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流行语,网络流行语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不过,当社交评论区开始流行奢侈品广告语,还是挺新鲜的。
爆火出圈的原因,不是文案审美和奢侈品价格一样高端,而是实在太太太“雷人”。
最近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爱马仕2024年广告语杀疯了。
“公开不一定是最爱,不公开的一定是最爱。深爱之人藏心不挂嘴,久爱之人在梦不在眼。”
第一次看到,感觉还挺像那么回事,字里行间充满文艺气质,不愧是奢侈品的水准。
第二次再看,文案逻辑经不起推敲,细思恐极。
一个被讨论到烂且达成共识的情感话题,竟然被爱马仕改写了正确答案。
众所周知,朋友圈公开恋爱,已经刻进了当代年轻人的恋爱观,是给予彼此安全感和信任的最直观表现。
谈了对象长期不公开的,一律视为“养鱼”行为,贴上渣男渣女标签。
而爱马仕却说“不公开的一定是最爱”,怎么看都“三里三气”的。
和网络上备受诟病的小三语录——“在爱情里,不被爱的才是小三”如出一辙。
作为奢侈品中的绝对王者,爱马仕一句话锚定受众群体,把路子走窄了。
还有网友怒斥爱马仕用文案为“小三”撑腰,鼓吹“为爱做三”,三观歪到离谱。
虽然文案里并没有提及不公开的情形,但是网友不约而同联想到第三者,认为爱马仕为“小三语录”贡献了新素材。
爱马仕公开站队“小三”,既得罪广大“原配”,又让品牌形象标签化,营销脑回路实在不能理解。
不能理解就对了,因为爱马仕压根就没说过。。。。。。
回顾爱马仕的新年营销动作,发现并没有所谓的“新年广告语”。
有意思的是,溯源这句话的出处,最早出现在2023年,自媒体每年换一个数字,又开启了新的一年轮回。
图源:小红书
天降“小三”大锅,网友们深信不疑,爱马仕实惨。
不止爱马仕,被网友爆改广告语的还有一众奢侈品牌,一个也逃不掉。
比如GUCCI,“喜欢是棋逢对手,但爱是甘拜下风”。
熟悉的调调,像极了网易云的情歌评论区。
香奈儿,“世界上最牢固的感情不是我爱你,而是我习惯了有你”。
文案很深情,估计香奈儿也想不到,自己还有这么一面吧。
YSL,“纵使结局不满意,遇见已是上上签”。
不懂就问,外国奢牌也知道求签占卜这回事吗?
建议网友们脑洞大开之前,先做一个文化背景调研。
迪奥,“我目光短浅,眼里只有你,我有两个心愿,你在身边,在你身边”。
乍一看还以为是偶像剧台词,脑海中闪过N个告白名场面。
雅诗兰黛,“去爱一个能让你做回小朋友的人,而不是一个总嫌弃你不懂事的人”。
解锁爱情大师新身份,看来品牌开辟新业务不是梦。
Burberry,“要么找一个让你衣食无忧的人,要么找一个疼你入骨的人”。
和雅诗兰黛有得一拼,有伤痛文学内味了。
纪梵希,“别说人间不值得,你最值得”。
该说不说,这句还挺励志向上的。
图源:抖音
阿玛尼,“不求被全世界宠爱,只求这一生成为一个人的例外”。
纯爱战士应声倒地,毫无抵抗力。
海蓝之谜,“不用踮起脚尖,爱你的人自会弯腰”。
不愧是贵妇品牌,时刻保持高贵范儿。
赫莲娜,“愿你是披荆斩棘的女将军,也是令人疼爱的小朋友;愿你是一颗糖果都能收买的小姑娘,也是一座金山换不回的女英雄”。
在清一色的情感语录中,竟然还有独立女性意识输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下子让人惊艳。
超乎反常的举动,甚至引发网友猜测这是赫莲娜的“广告”,品牌商战越来越炸裂,令人哭笑不得。
短短一句广告语,爱马仕背上“小三”骂名,赫莲娜“搞事”身败名裂,当代网友人皆戏精。
至于为什么奢侈品都在谈爱情,网友是这样解释的:
爱情是世界上最贵的奢侈品,在思维逻辑上完成闭环,网友的创造力不得不服。
过足了文案的瘾,丝毫不考虑奢侈品牌的死活。
奢侈品之所以成为网友“造谣”的重灾区,一是基于高级的品牌光环,一段无病呻吟的文字冠上奢侈品的头衔,立马提升了“含金量”,改变了大众的观感。
这种操作大家也见怪不怪,主打的就是一个致敬瞎编。
另一个原因,奢侈品文案稀少,给网友留下了大片创作空白,充满神秘感。
大多数时候,奢侈品的广告都不是给普通人看的,在国内几乎很少见到奢侈品的文案。
事实上,真正的奢侈品文案并不为情情爱爱纠结,而是从品牌调性和受众群体定位出发,传递专属品牌价值观。
全球疫情期间,爱马仕为正在装修的米兰新店写了一句围挡文案,翻译过来大意是“爱也许不会在你光芒万丈的时候出现,却在你狼狈不堪的时候降临”。
鼓励人们怀抱着积极的心态度过灰暗的时光,联系社会背景来看,这句广告语充满深意,称颂爱与希望,远远大于爱情本身。
阿玛尼往往在产品包装里附赠创始人的语录,“优雅并非顷刻间的引人注目,而是让人永志难忘”。
巩固用户对阿玛尼的品牌形象认知,用岁月沉淀为品牌赋能。
很多时候,创始人的意志就是奢侈品牌内核的体现,因此创始人的语录就是最好的奢侈品文案。
香奈儿女士的一句“永远简单,绝不多余”,道出了潮流的精简哲学,成为流传至今的经典。
即使放到现在,简约风也不会随流行趋势而过时,文案彰显了香奈儿一贯的时尚力。
奢侈品文案的独特魅力,敢于表达前卫先锋意识,与世俗偏见碰撞,诠释品牌精神内涵。
GUCCI曾推出反叛系列香水,其中一款取名为“Guilty原罪”,文案写道“永不为自己的快乐而感到有罪”。
采用性感大胆的视觉海报,对社会世俗强加的“坏女孩”标签说不,拒绝被定义。
CK的群像广告,“Begood,be bad,just be yourself”,鼓励人们直面真实,活出自我。
当然,奢侈品的广告也会侧重“奢侈”,强调阶级边界,体现至高无上的品牌优越感。
Harry Winston的品牌官网曾这样写道,“RSVP your regrets to the ordinary (敬请赐复您对普通人的遗憾)”。
简短几个词语杀伤力十足,文案充满冒犯性,是懂怎么扎普通人的心的。
总的来说,奢侈品文案在精不在多,处处体现语言的艺术,是品牌内核的具象化表达。
当奢侈品形象深入人心,牢牢占据用户心智,已经不需要文案修饰。
正如爱马仕的品牌名,足以承载沉甸甸的重量。
最后,就借用迅哥儿的“名言”结束今天的文章吧。
玩笑虽好,但是也不能造谣呐。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流行语,网络流行语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不过,当社交评论区开始流行奢侈品广告语,还是挺新鲜的。
爆火出圈的原因,不是文案审美和奢侈品价格一样高端,而是实在太太太“雷人”。
最近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爱马仕2024年广告语杀疯了。
“公开不一定是最爱,不公开的一定是最爱。深爱之人藏心不挂嘴,久爱之人在梦不在眼。”
第一次看到,感觉还挺像那么回事,字里行间充满文艺气质,不愧是奢侈品的水准。
第二次再看,文案逻辑经不起推敲,细思恐极。
一个被讨论到烂且达成共识的情感话题,竟然被爱马仕改写了正确答案。
众所周知,朋友圈公开恋爱,已经刻进了当代年轻人的恋爱观,是给予彼此安全感和信任的最直观表现。
谈了对象长期不公开的,一律视为“养鱼”行为,贴上渣男渣女标签。
而爱马仕却说“不公开的一定是最爱”,怎么看都“三里三气”的。
和网络上备受诟病的小三语录——“在爱情里,不被爱的才是小三”如出一辙。
作为奢侈品中的绝对王者,爱马仕一句话锚定受众群体,把路子走窄了。
还有网友怒斥爱马仕用文案为“小三”撑腰,鼓吹“为爱做三”,三观歪到离谱。
虽然文案里并没有提及不公开的情形,但是网友不约而同联想到第三者,认为爱马仕为“小三语录”贡献了新素材。
爱马仕公开站队“小三”,既得罪广大“原配”,又让品牌形象标签化,营销脑回路实在不能理解。
不能理解就对了,因为爱马仕压根就没说过。。。。。。
回顾爱马仕的新年营销动作,发现并没有所谓的“新年广告语”。
有意思的是,溯源这句话的出处,最早出现在2023年,自媒体每年换一个数字,又开启了新的一年轮回。
图源:小红书
天降“小三”大锅,网友们深信不疑,爱马仕实惨。
不止爱马仕,被网友爆改广告语的还有一众奢侈品牌,一个也逃不掉。
比如GUCCI,“喜欢是棋逢对手,但爱是甘拜下风”。
熟悉的调调,像极了网易云的情歌评论区。
香奈儿,“世界上最牢固的感情不是我爱你,而是我习惯了有你”。
文案很深情,估计香奈儿也想不到,自己还有这么一面吧。
YSL,“纵使结局不满意,遇见已是上上签”。
不懂就问,外国奢牌也知道求签占卜这回事吗?
建议网友们脑洞大开之前,先做一个文化背景调研。
迪奥,“我目光短浅,眼里只有你,我有两个心愿,你在身边,在你身边”。
乍一看还以为是偶像剧台词,脑海中闪过N个告白名场面。
雅诗兰黛,“去爱一个能让你做回小朋友的人,而不是一个总嫌弃你不懂事的人”。
解锁爱情大师新身份,看来品牌开辟新业务不是梦。
Burberry,“要么找一个让你衣食无忧的人,要么找一个疼你入骨的人”。
和雅诗兰黛有得一拼,有伤痛文学内味了。
纪梵希,“别说人间不值得,你最值得”。
该说不说,这句还挺励志向上的。
图源:抖音
阿玛尼,“不求被全世界宠爱,只求这一生成为一个人的例外”。
纯爱战士应声倒地,毫无抵抗力。
海蓝之谜,“不用踮起脚尖,爱你的人自会弯腰”。
不愧是贵妇品牌,时刻保持高贵范儿。
图源:抖音
赫莲娜,“愿你是披荆斩棘的女将军,也是令人疼爱的小朋友;愿你是一颗糖果都能收买的小姑娘,也是一座金山换不回的女英雄”。
在清一色的情感语录中,竟然还有独立女性意识输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下子让人惊艳。
超乎反常的举动,甚至引发网友猜测这是赫莲娜的“广告”,品牌商战越来越炸裂,令人哭笑不得。
短短一句广告语,爱马仕背上“小三”骂名,赫莲娜“搞事”身败名裂,当代网友人皆戏精。
至于为什么奢侈品都在谈爱情,网友是这样解释的:
爱情是世界上最贵的奢侈品,在思维逻辑上完成闭环,网友的创造力不得不服。
过足了文案的瘾,丝毫不考虑奢侈品牌的死活。
奢侈品之所以成为网友“造谣”的重灾区,一是基于高级的品牌光环,一段无病呻吟的文字冠上奢侈品的头衔,立马提升了“含金量”,改变了大众的观感。
这种操作大家也见怪不怪,主打的就是一个致敬瞎编。
另一个原因,奢侈品文案稀少,给网友留下了大片创作空白,充满神秘感。
大多数时候,奢侈品的广告都不是给普通人看的,在国内几乎很少见到奢侈品的文案。
事实上,真正的奢侈品文案并不为情情爱爱纠结,而是从品牌调性和受众群体定位出发,传递专属品牌价值观。
全球疫情期间,爱马仕为正在装修的米兰新店写了一句围挡文案,翻译过来大意是“爱也许不会在你光芒万丈的时候出现,却在你狼狈不堪的时候降临”。
图源:小红书
鼓励人们怀抱着积极的心态度过灰暗的时光,联系社会背景来看,这句广告语充满深意,称颂爱与希望,远远大于爱情本身。
阿玛尼往往在产品包装里附赠创始人的语录,“优雅并非顷刻间的引人注目,而是让人永志难忘”。
巩固用户对阿玛尼的品牌形象认知,用岁月沉淀为品牌赋能。
很多时候,创始人的意志就是奢侈品牌内核的体现,因此创始人的语录就是最好的奢侈品文案。
香奈儿女士的一句“永远简单,绝不多余”,道出了潮流的精简哲学,成为流传至今的经典。
即使放到现在,简约风也不会随流行趋势而过时,文案彰显了香奈儿一贯的时尚力。
图源:小红书
奢侈品文案的独特魅力,敢于表达前卫先锋意识,与世俗偏见碰撞,诠释品牌精神内涵。
GUCCI曾推出反叛系列香水,其中一款取名为“Guilty原罪”,文案写道“永不为自己的快乐而感到有罪”。
采用性感大胆的视觉海报,对社会世俗强加的“坏女孩”标签说不,拒绝被定义。
图源:小红书
CK的群像广告,“Begood,be bad,just be yourself”,鼓励人们直面真实,活出自我。
图源:小红书
当然,奢侈品的广告也会侧重“奢侈”,强调阶级边界,体现至高无上的品牌优越感。
Harry Winston的品牌官网曾这样写道,“RSVP your regrets to the ordinary (敬请赐复您对普通人的遗憾)”。
简短几个词语杀伤力十足,文案充满冒犯性,是懂怎么扎普通人的心的。
总的来说,奢侈品文案在精不在多,处处体现语言的艺术,是品牌内核的具象化表达。
当奢侈品形象深入人心,牢牢占据用户心智,已经不需要文案修饰。
正如爱马仕的品牌名,足以承载沉甸甸的重量。
最后,就借用迅哥儿的“名言”结束今天的文章吧。
玩笑虽好,但是也不能造谣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