了让三个孩子活下去,外婆变卖了家中所有值钱的家当。可即便如此,一家老小依然很难吃上一顿饱饭。

自打记事起,陈光威就随外婆出门讨饭,偶尔讨到一碗能糊口的残羹剩饭,成了他童年最温暖的记忆。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在城里教书的母亲回了家,陈光威的讨饭生活才得以终结。

在媒人的撮合下,母亲带着三个孩子改嫁到附近王家钦村的一户人家,陈光威也成了村里为数不多的外姓人。

面对村民的非议和排斥,陈光威展现出了远超同龄人的成熟。

他没有向大人诉苦,也没有争辩回击,而是默默地早出晚归,上山砍柴下河捕鱼,只留给外人一个羸弱却倔强的背影。

久而久之,村民都被这个坚强的小男孩折服,见面就称赞他:“这孩子眼里有活儿!”

1951年,陈光威进入村办小学读书,或许是受母亲影响,陈光威的记忆力强,悟性也高,颇有学习天赋。当其他孩子聚在一起嬉闹时,他总是在旁边津津有味地读书。

陈光威最爱的书是《三国演义》,尤其是曹操对袁绍的评价,让他刻骨铭心:“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许多年后,身为董事长的陈光威还借用这句话来告诫员工:“我们要想干一番事业,就一定要有全力以赴的精神,只有不惜一切代价才能争取成功。”

● 右为出任董事长的陈光威

由于生父的历史问题,小学毕业后陈光威不仅失去了报考中学的资格,就连参军梦也因此破灭。

再加上他的哥哥姐姐在外地工作,继父年老体衰,下面还有弟弟妹妹要抚养,无奈之下,他只得放下书包,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

转机出现在1959年。

那一年,公社创办了一所农业中学,学生可以半工半读。陈光威得知这一消息后,第一时间报了名,如愿以偿地做回了学生。

对于这样的机会,陈光威分外珍惜,就连下地劳作时,他都不忘背着书包。

一次,一位老师看到他这股好学的劲头,不由地感慨:“像你这么好学的小伙子,就这么待在村里当农民,实在太可惜了!”

当年的陈光威,没能听出老师的弦外之音。

胸怀一腔热血的他,只是相信不断提升自己,总会有更多可能。

中学毕业后,陈光威没有遵循农村的旧俗接受相亲,而是选择了颇为新潮的自由恋爱,与意中人王言卿走到了一起。

两人的大儿子出生后,为了改善家人的生活,陈光威开始琢磨起了搞钱的路子。

● 陈光威夫妇

他从集市上买了些小猪崽,将猪崽养得又肥又壮。几年下来,他便成了村里的养猪大户。腰包鼓起来后,他又给家里添置了缝纫机、自行车等物件,令一众村民羡慕不已。

1980年,王家钦村响应时代号召,推行起了土地承包制。凭着敏锐的经济嗅觉,陈光威意识到,大批年轻农民可能不愿再埋首庄稼地了,下一个致富风口即将到来。

于是,陈光威将村民组织起来到城里做建筑工。几个月下来,村民们惊喜地发现,一个月挣的钱,比过去种庄稼一年都挣得多。口耳相传下,陈光威成了十里八乡的致富名人。

1983年,在村民的一致推举下,陈光威当选为王家钦村支部书记。

彼时,村办企业的风潮在全国兴起,瞅准时机的陈光威,在村里接连创建了烘炉厂、服装厂、弹簧厂等企业。在他的带领下,整个王家钦村一片热火朝天,村民收入肉眼可见地攀升。

如果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陈光威大概率会作为致富领路人的优秀代表,出现在报纸的重要版面上,然后在鲜花和掌声中体面安稳地度过后半生。

可是接下来,时代赋予了他一项意义非凡的使命,而他也在这次奔赴中,迎来自己的传奇人生。

1987年,已经在镇里主管工业的陈光威,接到一项特殊的任务,上级决定派他接管一家濒临破产的石化科研器材厂。

没有人比陈光威更了解这家工厂了,全厂亏损了70多万元,由于长期发不出工资,从厂长、车间主任到技术骨干都走光了,只剩下35名工人苦苦支撑。

面对这个烫手山芋,陈光威的要求只有一个,当下渔具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希望能将渔具的原材料玻璃纤维布的业务交给厂子。

● 1987年,陈光威担任镇办石油化工科研器材厂厂长

得到应允后,陈光威索性住进了厂里,带着工人没日没夜地加班生产玻璃纤维布。

受技术限制,车间的环境极其恶劣,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细微的玻璃丝颗粒,令人双目红肿、皮肤瘙痒、咳嗽不止。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陈光威和工人一起坚持了五个月,直至如数将玻璃纤维布交到客户手里。

事后盘点,这笔订单赚了3万多,拿到工资的那一刻,很多老员工泪流不止。

看到这一幕,陈光威更加坚定了心中那个近乎痴人说梦的想法:“像这样做代加工又累又不挣钱,还是得发展高端产品!”

当时,日韩等国以低价向中国采购玻璃纤维布,加工成高端鱼竿后再高价销售到中国市场。放眼整个国内市场,几乎找不到一台鱼竿的加工设备。

● 陈光威(中)参加美国洛杉矶第34届世界渔具博览会

所以,当陈光威的想法公布后,立即遭到不少人的冷嘲热讽:一个快倒闭的小厂,能赚三瓜两枣发工资就不错了,还折腾个什么劲?

陈光威的倔劲瞬间上来了,他当着工人的面说:“开弓没有回头箭,我陈光威不管别人怎么评论,这事儿一定得弄成!”

不懂设备,陈光威就买来一堆机械制造的书自学,缺少技术,他就到处奔走借调专业的技术员。经他绘制的图纸堆成了一座小山,困得睁不开眼时,他就直接躺在满地的资料上,睡醒揉揉红肿的双眼,继续埋头试验。

150多天后,中国第一条国产钓竿生产线在简陋的工厂里诞生了,一举打破了中国钓竿依赖进口的历史。

1988年,石化科研器材厂更名为威海鱼竿厂,日后在国际市场大放异彩的光威集团,便脱胎于此。

● 1988年,陈光威研制出第一条国产化钓竿生产设备流水线

一年后,鱼竿厂生产的系列钓具及设备,成功打入欧美市场。到了1997年,威海鱼竿厂年产鱼竿达1000万套,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钓具生产基地。

自此,陈光威正式跻身世界企业家的榜单。

然而,对于陈光威而言,这一切,还只是他开创新征程的起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用领域对碳纤维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而受国际禁运条约限制,我国的碳纤维技术始终没有根本性突破。

各行业的碳纤维材料进口,都受到严格控制。

更令人愤慨的是,国外供方还多次派人调查陈光威的工厂,看他们是否真的将碳纤维用于鱼竿生产。

这意味着,如果碳纤维材料不能自主生产,不光是鱼竿发展要受制于人,就连整个行业可能都要遭到扼杀。

尤其是得知国外供方提出“赏赐性供给,通知性涨价”后,陈光威心有不甘地叹了口气:“泱泱大国,岂能仰人鼻息?”

其实早在五六年前,陈光威就有了研发碳纤维材料的计划。可当时几个业界专家听闻后,都纷纷赶来劝阻:“这行业投资大,风险高,难有突破!”

为争一口气,陈光威与公司管理层进行了反复论证,最终,陈光威决定:“这个东西我们必须要有,谁有也不如自己有!”

为此,陈光威斥巨资从日本引进了一条碳纤维生产线。尽管在谈判期间,他一再向日方保证,这条生产线绝不会运用于军用物资的研发,可依旧遭到对方的严苛调查。

● 1998年,陈光威从日本引进的宽幅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

在确定陈光威只是个初中毕业的农民,没有军方背景后,日方才批准了这条生产线的出口。

在日以继夜奋战了整整5年后,2004年,光威集团终于成功研发出了碳纤维,正式终结了中国进口碳纤维的历史。

就在这时,中国科技部课题组找到了陈光威。

说起来,这是个非常戏剧化的故事。

此前的几年间,科技部一直致力于将军工产品所用的碳纤维材料国产化,以此打破国外的强势垄断。

可在调查了国内几乎所有有资质的企业后,科技部的工作人员不得不接受现实:以现阶段国内企业的研发能力,碳纤维材料国产化,近乎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就在这时,有人想到了光威集团里的鱼竿。

● 陈光威

这个想法一经提出,马上就遭到不少人的反对:“鱼竿和军工产品,精度性能都不在同一等级上,开什么玩笑!”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科研人员在对光威集团生产的鱼竿进行了取样分析,结果公布后,所有人都当场“破防”。

无数次实时记录的数据,几千个日夜的奋力坚守,几百名科研精英的调研,竟然被一家鱼竿厂降维打击了!因为分析结果显示,这些鱼竿所使用的碳纤维材料,性能为T300级,完全达到了军工产品的等级。

在参观完光威集团的生产线后,科技部专家对陈光威说:“不要总围着鱼竿转了,想办法给国家做点事吧!”

● 2004年,两院院士师昌绪(中)到光威集团考察碳纤维研发情况,右一为陈光威

随后,陈光威成立了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碳纤维的研发和生产。

但是,从民用钓鱼竿转向国之重器,这注定是一条无比艰难的路。

碳纤维行业的烧钱程度超乎想象,车间设备只要启动,一天的损耗至少在百万元以上。

从2008年到2013年期间,陈光威将企业的全部利润都投了进去,最窘迫的时候,公司账面上只有几万块钱。

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向国家申请过一分经费,而是将全部家产到银行做了抵押。

当银行人员找到他的妻子签字时,妻子吃惊地问:“你把房子都抵押了,万一不行,我们以后住哪里?”陈光威笑道:“首先你得相信我能干成,实在干不成,我们在大街上搭个帐篷也能住!”

● 陈光威与妻子王言卿

比起资金上的困难,更令他焦灼的是技术攻关。

整整五年,陈光威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经常半夜两三点去车间跟踪项目进度。为了节约时间,他还把妻子带到厂里,吃职工餐,住职工宿舍,按他的话说:“我俩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俩的家!”

就这样,在研发上投入了40多亿后,碳纤维关键技术终于有了重大突破。

2008年,陈光威团队所研发的碳纤维关键装备实现国产化;

2012年,碳纤维的国家标准在陈光威的推动下发布;

2013年,日本对中国高模量的碳纤维进行封锁。

后来,就发生了本文开篇的那一幕。

时至今日,光威集团已经为我国提供了近千架战机所需要的碳纤维材料,其中不乏空军最先进的战斗机。

有数据显示,中国军工领域使用的国产碳纤维70%都来自于光威集团。仅此一项,光威集团每年就为国家节约外汇约50亿元。

更重要的是,陈光威打破了国外对碳纤维长达40年的技术封锁。

2017年,光威集团在深圳纽交所敲钟上市。遗憾的是,作为缔造者,陈光威没能看到这辉煌的一刻。

● 2017年9月1日,光威复材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功上市

因劳累过度,上市前半年,陈光威被检查出身患癌症。但他始终坚持奋战在一线,最终倒在了生产车间,享年75岁。

一人光威,为中华开拓功勋;经天纬地,造商界伟业传奇。

陈光威先生,配得上一句“民族之光”。

● 参考资料

[1] 陈润、谢再红、邱恒明丨民族之光:陈光威传,中信出版社,2020年

[2] 齐鲁周社刊丨陈光威:被低估的“民族之光”

[3] 纪录片丨《大国之材》第3集《碳纤维》

一婊淫才
1 楼
这也有问题?那么为什么一个小学文化程度的博士能做国家主席?
c
cantonese
2 楼
玻璃纤维尘
n
ny阿伟
3 楼
看标题以为是讲圣上。 [1评]
千奇百怪党
4 楼
75岁,也不算早夭了。文化程度从来不重要,尤其在那个年代。
m
matrixyard
5 楼
" 科技部一直致力于将军工产品所用的碳纤维材料国产化... 几千个日夜的奋力坚守,几百名科研精英的调研,竟然被一家鱼竿厂降维打击了 " 一个泱泱大国的 科技部, 居然比不上一个民间的小小鱼竿厂, 不得不说它们 很无能 [1评]
拿爷叔
6 楼
傻X日本
l
long1438
7 楼
初中生贏過小學生,哈哈哈哈哈,可以把中共國所有高中大學砸爛,不用招收高中生大學生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a
anywho
8 楼
日本才是疯狂的、大规模的、肆无忌惮的偷竊山寨大國。 九十年代不止山寨還搶狗不理注冊、更別提偷中國宣紙、治柞蠶流行病的配方、病源研究、景泰藍技術、盜竊大型焊接技術,燃料電池納米技術,二氧化碳納米髙效催化合成塑料技術,八十年代還妄図竊取云南白藥的配方、文化等⋯、 世人皆知本田汽車從山寨英國汽車開始的。 1931年,东芝推出国产第1号”,吸尘器,原封不动地“山寨”了1928年通用电气推出的系列。 东芝1930年发行的“国产”最早的冰箱也是抄的。 還有跟莱卡相机一模一样的日本相机。 生产零食甜品的不二家的Peko酱,居然也是抄襲的! 山寨的宝马摩托车,logo都差不多,只是把“BMW改為DMW连 漫画都不放过!DC超人,摇身一变,成了日本的“火箭人”! 日本山寨的臭名遠播、1958年,日本外务大臣藤山爱一郎访问伦敦时,被众多记者和摄像机包围,质问他日本品牌山寨的问题。
专业修理SB
9 楼
SB。屎吃多了撑到脑了。后面的军用碳纤维从设备到产品都是自己搞的,和你倭爹有鸡巴关系。
布鲁克男
10 楼
感动!我们国家需要更多这样的企业家
金三
11 楼
这算个屁,小学生能当国家领导,并且能将14亿人矿关起来,捅三年,哈哈哈。 [1评]
飘来飘不去
12 楼
这个是真牛人。敬佩
韭菜梗
13 楼
创新靠私企,因为私企最有活力
R
Robin_Snow
14 楼
谁也不知道,兴许初中生可能不是自己做出来的,是偷的。。。
k
kkk8
15 楼
: 狗眼看人低
k
kkk8
16 楼
金三又饿了,出来讨死
r
roysui
17 楼
天天都是弯道超车,我初中的时候大概25年前,都在政治课上说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要复兴得靠科技创新,都一代人了,怎么还是别人发展什么跟着发展什么,你那些口号就是当口号吗
a
ak47a
18 楼
日本以低价买中国的玻璃纤维布,做成高端鱼竿后再高价销售到中国市场。更笑死的是,日媒炫耀对华出口木材暴涨,中国却将这些木材做成棺材,又高价返卖给日本人。 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不是盖的,以前那些跟中国不着边的商品,现在反而成了中国人赚钱的渠道。 比如中国生产的钢琴、西管乐器、提琴、打击乐器、吉他、电声乐器等均占世界产量的50%-70%,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乐器生产国。 即便泡菜,韩国其40%都是进口中国的。
东北偏北
19 楼
从航母到碳纤维 中国人自己搞不出来就开始骗。
樱桃儿熟了
20 楼
陈先生是一个可敬的人,一个值得我们缅怀的人,一个民族英雄。敬礼! 不过,“2017年,光威集团在深圳纽交所敲钟上市。” ---- 谁鸡巴知道什么是 “深圳纽交所”?
m
maoshan
21 楼
: 哈哈,你们都是好人,太他妈的好了!
x
xcdt
22 楼
这条绝对不用,但是没说不能换一条😂
发棵游
23 楼
给小学大博士一尊大腚大傻逼看的张好古文章! 国进民退,制度自信, 砸到院所国企多少民脂民膏? 又砸出多少专家教授和博导? 妥妥的铁板钉钉的兲朝模式! 搞高科技的国家队都是国足! 歪门邪道连偷带炒加恳蒙拐骗贿赂作假无所不能,牛得不要不要的! 一要看真本事坐冷板凳闭关自研, 一个字, 废! 高铁(中华之星呢?) 通讯(正大中华,正大呢?) 无人机(大疆可不是国家队,现在是国家队抄袭的对象!) 芯片不提也罢! [1评]
c
ccdb99
24 楼
又洗白!好好查查有没有侵吞国有资产
大春哥
25 楼
據說世界上70%的中低端銅管樂器都是山東一個什麼社隊企業生產的
26 楼
百度到这个。 威海光威渔具(集团)有限公司 似乎没有文章里说的那么厉害。
g
goodboy22
27 楼
: 你妈了个逼的狗腿子傻逼
y
youmyyou2016
28 楼
- 人家在干实事, 那些天天黑自己出生长的的国家的人,该是多下贱
刁太大
29 楼
民科做军工,好吧,牛逼!可以比美铁布衫义和团做御林军。国人之愚昧真的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 [1评]
y
youmyyou2016
30 楼
- 弱智的反中傻逼。。。 巨大中华,说什么“正大中华”,你以为是养猪的正大企业。。。 巨龙和大唐很差吗?傻逼玩意儿
左手baby右手幂幂
31 楼
人没死就有铜像了?
y
youmyyou2016
32 楼
- 下贱的反中傻逼, 一边吹捧美国的民企搞军工,一边说中国不能这样子?? [1评]
刁太大
33 楼
傻逼,你小学语文不及格吧?美国民企是民科吗?美国民企如space X,人家老总伊隆是普林斯顿大学高材生,你小学初中毕业的能比吗?在美国企业能做大的,你看看哪个CEO的学历不是杠杠的?在中国企业能做大的哪一个不是有官方或者军方背景的?
m
montreal48
34 楼
又不是他研究出来的!
t
tycooncao
35 楼
然后统统做成白菜价,自己卷死自己。。。
p
peterwan
36 楼
这么长的文章,故事会么?
小曉古今
37 楼
所以是否可以治理好事情,并非學历决定,学历只是入门的敲门砖,你看那些公知除了打嘴炮还会什麼?他們的学历高吧
c
ccdb99
38 楼
人家多得去了,是都比你爹强!但是你这杂种也不能满世界地随便乱认爹吧?
r
rollor
39 楼
日本人太仁慈了:看他没有军方背景,以为他不会为军队服务,就卖给他了。 但是在中国,人人都是党的工具。军队马上就找来,他从此有了军方背景。 现在那么多中国企业、高校受西方制裁,冤吗?
o
octane
40 楼
相比之下,那些院士大都是混吃等死的。他们不是没有资源,但就是空谈不干实在事
y
yuanfangzhi
41 楼
由于生父的历史问题,小学毕业后陈光威不仅失去了报考中学的资格,就连参军梦也因此破灭。 ---------------------------------------------- 当年这种事太多了,毛泽东真是个祸国殃民的畜生! 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伤害不亚于日寇。
人面桃花相映红
42 楼
看到这厂长亲力亲为和工人一块做玻璃纤维布,我就预料这人活不长。那个年代很多第一代的老板基本这个命运。我朋友的公司上市没多久,他们老板就挂了,第一代太拼,上市完一松弛就完了。
c
cjk
43 楼
所以,还是日本人把技术输送给中国军方,生产出了武器倒过来打日本!
刁太大
44 楼
不肖子,见到你爹也不跪下。早知如此,当年叫鸡就不应该贪便宜中出你妈。或者直接打她脸上。就没你这个杂种。
b
beijingbird
45 楼
有什么问题吗?中国还发明了火药呢,最后不是还是被昂撒拿着更好的火器给打废了吗。
w
weiqing4638
46 楼
泱泱大国,岂能仰人鼻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