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环境部11月20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概要显示,仅三成雾霾来自中国,韩国媒体对此纷纷作出评论,直呼“意外”、“无法让人相信”。
韩国媒体甚至政府官员一直认为中国是引发雾霾的主要原因,并与北京争论不休。图为2014年12月29日,雾霾笼罩的首尔市中心光化门广场。当日,韩国首尔遭遇入冬以来最严重的雾霾天气,首尔市发布首个PM2.5预警。(新华社)
综合媒体11月21日报道,这份由中日韩科学家就东北亚空气污染物长距离输送项目开展的共同研究显示,韩国境内51%的细颗粒物(PM2.5)来自国内的污染因素,32%来自中国。
此次是中日韩三国专家首次对大气污染物问题进行共同研究,三国政府联合检查研究并发布报告指出,中日韩主要城市的细颗粒物成因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因素在中日韩细颗粒物成因中的占比分别为91%、55%和51%。从国外成因来看,韩国的空气污染物中,来自中日两国的各占32%和2%,其余来自朝鲜、蒙古国、东南亚等地区。从韩日两国流入中国的空气污染物比例分别占2%和1%,从韩中两国流入日本的比例分别为8%和25%。
这一结果让一直抱怨中国是最大雾霾输入国的韩国媒体难以接受。韩联社称,如果将时间范围限定在12月-3月份,“估计中国的空气污染物对韩国的影响更加严重”。报道还引述韩国环境科学院的调查称,2019年1月11日至15日韩国空气污染物中有18%-31%来自国内因素,有69%-82%来自国外。
韩国《每日经济》11月20日称,当天发布的中日韩大气污染物长距离输送项目研究结果“多少有些令人意外,中国对韩国的影响要小于预期”。
韩国《世界日报》指出,研究结果无法缓解韩国国民的不安和困惑。“这是令人无法相信的数据”,中国雾霾对韩国的影响程度与韩国国民的“感觉”背道而驰。
中国2016年开始重拳治理雾霾。图为北京晴霾对比图,上图在建“中国尊”清晰可见,下图消失在雾霾中。(VCG)
上图:2017年1月9日,蓝天下的北京故宫角楼。下图:2017年1月5日,雾霾期间的北京故宫角楼。(VCG)
上图:2017年1月9日,蓝天下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下图:2017年1月5日,雾霾期间的中国国家博物馆。(VCG)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庚辰表示,中日韩三国污染物的互相影响是老问题,在学术界已经有了共识。相对来讲,中国排放量肯定比韩国、日本要大,因为发展阶段不一样。但这个问题还要从历史角度来看,大家都公认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日本工业高速发展的阶段,污染物排放很多,对中国的影响也很严重。
此外,中日韩共同研究报告概要还提到,2000年至2017年进行的空气质量监测结果显示,三国的硫酸化合物、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浓度均呈递减趋势。2018年韩国的年均PM2.5浓度较2015年下降12%,同期中国则下降了22%。
韩国环境部11月20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概要显示,仅三成雾霾来自中国,韩国媒体对此纷纷作出评论,直呼“意外”、“无法让人相信”。
韩国媒体甚至政府官员一直认为中国是引发雾霾的主要原因,并与北京争论不休。图为2014年12月29日,雾霾笼罩的首尔市中心光化门广场。当日,韩国首尔遭遇入冬以来最严重的雾霾天气,首尔市发布首个PM2.5预警。(新华社)
综合媒体11月21日报道,这份由中日韩科学家就东北亚空气污染物长距离输送项目开展的共同研究显示,韩国境内51%的细颗粒物(PM2.5)来自国内的污染因素,32%来自中国。
此次是中日韩三国专家首次对大气污染物问题进行共同研究,三国政府联合检查研究并发布报告指出,中日韩主要城市的细颗粒物成因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因素在中日韩细颗粒物成因中的占比分别为91%、55%和51%。从国外成因来看,韩国的空气污染物中,来自中日两国的各占32%和2%,其余来自朝鲜、蒙古国、东南亚等地区。从韩日两国流入中国的空气污染物比例分别占2%和1%,从韩中两国流入日本的比例分别为8%和25%。
这一结果让一直抱怨中国是最大雾霾输入国的韩国媒体难以接受。韩联社称,如果将时间范围限定在12月-3月份,“估计中国的空气污染物对韩国的影响更加严重”。报道还引述韩国环境科学院的调查称,2019年1月11日至15日韩国空气污染物中有18%-31%来自国内因素,有69%-82%来自国外。
韩国《每日经济》11月20日称,当天发布的中日韩大气污染物长距离输送项目研究结果“多少有些令人意外,中国对韩国的影响要小于预期”。
韩国《世界日报》指出,研究结果无法缓解韩国国民的不安和困惑。“这是令人无法相信的数据”,中国雾霾对韩国的影响程度与韩国国民的“感觉”背道而驰。
中国2016年开始重拳治理雾霾。图为北京晴霾对比图,上图在建“中国尊”清晰可见,下图消失在雾霾中。(VCG)
上图:2017年1月9日,蓝天下的北京故宫角楼。下图:2017年1月5日,雾霾期间的北京故宫角楼。(VCG)
上图:2017年1月9日,蓝天下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下图:2017年1月5日,雾霾期间的中国国家博物馆。(VCG)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庚辰表示,中日韩三国污染物的互相影响是老问题,在学术界已经有了共识。相对来讲,中国排放量肯定比韩国、日本要大,因为发展阶段不一样。但这个问题还要从历史角度来看,大家都公认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日本工业高速发展的阶段,污染物排放很多,对中国的影响也很严重。
此外,中日韩共同研究报告概要还提到,2000年至2017年进行的空气质量监测结果显示,三国的硫酸化合物、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浓度均呈递减趋势。2018年韩国的年均PM2.5浓度较2015年下降12%,同期中国则下降了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