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香港楼市历史!新世界发展将试点5折卖房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1年12月6日 19点55分 PT
  返回列表
65206 阅读
12 评论
第一财经

12月6日,香港地产发展商新世界发展(00017.HK)率先响应“居者有其屋”,称将以成本价、非营利的形式出售高品质、可负担的住房单位,售价可低至市价的五折至六折。

第一财经获悉,新世界发展将先拿出300套住宅单位作为试点,待成熟后,将扩大计划规模。另一家香港大型开发商则对记者称,暂时没有类似计划出台,但未来或有可能推出方案。

新世界一位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这一方案的推出,是公司响应官方号召,努力推动“共同富裕”理念在香港的体现。新世界发展行政总裁郑志刚则表示:"共同富裕、兼顾公平在香港有着更为迫切的现实意义。作为主要发展商,新世界理应率先响应,倡行共享价值理念,摒弃追求利润最大化模式,把创新以及对社会的承担放在公司发展的首位。"

第一财经了解到,为了推出相关方案,新世界发展成立了一个非营利企业"新世界建好生活(New World Build for Good)"。新世界发展在第一阶段将捐出一块位于新界西的地块作为试点,并提供资金给"新世界建好生活",用于建设300套实用面积在28至51平方米(300至550平方尺)的一室至三室单位。

在如何出售这批房屋上,新世界发展将采用一系列创新举措。比如“超低首付”,即买家可以用低至5%的房价来首付置业。在此之前,按照规定,只有首套自住房购房者,在房屋总价不高于800万港币的情况下,才能享受以10%的超低首付购房。

还有一种新模式,被新世界称为"渐进式供款",即买家可先就其购买单位的50%房价(相当于市场价的25%)来计算第一阶段贷款,余下的50%可于成交后10年内,一次性或分阶段按揭供款。

新世界发展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出台这些创新举措的目的是解决港人首付不足和普遍的供贷压力问题。

首批试点房屋的最大特点是将以成本价售房,比如实用面积约28平方米的住宅,每个单位成本价约为270万港元,如果以此价出售,约等同于市场价格的五折至六折。

这么便宜的房子如果太抢手怎么办?"新世界建好生活"建议在参照现行居屋的申请人安排外,可让25至45岁的年轻人或家庭优先申请。现时居屋申请者均须为香港永久性居民兼首次置业人士。以一人申请者为例,每月入息上限为3.3万港元,资产上限为85万港元;二人或以上家庭,月入上限则为6.6万港元,资产上限为170万港元。

新世界发展表示,由于新举措牵涉现行楼宇买卖及按揭政策,故仍需和银行及相关监管机构深入商讨,以解决繁琐的细节问题。因此,该公司将先行以300套单位作为试点,讨论成熟后,希望能联合社会各界力量一起扩大计划的规模。 "新世界建好生活"将在未来数个月就相关建议与政府、相关机构及业界商讨,聆听各方意见再优化有关建议,并会待细节落实后再作公布。

多年来,中国香港是全世界最难买得起房的城市,难度甚至超越了新加坡和东京。以70-100平方的房屋为例,港岛每平方米均价高达22万港币,九龙为19万港币,而与深圳一河之隔的新界也高达13.4万港币。平抑房价是连续几届香港特区政府的重点施政目标。

1985年至1997年,香港楼市经历了连续12年的大涨,房价涨幅超过6倍。1996年,由于买房人太多,房子供不应求,开发商不得不实行摇号购房——香港比内地大概早了20年进入全民摇号买房的时代。1997年香港楼市上涨戛然而止。原因有二:一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香港经济元气大伤,刺破了楼市泡沫;二是香港回归后第一任特首董建华提出“八万五计划”,即每年新建不少于八万五千套廉价住房。

2000年至2003年,由于“八万五”计划,香港楼市持续下跌,最高时跌去七成,这是香港楼市有史以来跌得最惨重的一次。“八万五计划”被彻底放弃,自2003年12年之后,香港房屋委员会才首次发售新居屋,且只有2000间。

2003年起香港房价连续15年上涨。从2003年7月至2018年7月,香港私人住宅价格指数从58.4上升到394.8,涨幅为5.7倍,其中港岛、九龙、新界的A类私人住宅涨幅分别达到7.1倍、6.9倍和6.2倍,年均涨幅均在10%以上。2016年,香港私人住宅超过一半的实用面积小于50平方米。香港人均居住面积只有约15平方米,已经大幅落后于内地的北上广。

如今,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代表香港发展商阵营的一些大家族们做出了选择。此前,郑裕彤家族的新世界发展早就宣布将捐出总共27万多平方米的农地用于兴建公共房屋。在港府首批收回的784幅私人土地中,李兆基家族的恒基地产占了近七分之一。在香港拥有最多土地储备的新鸿基地产主席兼董事总经理郭炳联也曾表示,愿意积极配合特区政府增加房屋供应的措施。有一家香港大型发展商内部人士6日亦对第一财经表示,类似新世界的配合方案,或许已经在路上。

z
zaku2ass
1 楼
哇塞,我看电视上那些香港人都住在像笼子一样的地方,但5折的香港房价可能说不定还比美国加拿大都贵呢吧
金三
2 楼
香港己内地化了,其它的自已想吧。
s
ssbbss
3 楼
: 香港人都住在像笼子一样的地方 * 省钱 * 笼子在城里,上下班方便 * 政府救济特困户,所有造就了一大批不自救的“穷人” * 住笼子,不买房,因为等分配廉租房(政府规定所有出售的楼盘都要留几套福利房)
a
abcloverr
4 楼
这倒是好事。 希望中共能在香港干点好事。
s
ssbbss
5 楼
有人会告诉你,香港老人住笼屋,因为没有钱 我告诉你,香港老人院非常发达,有公立的,有私立的。 开老人院可以发财的, 因为有政府补贴,还有善心人士捐款。
杀了王老五
6 楼
哇塞!怎么到处都有你啊? 另外,为啥五折售房这样的惠民政策,也能被你说“内地化”,哈哈哈!照你这么说,加拿大美国更不敢解决住房问题了,要不然就会土共化啊!你的白爹,就是被“政治正确”给害了啊! 另外,跑到英国的那部分废青,一边想着香港的烧卖,一边听着“手足”感慨房子“真香”,不知道心里悔成什么样了呢?哈哈哈哈哈
s
ssbbss
7 楼
香港有个大问题:老年人的福利金(生果金)。 政府规定,领这些钱,老人必须住在香港 其实,如果老人可以移居内地,靠这些钱可以过得比香港好。老人在香港的房产又可以腾出来,解决年轻人的居住难题。
p
push
8 楼
这你也想的出来?能要点脸不?香港财政独立,凭什么还要大陆给他们养老?土共能把房价压下来就是天大的恩典了
杀了王老五
9 楼
我觉得,下面那位并没有说“让大陆养老”,他的意思,我估计是香港老人可以用政府的福利金,到大陆生活。 其实我觉得,如果真能让香港老人去大陆生活,一方面可以缓解香港房屋紧张,一方面可以促进近港某些乡村地区经济(比如发展专项的养老基地)其实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c
caodibian
10 楼
人家并没有要求大陆提供免费服务的意思,是拿生果金(养老金)到大陆花钱养老。
糖桔喝得
11 楼
香港以前的房屋模式已经走入了死巷中,无论如何试点一下新方法总是好的。
鲜衣怒马
12 楼
那些动不动说香港人住笼子的,说得好像自己亲眼见过一样。。。 + 香港平均住房面积是很小,这个是事实。但说现在还大把人住笼子,不是脑残就是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