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前宣布终止国际收养计划,却未说明理由,令许多收养机构错愕。他们表示,当前外国家庭收养主要是年龄较大或有特殊医疗需求的孩童,未来他们的福祉令人担忧。
中国近日关闭外国人收养中国儿童的大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周四证实,8月28日起,除了“外国人来华收养三代以内旁系同辈血亲的子女和继子女外,不再向国外送养儿童”。
许多美国领养机构对此难以理解,因为中美跨国收养的程序向来十分完整、透明及可靠,如今却在没有提供任何理由的情况下遭到终止。此外,这也意味着过往主要被收养的族群,也就是拥有特殊医疗需求而被遗弃的孩童或是年龄较大的孤儿,他们回归家庭受到关爱照护的机会几乎是没了。
美国收养理事会(National Council for Adoption)会长汉伦(Ryan Hanlon)表示,这等同“判处需要特殊医疗照护的孩童在孤儿院度过童年”。
多数领养机构认为,即便北京当局竭尽资源照护每一位孤儿或弃婴,但与其托护给孤儿院或是付钱让寄养家庭照护,自愿收养的外国家庭更能全心全意提供爱的成长环境。
号称全球最大的中国儿童收养机构“Cherish Children Adoption International”的共同创办人Joshua Zhong告诉本台,“国际收养是唯一提供这些天生残疾儿童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的希望”: “特别是过去近15年里,几乎所有被收养的孩子都有特殊需求。人口贩子多半不想要这些有严重特殊需求的孩童,而这些孩子在中国被收养到永久家庭的希望也十分渺小。”
中国宣布不再开放国际收养之后,不仅可能影响因为残疾等原因遭弃养的儿童福祉,过往因为相关项目而获得的大量捐款,恐怕也将大幅减少。
经营Children's House International中国收养项目长达30多年的执行主任普莱斯(Debbie Price)说,这是因为收养家庭受民政部门要求捐款给参与国际收养的孤儿院:“那些确实收到资金的机构让设施更加以儿童为中心,为那些永远不会被收养的儿童提供服务。此外,在医疗保健和各种咨商和教学方面,孩子们似乎也很快乐,生活在干净、设施先进相当好的环境。 ”
美国国务院的数据显示,1999至2023年间,美国收养的外籍儿童当中,近3成来自中国,大约8万多人,远超过其它国家。而中国民政部则曾在2019年表示,全国共有孤儿34.3万人,其中社会散居孤儿27.5万,占总数的80.2%;儿童福利机构内集中养育孤儿6.8万人,占总数的19.8%。
中国1992年将国际收养程序制度化以来,更在2005年批准《跨国收养方面保护儿童及合作公约》,由民政部委托“中国收养中心”履行相关职责,优先开放国内血亲、远房亲戚等寄养之后,才允许外国家庭领养。
不过,国际家事法律师陶榕(Rong Kohtz)表示,尽管当前关于跨国收养的海牙公约及联合国的《儿童权利公约》 都“强调当务之急是让孩子和其父母与家人留在孩子的原籍国”(以确保儿童在民族、宗教、文化、宗教和语言的成长延续性),但是上述公约“并没有说应该完全停止或消除国际收养”。
陶榕表示,除了近年出现案例指向一些受外国家庭收养的中国儿童不符资格受到关注外,国际收养是否有助于女性的生育权利也在中国受到热烈讨论:“从律师的角度,我们想的是为什么不帮助这些母亲保有他们的孩子?”
本台已去信中国收养中心询问终止国际收养的原因,截至发稿前亦尚未取得回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则在周四表示,新政策“符合相关国际公约的精神”。
中国的国际收养项目曾在新冠疫情期间停摆超过4年,直至2023年底才恢复让持有旅签的人继续收养的程序。即便许多家庭耐心等待,过程还是相当难熬。
Children’s House International的执行主任普莱斯告诉本台,当时同业即有预感,中国对国际收养项目的迟疑。因为相对其他国家陆续开放收养家庭能在入境隔离后与孩童相聚,中国却迟迟没有出台相应政策。
普莱斯说:“我们有个人很幸运地在去年十二月收到可以旅行的通知,并在今年一月,也就是农历新年前到中国接回儿子……。这位男孩十四岁时被介绍给这个家庭,而现在已差一两个月就要满十八岁了,非常接近美国移民系统的签证年龄上限,差一点就没资格获得签证。“
中国日前宣布终止国际收养计划,却未说明理由,令许多收养机构错愕。他们表示,当前外国家庭收养主要是年龄较大或有特殊医疗需求的孩童,未来他们的福祉令人担忧。
中国近日关闭外国人收养中国儿童的大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周四证实,8月28日起,除了“外国人来华收养三代以内旁系同辈血亲的子女和继子女外,不再向国外送养儿童”。
许多美国领养机构对此难以理解,因为中美跨国收养的程序向来十分完整、透明及可靠,如今却在没有提供任何理由的情况下遭到终止。此外,这也意味着过往主要被收养的族群,也就是拥有特殊医疗需求而被遗弃的孩童或是年龄较大的孤儿,他们回归家庭受到关爱照护的机会几乎是没了。
美国收养理事会(National Council for Adoption)会长汉伦(Ryan Hanlon)表示,这等同“判处需要特殊医疗照护的孩童在孤儿院度过童年”。
多数领养机构认为,即便北京当局竭尽资源照护每一位孤儿或弃婴,但与其托护给孤儿院或是付钱让寄养家庭照护,自愿收养的外国家庭更能全心全意提供爱的成长环境。
号称全球最大的中国儿童收养机构“Cherish Children Adoption International”的共同创办人Joshua Zhong告诉本台,“国际收养是唯一提供这些天生残疾儿童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的希望”: “特别是过去近15年里,几乎所有被收养的孩子都有特殊需求。人口贩子多半不想要这些有严重特殊需求的孩童,而这些孩子在中国被收养到永久家庭的希望也十分渺小。”
中国宣布不再开放国际收养之后,不仅可能影响因为残疾等原因遭弃养的儿童福祉,过往因为相关项目而获得的大量捐款,恐怕也将大幅减少。
经营Children's House International中国收养项目长达30多年的执行主任普莱斯(Debbie Price)说,这是因为收养家庭受民政部门要求捐款给参与国际收养的孤儿院:“那些确实收到资金的机构让设施更加以儿童为中心,为那些永远不会被收养的儿童提供服务。此外,在医疗保健和各种咨商和教学方面,孩子们似乎也很快乐,生活在干净、设施先进相当好的环境。 ”
美国国务院的数据显示,1999至2023年间,美国收养的外籍儿童当中,近3成来自中国,大约8万多人,远超过其它国家。而中国民政部则曾在2019年表示,全国共有孤儿34.3万人,其中社会散居孤儿27.5万,占总数的80.2%;儿童福利机构内集中养育孤儿6.8万人,占总数的19.8%。
中国1992年将国际收养程序制度化以来,更在2005年批准《跨国收养方面保护儿童及合作公约》,由民政部委托“中国收养中心”履行相关职责,优先开放国内血亲、远房亲戚等寄养之后,才允许外国家庭领养。
不过,国际家事法律师陶榕(Rong Kohtz)表示,尽管当前关于跨国收养的海牙公约及联合国的《儿童权利公约》 都“强调当务之急是让孩子和其父母与家人留在孩子的原籍国”(以确保儿童在民族、宗教、文化、宗教和语言的成长延续性),但是上述公约“并没有说应该完全停止或消除国际收养”。
陶榕表示,除了近年出现案例指向一些受外国家庭收养的中国儿童不符资格受到关注外,国际收养是否有助于女性的生育权利也在中国受到热烈讨论:“从律师的角度,我们想的是为什么不帮助这些母亲保有他们的孩子?”
本台已去信中国收养中心询问终止国际收养的原因,截至发稿前亦尚未取得回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则在周四表示,新政策“符合相关国际公约的精神”。
中国的国际收养项目曾在新冠疫情期间停摆超过4年,直至2023年底才恢复让持有旅签的人继续收养的程序。即便许多家庭耐心等待,过程还是相当难熬。
Children’s House International的执行主任普莱斯告诉本台,当时同业即有预感,中国对国际收养项目的迟疑。因为相对其他国家陆续开放收养家庭能在入境隔离后与孩童相聚,中国却迟迟没有出台相应政策。
普莱斯说:“我们有个人很幸运地在去年十二月收到可以旅行的通知,并在今年一月,也就是农历新年前到中国接回儿子……。这位男孩十四岁时被介绍给这个家庭,而现在已差一两个月就要满十八岁了,非常接近美国移民系统的签证年龄上限,差一点就没资格获得签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