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中国产能过剩 商品降价倾销 向全球输出通缩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2月12日 23点29分 PT
  返回列表
84470 阅读
64 评论
金融时报

图为广西省北海市港口。

英国《金融时报》近日警告说,中国产能过剩,正在全向世界输出通缩,各国需就此准备应对措施。

中国经济持续下滑,引发外界对全球经济是否会受到影响的担忧。英国《金融时报》近日警告说,中国产能过剩,正在全向世界输出通缩,各国需就此准备应对措施。

《金融时报》近日报道指出,中国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得益于以低成本的“中国制造”商品发展外贸经济。但如今,因其国内房地产市场低迷,消费不振,加上人民币走软,中国商品的出口价格正以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快的速度下跌。

报道引述富兰克林坦伯顿新兴市场基金投资组合经理塞加尔表示,中国为扭转困境将向全球输出通货紧缩的压力,而各国都在应对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不少经济学者认为,这对新兴市场,尤其与中国有重要贸易关系的国家影响最大。

报道指出,西方制造商对中方不公平竞争的抱怨正在增加。中国最大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宣布,将它在德国的电动车价格下调 5% 至 15%。奔驰公司已就此发出警告,其利润受到电动车价格战的残酷打击。

该报道还引述FIM Partners分析师指出,北京花了20年时间,摧毁新兴市场制造业的竞争对手或将它们挤出全球市场,现在则威胁要对已开发经济体的制造商做出同样的事。

有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的高级研究员认为,美国和欧盟正面临艰难的选择,要不降低对中国商品的依赖,要不就成为推动中国供应廉价商品的力量。

“中国制造”生产过剩 倾销全世界

美国圣托马斯大学国际研究讲座教授叶耀元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指出:“‘中国制造’现在碰到的问题是,产能一样强,但全球市场需求没这么高。同时,美中贸易战,美国和其他盟友与中国有一定脱钩的关系,导致这些产能没有地方可以卖了。当然,中国政府本来预定要用‘一带一路’市场想办法去消耗可能过剩的产能。目前看来,这些‘一带一路’国家都还没有能力去做这样的消费。”

图为2024年2月8日,等待装船的比亚迪电动汽车堆放在江苏省苏州市太仓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中国最大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宣布,将它在德国的电动车价格下调 5% 至 15%。奔驰公司已就此发出警告,其利润受到电动车价格战的残酷打击。(法新社)

叶耀元提到,民主阵营国家开始寻找可信赖的伙伴取代中国,这一策略性转移使原本设在中国的工厂很多转到越南、印度,部分厂商为靠近美国市场则转往了中南美洲国家。

叶耀元说:“之后如苹果的产品,在未来都不会是中国制造,目前要转移到越南、印度和美国本土。对中国来说,以后会有大概好几十万人都没有工作,因为不必再帮苹果做组装,这已经是必然会发生的事。”

叶耀元分析,国际市场的现阶段整体大环境对中国不利,因为商品出口量虽能维持,但却必须用压低价格的方式竞争。这样的做法在未来也有可能因为美中之间的冲突或美中之间的策略调整,逐渐被其他国家所取代。

叶耀元说:“尤其现阶段,中国的人均收入不像过去一样低,它的平均薪资跟某些特定开发中国家比较起来还是算比较高的。中国原本被认为,所谓没有技术性的劳工、劳动力水平比较高。但是,很多开发中国家也慢慢追上来了。因此整体来说,对中国未来前景都构成不利。”

消费不振 中国面临自全球金融海啸以来最大挑战

旅美时事评论人士唐靖远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指出,中国经济急速下行,巨大的问题是国民不消费、年轻人“躺平”,中产、富裕阶级压缩开支,整个中国出现非常明显“消费降级”的现象。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减0.8%,超过经济学家预期的0.5%的跌幅,也是自全球金融海啸以来最大降幅;生产者物价指数(PPI)跌2.5%,商品出厂成本连续16个月陷入紧缩。

唐靖远认为,这些中国的官方数据本已经过润色、灌水,真实情况可能更惨。消费端需求急剧萎缩,导致生产端不得不缩减生产规模,或是压低产品价格。若价格在中国国内已提振、刺激不起来,只能压低价格出口到海外。

唐靖远指出,用降价倾销的方式弥补损失必然冲击到跟中国经济关系比较密切的国家。中国低价商品输出,会扰乱当地市场、打乱当地市场供需结构。

唐靖远警告说:“(中国)可能会把其他国家拖下水。这样一来,很多国家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对它进行反倾销调查,或遏止一些地下产品大量进口。要压缩进口中国产品规模,会反过来促成实质上在进出口商贸领域加大对中国的脱钩,进一步摆脱对它贸易的依赖。 ”

唐靖远预测,中国降价倾销缓减经济压力的方式持续不了太久。短期之内,大量向海外输出低价商品有可能获得喘息资金,但这种行为必定会刺激进口国家采取相对应措施,以保护自己国家的制造业和市场。他举例说,欧盟就是个典型例子:“欧盟反倾销调查迫使厂家降价,无论如何都竞争不过,一定会通过其他途径减少、压低对中国商品进口的依赖。”

叶耀元则表示,中国在过去盗窃欧美知识产权,未来能否投入开发新产品或者技术上实现创新令人质疑。中国庞大的进口市场虽然仍具有吸引力,但习近平强调“内循环”,中国市场变成以内需为主的封闭市场,外资产品要卖到中国就有困难。不过他表示,相信欧美国家如果有机会,还是会希望把产品卖进中国市场。

j
jeffinvade
1 楼
美国最新PCE核心物价指数(年增率) 2.9%了 物价已经受到控制
j
jeffinvade
2 楼
举个例子 特斯拉的员工待遇和时薪,在美国比三大差得多,特斯拉在美国的用工成本大约只有UAW工人的68% 三巨头的工人们组成的工会,UAW,罢工完了薪金增30%,今后特斯拉用工成本就只有三大的一半了 马斯克在美国是剥削的代名词,来到中国,特斯拉成了福利好,薪水高,待遇好的代名词 "特斯拉又“恶意涨薪”,马斯克这样做,是不给国产车企留活路" 可见中国工人国产车企被剥削的程度
小日子坏的很
3 楼
湾湾可以帮忙输出一些通胀平衡一下
j
jeffinvade
4 楼
特斯拉在美国是剥削的代名词,到中国成了待遇好的代名词 只能说明中国工人被资本和权力剥削得比万恶资本主义严重得多
M
Meller
5 楼
俺就想问,到底是西方丧失了中国市场,还是中国丧失了西方市场? 还有,西方市场让给谁了? [2评]
j
jeffinvade
6 楼
根据美国银行统计,美国从墨西哥进口占比自03年以来首次超过了从中国进口占比 墨西哥印度日本越南这些国家是中美贸易战的最大受益者,如果中欧再开贸易战,人家这些国家的经济还会更好,中国嘛,失业率只会更高
j
jeffinvade
7 楼
特朗普加关税之后,美国进口产品中中国产品比例一直在下降,中国产品份额被墨西哥,亚洲其他地区,甚至加拿大瓜分了 越南印度生产成本不比中国高,中国不做西方代工厂,自然有其他国家取代.即使中国工厂老板可以去外国设厂,但中国工人的工作,就转移去了其他国家 而且美国和中国脱钩的同时,通货膨胀率从9%下跌到3%,说明用其他国家替代中国产品并不会带来通货膨胀 [2评]
M
Meller
8 楼
越南、黑墨不过是做了个二道贩子,而已。 [1评]
j
jeffinvade
9 楼
看看中国失业率吧 中国统计局官网上写着,一周工作一小时及以上就不算失业了 https://www.stats.gov.cn/sj/sjjd/202306/t20230615_1940669.html "我国按照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就业、失业的统计标准,将16岁及以上人口划分成三类,一类是就业,一类是失业,还有一类是非劳动力。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标准,就业人口是指在调查参考期内,通常为一周,为了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工作一小时及以上和因休假、临时停工等暂时离岗的人。" 就这样年轻人失业率都历史最高,害得统计局需要修改统计方法,你还在这里洗地呢 [2评]
万岁我的国
10 楼
这数据学被你玩的溜溜的。赞一个 [1评]
M
Meller
11 楼
失业问题是全球性的(日本除外),中国过去低端的东西造太多,在新形势下,需要转型,这里面有一个过程。 无所谓啦。 [1评]
索斯
12 楼
美国加拿大不是整天搞加息抑制通货膨胀吗,通缩不是他们想要的,还在埋怨啥?
j
jeffinvade
13 楼
实事求是而已 这年头实事求是都变成了禁忌,都不能说了,还在这洗地呢 中国老百姓消费占GDP比重只有39%,因为中国第一次收入分配不合理,老百姓收入占GDP比重只有43%,被国有资本和政府剥削严重 指望内循环消化中国过剩产能根本不可能,其他国家也不是傻子,肯定会保护本国的产业工人,肯定会贸易保护 欧洲已经在对中国电动车反倾销调查了 中国从欧盟进口汽车关税是15%-25%,而欧盟对中国进口车关税只是10% 欧盟就算是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成立,加了10%,只不过是和中国对等而已 今后中国肯定需要向日本学习,在海外设厂才有希望打入西方市场 但那样中国老百姓的工作就被转移了
j
jeffinvade
14 楼
"失业问题是全球性的" 美国失业率基本上是50年最低 还在这掩耳盗铃呢 我叫不醒装睡的人 [1评]
闲人老修
15 楼
造谣不遗余力,说别的产品积压库存还有道理,电动车有过剩吗?
雷霆3巨头
16 楼
哈哈哈统计学都不懂的工科博士,最近有没有去台大统计系进修一下?
雷霆3巨头
17 楼
加拿大的台湾1450又知道我们美国失业率了?
f
fengfengloup
18 楼
美国加息搞的。 美元贵了,出口产品价格自然便宜了。
s
slimane
19 楼
叶耀元说:“之后如苹果的产品,在未来都不会是中国制造,目前要转移到越南、印度和美国本土。对中国来说,以后会有大概好几十万人都没有工作,因为不必再帮苹果做组装,这已经是必然会发生的事。 专家不行啊,至少几百万在上下游的都失业,错了,灵活就业
c
cantonese
20 楼
得了便宜卖乖
随意岁月
21 楼
欧美跟中国脱钩断链,中国还不向全世界倾销吗,人民币大贬值还没祭出呢
f
fengfengloup
22 楼
中国工厂基本不压货。 有多少订单,生产多少。
j
jamison677
23 楼
没有中国倾销,欧美中产能变赤贫
牛皮方糖
24 楼
中国再次拯救世界与水火之中
龟龟龟龟
25 楼
产能过剩产品便宜 不代表是倾销啊
八快五
26 楼
中国商品差,只能廉价才能卖出去
南方兔儿爷
27 楼
对中国来说,以后会有大概好几十万人都没有工作,因为不必再帮苹果做组装,这已经是必然会发生的事。诶呀,中国好害怕啊,因为中国只会做组装啊。哥们儿,人家改完儿电动车了,手机人家也用自己开发的。华为95%都是国产,民主阵营也就那点人口,算算是非洲南美人口多还是美国欧洲人口多?论卖手机人手一台,民主阵营天天换能卖几台?吃不下别嫌菜多啊。
南方兔儿爷
28 楼
中国人现在不吸毒了,手机也能自己生产了,里面所有的媒体,平台,软件都可以国产,谢谢。没有能害中国人的东西了。
不渴而饮
29 楼
现在确实很难办,对外,中国已经钢筋铁骨刀枪不入了,对内,中国有远超”西方“人口之和且成长潜力巨大的内销市场。令西方经济学的“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贸易理论全部失效。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导致了追求贸易顺差的重商主义。说人话就是各国为了硬刚他国工业品的绝对优势,竖起高关税壁垒,保护国内“绝对劣势”的工业品生产出来能在本国市场卖出去。他的前提是只保护“幼稚工业”,强势出口绝对优势产品。但目前西方对华策略是“小院高墙”,对华封锁高技术产品出口,这就彻底丧失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并动摇了“全球化”的根基,大卫·李嘉图提出来的“相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造成各国追求贸易顺差的同时引发了战争,而大卫·李嘉图说,你们都错了,钱不是这样挣的,应该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大家都有饭吃,比如我生产大飞机,你生产牛仔裤,你买我的大飞机,我买你的牛仔裤,这,就是全球化。他的前提是有个“世界政府”强势安排,各国都听话才行。 但是,一定要说这个但是,自从种花家装不下去了,问题就暴露了,她家可不满足于生产够全球消费的袜子衬衫牛仔裤,而是要生产一切,并且将价格白菜化,这就威胁到了高端制造国的利益,动了西方的棺材本养老钱,到底咋整?不知道😂
m
marshalchen
30 楼
战争,台巴子会第一个跳出来当替死鬼。
T
TEC101
31 楼
这是尼玛通胀胀傻了吧
专操猪脑
32 楼
尼玛白猪被通胀涨麻了,竟然害怕中国的价廉物美的产品
q
qrafzv
33 楼
打掉腐败就可以降低成本,医疗行业已经证实了。所有会引起通缩,最理想的是将腐败成本去掉之后,商品价格降低一半。
r
rally
34 楼
只要能源不是中国制造,通涨就能打败通缩。
r
rally
35 楼
文盲不懂,通缩比通涨更可怕,通缩就是做生意赚少了,打工的只能接受更低的工资,这就等于欠的债(例如房贷)变大了。 正常的良性经济循环是低通涨。
千奇百怪党
36 楼
说明中国应该提高价格。有钱不赚不是傻吗?价格提上去帮助通胀。
D
DDT666
37 楼
中国人懂什么?欧美政府都觉得他们的老百姓是受虐体质,东西卖得越是贵越喜欢,你中国捣什么乱?
s
siliufeng
38 楼
在厉害的墙国到处洋溢着产能过剩乐观向上的氛围
d
dorger
39 楼
“西方制造商对中方不公平竞争的抱怨正在增加”,对,西方婊赚不到钱就是不公平竞争~ 去你妈的吧~
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
40 楼
中国跌倒全球吃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