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张晨静】继康明凯之妻后,加媒《环球新闻》6月24日报道称,加拿大19名曾在联邦内阁或世界舞台担任要职的政治人物,23日联名致信总理特鲁多,要求终止孟晚舟引渡案程序并将其释放,给加拿大一个“重塑对华战略”的机会。
加媒报道截图
联名信截图
联名信提醒特鲁多:服从美国已经引起中国的强烈不满
这19位联名者分别是:加拿大前司法部长艾伦·洛克(Allan Rock);前外交部长劳埃德·阿克斯沃西(Lloyd Axworthy)、劳伦斯·坎农(Lawrence Cannon)、奥列特(André Ouellet);前新民党领导人埃德·布罗德本特(Ed Broadbent;);前联邦最高法院法官路易丝·阿伯(Louise Arbour);以及前驻联合国代表等等。
加媒《环球新闻》拿到了这封联名信,称信中援引了多伦多一位有着数十年引渡案经验的律师格林斯潘(Brian Greenspan)早前写的一份法律意见书,其中表示,加拿大现任司法部长拉梅蒂完全有权随时结束孟晚舟引渡案程序,释放孟晚舟。
信中说,“毫无疑问,美国的引渡请求令加拿大陷入困境。作为总理,你面临着一个艰难的决定。服从美国的要求已经引起中国的强烈不满。”
这19名联名者表示,拉梅蒂应把与美国引渡协议下承担的义务放一边,通过政治干预来结束孟晚舟引渡案。
加拿大《引渡法》1999年规定,司法部长“可随时撤回”政府对引渡案件的支持,这会促使法院下令释放引渡对象。
格林斯潘23日接受加拿大广播公司(CBC)采访时表示,“这完全由司法部长自行决定”,“问题不在于(加拿大政府)能不能这么做,而在于他们是否应该这么做”。
信中称,释放孟晚舟可换回在中国被捕的康明凯和迈克尔,这解开了加拿大的束缚,给政府一个“完全自由地重塑对华战略方针”的机会,“采取必要的强硬措施保护和促进我们自身的利益”。“这将为加拿大在中加关系上自由决定和宣布立场扫清障碍。”
值得一提的是,康明凯和迈克尔是因涉嫌从事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活动被捕,日前两人分别以涉嫌为境外刺探国家秘密罪在中国被提起公诉。加方一直强行将孟晚舟案与两名加拿大人在中国犯罪联系起来。
康明凯的妻子露面要求释放孟晚舟 视频截图
释放孟晚舟,不用担心美国“反击”
联名者在信中还提到,若加拿大决定结束引渡程序,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来自加拿大最大贸易伙伴及最亲密盟友——美国的反击,但他们认为两国间不一般的关系能够经受住这种外交摩擦。
“这不是加拿大第一次与美国出现分歧,此前在一些更为重要的问题上也出现过,如拒绝加入入侵伊拉克行动等,我们牢固的双边关系令我们经受住了这些争议”。
目前孟晚舟引渡案进行到庭审阶段,联名者认为可能要到2024年才能决定是否将孟晚舟引渡至美国。
曾担任前总理皮埃尔·特鲁多和约翰·特纳外交政策顾问的罗伯特·福勒(Robert Fowler)也在信上签了名,他称自己想尽一切办法把康明凯带回国,“必须尽己所能来照顾本国公民”。
对于批评人士所谓的“向中国屈服”的说法,福勒表示,“政府的首要责任是照顾本国公民的健康和安全,外交政策不仅是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友好”。
特鲁多
在联名致信的前一日(22日),康明凯之妻首次公开露面,在接受加媒采访时也提出了释放孟晚舟的要求。
除了担心和美国的关系外,联名上书者之一的加前司法部长的艾伦·洛克22日还解释说,特鲁多之所以不敢出手释放孟晚舟,是因他仍对去年曝出的“SNC兰万灵贪腐案”中犯的错感到尴尬。
面对这些呼声,拉梅蒂办公室23日在一份声明中称,引渡程序“保证了个人权利,确保寻求引渡国在法庭上有正当程序,还可履行我们的国际条约义务”,“我们非常清楚管理这一重要制度的法律和程序”,评论法院正在审理的案件是不合适的。
对于这样的说辞,加拿大刑事辩护律师、引渡法权威加里·波特丁(Gary Botting)日前在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就指出,特鲁多口口声声强调“法治”,将案件交给法庭,却并不了解或承认法律赋予行政部门干预引渡案件的权利。身为总理内阁成员的司法部长,事先就应该基于政治权宜判断是否继续引渡。没有做到这一点恰恰是违背了加拿大的法治精神。
我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24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也回应此事,称关于孟晚舟事件,中方的立场是明确的,这是一起严重的政治事件。即使按加方所说这是一起司法案件,正如康明凯妻子所说的,“加拿大司法部长有权在任何时刻终止孟晚舟的引渡程序”,这说明加拿大政府在孟晚舟事件上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法律秉公执法的。
“我们再次敦促加方切实尊重法治精神,认真对待中方的严正立场和关切,停止政治操弄,立即释放孟晚舟女士并让她平安回到中国。”
孔杰荣:是否放弃孟晚舟引渡案是个利益平衡问题
新闻来源:美国之音
加拿大公民 康明凯(Michael Kovrig ) 迈克尔·斯帕弗(Michael Spavor) (右)被中国以涉嫌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指称分别被捕
要求加拿大政府干预孟晚舟引渡案、重新考虑拯救被中国当局监禁的两名加拿大人的政治和道义压力正在升高。
周三,纽约大学法学院资深中国法律问题学者孔杰荣(Jerome Cohen)告诉美国之音,加拿大政府很可能会考虑通过放弃引渡案与中国政府达成释放两名加拿大人的交易。
周二,被北京当局关押的加拿大人迈克尔·科夫里格(Michael Kovrig),中文名康明凯的妻子纳吉布拉(Vina Nadjibulla)发出公开呼吁,要求加拿大司法部长考虑干预华为高管孟晚舟的引渡案,并将孟释放。
48岁的康明凯于2018年12月被中国当局逮捕,上周被正式指控“间谍罪”。另一名加拿大商人迈克尔·斯帕弗(Michael Spavor)也同时被捕。对他们的逮捕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当局对加拿大逮捕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孟晚舟的报复。他们两人已经被监禁了560多天。
孟晚舟于2018年12月1日在温哥华被加拿大政府根据美国提出的欺诈指控和引渡要求逮捕。
周一,加拿大自由党籍的前司法部长艾伦·洛克(Allan Rock)和前最高法院法官路易丝·阿尔伯(Louise Arbour)呼吁,就放弃孟晚舟引渡案、拯救两名加拿大人进行全国辩论,“如果加拿大不就屈服于中国压力、释放孟晚舟的合法选择进行辩论,那结果是,两名在中国的加拿大人的自由、健康以及可能他们的生命都处于危险之中。”
同日,康明凯的父亲贝内特·科夫里格(Benett Kovrig)(多伦多大学政治学名誉教授),对加拿大《环球邮报》说:“现在不行动就等于历史性背叛”,他要求渥太华必须尽一切力量让他儿子获得自由,“我敦促政府履行其义务。”
之前,洛克,阿尔伯和纳吉布拉就加拿大司法部长撤回此案的权力寻求多伦多十多年引渡案经验的律师布莱恩·格林斯潘(Brian Greenspan)的法律意见。格林斯潘律师在意见书中说,加拿大《引渡法》已阐明,司法部长“可以随时撤回”政府对引渡案的支持,这会导致法院下令释放引渡对象。洛克说,司法部长办公室于5月22日收到了该意见,但还未作出回应。
孔杰荣教授此前撰文批评北京逮捕监禁两名加拿大人的做法是“人质外交”。
对目前呼吁加拿大政府干预引渡案的最新发展,孔杰荣教授对美国之音说,“我认为,人们感到两个迈克尔的家人遭受的痛苦是件可怕的事情,感到即使中国侵犯了他们的权利,并将其用作诸如非法的人质外交手段,但为了人的利益,加拿大政府在平衡利益后应该放弃引渡,让其公民回家。”
孔杰荣教授表示,这不等于说中国会赢,“这对中国是个摆在世界面前的耻辱。但是,这要由加拿大政府决定,此时,是否让其公民从第三国的不人道、非法囚禁中获得自由的义务,高于加拿大对美国的引渡义务。”
孔杰荣教授说,如果加拿大政府决定这样做,“我当然会理解,只要他们谴责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流氓行为。因此,这是个利益平衡问题。”
但孔杰荣教授警告:“在采取这一步骤前,加拿大应确保中国释放这两名公民,而世界上最糟糕的情况是放弃引渡而公民没回来。因此,这必须做成一个交易。”
孔杰荣教授说,这种最糟糕的情况意味着什么?“这可能意味着中国的人质外交赢了,加拿大并没有为了一个好的法律理由,甚至没有为一个好的政治理由而放弃一个案子,这可以意味着任何时候一个政府不喜欢某个法律引渡程序,它只要绑架那个引渡国就能达到目的。这种人质外交是违反国际法的行为,是不合法的,这简直就是残暴的强权政治。”
孔杰荣教授说,根据他的经验,中共在一个法律案件的任何时候,包括最后阶段,都可以施加影响,因此,如果加拿大能达成交易,北京是能做到释放被关押的加拿大人的,但可能要等判刑定罪后。
“中国共产党可以在法律体系的任何一个点上告诉法院去做什么,他们确实是这样做的。因此,这是个外交面子问题。”孔教授补充道。
【文/观察者网 张晨静】继康明凯之妻后,加媒《环球新闻》6月24日报道称,加拿大19名曾在联邦内阁或世界舞台担任要职的政治人物,23日联名致信总理特鲁多,要求终止孟晚舟引渡案程序并将其释放,给加拿大一个“重塑对华战略”的机会。
加媒报道截图
联名信截图
联名信提醒特鲁多:服从美国已经引起中国的强烈不满
这19位联名者分别是:加拿大前司法部长艾伦·洛克(Allan Rock);前外交部长劳埃德·阿克斯沃西(Lloyd Axworthy)、劳伦斯·坎农(Lawrence Cannon)、奥列特(André Ouellet);前新民党领导人埃德·布罗德本特(Ed Broadbent;);前联邦最高法院法官路易丝·阿伯(Louise Arbour);以及前驻联合国代表等等。
加媒《环球新闻》拿到了这封联名信,称信中援引了多伦多一位有着数十年引渡案经验的律师格林斯潘(Brian Greenspan)早前写的一份法律意见书,其中表示,加拿大现任司法部长拉梅蒂完全有权随时结束孟晚舟引渡案程序,释放孟晚舟。
信中说,“毫无疑问,美国的引渡请求令加拿大陷入困境。作为总理,你面临着一个艰难的决定。服从美国的要求已经引起中国的强烈不满。”
这19名联名者表示,拉梅蒂应把与美国引渡协议下承担的义务放一边,通过政治干预来结束孟晚舟引渡案。
加拿大《引渡法》1999年规定,司法部长“可随时撤回”政府对引渡案件的支持,这会促使法院下令释放引渡对象。
格林斯潘23日接受加拿大广播公司(CBC)采访时表示,“这完全由司法部长自行决定”,“问题不在于(加拿大政府)能不能这么做,而在于他们是否应该这么做”。
信中称,释放孟晚舟可换回在中国被捕的康明凯和迈克尔,这解开了加拿大的束缚,给政府一个“完全自由地重塑对华战略方针”的机会,“采取必要的强硬措施保护和促进我们自身的利益”。“这将为加拿大在中加关系上自由决定和宣布立场扫清障碍。”
值得一提的是,康明凯和迈克尔是因涉嫌从事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活动被捕,日前两人分别以涉嫌为境外刺探国家秘密罪在中国被提起公诉。加方一直强行将孟晚舟案与两名加拿大人在中国犯罪联系起来。
康明凯的妻子露面要求释放孟晚舟 视频截图
释放孟晚舟,不用担心美国“反击”
联名者在信中还提到,若加拿大决定结束引渡程序,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来自加拿大最大贸易伙伴及最亲密盟友——美国的反击,但他们认为两国间不一般的关系能够经受住这种外交摩擦。
“这不是加拿大第一次与美国出现分歧,此前在一些更为重要的问题上也出现过,如拒绝加入入侵伊拉克行动等,我们牢固的双边关系令我们经受住了这些争议”。
目前孟晚舟引渡案进行到庭审阶段,联名者认为可能要到2024年才能决定是否将孟晚舟引渡至美国。
曾担任前总理皮埃尔·特鲁多和约翰·特纳外交政策顾问的罗伯特·福勒(Robert Fowler)也在信上签了名,他称自己想尽一切办法把康明凯带回国,“必须尽己所能来照顾本国公民”。
对于批评人士所谓的“向中国屈服”的说法,福勒表示,“政府的首要责任是照顾本国公民的健康和安全,外交政策不仅是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友好”。
特鲁多
在联名致信的前一日(22日),康明凯之妻首次公开露面,在接受加媒采访时也提出了释放孟晚舟的要求。
除了担心和美国的关系外,联名上书者之一的加前司法部长的艾伦·洛克22日还解释说,特鲁多之所以不敢出手释放孟晚舟,是因他仍对去年曝出的“SNC兰万灵贪腐案”中犯的错感到尴尬。
面对这些呼声,拉梅蒂办公室23日在一份声明中称,引渡程序“保证了个人权利,确保寻求引渡国在法庭上有正当程序,还可履行我们的国际条约义务”,“我们非常清楚管理这一重要制度的法律和程序”,评论法院正在审理的案件是不合适的。
对于这样的说辞,加拿大刑事辩护律师、引渡法权威加里·波特丁(Gary Botting)日前在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就指出,特鲁多口口声声强调“法治”,将案件交给法庭,却并不了解或承认法律赋予行政部门干预引渡案件的权利。身为总理内阁成员的司法部长,事先就应该基于政治权宜判断是否继续引渡。没有做到这一点恰恰是违背了加拿大的法治精神。
我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24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也回应此事,称关于孟晚舟事件,中方的立场是明确的,这是一起严重的政治事件。即使按加方所说这是一起司法案件,正如康明凯妻子所说的,“加拿大司法部长有权在任何时刻终止孟晚舟的引渡程序”,这说明加拿大政府在孟晚舟事件上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法律秉公执法的。
“我们再次敦促加方切实尊重法治精神,认真对待中方的严正立场和关切,停止政治操弄,立即释放孟晚舟女士并让她平安回到中国。”
孔杰荣:是否放弃孟晚舟引渡案是个利益平衡问题
新闻来源:美国之音
加拿大公民 康明凯(Michael Kovrig ) 迈克尔·斯帕弗(Michael Spavor) (右)被中国以涉嫌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指称分别被捕
要求加拿大政府干预孟晚舟引渡案、重新考虑拯救被中国当局监禁的两名加拿大人的政治和道义压力正在升高。
周三,纽约大学法学院资深中国法律问题学者孔杰荣(Jerome Cohen)告诉美国之音,加拿大政府很可能会考虑通过放弃引渡案与中国政府达成释放两名加拿大人的交易。
周二,被北京当局关押的加拿大人迈克尔·科夫里格(Michael Kovrig),中文名康明凯的妻子纳吉布拉(Vina Nadjibulla)发出公开呼吁,要求加拿大司法部长考虑干预华为高管孟晚舟的引渡案,并将孟释放。
48岁的康明凯于2018年12月被中国当局逮捕,上周被正式指控“间谍罪”。另一名加拿大商人迈克尔·斯帕弗(Michael Spavor)也同时被捕。对他们的逮捕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当局对加拿大逮捕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孟晚舟的报复。他们两人已经被监禁了560多天。
孟晚舟于2018年12月1日在温哥华被加拿大政府根据美国提出的欺诈指控和引渡要求逮捕。
周一,加拿大自由党籍的前司法部长艾伦·洛克(Allan Rock)和前最高法院法官路易丝·阿尔伯(Louise Arbour)呼吁,就放弃孟晚舟引渡案、拯救两名加拿大人进行全国辩论,“如果加拿大不就屈服于中国压力、释放孟晚舟的合法选择进行辩论,那结果是,两名在中国的加拿大人的自由、健康以及可能他们的生命都处于危险之中。”
同日,康明凯的父亲贝内特·科夫里格(Benett Kovrig)(多伦多大学政治学名誉教授),对加拿大《环球邮报》说:“现在不行动就等于历史性背叛”,他要求渥太华必须尽一切力量让他儿子获得自由,“我敦促政府履行其义务。”
之前,洛克,阿尔伯和纳吉布拉就加拿大司法部长撤回此案的权力寻求多伦多十多年引渡案经验的律师布莱恩·格林斯潘(Brian Greenspan)的法律意见。格林斯潘律师在意见书中说,加拿大《引渡法》已阐明,司法部长“可以随时撤回”政府对引渡案的支持,这会导致法院下令释放引渡对象。洛克说,司法部长办公室于5月22日收到了该意见,但还未作出回应。
孔杰荣教授此前撰文批评北京逮捕监禁两名加拿大人的做法是“人质外交”。
对目前呼吁加拿大政府干预引渡案的最新发展,孔杰荣教授对美国之音说,“我认为,人们感到两个迈克尔的家人遭受的痛苦是件可怕的事情,感到即使中国侵犯了他们的权利,并将其用作诸如非法的人质外交手段,但为了人的利益,加拿大政府在平衡利益后应该放弃引渡,让其公民回家。”
孔杰荣教授表示,这不等于说中国会赢,“这对中国是个摆在世界面前的耻辱。但是,这要由加拿大政府决定,此时,是否让其公民从第三国的不人道、非法囚禁中获得自由的义务,高于加拿大对美国的引渡义务。”
孔杰荣教授说,如果加拿大政府决定这样做,“我当然会理解,只要他们谴责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流氓行为。因此,这是个利益平衡问题。”
但孔杰荣教授警告:“在采取这一步骤前,加拿大应确保中国释放这两名公民,而世界上最糟糕的情况是放弃引渡而公民没回来。因此,这必须做成一个交易。”
孔杰荣教授说,这种最糟糕的情况意味着什么?“这可能意味着中国的人质外交赢了,加拿大并没有为了一个好的法律理由,甚至没有为一个好的政治理由而放弃一个案子,这可以意味着任何时候一个政府不喜欢某个法律引渡程序,它只要绑架那个引渡国就能达到目的。这种人质外交是违反国际法的行为,是不合法的,这简直就是残暴的强权政治。”
孔杰荣教授说,根据他的经验,中共在一个法律案件的任何时候,包括最后阶段,都可以施加影响,因此,如果加拿大能达成交易,北京是能做到释放被关押的加拿大人的,但可能要等判刑定罪后。
“中国共产党可以在法律体系的任何一个点上告诉法院去做什么,他们确实是这样做的。因此,这是个外交面子问题。”孔教授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