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哥曾经说过:《风筝》之后,再无谍战剧。
中国的谍战剧从2006年的《暗算》开始,到2017年的《风筝》收尾,中间经历了波澜壮阔的11年创作高峰期。
诞生了如《潜伏》、《悬崖》、《风筝》、《黎明之前》等多部优秀的谍战剧作品。
巧合的是这一头一尾的作者都是柳云龙,也难怪他被称为“谍战剧之父”。
但2017年后,谍战剧的创作遭遇了瓶颈。
因为从故事性上来说,《潜伏》和《黎明之前》已经把谍战剧的花样全都讲完了,从思想性上说,《风筝》也把谍战剧的人性思考挖掘到底了。
珠玉在前,留给后来者的创作空间,也越来越窄。
如今6年过去了,我们再也没有等来一部经典的谍战剧。
其实这6年,谍战剧的创作者也在努力求变。
比如:柳云龙拍的谍战剧一直都是完美主角的形象,到后期他开始给主角“降智”。
《胜算》里主角成了结巴,甚至加入了大量的喜剧元素,但这些改变,换汤不换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谍战剧创作乏力的事实。
诸多努力失败后,谍战剧也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谍战剧真的完了吗?
谍战剧沉寂了6年后,这次,湖南卫视出手了。
汇集了富大龙、王劲松、吴越等一众好演员的谍战剧《薄冰》,不久前登陆芒果台,在网络端连续5天拿下收视热播第一。
它能让“谍战”重回高光,来一次“绝地反击”吗?
刷完10集,皮哥意犹未尽,这部谍战剧的精华,我们依旧可以浓缩为三个字。
看懂这三个字,我们不仅能看懂《薄冰》,还能发现这部剧与其他谍战剧到底有哪些不同之处。
01、
“暗”
所谓谍战,一般都会在开篇为整部剧定下基调,埋下钩子。
而《薄冰》埋的钩子,就是这个“暗”字。
剧中的“暗”,由浅到深,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大环境的暗无天日。
1943年,是近代上海最乱的年代。
作为彼时国内唯一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灯红酒绿,却又暗流涌动。
这里云集着世界各国的租界,也是战争时期的情报中转站。
这里有日军占领后,负责情报收集的“梅机关”,有日军走狗汪伪政府,有国民党军统的爪牙,也有我党的各路地下交通站。
而那些背负着国家情怀的爱国者们,一不小心就会被日军抓获,轻则拷打,重则射杀。
表面平静的上海,可以说风声鹤唳,危险至极。
这也是剧名“薄冰”的由来。
在这乱世,唯有如履薄冰,才能求得一丝生存的希望。
第二个方面,是日军统治的黑暗。
虽然上海势力鱼龙混杂,但当时的实际控制者,其实是日本军政府。
而日本人井田裕太郎,则是梅机关的头子,也是整个上海权力最大的人之一。
日军的梅机关,是让人闻风丧胆的特务机构。
被抓进梅机关的人,没几个能活着出来。
剧情开篇,就是带着醉意的井田(富大龙 饰),像拎一只狗子一样,拎着一个怂憨憨的军统特工。
他要的,是情报。
面对这个没骨气的特工,他只需要略施手段即可。
但井田的“手段”,却是活生生的人命。
楼下有三个被反绑,已经被拷打得浑身是血的军统特工。
井田问:哪一个嘴最硬?
不等特工开口,井田直接开枪,啪,下面的人应声倒地。
井田带着杀戮的快感和笑意,旁边被俘的特工已经吓尿了裤子。
同样的游戏,井田做了三次,下面的三个人一一被处决,井田也如愿获得了自己想要的消息。
而这个消息,恰恰引出了“暗”的第三个方面:暗杀。
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如火如荼,全世界都在寻找可以制作原子弹的矿藏,日本也不例外。
军统获悉,日本派了一位名叫仁科富熊的中将,来中国负责寻找铀矿。
而这个人,恰恰就是,军统想要暗杀的目标。
仁科富熊酷爱日本传统能剧,军统想要以此为突破口。
于是军统派出了顶级特工陈浅、许奎林,分别代号为“吕布”和“貂蝉”,前去执行任务。
陈浅负责执行,许奎林负责辅助。
但到了剧院,隐藏在二楼的陈浅,却发现有些不对劲。
坐在第一排的仁科富熊,正襟危坐,神情紧张,注意力全然不在能剧上。
而最后一排的眼镜男,却神态放松,怡然自得,身边还有人暗中保护。
他意识到,这可能是梅机关的瞒天过海之计。
前排的很可能是替身,而真正的仁科富熊,应该是后排的那位。
陈浅急中生智,决定将计就计。
他先开枪打死了第一排的仁科富熊,在电闸被拉下后,又趁乱飞身而下,用一根眼镜腿,刺杀了后排的眼镜男。
这样一来,不管哪个是真的仁科富熊,都必死无疑。
一阵骚乱过后,剧院重新恢复光亮。
而井田此时也发现,自己奉命保护的仁科富熊,已经死在凳子上。
一个“暗”字,既点明了时代背景,又有具体的机构支撑。
既道出了整部剧的风暴之眼,又引出了三位主要人物,可谓构思精巧,一气呵成。
所以,“暗”是《薄冰》的特点,也是它的底气。
在“暗”之中,故事才徐徐展开,下一个字,才疾步走来。
02、
“险”
听到“薄冰”这个名字,大家的第一个感觉是什么,其实就是“险”。
险,是惊险,是随时掉进冰窟,葬身鱼腹的恐惧。
险,也是艰险,是执行任务,时刻面临被捕被杀的后怕。
险,更是风险,是面对猜忌、试探、拷问的紧张和悬疑。
“险”字和悬疑剧配,和“谍战剧”更配。
而《薄冰》,就通过“三个惊险”的故事情节,将这个字和谍战的属性,发挥到了最大。
第一个“险”,是监狱逃亡。
陈浅和许奎林刺杀完仁科富熊,原以为能逃出生天。
没想到被井田抓住的那个特工,恰好是负责开车,接应他们的。
而因为叛变泄密,两人因此陷入险境。
在公路上与日军激烈交火后,两人终因寡不敌众,被抓进了梅机关。
许奎林还被子弹击中腹部,生命垂危。
在梅机关的监狱中,两人经受住了严刑拷打,对军统的机密,没有吐露半个字。
但在严密的监禁中如何脱身,是个棘手的问题。
陈浅和许奎林是军统的顶级特工,他们之间拥有自身的默契。
许奎林以肚子饿为理由,让狱管送饭,并假意与陈浅冲突,打碎饭碗。
趁着狱管不注意,许奎林已将一块碎片揣入怀中,并在看管军官不注意的时候,割破了他的喉咙逃出监狱。
可两人受伤严重,走路缓慢。
即便出了监狱,也要通过办公区,才能打开梅机关的大门,彻底逃离。
正当他们蹒跚走出院子,观众以为两人要逃出生天的时候。
井田却发现端倪,追了出来,还开枪打死了许奎林。
本以为是主角,突然就领了盒饭。
这也让观众看到,《薄冰》在剧情上的反转和刺激。
第二个“险”,是假死脱身。
许奎林殉国,陈浅再入监狱。
可对于这样一位顶级特工,我党有着特别的考虑。
我党安插在汪伪政府保卫局医护科的女卧底“飞天”,临危受命。
她以护士的身份,搭上了监狱的一名狱管,并以给犯人检查身体为由,将假死药,涂在了陈浅的伤口上。
这种药能让人陷入假死状态,呼吸骤停,心跳减慢,看上去就跟死了没区别。
加之陈浅浑身是伤,伤口溃烂感染,正好可以将计就计。
果然,在将陈浅送往梅机关的途中,押送人员发现,他没了呼吸。
“尸体”送到梅机关,军医以担心传染瘟疫为由,直接让人将陈浅背上了乱葬岗。
而我方特工,早已在此等待多时。
就这样,陈浅被成功救出,一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好戏,给了陈浅新生。
整个营救过程,一环扣一环,哪怕有一环执行不到位,都可能功亏一篑。
而营救过程中的意外状况,比如路卡被拦,车子被要求检查,比如埋尸人突然折返,也将紧张氛围拉满了。
第三个,是内部权斗。
没错,我们都以为,特工只需要和日本人斗。
没想到在《薄冰》中,还有军统自己人之间的斗智斗勇。
而军统特务科长邱映霞和陈浅的“斗法”,堪称前十集的智斗高潮,也将“险”字发挥到了极致。
每一个从日本人手中逃脱的特工,都需要经历军统的内部审查。
尤其陈浅这样的顶级特工更不例外。
而负责内审的科长邱映霞(吴越 饰),虽然长得娇小,但手段却很多。
“要有够干净,才算自己人,党国不留沙子。”
整个内审过程,有三番攻守。
既展现了陈浅的智慧,也让观众实实在在捏了把汗。
一番,邱映霞进攻。
她问及陈浅逃脱的过程,陈浅没有提及我方“飞天”的事。
而是自己想了一个说法,称自己父亲的世交郭保国买通了狱卒,用假死药将自己救出。
邱映霞又问了一次,没想到陈浅一字未改又叙述了一次。
这引起了邱映霞的怀疑。
她认为,陈浅早就编造好了这套说辞,然后一字不落背出来。
二番,邱映霞再进攻。
为了验证陈浅的观察力,她出去待了一会儿又进来,问及陈浅自己身上有什么不同。
邱映霞浅将一军,陈浅措手不及。
细细观察之下,才发现她与之前并无不同,两人不欢而散,但审查并未结束。
三番,邱映霞下了杀手锏。
不仅用上了先进的测谎仪,还找来了一个人,郭保国的儿子郭昌浩。
试验测谎仪的时候,陈浅回答的问题,全都会亮起红灯,而郭昌浩的话,则是绿灯,陈浅也因此有些慌了。
但他还是敏锐地发现,郭昌浩身上有破绽。
于是他戳穿了郭昌浩假扮的事实,同时发现测谎仪一直是邱映霞操控的。
原来,兵不厌诈,邱映霞只是演了一场戏,而陈浅也差点因此暴露。
三番攻守,陈浅终于被自己人承认。
在检查了行李后,他才得以重新回归特工身份。
这三个惊险的故事情节,既融进了《薄冰》故事的整体框架,又巧妙用悬疑的方式,突出了它的谍战属性。
那种亦真亦假,亦生亦死,亦虚亦实的逃脱和智斗,也撑起了《薄冰》故事厚度。
03、
“新”
作为谍战剧,《薄冰》有着与传统谍战剧不同的解构。
在传统谍战中,大多以情节为先,用一条线贯穿始终。
在加重“悬疑”戏份的同时,有意无意弱化其他类型元素。
也是因此,以前的谍战剧,大都叫好,但不叫座。
因为这些剧需要观众集中注意力,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线索,同时节奏缓慢,观看门槛高。
但《薄冰》不同,它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完成了对传统谍战的升级改造。
首先,《薄冰》没有没有单一以某件事为主线,而是以“陈浅”这个人,作为整部剧的核心。
从暗杀到被救,从潜伏日本梅机关,到潜伏军统。
“陈浅”的成长和改变,是《薄冰》要告诉观众的主线。
而暗杀、潜伏、智斗,仅仅只是手段而已,这让《薄冰》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这种从角色到剧情的铺陈,非常精妙,也皮哥看到了《潜伏》的影子。
其次,《薄冰》没有拒绝商业元素,反而让这些元素更好地为剧情服务。
整部剧开场就是十分刺激的暗杀,而且是一场暗杀中击毙两人。
随后既有上海街头的枪战,又有酣畅淋漓的动作和打斗。
主角没有主角光环,枪声和子弹不断刺激观众的肾上腺素,这让整部剧有了视觉吸引力。
第三,《薄冰》做到了每个角色都丰满立体,活灵活现,没有将全部精力倾注在主角身上。
剧中出现的诸多人物,都有灵魂。
尤其是几位老戏骨,发挥出色,引人入胜。
姚安濂饰演的海叔,就有丰富的情感。
作为地下交通站的一名负责人,他不仅能在危急时刻救下陈浅、许奎林,对情绪的控制也十分精准。
面对春羊的时候,总有种慈父般的疼爱,而对任务,却又有一种说不出的威严。
吴越虽然身材娇小,但气场十足。
继《扫黑风暴》之后,片中她饰演的邱科长,是陈浅今后最大的敌人,也是剧中最大的反派之一。
审问时的不怒自威,犀利的眼神和周全的考量,让邱映霞这个人物自带气场,十分强大。
当然,还有王劲松饰演的军统情报处处长关永山。
关永山出场后,就慈眉善目,一脸堆笑,表演十分松弛,就像在自家客厅一样。
无论面对被拷问的犯人,还是面对内部人的审查,关永山一直是一脸笑容,这样一个人,才真正可怕。
因为这说明,对他来说,这所有的一切,都已经稀松平常。
皮哥相信,王劲松在剧中一定会有爆发时刻。
而那些时刻,也必将成为《薄冰》中的经典镜头,没有之一。
最后,是整部剧的内核。
无论什么谍战剧,其内核,都是家国天下,但盲目地喊口号,观众会觉得空虚。
通过一个人的真实经历,记录他的改变,观察他的思想,设身处地,则容易被人接受。
陈浅就是这样,还有千千万万个“陈浅”也是这样。
说到底,《薄冰》记录的,也是我们之所以有今天如此样貌的根源。
关于信仰,关于民族情结和爱国情绪,是《薄冰》的原始推动力。
只要有这个情感基础在,谍战剧的核就不会垮塌。
更新十集,《薄冰》似乎渐入佳境。
这样的谍战剧,既有可能在谍战剧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有可能重现谍战剧的“荣光”。
大家如果有兴趣,就跟皮哥一起追吧!
皮哥曾经说过:《风筝》之后,再无谍战剧。
中国的谍战剧从2006年的《暗算》开始,到2017年的《风筝》收尾,中间经历了波澜壮阔的11年创作高峰期。
诞生了如《潜伏》、《悬崖》、《风筝》、《黎明之前》等多部优秀的谍战剧作品。
巧合的是这一头一尾的作者都是柳云龙,也难怪他被称为“谍战剧之父”。
但2017年后,谍战剧的创作遭遇了瓶颈。
因为从故事性上来说,《潜伏》和《黎明之前》已经把谍战剧的花样全都讲完了,从思想性上说,《风筝》也把谍战剧的人性思考挖掘到底了。
珠玉在前,留给后来者的创作空间,也越来越窄。
如今6年过去了,我们再也没有等来一部经典的谍战剧。
其实这6年,谍战剧的创作者也在努力求变。
比如:柳云龙拍的谍战剧一直都是完美主角的形象,到后期他开始给主角“降智”。
《胜算》里主角成了结巴,甚至加入了大量的喜剧元素,但这些改变,换汤不换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谍战剧创作乏力的事实。
诸多努力失败后,谍战剧也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谍战剧真的完了吗?
谍战剧沉寂了6年后,这次,湖南卫视出手了。
汇集了富大龙、王劲松、吴越等一众好演员的谍战剧《薄冰》,不久前登陆芒果台,在网络端连续5天拿下收视热播第一。
它能让“谍战”重回高光,来一次“绝地反击”吗?
刷完10集,皮哥意犹未尽,这部谍战剧的精华,我们依旧可以浓缩为三个字。
看懂这三个字,我们不仅能看懂《薄冰》,还能发现这部剧与其他谍战剧到底有哪些不同之处。
01、
“暗”
所谓谍战,一般都会在开篇为整部剧定下基调,埋下钩子。
而《薄冰》埋的钩子,就是这个“暗”字。
剧中的“暗”,由浅到深,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大环境的暗无天日。
1943年,是近代上海最乱的年代。
作为彼时国内唯一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灯红酒绿,却又暗流涌动。
这里云集着世界各国的租界,也是战争时期的情报中转站。
这里有日军占领后,负责情报收集的“梅机关”,有日军走狗汪伪政府,有国民党军统的爪牙,也有我党的各路地下交通站。
而那些背负着国家情怀的爱国者们,一不小心就会被日军抓获,轻则拷打,重则射杀。
表面平静的上海,可以说风声鹤唳,危险至极。
这也是剧名“薄冰”的由来。
在这乱世,唯有如履薄冰,才能求得一丝生存的希望。
第二个方面,是日军统治的黑暗。
虽然上海势力鱼龙混杂,但当时的实际控制者,其实是日本军政府。
而日本人井田裕太郎,则是梅机关的头子,也是整个上海权力最大的人之一。
日军的梅机关,是让人闻风丧胆的特务机构。
被抓进梅机关的人,没几个能活着出来。
剧情开篇,就是带着醉意的井田(富大龙 饰),像拎一只狗子一样,拎着一个怂憨憨的军统特工。
他要的,是情报。
面对这个没骨气的特工,他只需要略施手段即可。
但井田的“手段”,却是活生生的人命。
楼下有三个被反绑,已经被拷打得浑身是血的军统特工。
井田问:哪一个嘴最硬?
不等特工开口,井田直接开枪,啪,下面的人应声倒地。
井田带着杀戮的快感和笑意,旁边被俘的特工已经吓尿了裤子。
同样的游戏,井田做了三次,下面的三个人一一被处决,井田也如愿获得了自己想要的消息。
而这个消息,恰恰引出了“暗”的第三个方面:暗杀。
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如火如荼,全世界都在寻找可以制作原子弹的矿藏,日本也不例外。
军统获悉,日本派了一位名叫仁科富熊的中将,来中国负责寻找铀矿。
而这个人,恰恰就是,军统想要暗杀的目标。
仁科富熊酷爱日本传统能剧,军统想要以此为突破口。
于是军统派出了顶级特工陈浅、许奎林,分别代号为“吕布”和“貂蝉”,前去执行任务。
陈浅负责执行,许奎林负责辅助。
但到了剧院,隐藏在二楼的陈浅,却发现有些不对劲。
坐在第一排的仁科富熊,正襟危坐,神情紧张,注意力全然不在能剧上。
而最后一排的眼镜男,却神态放松,怡然自得,身边还有人暗中保护。
他意识到,这可能是梅机关的瞒天过海之计。
前排的很可能是替身,而真正的仁科富熊,应该是后排的那位。
陈浅急中生智,决定将计就计。
他先开枪打死了第一排的仁科富熊,在电闸被拉下后,又趁乱飞身而下,用一根眼镜腿,刺杀了后排的眼镜男。
这样一来,不管哪个是真的仁科富熊,都必死无疑。
一阵骚乱过后,剧院重新恢复光亮。
而井田此时也发现,自己奉命保护的仁科富熊,已经死在凳子上。
一个“暗”字,既点明了时代背景,又有具体的机构支撑。
既道出了整部剧的风暴之眼,又引出了三位主要人物,可谓构思精巧,一气呵成。
所以,“暗”是《薄冰》的特点,也是它的底气。
在“暗”之中,故事才徐徐展开,下一个字,才疾步走来。
02、
“险”
听到“薄冰”这个名字,大家的第一个感觉是什么,其实就是“险”。
险,是惊险,是随时掉进冰窟,葬身鱼腹的恐惧。
险,也是艰险,是执行任务,时刻面临被捕被杀的后怕。
险,更是风险,是面对猜忌、试探、拷问的紧张和悬疑。
“险”字和悬疑剧配,和“谍战剧”更配。
而《薄冰》,就通过“三个惊险”的故事情节,将这个字和谍战的属性,发挥到了最大。
第一个“险”,是监狱逃亡。
陈浅和许奎林刺杀完仁科富熊,原以为能逃出生天。
没想到被井田抓住的那个特工,恰好是负责开车,接应他们的。
而因为叛变泄密,两人因此陷入险境。
在公路上与日军激烈交火后,两人终因寡不敌众,被抓进了梅机关。
许奎林还被子弹击中腹部,生命垂危。
在梅机关的监狱中,两人经受住了严刑拷打,对军统的机密,没有吐露半个字。
但在严密的监禁中如何脱身,是个棘手的问题。
陈浅和许奎林是军统的顶级特工,他们之间拥有自身的默契。
许奎林以肚子饿为理由,让狱管送饭,并假意与陈浅冲突,打碎饭碗。
趁着狱管不注意,许奎林已将一块碎片揣入怀中,并在看管军官不注意的时候,割破了他的喉咙逃出监狱。
可两人受伤严重,走路缓慢。
即便出了监狱,也要通过办公区,才能打开梅机关的大门,彻底逃离。
正当他们蹒跚走出院子,观众以为两人要逃出生天的时候。
井田却发现端倪,追了出来,还开枪打死了许奎林。
本以为是主角,突然就领了盒饭。
这也让观众看到,《薄冰》在剧情上的反转和刺激。
第二个“险”,是假死脱身。
许奎林殉国,陈浅再入监狱。
可对于这样一位顶级特工,我党有着特别的考虑。
我党安插在汪伪政府保卫局医护科的女卧底“飞天”,临危受命。
她以护士的身份,搭上了监狱的一名狱管,并以给犯人检查身体为由,将假死药,涂在了陈浅的伤口上。
这种药能让人陷入假死状态,呼吸骤停,心跳减慢,看上去就跟死了没区别。
加之陈浅浑身是伤,伤口溃烂感染,正好可以将计就计。
果然,在将陈浅送往梅机关的途中,押送人员发现,他没了呼吸。
“尸体”送到梅机关,军医以担心传染瘟疫为由,直接让人将陈浅背上了乱葬岗。
而我方特工,早已在此等待多时。
就这样,陈浅被成功救出,一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好戏,给了陈浅新生。
整个营救过程,一环扣一环,哪怕有一环执行不到位,都可能功亏一篑。
而营救过程中的意外状况,比如路卡被拦,车子被要求检查,比如埋尸人突然折返,也将紧张氛围拉满了。
第三个,是内部权斗。
没错,我们都以为,特工只需要和日本人斗。
没想到在《薄冰》中,还有军统自己人之间的斗智斗勇。
而军统特务科长邱映霞和陈浅的“斗法”,堪称前十集的智斗高潮,也将“险”字发挥到了极致。
每一个从日本人手中逃脱的特工,都需要经历军统的内部审查。
尤其陈浅这样的顶级特工更不例外。
而负责内审的科长邱映霞(吴越 饰),虽然长得娇小,但手段却很多。
“要有够干净,才算自己人,党国不留沙子。”
整个内审过程,有三番攻守。
既展现了陈浅的智慧,也让观众实实在在捏了把汗。
一番,邱映霞进攻。
她问及陈浅逃脱的过程,陈浅没有提及我方“飞天”的事。
而是自己想了一个说法,称自己父亲的世交郭保国买通了狱卒,用假死药将自己救出。
邱映霞又问了一次,没想到陈浅一字未改又叙述了一次。
这引起了邱映霞的怀疑。
她认为,陈浅早就编造好了这套说辞,然后一字不落背出来。
二番,邱映霞再进攻。
为了验证陈浅的观察力,她出去待了一会儿又进来,问及陈浅自己身上有什么不同。
邱映霞浅将一军,陈浅措手不及。
细细观察之下,才发现她与之前并无不同,两人不欢而散,但审查并未结束。
三番,邱映霞下了杀手锏。
不仅用上了先进的测谎仪,还找来了一个人,郭保国的儿子郭昌浩。
试验测谎仪的时候,陈浅回答的问题,全都会亮起红灯,而郭昌浩的话,则是绿灯,陈浅也因此有些慌了。
但他还是敏锐地发现,郭昌浩身上有破绽。
于是他戳穿了郭昌浩假扮的事实,同时发现测谎仪一直是邱映霞操控的。
原来,兵不厌诈,邱映霞只是演了一场戏,而陈浅也差点因此暴露。
三番攻守,陈浅终于被自己人承认。
在检查了行李后,他才得以重新回归特工身份。
这三个惊险的故事情节,既融进了《薄冰》故事的整体框架,又巧妙用悬疑的方式,突出了它的谍战属性。
那种亦真亦假,亦生亦死,亦虚亦实的逃脱和智斗,也撑起了《薄冰》故事厚度。
03、
“新”
作为谍战剧,《薄冰》有着与传统谍战剧不同的解构。
在传统谍战中,大多以情节为先,用一条线贯穿始终。
在加重“悬疑”戏份的同时,有意无意弱化其他类型元素。
也是因此,以前的谍战剧,大都叫好,但不叫座。
因为这些剧需要观众集中注意力,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线索,同时节奏缓慢,观看门槛高。
但《薄冰》不同,它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完成了对传统谍战的升级改造。
首先,《薄冰》没有没有单一以某件事为主线,而是以“陈浅”这个人,作为整部剧的核心。
从暗杀到被救,从潜伏日本梅机关,到潜伏军统。
“陈浅”的成长和改变,是《薄冰》要告诉观众的主线。
而暗杀、潜伏、智斗,仅仅只是手段而已,这让《薄冰》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这种从角色到剧情的铺陈,非常精妙,也皮哥看到了《潜伏》的影子。
其次,《薄冰》没有拒绝商业元素,反而让这些元素更好地为剧情服务。
整部剧开场就是十分刺激的暗杀,而且是一场暗杀中击毙两人。
随后既有上海街头的枪战,又有酣畅淋漓的动作和打斗。
主角没有主角光环,枪声和子弹不断刺激观众的肾上腺素,这让整部剧有了视觉吸引力。
第三,《薄冰》做到了每个角色都丰满立体,活灵活现,没有将全部精力倾注在主角身上。
剧中出现的诸多人物,都有灵魂。
尤其是几位老戏骨,发挥出色,引人入胜。
姚安濂饰演的海叔,就有丰富的情感。
作为地下交通站的一名负责人,他不仅能在危急时刻救下陈浅、许奎林,对情绪的控制也十分精准。
面对春羊的时候,总有种慈父般的疼爱,而对任务,却又有一种说不出的威严。
吴越虽然身材娇小,但气场十足。
继《扫黑风暴》之后,片中她饰演的邱科长,是陈浅今后最大的敌人,也是剧中最大的反派之一。
审问时的不怒自威,犀利的眼神和周全的考量,让邱映霞这个人物自带气场,十分强大。
当然,还有王劲松饰演的军统情报处处长关永山。
关永山出场后,就慈眉善目,一脸堆笑,表演十分松弛,就像在自家客厅一样。
无论面对被拷问的犯人,还是面对内部人的审查,关永山一直是一脸笑容,这样一个人,才真正可怕。
因为这说明,对他来说,这所有的一切,都已经稀松平常。
皮哥相信,王劲松在剧中一定会有爆发时刻。
而那些时刻,也必将成为《薄冰》中的经典镜头,没有之一。
最后,是整部剧的内核。
无论什么谍战剧,其内核,都是家国天下,但盲目地喊口号,观众会觉得空虚。
通过一个人的真实经历,记录他的改变,观察他的思想,设身处地,则容易被人接受。
陈浅就是这样,还有千千万万个“陈浅”也是这样。
说到底,《薄冰》记录的,也是我们之所以有今天如此样貌的根源。
关于信仰,关于民族情结和爱国情绪,是《薄冰》的原始推动力。
只要有这个情感基础在,谍战剧的核就不会垮塌。
更新十集,《薄冰》似乎渐入佳境。
这样的谍战剧,既有可能在谍战剧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有可能重现谍战剧的“荣光”。
大家如果有兴趣,就跟皮哥一起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