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不像,故事不真 但我仍愿意给《梅艳芳》及格分 最近院线中的话题之作,无疑是《梅艳芳》。 自上周末上映后,《梅艳芳》的口碑一度非常微妙,许多人在电影院里看得泪眼婆娑,但同时又会对于演员扮相忍不住吐槽,“一点也不像啊”。 作为香港划时代的巨星,梅艳芳有那么多故事,该拍哪些、怎么拍、怎么演?道道是难题。 《梅艳芳》的缺陷就在于,没能把她的故事拍得太真,轻描淡写有之,刻意美化少许。 王丹妮演绎的梅姐是否形似神似,倒是其次。如果是熟悉梅艳芳台下故事的那些老歌迷,在看到影片中不咸不淡的情感描写时,反而会比看到王丹妮更出戏。 尽管如此,这仍然是一部体现出了梅艳芳个人特质的传记片。而且在细节方面相当用心,可以看得出是一部诚意之作。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01 过于“戏说”的情感故事 拍名人传记,尤其是音乐明星的故事,最难的地方首先是“挑选”。 以梅艳芳为例,她的无数生平故事和众人皆知的经历,就像一个巨大的素材池。传记编剧的任务,就是从这个池子中十里挑一,选出故事性强的或值得演绎的,像珍珠项链一般串在一起,最后呈现她的完整一生。 这次《梅艳芳》中挑选的故事,从4岁半为了生计荔园登台,到陪姐姐参赛出道一鸣惊人,锻炼升级站到香港之巅,遭遇KTV掌掴事件人生转折,最后患癌坚持在舞台谢幕,整条故事主线中规中矩。 但这些只能算是梅姐人生经历的“基本盘”,影迷和歌迷要看的,远远不止如此。 外滩君自己看的这个场次,从影片后半段开始陆续哭倒一片人,散场时大多数人都抽着鼻子红着眼睛。但我后排三位广东阿姐,却是一路有说有笑走出去的,言语间听出几分不尽兴。 梅艳芳的故事其实有很强的区域色彩,相比大多数对于她的记忆停留在荧屏和新闻里的内地民众,越是靠近粤语区的那一代人,自然是更熟悉阿梅的台下点滴,包括屡见香港小报头条的八卦轶事。 电影《梅艳芳》的许多外界诟病也是由此而来,它太过于戏说了,戏说的不是梅艳芳自身,而是戏说了她经历的那些事和身边人。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片中占了相当大篇幅的日本男友“后藤”,现实中原型名叫近藤真彦。在编剧的叙事中,痴情的“后藤”因为日本唱片公司老板棒打鸳鸯,不得不和阿梅分手。但现实中的近藤却是出了名的花花公子,在那段感情中实锤脚踩两条船。 阿Ben的部分则更显突兀,剪辑痕迹很重。现实中阿Ben的原型林国斌,内地观众更熟悉的角色是周星驰电影中的“断水流大师兄”,他和梅艳芳的8年公开恋情在两人生命中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梅艳芳》电影中,却成了带着恋人去泰国逃难的几分钟蜻蜓点水。 另外,也是预料之中的,我们没有在电影中看到任何关于赵文卓的着墨。 02 主演不像,但不重要 可以想见的是,即便是梅艳芳这等地位,传记电影也无法在片中加入太多与其他在世人物太过紧密的内容。尤其是身前相关的明星,无论是好友、恋人、对手,都要考虑现实利害关系,颇多掣肘。 梅艳芳带出了那么多的弟子,成名成腕的大有人在,最后只有杨千嬅为了这部电影出面力挺。不仅在片中客串,影片宣传时更是亲自带着王丹妮四处路演,对恩师的深情可见一斑。 这也导致了一个结果,就是即便这部《梅艳芳》在许多细节处很花心思(比如开场时的“郑少秋”),但仍然很难重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歌坛辉煌的时代感。 而这样的以小见大,往往是一部成功音乐人物传记的标配。近年来我们看到的这些优秀作品如《波西米亚狂想曲》《冲出康普顿》等,都给出过各自的处理方式,真正从那个时代走来的乐迷非常受用。 《梅艳芳》里,唯一用人物真名亮相的台前角色,只有张国荣。不可避免的,后生仔刘俊谦的哥哥扮相也成了被吐槽最多的一点。除了眉眼处的几分相似,他的长相气质都差张国荣太多。 当影片中梅艳芳与张国荣相互搭肩打气,在湾边凭栏高喊的时候,看脸部特写我仿佛看见了王子文和张一山。 再来说说王丹妮。讲实话,她的外表的确不像梅艳芳,长得太好看,身材极高挑。导演梁乐民当然知道她不像,“我们要找的不是像梅姐的人,而是要找一个能演出梅姐的人。” 看得出来,王丹妮非常努力地在表情、体态上练了很久,尽力做到让观众一眼看出她是梅艳芳。同时,影片的妆发服饰也相当用心,重现了多套梅艳芳经典造型,连摄影角度也在极力寻找她最似阿梅的那一面。 青年时代的梅艳芳,王丹妮尚能应对。但当到了经历人生转折后,这位新人模特就真的很难演出梅艳芳的沧桑感和江湖侠气,反而会有些用力过猛。 03 重现“香港女儿”精神 尽管有着诸多硬伤,让这部电影某种程度上成了一部“同人作品”,但我还是愿意给《梅艳芳》打及格分。 在这部电影里,最戳泪点的时刻往往是当梅艳芳的真实影像穿插出现的时候,为对抗SARS振臂高呼、各地奔走做慈善、面对媒体镜头快人快语,当然还有片尾身着婚纱,在《夕阳之歌》一曲唱罢时的挥手转身。 “Bye bye!” 不以结果论,我还是会再次强调,这是一部非常用心的电影。至少,它用这种方式,成功展现了梅艳芳本人的特质,潇洒、坚强、不屈、善良,以及那些外人未曾看到的脆弱和孤独,这些反差,会让观者感到尤其伤感。 这是梅艳芳“花开不多时,堪折直需折”的慨叹,也是电影成功传达出的梅艳芳在那个时代作为女性的宿命感。 我们印象里的梅艳芳是香港艺坛大姐,拥趸无数。但这部影片会让你想起,原来梅艳芳在去世时也才刚过40岁,当初看着她风华绝代的孩子们,许多人也到了这个岁数,或许也经历过了人生的苦难,更能对她的故事感同身受。 如果用直白的文字来记叙,梅艳芳这一生的落幕当然是悲剧。但她自己并不这样认为,而是把生命最后的日子过得极为波澜壮阔,光芒万丈。这部传记片够到了这一点,已经达标了。 更重要的是,在如今这个时代,“香港女儿”梅艳芳以及那一代港星所秉持的信念,“携手踏平崎岖”的《狮子山下》精神,显得尤为可贵。 “香港是我的家,我哪儿都不会去。只要香港还需要我帮手,我义不容辞。” 影片中王丹妮说出这些台词时,你会忘记她只是个新人演员,在她的眼睛里能看到和梅姐一样的炽热和坚定,这点让人印象深刻。 影片落幕,伴随着同样的旋律,人们哼唱的不再是《千千阙歌》的“来日纵使千千晚星,亮过今晚月亮”,而是《夕阳之歌》“想到归去但已晚”。 人们红着眼眶,怀念着那朵风中摇曳的“女人花”,感慨一个时代原来在2003年就已落幕。 18年后的这一声叹息,不知梅姐听到会作何感想。
人物不像,故事不真
但我仍愿意给《梅艳芳》及格分
最近院线中的话题之作,无疑是《梅艳芳》。
自上周末上映后,《梅艳芳》的口碑一度非常微妙,许多人在电影院里看得泪眼婆娑,但同时又会对于演员扮相忍不住吐槽,“一点也不像啊”。
作为香港划时代的巨星,梅艳芳有那么多故事,该拍哪些、怎么拍、怎么演?道道是难题。
《梅艳芳》的缺陷就在于,没能把她的故事拍得太真,轻描淡写有之,刻意美化少许。
王丹妮演绎的梅姐是否形似神似,倒是其次。如果是熟悉梅艳芳台下故事的那些老歌迷,在看到影片中不咸不淡的情感描写时,反而会比看到王丹妮更出戏。
尽管如此,这仍然是一部体现出了梅艳芳个人特质的传记片。而且在细节方面相当用心,可以看得出是一部诚意之作。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01
过于“戏说”的情感故事
拍名人传记,尤其是音乐明星的故事,最难的地方首先是“挑选”。
以梅艳芳为例,她的无数生平故事和众人皆知的经历,就像一个巨大的素材池。传记编剧的任务,就是从这个池子中十里挑一,选出故事性强的或值得演绎的,像珍珠项链一般串在一起,最后呈现她的完整一生。
这次《梅艳芳》中挑选的故事,从4岁半为了生计荔园登台,到陪姐姐参赛出道一鸣惊人,锻炼升级站到香港之巅,遭遇KTV掌掴事件人生转折,最后患癌坚持在舞台谢幕,整条故事主线中规中矩。
但这些只能算是梅姐人生经历的“基本盘”,影迷和歌迷要看的,远远不止如此。
外滩君自己看的这个场次,从影片后半段开始陆续哭倒一片人,散场时大多数人都抽着鼻子红着眼睛。但我后排三位广东阿姐,却是一路有说有笑走出去的,言语间听出几分不尽兴。
梅艳芳的故事其实有很强的区域色彩,相比大多数对于她的记忆停留在荧屏和新闻里的内地民众,越是靠近粤语区的那一代人,自然是更熟悉阿梅的台下点滴,包括屡见香港小报头条的八卦轶事。
电影《梅艳芳》的许多外界诟病也是由此而来,它太过于戏说了,戏说的不是梅艳芳自身,而是戏说了她经历的那些事和身边人。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片中占了相当大篇幅的日本男友“后藤”,现实中原型名叫近藤真彦。在编剧的叙事中,痴情的“后藤”因为日本唱片公司老板棒打鸳鸯,不得不和阿梅分手。但现实中的近藤却是出了名的花花公子,在那段感情中实锤脚踩两条船。
阿Ben的部分则更显突兀,剪辑痕迹很重。现实中阿Ben的原型林国斌,内地观众更熟悉的角色是周星驰电影中的“断水流大师兄”,他和梅艳芳的8年公开恋情在两人生命中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梅艳芳》电影中,却成了带着恋人去泰国逃难的几分钟蜻蜓点水。
另外,也是预料之中的,我们没有在电影中看到任何关于赵文卓的着墨。
02
主演不像,但不重要
可以想见的是,即便是梅艳芳这等地位,传记电影也无法在片中加入太多与其他在世人物太过紧密的内容。尤其是身前相关的明星,无论是好友、恋人、对手,都要考虑现实利害关系,颇多掣肘。
梅艳芳带出了那么多的弟子,成名成腕的大有人在,最后只有杨千嬅为了这部电影出面力挺。不仅在片中客串,影片宣传时更是亲自带着王丹妮四处路演,对恩师的深情可见一斑。
这也导致了一个结果,就是即便这部《梅艳芳》在许多细节处很花心思(比如开场时的“郑少秋”),但仍然很难重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歌坛辉煌的时代感。
而这样的以小见大,往往是一部成功音乐人物传记的标配。近年来我们看到的这些优秀作品如《波西米亚狂想曲》《冲出康普顿》等,都给出过各自的处理方式,真正从那个时代走来的乐迷非常受用。
《梅艳芳》里,唯一用人物真名亮相的台前角色,只有张国荣。不可避免的,后生仔刘俊谦的哥哥扮相也成了被吐槽最多的一点。除了眉眼处的几分相似,他的长相气质都差张国荣太多。
当影片中梅艳芳与张国荣相互搭肩打气,在湾边凭栏高喊的时候,看脸部特写我仿佛看见了王子文和张一山。
再来说说王丹妮。讲实话,她的外表的确不像梅艳芳,长得太好看,身材极高挑。导演梁乐民当然知道她不像,“我们要找的不是像梅姐的人,而是要找一个能演出梅姐的人。”
看得出来,王丹妮非常努力地在表情、体态上练了很久,尽力做到让观众一眼看出她是梅艳芳。同时,影片的妆发服饰也相当用心,重现了多套梅艳芳经典造型,连摄影角度也在极力寻找她最似阿梅的那一面。
青年时代的梅艳芳,王丹妮尚能应对。但当到了经历人生转折后,这位新人模特就真的很难演出梅艳芳的沧桑感和江湖侠气,反而会有些用力过猛。
03
重现“香港女儿”精神
尽管有着诸多硬伤,让这部电影某种程度上成了一部“同人作品”,但我还是愿意给《梅艳芳》打及格分。
在这部电影里,最戳泪点的时刻往往是当梅艳芳的真实影像穿插出现的时候,为对抗SARS振臂高呼、各地奔走做慈善、面对媒体镜头快人快语,当然还有片尾身着婚纱,在《夕阳之歌》一曲唱罢时的挥手转身。
“Bye bye!”
不以结果论,我还是会再次强调,这是一部非常用心的电影。至少,它用这种方式,成功展现了梅艳芳本人的特质,潇洒、坚强、不屈、善良,以及那些外人未曾看到的脆弱和孤独,这些反差,会让观者感到尤其伤感。
这是梅艳芳“花开不多时,堪折直需折”的慨叹,也是电影成功传达出的梅艳芳在那个时代作为女性的宿命感。
我们印象里的梅艳芳是香港艺坛大姐,拥趸无数。但这部影片会让你想起,原来梅艳芳在去世时也才刚过40岁,当初看着她风华绝代的孩子们,许多人也到了这个岁数,或许也经历过了人生的苦难,更能对她的故事感同身受。
如果用直白的文字来记叙,梅艳芳这一生的落幕当然是悲剧。但她自己并不这样认为,而是把生命最后的日子过得极为波澜壮阔,光芒万丈。这部传记片够到了这一点,已经达标了。
更重要的是,在如今这个时代,“香港女儿”梅艳芳以及那一代港星所秉持的信念,“携手踏平崎岖”的《狮子山下》精神,显得尤为可贵。
“香港是我的家,我哪儿都不会去。只要香港还需要我帮手,我义不容辞。”
影片中王丹妮说出这些台词时,你会忘记她只是个新人演员,在她的眼睛里能看到和梅姐一样的炽热和坚定,这点让人印象深刻。
影片落幕,伴随着同样的旋律,人们哼唱的不再是《千千阙歌》的“来日纵使千千晚星,亮过今晚月亮”,而是《夕阳之歌》“想到归去但已晚”。
人们红着眼眶,怀念着那朵风中摇曳的“女人花”,感慨一个时代原来在2003年就已落幕。
18年后的这一声叹息,不知梅姐听到会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