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钓鱼岛的纷争再起。日本石垣早些时候拟更名钓鱼岛,连日来引发台湾官方民间的反对,相较之下,大陆的反应颇为谨慎,仅派出海警舰巡逻,民间也提出要警惕。
6月8日,中国海警官微发布消息指,当天中国海警1302舰艇编队在钓鱼岛领海内巡航。6日,日本石垣称将在22日投票更名“尖阁诸岛”为“登野城尖阁”。不过直到目前,该投票结果尚未出炉。
有关钓鱼岛的争议的确是中日之间的最核心问题之一。(南海研究论坛)
对于日本地方的行为,台湾的反应强烈。 6月9日,台湾宜兰县长林姿妙称钓鱼岛是宜兰头城土地,今天不分蓝绿,一起宣示主权,未来的行动将会把“门牌”——“头城镇大溪里钓鱼台路1号”,挂到钓鱼岛上去。
期间,民进党县议员陈俊宇则称钓鱼岛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就是宜兰土地,领土不可分割,呼吁日本尊重历史,尊重台湾人民。
6月9日,包括“钓鱼台教育协会”“台湾钓鱼台光复会”“中华保钓协会”等团体共50人在日本台湾交流协会台北事务所前抗议,高呼“保护渔权、保障主权”,并抨击民进党政府对日本卑躬屈膝。
同日,台湾外交部发言人欧江安严正重申钓鱼岛是台湾固有领土,毋庸置疑,并已向日本表达台湾严正关切,希望日本可以审慎处理,避免任何单方面行为升高紧张局势。
香港保钓船“启丰二号”及保钓人士曾被香港警方调查。(中央社)
欧江安呼吁日本、中国大陆,秉持和平理性的态度自我节制,台湾对于钓鱼岛及周边水域拥有主权,会持续关注并实时采取必要作为,捍卫台湾的主权及渔民相关权利。
期间,国民党针对钓鱼岛发表5点声明,强调该岛主权属于中华民国,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任何作为,都无法改变这一事实。
相较之下,大陆官方和民间的反应却十分谨慎。大陆外交部尚未对此发表任何声明,民间亦在猜测中日在关系尚佳的时候为何会作出此番动作。不过,从过往围绕钓鱼岛争议的历史来看,其中或许会有些猫腻。
2012年9月,日本单方面宣布“国有化”钓鱼岛,导致中日关系迅速跌入冰点,中国境内更是爆发大规模的抗议游行示威,进而引发打砸抢烧事件。而原本中日两国在当年已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但因此事而搁置。
而同一时期,日本两位倡导中日自贸区、支持中日经贸发展的高官相继离世,其中一位是财政大臣松下忠洋,警方认定其在家上吊自杀,另一位是候任驻华大使西宫伸一,被称倒地昏迷不起。虽然事件并无直接联系,但此后阴谋论不断。
“保钓”行动举行多时,两岸均反对日本声称钓鱼岛是日本领土。(多维新闻)
另外曾在“保钓”行动中备受关注的香港保钓船“启丰二号”,其搭载的数位保钓人士政治倾向被指十分暧昧,曾多次出现极端反华举动。其中香港保钓运动委员会发起人何俊仁,是泛民立法会议员、前民主党主席、支联会秘书,被指“一向反中反共”,保钓成员古思尧更在2013年的游行中焚烧五星红旗和香港区旗。
2019年12月24日,中国、日本、韩国在成都举行峰会,三国领导人就区域经济合作达成积极共识。而就在12月25日,中国官媒环球网就以《中日刚一走近 日检方就以“从中企受贿”嫌疑逮捕众议员》为题报道日本自民党众议员秋元司被捕,尽管后者24日晚强烈否认“从未收过企业拜托或行方便,也从来没收过钱”。
而自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中日韩三国关系被指迎来十年以来最紧密时刻。且5月24日,中国外长王毅表示,三国应加快中日韩自贸谈判,力争年内能够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深化经济融合。
RCEP是由东盟十国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共同参加(“10+6”),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16国统一市场的自贸协定。一旦成功,将涵盖35亿人口,GDP总量达23万亿美元,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自贸区。尽管谈判于2019年11月完成,但印度最终退出。
对于RCEP,中国的态度是积极推动,2018年11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称,该协定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一旦达成,有利于区域各国向世界发出积极信号。
2020年6月8日,中国海警船1302舰编队在钓鱼岛海域巡航。(鼎盛军事)
相较之下,不是成员国且追求“本国优先”的美国似乎对RCEP态度冷淡,甚至被认为不希望这一协定能够达成。而且,作为美国“坚定”盟友的日本,华盛顿同样不希望其与中国的关系“更进一步”。
尽管北京不断强调钓鱼岛属中国固有领土,但此时钓鱼岛纷争再起,显然不符合中日两国关系当下的现实,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官方保持低调姿态的原因,而仅仅通过与往常一样派出海警舰巡逻表达态度。但未来局势如何发展,还需看中日两国的政治智慧了。
围绕钓鱼岛的纷争再起。日本石垣早些时候拟更名钓鱼岛,连日来引发台湾官方民间的反对,相较之下,大陆的反应颇为谨慎,仅派出海警舰巡逻,民间也提出要警惕。
6月8日,中国海警官微发布消息指,当天中国海警1302舰艇编队在钓鱼岛领海内巡航。6日,日本石垣称将在22日投票更名“尖阁诸岛”为“登野城尖阁”。不过直到目前,该投票结果尚未出炉。
有关钓鱼岛的争议的确是中日之间的最核心问题之一。(南海研究论坛)
对于日本地方的行为,台湾的反应强烈。 6月9日,台湾宜兰县长林姿妙称钓鱼岛是宜兰头城土地,今天不分蓝绿,一起宣示主权,未来的行动将会把“门牌”——“头城镇大溪里钓鱼台路1号”,挂到钓鱼岛上去。
期间,民进党县议员陈俊宇则称钓鱼岛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就是宜兰土地,领土不可分割,呼吁日本尊重历史,尊重台湾人民。
6月9日,包括“钓鱼台教育协会”“台湾钓鱼台光复会”“中华保钓协会”等团体共50人在日本台湾交流协会台北事务所前抗议,高呼“保护渔权、保障主权”,并抨击民进党政府对日本卑躬屈膝。
同日,台湾外交部发言人欧江安严正重申钓鱼岛是台湾固有领土,毋庸置疑,并已向日本表达台湾严正关切,希望日本可以审慎处理,避免任何单方面行为升高紧张局势。
香港保钓船“启丰二号”及保钓人士曾被香港警方调查。(中央社)
欧江安呼吁日本、中国大陆,秉持和平理性的态度自我节制,台湾对于钓鱼岛及周边水域拥有主权,会持续关注并实时采取必要作为,捍卫台湾的主权及渔民相关权利。
期间,国民党针对钓鱼岛发表5点声明,强调该岛主权属于中华民国,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任何作为,都无法改变这一事实。
相较之下,大陆官方和民间的反应却十分谨慎。大陆外交部尚未对此发表任何声明,民间亦在猜测中日在关系尚佳的时候为何会作出此番动作。不过,从过往围绕钓鱼岛争议的历史来看,其中或许会有些猫腻。
2012年9月,日本单方面宣布“国有化”钓鱼岛,导致中日关系迅速跌入冰点,中国境内更是爆发大规模的抗议游行示威,进而引发打砸抢烧事件。而原本中日两国在当年已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但因此事而搁置。
而同一时期,日本两位倡导中日自贸区、支持中日经贸发展的高官相继离世,其中一位是财政大臣松下忠洋,警方认定其在家上吊自杀,另一位是候任驻华大使西宫伸一,被称倒地昏迷不起。虽然事件并无直接联系,但此后阴谋论不断。
“保钓”行动举行多时,两岸均反对日本声称钓鱼岛是日本领土。(多维新闻)
另外曾在“保钓”行动中备受关注的香港保钓船“启丰二号”,其搭载的数位保钓人士政治倾向被指十分暧昧,曾多次出现极端反华举动。其中香港保钓运动委员会发起人何俊仁,是泛民立法会议员、前民主党主席、支联会秘书,被指“一向反中反共”,保钓成员古思尧更在2013年的游行中焚烧五星红旗和香港区旗。
2019年12月24日,中国、日本、韩国在成都举行峰会,三国领导人就区域经济合作达成积极共识。而就在12月25日,中国官媒环球网就以《中日刚一走近 日检方就以“从中企受贿”嫌疑逮捕众议员》为题报道日本自民党众议员秋元司被捕,尽管后者24日晚强烈否认“从未收过企业拜托或行方便,也从来没收过钱”。
而自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中日韩三国关系被指迎来十年以来最紧密时刻。且5月24日,中国外长王毅表示,三国应加快中日韩自贸谈判,力争年内能够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深化经济融合。
RCEP是由东盟十国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共同参加(“10+6”),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16国统一市场的自贸协定。一旦成功,将涵盖35亿人口,GDP总量达23万亿美元,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自贸区。尽管谈判于2019年11月完成,但印度最终退出。
对于RCEP,中国的态度是积极推动,2018年11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称,该协定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一旦达成,有利于区域各国向世界发出积极信号。
2020年6月8日,中国海警船1302舰编队在钓鱼岛海域巡航。(鼎盛军事)
相较之下,不是成员国且追求“本国优先”的美国似乎对RCEP态度冷淡,甚至被认为不希望这一协定能够达成。而且,作为美国“坚定”盟友的日本,华盛顿同样不希望其与中国的关系“更进一步”。
尽管北京不断强调钓鱼岛属中国固有领土,但此时钓鱼岛纷争再起,显然不符合中日两国关系当下的现实,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官方保持低调姿态的原因,而仅仅通过与往常一样派出海警舰巡逻表达态度。但未来局势如何发展,还需看中日两国的政治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