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霸榜中国第一!新疆正在疯狂产粮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5月10日 20点55分 PT
  返回列表
48961 阅读
44 评论
华商韬略

现在,请叫她——中国新粮仓。

春耕时节,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4台智能无人驾驶播种机,在北斗卫星导航精准指引下,10天左右,就能完成5000亩小麦的播种,播种后48小时内,还可以精准滴灌。

而这,只是新疆全力产粮的冰山一角。

01

强势霸榜​

提起粮食主产区,人们通常会想到黑龙江、河南、山东、吉林、安徽。确实,它们已连续多年稳居粮食总产量前五名。

尤其是黑龙江,连续15年位居全国第一产粮大省。

但若论单位面积产量,黑龙江就比较靠后了,近年都在20名开外。

单产第一是谁?

2017年之后的答案,越来越令人意外。

当年,国际化大都市上海,超过吉林,成为单产冠军。

此后,冠军宝座,上海一坐就是7年。

2024年,一个人们想到它基本不会想到粮食的地方,超越了上海,成为新的单产之王——每亩产粮524.8公斤,较全国平均数高出33%。

它就是新疆。

这一刻,新疆终于等到了,历史上首次排名全国第一。此前,在上海连续第一的7年里,它有5次第二。

粮食单产第一的背后,新疆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几乎包揽了各自赛道的大面积单产纪录:

小麦百亩、千亩、万亩单产,分别创出795.8公斤、756.2公斤、720.39公斤全国大面积高产纪录;

玉米千亩、万亩、百万亩单产,分别创出1550.15公斤、1392.7公斤、1164.7公斤全国大面积高产新纪录。

突出的单产业绩背后,新疆粮食总产量也在不断跃升。

2023年,新疆粮食总产量突破2000万吨大关,达2119.2万吨,历史性地由“区内平衡、略有结余”,转变为“区内结余,供给国家”,成为可调出粮食量最大的产销平衡省区。

2024登上单产王座的同时,新疆粮食总量2330.2万吨,较上年增产211万吨,增量相当于为全国人民每人多出3斤粮。

而2020至2024年,新疆粮食产量增加了746.8万吨,增量占比达到20.2%,也是居全国第一。

2330.2万吨的成绩,比浙江、福建、西藏、宁夏、青海、海南的总产量之和还高,也让新疆粮食总产量在全国的排名上升到第13名。

而且,量上来了,质也跟上了。

2024年,新疆一等小麦占比达96%,位居全国首位,高于全国平均值近30个百分点。

在过去,你叫新疆棉花之乡、瓜果之乡,新疆人民或许不会挑你的理。

但现在,请叫她——中国新粮仓。

02

科技增粮​

在人们的刻板印象里,新疆和产粮食是关系不大的,其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生态脆弱,也是不利于粮食生产的。

曾经,新疆也的确是缺粮、少粮。新中国成立初期,其总产量只有110万吨,仅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0.97%。

新疆如何从粮食贫瘠之地成为产粮高手的?首先是现代化农业建设,持续改变着它的产粮条件,包括改变着靠天吃饭的宿命。

最关键、最基础的因素之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

国家对新疆的农田建设从王震将军的建设兵团就已大规模开始,直到今天也没停息。如果说建设兵团时期是靠艰苦奋斗人发狠,那如今的新疆农业则是科技与狠活齐下。

曾经,新疆的农田“零、散、碎”,一些地方土地盐碱化、沙化严重,“巴掌田”“补丁田”遍布。但现在,零、散、碎正在连点成片,盐碱地、沙化地正在科技加持下成为新良田。

至2024年底,新疆已累计建成5989万亩高标准农田,占永久基本农田的72.8%。

这一比例,上海为76%,黑龙江约为60%。

也正是高标准农田的高占比,支撑了新疆粮食单产的大提升。

有农业专家表示,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产能一般能提高10%左右。

新疆的数据显示,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小麦单产提高5%以上,玉米单产提高20%以上。

高标准不但提产,还释放科技生产力,放大了人力。

库车市齐满镇甬库团结村村民王海燕对记者说,过去田块分散,最大的不过十几亩,浇水要跑几公里,很费劲。如今,种田无需下地灌溉,手机上便可操控自动化农机,一个人就能管好200多亩地。

农业生产模式也因此改变,土地被集中起来,种植大户和降本增效的集约化管理因此诞生,丰产增收因此水到渠成。

2023年,该村小麦亩产由高标准农田之前的300公斤,增加到700公斤。

增出来的不只是粮食产能,也是收入提升,是更美好的生活。

过去人人种地但低产,低收入,大家都难。

如今,种植大户靠种地赚钱,农民靠流转土地赚钱,靠不再种地出去务工做生意也能赚钱,更高效益模式下,仅土地流转费就从每亩几十元涨至900元。

也是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新疆把同样有科技加持的田间高效节水工程和水肥一体化技术覆盖率推高至首位,较全国平均水平高53个百分点。

如今,高标准农田建设更为“数字种田”提供了基础。

在新疆,种地不再仅仅是体力活,“脑力活”的成分越来越大。在央地媒体的报道中,科技增粮的场景,随处可见。

播种,有装配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播种机。轻点屏幕,一组组播种深度、行距参数即刻生成。随后,播种、铺设滴灌带、覆膜及覆土等作业,一气呵成。

“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播种机下种均匀、播得直,同步铺设滴灌带,方便了我们后期管理和采收。”巴楚县且迪塔格村村民阿布都扎伊尔·阿力木对记者说,虽然忙碌,但自己并不觉得累。

农田里,播种机笔直驶向前方。阿布都扎伊尔家院子一角,以前的手工播种工具在“吃灰”。

该村党支部书记阿斯亚·阿布都瓦依提亦表示,这几年,用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播种机播种的小麦高产稳产,提高了村民们种植冬小麦的积极性。

管理,也不再依赖农户下到田间地头。

在玛纳斯县种植户朱利民600亩地里,安装着传感器和物联网设备,通过它们,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养分含量等信息,并根据农作物生长需求,精准地将水和肥料输送到作物根部。

“过去灌溉靠经验,现在靠数据。”朱利民对记者表示,有了这个系统,他坐在家里就能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灌溉和施肥,既省心又省力。

天上,还有植保无人机。通过北斗定位,航线规划可精准到厘米级。药肥喷洒不均匀、漏喷、重喷,统统不存在。

“以前背喷雾器打药,一天打不了多少地,又累效率又低。”吉木萨尔县农户叶建忠说,现在无人机一小时能飞防几十亩,农药利用率高了,成本也降了。

无人机操作员高明辉表示,植保无人机配备先进的雷达和传感器,能根据地形和作物高度,自动调整飞行高度和喷洒量。

“种好粮食,学问太大了!如果把种粮过程中的科技都掌握了,种地会越来越轻松,收成也会越来越稳。”额敏县种粮大户宋红伟对记者说。随着当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进,以及各类科技的应用,宋红伟种粮的“胆量”越来越大,2024年种了3000余亩小麦。

现在,科技还在加速让沙漠、盐碱地,越来越多地变成粮田、良田。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图木舒克市,一片原本盐碱度高的撂荒地,被改造成了2.4万亩良田。4月,种植棉花;10月下旬,棉花收获后,复播冬小麦;次年6月底,冬小麦收获后,复播小米。土地产出、农民收入,双双提高。

盐碱地能种出粮食,沙漠也行。

喀什种在沙漠里的小麦,去年亩产超过了260公斤。

除了这些之外,从棉花之乡、瓜果之乡到国家新粮仓,新疆的粮食增产,还与种植结构的调整优化有关。而这背后,是一盘更大也更重要的棋。

03

心中不慌​

最近这些年,在新疆,“两增一调”是粮食增产工作的指引。

“两增”,增加的是种植面积和单产水平。“一调”,是指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粮食内部,稳小麦、扩玉米;全局上,适度调减经济作物种植,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2024年,新疆粮食播种面积4440万亩,较上年增加202.9万亩,增量位居全国第一;较2020年增加1095万亩,增量同样位居全国第一,增量占比达到28.6%。

粮食增加的背后,是一些经济效益更好作物种植面积的调减。

2024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为3671.85万亩,较2020年减少81万亩;林果种植面积为2100万亩,较2020年减少100万亩。

粮食安全就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有增有减,甚至以减换增,为的就是这“国之大者”。

“一些作物的现实经济效益更高,但从服务贡献‘国之大者’考虑,新疆旗帜鲜明、坚定有力地抓粮食生产。”新疆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目前,气候变化,地缘政治让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有隐忧,中国亦是如此。

据世界粮食计划署报告,2024年粮食安全形势呈恶化趋势,面临饥饿的人口,较上年增加了10%,食物不足水平回到约15年前。

根本原因不在于全球粮食不够吃,而是发展中国家的饭碗,端在了发达国家的手中。

中国,有14亿多人口,靠别人解决吃饭问题,显然是靠不住的。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突破1.4万亿斤,已连续10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约500公斤,也远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

但与此同时,作为全球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粮食需求总量持续上升,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我国每年进口粮食1.5亿吨左右,其中近1亿吨是大豆,1000万吨是小麦。

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也在持续增加粮食供应链的不确定性。

食品工业的发展,也进一步增加了主粮的压力。

2003年,全国16个省(区)有粮食净调出能力。但到2023年,有粮食净调出能力的,已经仅剩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安徽、河南和新疆7个省(区)。

新疆,在中国粮食安全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因此被凸显。

2025年,新疆粮食增产目标已定:种植面积增加60万亩,产量再增10亿斤。

打造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让“中国碗”装更多“新疆粮”,新疆会有新惊喜。

W
Washington001
1 楼
90年代中国鼓励在新疆开荒。不要钱,不交税,开了荒就自己种。那时就有很多人有上百亩地的农场。现在也鼓励内地农村人移民去建设兵团的农场,给你房子,给你地。
z
zhangjiakou
2 楼
赶紧发起抵制新疆粮食,刻不容缓。白皮和二白皮们,谁吃谁孙子 [1评]
j
jeffinvade
3 楼
"在农业供给体系中,蛋白饲料原料供给自给率不到20%,短板最为突出。 2000年,中国的食物自给率为93.6%,2020年降至65.8%。 现在,进口粮大致占中国粮食产量的1/4。" 2025年中国4.5亿人的食物需要进口
g
googlebot
4 楼
点赞👍
无伤93
5 楼
你看数据狗不就来了
卫前景
6 楼
中国让沙漠变良田的技术是哪个国家都比不了的,我就纳闷为啥非洲不好好学学呢?美国的西部也有很多荒芜的沙漠 [4评]
r
richard98
7 楼
你先问问美国的黑人为什么各方面比其他种族差、但犯罪率、流浪汉却比其他种族比例高。 [1评]
沙漠甘泉!
8 楼
祖国万岁🎉
卫前景
9 楼
美国当年引进黑奴的做法是愚蠢的 主要是白人太懒,现在美国正在遭到他们先祖愚蠢做法的反噬 [1评]
l
liwuwei
10 楼
我说什么,前两年就劝数据哥共赴新疆创业,数据哥不屑一顾,还要拉黑我。。。哎,跟钱过不去
l
liwuwei
11 楼
因为他们没文化 [1评]
卫前景
12 楼
不光没文化,人还太懒,也就中国人勤劳勇敢,又擅长学习,才能把沙漠变良田,非洲的沙哈拉沙漠几千年了,没人能治理
h
hhzmm
13 楼
非洲的黑人进化得不好,他们就没进入过农业社会,你看看他们那些国家谁有锄镰锨镢这些农具,少了一段基因,所以别指望他们了。
x
xiaoyuyu604
14 楼
上面的文章不是刚说中国的产粮区碰到干旱正大量进口澳洲加拿大的粮食吗?我到底听谁的?
d
drawde
15 楼
先說美國,大型農田都是圓形的,好灑水好收割,就是四個角丟荒了不產稂,就這樣還一大片平原好地送也沒人種,有好地誰花功夫治沙成田?至於非洲,那治安完全種不了地,十天半月就搶水源,種出來也沒路運不出去,就是種夠自已村需要的量,再種就等着被搶。
t
taigang
16 楼
引进黑奴是为了生产,养活黑奴很便宜,是不是? 如今引进中国人和印度人也是为了生产,养活这些打工仔也不贵。 愚蠢不愚蠢,反噬不反噬,将来才知道。 但是黑奴和打工仔的子孙都生活得比他们的“祖国”好多了。
爪哇国王
17 楼
新疆真是个好地方
b
bluej
18 楼
越发展越落后了。60年中国就能亩产超万斤,几十年过去了,才区区五百多公斤的亩产量居然就是中国第一了。中国六十年代的亩产万斤的农业黑科技都失传了啊。
l
liwuwei
19 楼
我说的文化,是指儒道文化思想,不是知识。。。勤劳致富自立根生自强不息,没在他们的文化观念里出现过 [1评]
l
liwuwei
20 楼
包括仁义礼智信,家庭文化等,他们都没有。。。。所以非洲社会发展不起来的。。。。
卫前景
21 楼
美国人口少,地广人稀,现在还不需要改造沙漠,以后人口多起来就需要了
卫前景
22 楼
现在去也不晚吧,你不是在温哥华做小生意的那个吗?
l
liwuwei
23 楼
数据哥有新疆血脉,我一个人人生地不熟,又不会新疆话,本想让他做带路党,何奈他看不上这些小钱。。。。我还想去越南呢,没渠道啊。。。。 [1评]
s
slimane
24 楼
新疆的棉花西紅柿太陽能等出口產業都死翹翹了,現在只能生產最不值錢的東西,黑龍江河南多窮沒有點逼數嗎? 別再吹啥畝產了,也就騙騙韭菜。強國牛逼吹上天的水稻畝產全世界才排第十三,醜國比強國畝產高五成以上
l
liwuwei
25 楼
我家一年流水也有几百万加币,去新疆做点小生意,没资格吗? [1评]
e
eric703
26 楼
近20年的军工发展已经完成 高筑墙 的阶段, 现在农业发展也接近完成 广积粮 的阶段, 每个中国人都知道下一步是什么。
l
liwuwei
27 楼
新疆这地方,现在可是捞钱的洼地,未来的经济规模不会输广东省。。。。。随便过去分点汤,都够一辈子吃喝用度不愁。。。。 [1评]
l
liwuwei
28 楼
未来养殖业,新疆能替代进口,我今天把话放这,咱们走着瞧。。。。
c
ccdb99
29 楼
竟然不见手工采摘的黑奴
l
liwuwei
30 楼
所要要不说你们读书人脱不下长衫,没我们生意人思想灵活,有钱赚就是全裸,又有什么所谓的。。。。脸面和立场值几个铜钱?西方的精髓没学到,西方基层的臭毛病倒是养了不少。。。。 [1评]
l
liwuwei
31 楼
数据哥是有点古板,但人不坏,这么多人骂他,他都能保持风度,这园子里大多数人不如他 [3评]
l
liwuwei
32 楼
为撒人家新移民留学生老说老移民板着张脸,一副生人勿近的感觉,因为没赚到钱,所以没有松弛度,承认了又不丢人。。。。人家美华,有些就松弛度拉满,因为人家在美国搞到钱了。。。。。就这么简单,要从改变自己开始。。。。
c
ccdb99
33 楼
竟然不见手工采摘的黑奴
大春哥
34 楼
強迫無人機勞動,無人道
j
jeffinvade
35 楼
何必和骂街的五毛一般见识,拉底自己水平 他们骂我,又改变不了中国食物自给率如今只有60%的事实 如今5亿中国人的食物需要靠外国耕地生产 别打仗没事,要是遇上打仗,海运被影响,敢来中国的船只数量减少一半的还是很有可能的 那种情况下中国穷人就吃不起肉了,肯定会涨价,但不至于饿死
j
jeffinvade
36 楼
注意食物和粮食是不同的概念。 中国粮食自给率超过90%,但全世界一半的耕地都是用来生产饲料的,中国人如今生活水平提高肉类占食物比例越来越高,需要靠国外耕地生产的饲料来变成肉,所以食物自给率低。中国人如果不吃肉,那中国粮食是够用的。 真打起来,中国人会有几亿人吃不起肉。
m
mmjsh
37 楼
绝对同意 [1评]
j
jeffinvade
38 楼
何必和骂街的五毛一般见识,拉底自己水平 他们骂我,又改变不了中国食物自给率如今只有60%的事实 让他们继续开心的掩耳盗铃去吧
q
qqworker
39 楼
中国人均耕地面积是1.36亩,这个数字确实很低,这种是天然的硬伤,要不扩大耕地,要不人口减少,才能改变这个,这也是新疆、黄土高原上搞高质量农田的原因。 你说的食物自给率:2020年约为65.8%,但预计到2030年可能下降至59%左右,其实是不考虑技术进步的数字,侧面反应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对肉蛋奶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在有限的耕地,只能优先保证主粮的耕种。 主粮(口粮)自给率:主粮主要指稻米和小麦,近年自给率保持在100%以上,实现“口粮绝对安全”,确保主粮基本自给。而且中储粮的稻麦储备至少够全国吃一年以上。对于国家层面,需要保证的是主粮的安全,只要生存没啥问题,既然有国家敢断我们的粮船道了,要不就把敌对国家种在地里,要不就去东南亚、印度这些产粮区去收粮呗。 这些年爆兵,不就是为了这些极端情况做打算的吗。。 [1评]
b
baihe_xianyang
40 楼
看到数据狗就一脚踩死,多余搭理那傻逼
l
liwuwei
41 楼
谁踩的?出来理论下。。。还不信是吧。。。大势所趋知道吗,人只能顺势而为。。现在还看不清楚形势的,早晚有你哭的。。。。 [1评]
l
liwuwei
42 楼
大势:中美中西贸易回不去了,中美关系回不去了,别再幻想了。。。。中国原来的经济引擎是以沿海为主的经济建设,搞了大量制造业工业便于出口贸易,农民工进城务工也是这个道理。。。。往后是逆全球化,资本和工作以逐步推出沿海,农民工也回乡创业去了。。。现在还坚守沿海的,不是韭菜就是土著。。。。看不清形势。。。。如果前三十年是中国河东,下三十年肯定是中国河西,逆全球化,必然影响产业转型,自给自足,必然是中西部经济发展为增长引擎。。。。你们不会以为沿海地区人富裕是因为更聪明吧?想什么呢,只是运气比内陆的好而已。。。。 [1评]
l
liwuwei
43 楼
中西合作共赢的蜜月期过去了,接下来是对抗竞争大于合作,这是美西方共识,不可逆转的。。。。资本看苗头不对,已经套利走人了,留下来的人都是接盘侠,去填补资本留下的空洞,物价和收入会长期失衡。。。。 [1评]
l
liwuwei
44 楼
你可以选择花十年二十年的艰苦努力去填补空洞,或跟随资本寻找下一个处女地,开启顺势而为的人生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