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自认被排挤!从美返华的“千人计划”学者辞职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3月26日 10点19分 PT
  返回列表
72897 阅读
42 评论
观察者网/综合报导

近日,网传知名社会学者赵鼎新向浙江大学提交辞职信一事引发舆论关注。疑似赵鼎新的辞职信中写有,“辞去我所有和社会学系有关的职务”。

据中新网报道,3月25日赵鼎新本人回复称,确实向校方和所在的社会学系里提交过一封辞职信,辞去所有和社会学系有关的职务,目前学校正在与他接洽相关事宜。

不过,中新网致电浙大社会学系,接线人员表示,目前赵鼎新仍在该系工作。另外,校方表示尚未接到有关赵鼎新离职的通知。

另据澎湃新闻消息,记者25日致电联系浙江大学多个部门咨询此事。浙江大学人事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对于上述网传消息目前学系方面没有回应,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学校党委宣传部。另外,该学系多个部门值班电话均表示不方便回答相关问题,信息发布交由宣传部门负责。

据微信公众号“浙大社会学”消息,3月11日上午,社会学系召开干部宣布会。校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孙棋代表学校党委宣读干部任免文件。经校党委研究决定,周江洪同志兼任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免去赵鼎新同志的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职务。

赵鼎新表示,坚决拥护和服从学校党委的决定,感谢学校、公共管理学院和社会学系广大师生在任职期内给予的信任和支持,今后他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参与社会学系的事业发展,不遗余力地为办好社会学系贡献力量。

赵鼎新系知名社会学学者,此前担任浙江大学社会系系主任近3年。

公开资料显示,赵鼎新,于1953年出生在上海,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学系,198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获昆虫生态学硕士学位,后赴加拿大留学,1990年获麦吉尔大学昆虫生态学博士学位。此后他改学社会学,1995年获麦吉尔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

1996年起,赵鼎新任教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2012年,赵鼎新担任浙江大学访问教授,并于2021年起担任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

赵鼎新加盟浙大以来,曾参与筹划和创建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赵鼎新在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官网上,仍担任院长一职。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浙大社会学系网站上,赵鼎新的个人信息出现在荣休教师一栏中。

媒体:自认被排挤!从美返华的“千人计划”学者辞职

自美国返中并带领浙大社会学系在学术上壮大的学者赵鼎新,近日提出辞职,疑因与无法适应中共官场有关。赵鼎新是中共“千人计划”的学者之一,他自认在工作被排挤。事件折射出当今中国大学学术方向面临的挑战。

据大陆媒体报道,浙江大学社会学系11日发布,当天召开干部宣布会,宣布系主任调整:副校长周江洪兼任,赵鼎新卸任。当时赵鼎新表示,仍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参与社会学系事业的发展。

微信公众号“学人Scholar”23日刊文,署名为赵鼎新教授的辞职信在网上流传。在信中,赵鼎新表示,自己被免去系主任职务后,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社会学系在19日召开了党政联系会议,会议期间发生不少冲突。

赵鼎新在信中说,这场会议里,社会学系党总支书记陈素珊宣布成立“社会学系学科建设工作小组”,其中没有赵鼎新和另一个老师的名字,会后师生人心惶惶。

据他了解,陈素珊准备在社会系做“站位更高”的改革,“简单讲就是否定我主持浙大社会学系工作期间的工作”。既然他已被排除决策圈,无力解决老师们的焦虑,因此决定辞去所有职务,包括:社会学系学术委员会委员、社会学学科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浙大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等。

根据公开资料,赵鼎新是知名学者,1996年起任教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2012年,任浙江大学访问教授,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并于2021年起担任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他在港台出版有“国家.社会关系与八九北京学运”、“社会运动和革命:理论更新与中国经验”、“合法性的政治:当代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等著作。

据师生评价,在赵鼎新的影响下,浙大社会系延揽了一批国内外优秀教师,在英国高等教育调查机构QS社会学排名浙大连年上升。不过,在中国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浙江大学社会学在A、B、C三类中仅排名B。

一名浙大人24日在问答网站“知乎”发文,指已与社会学系教师确认,前述赵鼎新的辞职信是真的。

赵鼎新(网络图片)

他表示,赵鼎新回国的初衷是“办一个弱行政、争取发表国际高水平期刊的社会学系”,老师不做项目、不申请课题,这导致在教育部评估成果不佳,校方并不满意。而陈素珊希望要求年轻老师多申请项目和课题,向学术圈传统路子靠齐。

一名在上海的大学老师告诉中央社记者,当前中国的大学,想申请到课题资金,取向非常政治化,能配合当前政治宣传的学者才能活得很好。此外,在学术评价标准上,明显的趋势则是越来越不在乎能否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更多鼓励要投稿给中国自己的学术期刊。

他认为,长此以往,中国学者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份量会下降。

延伸阅读:城市的地得|从赵鼎新辞职信中读到一点“可怜”

看浙大赵鼎新教授的辞职信,有点感慨。

他正在上海为社会学系筹款的时候,系里开了一个党政联席会,搞了一个“社会学学科建设领导小组”。作为系主任,他根本不知道要开这个会,今后“更高站位”的学科建设和他想的也不一样,他也感到无法面对自己引进的年轻学者,于是一口气辞去了好几个职务。

这个概述中,对我触动最深的是他正在上海筹款这个细节。研究经费不够,他自己想办法筹款,这一点他延续的还是美国大学的做法。其实在中国不是这样的,经费要向上面申请,要想办法“报项目”,不管是浙大、浙江还是教育部,都不缺钱。

这说明,他还没有完全“融入”。

前年,南方人物周刊采访了他。他准备从芝加哥大学彻底退出,全身心投入到浙大社会学系的工作中。那时,肯定已经有变化的潜流或者征兆,而他全然不觉,可见一个学者不管理论多么扎实、逻辑多么有力,也仍然有天真的一面。

该报道还提到他给浙大社会学系带来的一些“变化”。讲座明显增多,学术氛围活跃,年轻人的研究主题都很有趣,有一些学术理想主义的色彩。他不想让学术那么僵化,而是尽可能保持开放和活力。

现在看来,这些“站位”还可能不够高,多少有一些知识分子的幼稚。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如果看过去很多年赵鼎新在各种场合的发言,他也在努力“接地气”和融入。他曾经从竞争的角度(他早年是搞生物学的),为“权力的集中”辩护,讽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现在却又抱怨自己“被排除出决策圈”,或许,在一些人眼中,他也有点“自由主义”。

他甚至是一个“筑牢共同体”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员,说明已经在努力提高“站位”了,只是还不够“进步”。

他内心理想的学术图景,应该是努力保持某种平衡。一方面,他长期在加拿大、美国读书和研究,熟悉那里的学术氛围,想引进到浙大,另一方面,这种努力也要尽可能符合中国国情。现在,这个空间已经越来越狭窄了。

读他的辞职信,有一种深深的悲哀,倒不是为理念冲突,而是他的语言:

“这就把我这个刚刚退下来才不到10天,并且仍然担任着社会学系大量工作的老人搞得非常被动,眼见教师们的各种焦虑我心里难受,但我已经被排除出‘决策圈’,无能为力。想来想去我只能决定辞去所有职务,为‘陈素珊新政’腾出道路。”

这段话中的那个“我”,不再是率性的“芝加哥大学教授”,而是一个在小权力体中挣扎的可怜人。这里的关键词是“老人”和“新政”,在社会各个层面的“单位”中都有着这样的冲突。坦白说,这和我小时候在河南一个乡镇感受到的学校权力斗争没有什么区别。‍‍

这种“权力斗争”不是一个天真的读书人所能驾驭。被“排除出”去,有着某种必然,也未必是坏事。尤其是对一个社会学家来说,这至少为你提供一个研究主题。

j
junkerus
1 楼
活该 让你受大外宣忽悠
媚眼瞟瞟
2 楼
他们基本上都是骗子。 脚踏两只船。 把外国的东西弄到中国招摇撞骗, 使用中国大学廉价的科研人力。 有机会再弄几个女博士来玩一玩。 没准还可能是外国间谍。 据统计, 千人计划有90%以上的男生抛弃原配, 在国内发展婚外情。 表面上看好像互助互利, 实际都是为了自己。
b
bgpgao
3 楼
把阿没利卡的社会学系带回中国?还是回阿没利卡忽悠吧
千奇百怪党
4 楼
国内教育圈尤其是高校,一向都是政治高于学术。政治斗争是党务人员的强项。一个学术有成的引进人才,永远都不过党委书记。 [1评]
陆仁嘉
5 楼
文科领域,没有监管,就会成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没有错
6 楼
国内普通群众好像对于中国高校教育都蛮清醒的,基本认同“就算霍金来了,也得起来给领导敬一杯!”
D
DLGJZD
7 楼
要党领导一切!!!
樱桃儿熟了
8 楼
社会学还搞千人计划?!纯垃圾 [1评]
小凡人
9 楼
没有偷来的图纸,没有下载好的软件,党妈会理你?学术在墙国只不过是一块牌坊,里面的太监公公不搞死你才怪🤣……
小凡人
10 楼
你好,美国五毛🤣……
翻墙是犯法的
11 楼
哈哈。系党委书记成立个“学科建设工作小组”。 刻意孤立系主任。典型文革2.0,初始阶段。
f
fatmeat
12 楼
没准还可能是外国间谍
f
fybs
13 楼
没有谈好条件,你就回来啦。回来了再谈条件? 不过没有关系,你可以再出国去。
m
mrp
14 楼
这些50,60后学文学史的河殇一代对中国发展有什么正面作用??
忍者不忍
15 楼
引进这种学科的干嘛。。。
s
sms1234
16 楼
兩方面看 一個確實國內這些B事討厭 第二一個社會學這種沒用的科目也確實國內發現國外回來的也沒啥料到 所以沒法尊敬
那就好好生活
17 楼
刀耕火种时代的人,还要占着茅坑不拉屎吗?
d
dongzl
18 楼
应该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保证有经费。 [1评]
m
mrp
19 楼
那你还不赶紧滚回中国去研究
a
anywho
20 楼
1450又來胡扯
4
4水5痕
21 楼
国内学者成天光琢磨着怎么干掉同行去了
小曉古今
22 楼
千人計劃又不是什麼免死金牌,凭什麼大家要和你配合,呆不下去是個人问题,要好好反省为什麼大家会排挤你
小曉古今
23 楼
一個人和你不对付,或许是那個人的问题,多个人和你不对付,难道也是他們的问题,你自己什麼问题都没有?
拘驴木
24 楼
这不活逼该么
h
hhzmm
25 楼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国外也一样,何况是社会学,理念不同,很正常。
g
gamma
26 楼
社会学这种在米国没饭吃的文科还有千人学者呢。 -taiwan can help -
h
handsomechi
27 楼
注意专业:社会学
德国丹
28 楼
有个在浙大的同学告诉我,这个所谓的社会学者辞职是因为贪污问题,网上这些带节奏的可以帮忙深挖一下里面的大瓜嘛……
空行菩提
29 楼
千人计划应该是到科研人员,这社会学有什么用?
s
sirsir
30 楼
党的理念已经把社会限制在一个框子里,出了这个框就有风险,所以国内不要研究社会学。
p
ppplu
31 楼
凡事要往好处想。这也许是一个不错的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d
duffer9
32 楼
这些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都是一些逐利者。 为了一些蝇头小利,可以出卖给了他知识,荣誉和金钱的宣誓效忠国,也可以转头出卖他现在报效的出生国。 就是一个学术界的婊子。
a
azkaban
33 楼
社会学主任搞不定同事,这专家水土不服。
g
gamma
34 楼
快领台湾狗粮,愚貌蠢学历史文科现在就是发挺台反共仇中领台湾狗粮谋生
版神
35 楼
除非一个人去荒野求生,不然哪都有排挤。
多来梦
36 楼
看看下面评论,羡慕嫉妒恨,阴谋论,红粉,狗粮,运独轮说啥的都有,真特妈撕裂这个族裔。
z
zk19boy
37 楼
国内军队、医院和学校,比政府部门还难混。出国久了(除了非洲拉美)回去消费可以,看病办事肯定是受不了的。
s
sutter
38 楼
干掉大千人需要校领导的支持和拍板儿。看来这人得罪的人多啊
大象漫步
39 楼
一看就是呆🐸1450写的文章!“荣休”? 你太不敬业了吧?!😄
s
scsi65
40 楼
引进了害虫😂😂😂 尼玛社会学系,拿皿煮基金的垃圾
说ji句
41 楼
赵鼎新,生于1953年,71岁了,请辞不正常吗?
W
Washington001
42 楼
1953年出生,现在都70岁了。按规矩早退休了。现在国内很多地方院士都要求70岁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