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全上海的人好像都在劝北京人民囤菜…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4月26日 2点59分 PT
  返回列表
71766 阅读
36 评论
北美留学生日报

24小时内,北京经历了一波囤菜高峰。

先是最先闻到风声的互联网冲浪人,随后是家里的主要购菜力老人妇女联合出动。

北京的线上生鲜先被掏空。

昨天傍晚,叮咚买菜、盒马、每日优鲜、京东等线上买菜平台,迎来一波史无前例的下单高峰。

昨天傍晚,叮咚买菜很多菜品已被买空

各上平台线上运力不足后,菜市场和超市开始人流攒动。

路上,人们提着大包小包的蔬菜,或者推着一辆便携的家用小推车。

北京人现在囤的是菜吗?分明囤的是安全感。

网图

眼看着上海还在日增感染近2万,何时解放遥遥无期…

这次,很多人是真的怕了。

01

魔幻2022之前,没人能想到上海会演变成如今的光景。

魔都里的呐喊声还没停,北京开始了新一轮疫情。

4月22日,北京新增本土确诊4例,朝阳2例,顺义2例。

初步判定,这次疫情起源涉装修从业者、在校学生、老年旅行团三类人群,存在多条传播链,续发和隐匿传播风险高。

北京日报4月22日疫情统计图

4月23日,北京继续新增确诊病例16例,无症状感染者5例。

西到东二环,东到西大望路,北到广渠路,南到松榆南路。

这个初步划定的风险范围在未来几天内,势必还会继续扩大。

24日,北京标记1高风险1中风险地区,摘星两天后再一次挂星。

朝阳区,成了这次疫情管控重地。

未来疫情走势不确定的情况下,囤货成了很多人下意识的条件反射。

家里有粮,心里不慌。

于是当天的各大生鲜平台被买断,菜市场、物美等商超为了满足市民买菜需求宣布延时闭店。

物美宣传页

北京多少年没出现过这样的囤货洪流了,这次上海人民手把手传授经验,唤醒了北京人民的危机意识。

图源:微博

意识流主要分为两派。

一派身在北京的人觉得,有货可囤直需囤,莫等无粮空折腰。为长远计,滚动补菜最安心;

另一派人则表示,两年前新发地等几大菜场被封的时候,北京都没断过供应。

北京,稳得很。

引发的连锁反应是,一方面线上货品充足,但运力有限,爆单后只能延迟配送;

盒马App界面提示

另一方面,各大线下超市里,消费者虽然比平日多,但商品供应齐全,并没有出现被抢空断供的情形。

与其说24小时内北京菜“荒”,不如说这是从众效应引发的大型内卷。

撇去全国政治中心的重要地位不说,有人说北京供不上菜,第一个撂挑子不干的,是河北。

02

2020年6月11日,北京卫健委通报1例新冠肺炎本地确诊病例。

在接下来的短短四天内,北京累计新增79例确诊病例,7例无症状感染者。

新增病例,皆与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有关。

面对突然发生的聚集性感染,新发地市场从6月13日凌晨起暂时休市,部分商家紧急处理、转运货物,进行了全面的卫生整治和环境消杀。

与此同时,海淀区玉泉东市场、西城区广外天陶红莲菜市场等11家农贸市场被关停。

新发地批发市场一关,就是63天。

要知道作为北京最大的“菜篮子”,新发地批发市场供应全北京近7成的蔬菜及大量的猪肉、牛羊肉、果品。

当时封闭小区内的管控和上海类似,由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为居家隔离居民提供无接触配送服务,为有特殊需要的居民提供代买和上门投送服务。

可新发地关停两个月,北京人民硬是没有断过菜。

一个原因是当时的新冠毒株没有如今奥密克戎的传播力高,且封控及时高效,把病毒扼杀在早期传播阶段。

另一个原因是,北京背后,有河北这座“靠山”。

环绕北京的诸多河北蔬菜生产大县,关键时刻集中发挥力量。

示意图

河北省的蔬菜生产规模,总量在全国居第二位,仅次于山东,主要供给京津冀地区。

新发地关停,被誉为“冀南蔬菜之乡”的邯郸肥乡,通过京津冀农产品行业联盟,每天向北京运送约2吨的蔬菜。

6个小时就能送至北京,都是平价菜。

示意图

离北京最近的保定定兴,坚持每天供给北京20吨左右的新鲜蔬菜。80公里的路程,最快1小时就能到达目的地。

向来对北京“有需必应”的唐山乐亭更是全年直供北京。此外还有廊坊固安、环京保供的张家口等城市。

直到危机解除,新发地在8月15日正式复市,北京顺利度过了该轮疫情。

“菜篮子”被封的时候北京人都没有这么慌过,如今的北京,真的需要恐慌性囤货吗?

奥密克戎的传播力不容置疑,与此同时,北京和上海采用的是两种不同的防疫管制这一事实,也不容忽略。

03

上海疫情后,最大的质疑是——

随着上海疫情加剧,上海人民压抑的情绪无处排解,公信力前所未有的下降。

北京会上海吗?成了一道阅读理解题。

网图

然而北京和上海的防疫政策,从来就是不同的。

以前是很多人羡慕上海较为宽松的防疫政策,觉得可以最小化降低疫情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网图

比如此前被夸大的上海“精准”防疫,防控以平米为单位,让小商户们尽可能保命。

还出现过“中国境内出现过的占地面积最小的‘中风险地区’”,即一家奶茶店面大小。

进京出京,则有着严格的政策限制。

如今时境轮转,这些曾经被赞誉的“精准”措施,都可能为后来上海疫情的快速扩散埋下了伏笔。

而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一直走的是最大程度的求稳路线。

有问题立即追查,以街道为单位防控,杜绝疫情短期内进一步传播的可能性。

那北京这次疫情一定不会造成大范围传播吗?谁也不敢现在下此定论。

随着常态化核酸检测的推进,未来几天内北京必定还会有持续新增病例。

未来几天测出的感染数,和密接人数是关键。

八里庄街道连夜搭建核酸检测点

病毒在进化,奥密克戎仍有防不胜防的可能性。

可以适量囤些硬货,防患于微。比如方便食品、罐头、米面,或是纸类等储存时间较长的品类。

易腐烂的新鲜瓜果蔬菜囤积多了,最后吃不完只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家有双开门式大容量冰箱,外加冰柜储存食物的,那另当别论。)

进一步的困扰是,囤的这些新鲜果蔬吃还是不吃?

吃的话万一刚好吃完被隔离怎么办?不吃的话,一方面是食材放不住,另一方面近期的吃食又成了问题。

最后只能采取车轮战术,一轮又一轮的囤积食物,身心俱疲。

进社区的新发地蔬菜

一边是做核酸的检测点

另一边就是卖菜的摊子

面对这次北京疫情,有些人慌了,完全可以理解。

曾承诺保障市民“菜篮子”的上海,最后没能让上海人民如愿,的确凉了很多国人的心。

但这次北京疫情,我仍然选择相信北京,相信国家。

据监测,今日北京新发地、大洋路等7家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蔬菜上市量2.27万吨,货源稳定,价格平稳。

各品类储备量均能够满足北京居民30天的消费需求。

批发端加大调货力度,零售端要求保供企业按照日常3倍以上备货,每日补仓。

再给公信力一次机会吧, 

相信北京,决不会变成第二个上海。

傅佩荣
1 楼
傅佩荣
2 楼
w
wushang
3 楼
"但这次北京疫情,我仍然选择相信北京,相信国家。",信国家的人等房价下降等了二十年了。
c
caoliuyuanp
4 楼
此评论已被删除,相关原因说明,请查看新闻评论公告
惠新
5 楼
曰防夜防,最终烧到天子脚下,离紫禁城不远了,只要一感染,坚决清零瞬间变的毫无意义.瞬间变成严重的政治问题
s
samsam
6 楼
比较错了,皇城根下子民绝对不能亏待,这可是统治者老巢
赤脚走四方
7 楼
毒轮狗粮绿苔畜,用什么屯屎?
新浪微博
8 楼
包毒王躲哪里去了
P
Phillip
9 楼
土共制造恐慌,吓得屁民只能更加依靠党了。
真话难听
10 楼
这是要攻克北京呀,
c
caoliuyuanp
11 楼
此评论已被删除,相关原因说明,请查看新闻评论公告
w
wushang
12 楼
晚清京城八旗了解一下。
a
abc868
13 楼
病毒在下一盘大棋。
赤脚走四方
14 楼
此评论已被删除,相关原因说明,请查看新闻评论公告
琪爷
15 楼
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政府出来说粮食充足不用囤积,那就赶紧买吧,尽量多买吧。信官老爷信专家一成,死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这是残酷的经验总结。
I
ItsThere
16 楼
不相信北京会断供,周围省份都会大力支持。
e
evision
17 楼
只生一个好
吕洞宾怕狗
18 楼
温馨提升,如果手纸买不到,可以买习近平思想。
秦文
19 楼
上海人民当初也这么想的
x
xiaomeiyu
20 楼
咱赌病毒进不了中南海……
S
Show出你的下限
21 楼
😂😂😂 疫情期间 在墙内偷着乐 😂😂
W
Wuyueshanren
22 楼
🦠终于回归了
贝鲁特圣香油
23 楼
京片子没瘪三儿那么矫情
开心小黄人
24 楼
欧美通过社会控制疫情?先把社会定义明白再胡扯吧
g
gcai
25 楼
不要相信谣言:上海不会封城。上海封城4天。上海20号解封。
强撸之弓
26 楼
那可是大北京大首都,全国都饿死,也饿不到北京,这可是国家心脏
l
liuyuanbiming2
27 楼
大国崛起,全面脱贫。
e
evision
28 楼
昨日朋友圈
D
DN360
29 楼
包子要清零病毒,病毒要清零中南海
南方来风
30 楼
楼封了,再支持也没用。
南方来风
31 楼
你是说全中国的人都比上海人贱?
热血青年2
32 楼
你信,习包子不行,早就逃到天涯海角多起来了
过堂风
33 楼
赤佬还是管好自己吧,北京人是很遵守秩序的。以国家政策为重
板砖破奇功
34 楼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除了外交部和大外宣.
I
ItsThere
35 楼
: 今天看亲友们感觉还行。
I
ItsThere
36 楼
: 有上海前车之鉴后边应该能好点,另外也可能上海人要求高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