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科考确认战国墓内7枚“蜻蜓眼”真实身份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1月14日 16点37分 PT
  返回列表
67887 阅读
7 评论
中新网/沈阳日报

图为辽宁东大杖子战国墓地内发现的“蜻蜓眼”。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摄

中新网沈阳1月14日电 (杨毅 韩宏)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14日发布消息称,该院日前用现代科技手段确认了辽宁东大杖子战国墓地内发现的7枚“蜻蜓眼”真实身份。

图为辽宁东大杖子战国墓地内发现的“蜻蜓眼”。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摄

东大杖子墓地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碱厂乡东大杖子村,2003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更名为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东大杖子墓地进行了发掘,并发现了7枚“蜻蜓眼”。该墓地2011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蜻蜓眼”即“镶嵌玻璃珠”,是指在单色玻璃珠的母体上镶进另外一种或几种不同于母体颜色的玻璃,构成图案。由于珠上的图案主题多是同心圆,有动物眼睛的效果,在西方被称为“眼式珠”或“复合眼珠”。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蜻蜓眼”是古代埃及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50-前1307年)的产品。公元前8-前5世纪时,随着西亚、中亚的政治版图变化、发展和游牧民族迁移,“蜻蜓眼”及其制造技术也不断向周边传播,春秋时期开始在中国出现,多出于贵族墓葬。

此次科技考古工作人员结合超景深显微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显微拉曼光谱和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对东大杖子战国墓地出土的7枚“蜻蜓眼”进行了无损分析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蜻蜓眼”玻璃化程度很高,可以确定为来自西方的进口玻璃。依据助熔剂的不同,东大杖子“蜻蜓眼”还可划分为植物灰玻璃和泡碱玻璃两类。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部副研究员柏艺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东大杖子墓地出土的7枚“蜻蜓眼”,最大的一枚外径达1.78厘米,本体为深蓝色玻璃,但已出现轻微破损;其余6枚中,2枚小珠本体为白色,嵌蓝、白、褐三色眼珠纹,外径0.88厘米。另4枚小珠本体为湖蓝色,嵌蓝、白、褐、白四色眼珠纹,外径约1厘米,其中的两枚完全破碎。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方面表示,东大杖子战国墓“蜻蜓眼”玻璃珠的发现,填补了中国东北地区出土先秦玻璃器的空白,通过科技考古研究也为“蜻蜓眼”玻璃珠的产地、工艺等提供了新的参考资料,为中西方早期经济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佐证。

12月27日上午,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了2019年度辽宁考古领域取得的新成果,引起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据了解,在2019年度,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田野考古、科技考古等方面均取得了斐然成绩。其中,重要的田野考古调查项目有大凌河中上游地区红山文化遗存、辽宁省高句丽、渤海遗迹;田野考古发掘有朝阳马鞍桥山遗址、阜新他尺西沟遗址、本溪王义沟遗址、盖州市青石岭山城、沈阳北崴遗址等,其中一些考古项目具有特别亮点。

奇怪的“蜻蜓眼”是进口的

“东大杖子发现的墓地是东北地区迄今发现的最大战国古墓。这座墓的主人按规格应该是王侯一级的,其显赫身世不言而喻。”考古专家介绍说,东大杖子墓地位于辽宁葫芦岛市建昌县碱厂乡东大杖子村,目前发现墓葬137座,已发掘43座,出土各类遗物近千件。其中,对建昌东大杖子墓地进行发掘时,在M45墓内发现了七枚奇怪的“蜻蜓眼”。

所谓“蜻蜓眼”就是“镶嵌玻璃珠”,它是指在单色玻璃珠的母体上镶进另外一种或几种不同于母体颜色的玻璃,构成好看的图案。由于珠上的图案多是同心圆,有动物眼睛的效果,所以被称为“眼式珠”或“复合眼珠”。

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蜻蜓眼”,是古代埃及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50年-前1307年)的产物。公元前8世纪-前5世纪时,随着西亚、中亚的政治版图的变化、发展和游牧民族迁移,“蜻蜓眼”和其制造技术也不断向周边传播,春秋时期开始在中国出现,并多出于贵族墓葬。

经过对东大杖子战国墓地出土的七件“蜻蜓眼”进行无损科技分析后发现,这些“蜻蜓眼”玻璃化程度很高,属于钠钙硅酸盐系统,可以确定为来自西方的进口玻璃。

可以说,东大杖子战国墓“蜻蜓眼”的发现,填补了我国东北地区出土先秦玻璃器的空白。通过科技考古研究,也为蜻蜓眼玻璃珠的产地、工艺等提供了新的参考资料,为中西方早期经济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佐证。

辽墓里的神秘金属面具

“你看,这个鎏金银面具是从凌源小喇嘛沟辽墓出土的。”1994年,辽宁凌源市小喇嘛沟辽墓出土的这件鎏金银面具,为长圆脸,浓眉细目,眼角上挑,直鼻,高颧骨,面颊丰满,双唇抿合,留有口缝,下颚大。专家认为,这是一个成年女性的形象,粗犷的面型显露着北方草原民族的风貌。

近年来,辽沈地区发现的辽代墓葬举世瞩目,出土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其中金属器是辽代遗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冶金考古学的新视角,开展对该时期重要墓葬出土金属器的科学分析与研究,不仅可以填补该时期金属器的研究空白,还可进一步揭示该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面貌,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辽金时期冶金技术史的资料。

此次,辽宁考古工作者对辽墓出土的部分金属器进行了科学检测分析研究,为进一步认识该时期金属技术及工艺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并认定:铜器的制作技术大体延续了唐宋时期的工艺特征,有热锻、铸造、冷加工、金装饰等工艺广泛使用;器物上存在焊接、铸接、机械几种连接方式。材质方面,除了青铜(含锡、铅)、纯铜材质器物的继续流行与使用外,还发现了较多黄铜器。鎏金工艺应用已成熟,尤其是贵族墓地,金属器物的加工工艺更为精细,达到较高的水平。

沈阳北崴遗址

又有新发现

位于沈阳市新民市法哈牛镇巴图营子村东北900米的北崴遗址,是一处含有青铜时代、战国、西汉、辽金时期遗存的聚落遗址。

为探讨遗址的文化性质、聚落布局,推进新乐上层文化相关研究,2019年,国家文物局批准了北崴遗址主动性考古发掘的申请。8月-11月,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北崴遗址进行了500平方米的考古发掘,发现了自青铜时代至西汉早期的56个灰坑、7条灰沟、16座墓葬、3个瓮棺等遗迹,出土了大量陶质、石质、铁质遗物,少量铜质、玉质等遗物。本次考古发掘除继续丰富新乐上层文化的考古学资料外,首次发现了一批年代约为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墓葬,填补了沈阳地区新乐上层文化与郑家洼子类型之间的考古学文化序列缺环。还首次发现了战国至西汉早期的遗迹,出土了大量的泥质灰陶、夹砂红陶等遗物,丰富了遗址的文化内涵,为研究战国燕、秦及西汉在辽东的治理,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资料。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陈凤军

李浩摄影

B
Bostonleo
1 楼
辽国?
r
reporter1228
2 楼
扯了半天狗屁没放
我爱豹纹女王1
3 楼
战国时期墓地出土 跟辽国有什么关系?
a
airswingman
4 楼
那时候的西方不是欧洲,不叫进口,叫贸易交换更贴切。
h
hallhallhall
5 楼
真实身份就是进口的?你妈的标题
d
duacha
6 楼
燕國
吧吧吧吧
7 楼
又填补空白了。
吧吧吧吧
8 楼
又填补空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