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情我们非常犹豫,不知道能不能写,毕竟这个对象太特殊了,但是看完她的经历,我们觉得是很有启发的,一个本身非常不错的姑娘导致现在入了这个行业,呈现出这个状态,到底是谁的错?麻D传媒这个……我们很难解释,一开始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玩意,经过网友科普才知道,是我国台湾省的一个专门拍“真枪实弹爱情动作片”的公司,怪不得我们在马路上偶尔会看到这种搞怪车贴:
关于这个公司我们无法多做介绍,本文的女主其实就是这个公司旗下的一名女演员,自然,肯定是拍那种片的女演员。
经过一些网友对我们的科普,这名女演员的一个特点就是浑身大面积的刺青纹身:
据说出道2年多,拍了相当多的片子。
日常分享自拍:
“风骚”、“YD”、“卖R”、“不知廉耻”……
但是她最新自述的一个长文却看哭了很多网友,没有人想得到一个看起来如此风光一个如此艳丽的躯壳背后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
一般我们认为一个女生去拍这种片子基本上都是为了钱,没想到她竟然不是完全为了钱,而是为了一种“自己可以被喜欢”的感觉,有人在支持她。
我们一般都认为这种行业的女生家庭大多不好,但是她的家庭却是那种典型的“高知”家庭,父亲是赫赫有名的工程师,而恰恰是这种盛名之下,让她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父亲对她的教育模式就是打!
直到国中放寒假回家,她透过网络交友认识一名30、40岁的男生,本以为对方是好人,要带她去吃东西,最后却被带到汽车旅馆性侵,虽然有小声说“不要”,但担心对方像爸爸一样施暴,最后只能妥协并假装没事,甚至“笑着说掰掰”
当地有个非常有名的博士也给她留言:
尚未定型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比成人更难以琢磨。大多数情况下,抑郁和焦虑交织着,根据不同的因素,又可能共患其他问题。今年10月公布的首次“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73992名被调查的17岁以下的儿童与少年中,有3.2%的人被确诊抑郁障碍,4.8%的人被确诊焦虑障碍,患病率是精神分裂症和孤独症的几十倍。根据2019年的数据,中国全部人群抑郁症的患病率为2.1%,焦虑障碍的患病率为4.98%。
“儿童就是以烦、以行为异常为主,少有唉声叹气和流泪的表现。”专家指出,儿童患抑郁症后很少会哭泣或表达消极想法,反而时常表现出易激惹、发脾气、离家出走、学习成绩下降和拒绝上学。但麻烦的是,“儿童死的念头很突然,冲动间就出问题了”。儿童在12岁左右会进入青春期,直至18岁成年。这期间抑郁也以更高频率出现。在今年10月公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73992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中,12~16岁所患精神疾病的概率,显著高于6~11岁。其中,焦虑症的患病率在8至11岁间较高,年龄超过12岁后,注意力缺陷、破坏性障碍和抽动障碍的患病率会显著下降,但抑郁症和药物使用障碍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两天最让人关注的一个事情就是9岁男孩出走。
在内卷越来越严重的时代,到底谁该为这些悲剧负责?对于我们来说,怎么才能最大幅度的避免我们的孩子走上绝路?
恐怕,这是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这个事情我们非常犹豫,不知道能不能写,毕竟这个对象太特殊了,但是看完她的经历,我们觉得是很有启发的,一个本身非常不错的姑娘导致现在入了这个行业,呈现出这个状态,到底是谁的错?麻D传媒这个……我们很难解释,一开始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玩意,经过网友科普才知道,是我国台湾省的一个专门拍“真枪实弹爱情动作片”的公司,怪不得我们在马路上偶尔会看到这种搞怪车贴:
关于这个公司我们无法多做介绍,本文的女主其实就是这个公司旗下的一名女演员,自然,肯定是拍那种片的女演员。
经过一些网友对我们的科普,这名女演员的一个特点就是浑身大面积的刺青纹身:
据说出道2年多,拍了相当多的片子。
日常分享自拍:
“风骚”、“YD”、“卖R”、“不知廉耻”……
但是她最新自述的一个长文却看哭了很多网友,没有人想得到一个看起来如此风光一个如此艳丽的躯壳背后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
一般我们认为一个女生去拍这种片子基本上都是为了钱,没想到她竟然不是完全为了钱,而是为了一种“自己可以被喜欢”的感觉,有人在支持她。
我们一般都认为这种行业的女生家庭大多不好,但是她的家庭却是那种典型的“高知”家庭,父亲是赫赫有名的工程师,而恰恰是这种盛名之下,让她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父亲对她的教育模式就是打!
直到国中放寒假回家,她透过网络交友认识一名30、40岁的男生,本以为对方是好人,要带她去吃东西,最后却被带到汽车旅馆性侵,虽然有小声说“不要”,但担心对方像爸爸一样施暴,最后只能妥协并假装没事,甚至“笑着说掰掰”
当地有个非常有名的博士也给她留言:
尚未定型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比成人更难以琢磨。大多数情况下,抑郁和焦虑交织着,根据不同的因素,又可能共患其他问题。今年10月公布的首次“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73992名被调查的17岁以下的儿童与少年中,有3.2%的人被确诊抑郁障碍,4.8%的人被确诊焦虑障碍,患病率是精神分裂症和孤独症的几十倍。根据2019年的数据,中国全部人群抑郁症的患病率为2.1%,焦虑障碍的患病率为4.98%。
“儿童就是以烦、以行为异常为主,少有唉声叹气和流泪的表现。”专家指出,儿童患抑郁症后很少会哭泣或表达消极想法,反而时常表现出易激惹、发脾气、离家出走、学习成绩下降和拒绝上学。但麻烦的是,“儿童死的念头很突然,冲动间就出问题了”。儿童在12岁左右会进入青春期,直至18岁成年。这期间抑郁也以更高频率出现。在今年10月公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73992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中,12~16岁所患精神疾病的概率,显著高于6~11岁。其中,焦虑症的患病率在8至11岁间较高,年龄超过12岁后,注意力缺陷、破坏性障碍和抽动障碍的患病率会显著下降,但抑郁症和药物使用障碍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两天最让人关注的一个事情就是9岁男孩出走。
在内卷越来越严重的时代,到底谁该为这些悲剧负责?对于我们来说,怎么才能最大幅度的避免我们的孩子走上绝路?
恐怕,这是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