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状元揭秘:我们那届18个省状元为何都选择出国?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7月23日 21点56分 PT
  返回列表
76642 阅读
56 评论
加拿大和美国必读

编者按:今天,是全国多地高考查分的日子,热搜从早晨开始,在微博上就没有下来过。虽然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但每年到这个时候,高考状元——这种“别人家的孩子”就会成为热点。前几年有个报告说,高考状元“到大学就不行了”“成就平平“。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邀请到某届北大高考状元现身说法,跟大家聊聊他那一届53个省状元的出路。

每年高考结束后,高考状元们都能引起不少关注。赞誉者有之,不以为然者也有。其实,就像在奥运会上,即使水平几乎一样,冠军得到的关注和奖励常常远多于亚军,这只是个很正常的大众心理。在本文中,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北京大学近年来某一届毕业的省级高考状元们的出路,并分享一点这个头衔给我带来的影响。不避“炒冷饭”之嫌,希望能提供大家一些不太常见的真实信息和思考。

以往对高考状元的报道几乎都是他们高中毕业时的信息,很少有收集到他们大学毕业时出路的,希望以下分析能填补一点空白。

一、6人去往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继续深造

当年毕业前,北大应届的53位各省高考状元和国际奥赛金牌得主们(为简短,以下统称“状元”),编了一本通讯录,记载了大家的去向。当年本科去香港和出国的风气还不兴盛,北大清华基本就平分了全国的高考状元和金牌得主。

北大的状元们毕业时,出国读书的占了1/3,有18人。国内保研(大多数在本校)的13人,约1/4。直接工作就业的有10人,约1/5。另外有12人,没有收集到信息或延期毕业。前几年有一份报告号称追踪了很多高考状元,得出他们出路平平的结论,我觉得非常可疑,毕竟我们同届同学毕业时自己收集,都只能收集到大概8成状元的出路,那份报告的数据质量如何,实在不得而知。

在18位出国读书的状元们中,最顶尖的世界名校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这三个学校,每所学校各有两人,其他的有去美国、法国、香港、新加坡的。其中许多是拿全额奖学金。

我想这个成绩,放在任何一个群体当中,都是非常不错的。

当年我大三的时候,上课放眼望去,好多同学都在书桌下面看GRE考试的词汇书背单词或做题,对于理工科的尖子生来说,毕业后去美国读博读硕,似乎是个自然而然的选择,师兄师姐们都是这么走的。对于我们这种商科类学生来说,虽然比较难拿到全额奖学金,但在家里经济许可的情况下,出去读个硕士也是很有吸引力的选择。

在国内保研的同学们,研究生毕业之后发展如何,我就没有数据了。但能获得保研资格,在本科阶段学习成绩一般也是还不错的,并不存在某些人说的“到了大学就不行了”的情况。

10位登记了工作单位的同学们,单位包括中金公司、德勤、罗兰贝格咨询、平安集团等知名中外企业,有两位去了律所,还有人民日报、西部管道公司等国家单位,都算是不错的出路。

虽然我没有北大或其他高校的总体数据来直接对比,但从以上简单的罗列和分析中,读者应该可以对状元们的出路有自己的评价。以我在北大的观察,这样的水准在北大至少也是平均水平以上。退一步说,如果这样叫做“成就平平”,那我很好奇哪个学生群体平均来说有更好的出路?

状元这个头衔,在北大其实没有什么太特别的,省级的状元一般同院同学还是会知道,光华管理学院作为北大热门院系之一,每年都能收到10个左右省状元。但大家其实也都清楚,一次考试中影响成绩的因素太多了,能得到“状元”,很多时候还得感谢运气。

二、为什么状元们都热衷出国留学、就业?

大家可以从上面的数据中看出,状元们出国的占了不小的比例,以我对周围出国的同学的了解,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基础科学和前沿理工科方面,国外的学术水平还是比国内高,在国外(特别是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以后,就有在世界科研前沿竞争的水平,即使是日后想回国,“洋博士”还是比“本土博士”吃香一些,不信的话,您可以找北大或清华任意一个理科院系,看看里面青年教师都是在哪里取得博士学位的。

其次,在商科方面,比较多同学选择出国读了硕士之后就业,海外的硕士经历对从根本上提高英文沟通交流能力,胜任国际化的职场环境,还是有很大的加分作用。国内的硕士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把本科学过的知识再上一遍稍微加深版,对个人水平的提高比较有限。

最后,吸引很多高考状元,和优秀的中国学生留在海外的原因还有:国外居住环境较好,人际关系相对较单纯,工作生活平衡较好,加班文化没那么严重,子女教育环境较好等等。

以我自己为例,来美国留学,毕业后也就在这里工作生活了。对于我这样平凡家庭出身的学生,在美国付出同样的劳动强度,能获得的生活质量确实比国内要高。别的不说,如果我回到国内,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在一线城市抽中车牌,买一辆真正属于自己的车,而在美国,随便一个学生都可以用几千美元就买到一辆开起来非常舒适的二手车。住房方面,同样价格在我居住的美国首都华盛顿郊区,可以买到非常宽敞的两层小房子,如果在国内工作,就很够呛。饮食方面,我出国10年,在国外从来没有听媒体报道过哪种食品出现黑心事件,去超市也从来不会担心买到的吃的东西有质量问题。每天出门,看到蓝天白云,也会提醒自己这不是理所当然的。

我没有非要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成为人上人的追求,我觉得平凡而舒适的生活就足够好了。

已有小孩的同学们,孩子教育也是他们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我曾经听一位同学说,他把孩子送回中国上小学,想多学一些中文,后来发现,学校竟然要求孩子们说谎,领导来检查的时候不允许说布置了作业。

在美国毕业的时候,直接回国的同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有一番大追求或家里有深厚背景,早就想好回国要如何大展身手,也早就找好国内工作的。另一种是因为求职困难,或者签证问题无法解决,不得不回国的。其他同学,大多还是会试一试在国外找工作,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机会。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18年的《美国博士学位调查》,在 6182 名中国籍留美博士获得者中(其中 5689 人为科学与工程领域,493 人为非科学与工程领域),有 79.4% 打算留在美国。

三、状元头衔给我带来好处了吗?

这个头衔带给我的好处,除了大学期间的奖学金和一些经济收入外(后来几年很多状元去香港大学获得了高额奖学金),其实最实际的,是能够在不太熟悉的时候,获得别人多一点的关注,会让多一些读者有兴趣和耐心看看我写了什么,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获得读者的关注,本身就不容易。另外,有时候别人知道你曾经有这个成绩,会增加对你的信任和肯定,这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负面影响,浅层一点说,有时难免有压力,不希望自己做事做得很差,让人得出“不过如此”的评价。

深层一点,我觉得是一种对单纯追求成就感的奋斗的“疲倦”。我认为要想事业取得成功,有几种“诱因”是不可缺少的,其中包含工作的经济回报,工作给人的非金钱价值,还有努力追求目标带来的个人成就感。当一个学生在高考这样的竞争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了一些成就感之后,有可能日后也觉得“奋斗半天能得到的成就感,其实也就是如此吧”。但很多时候,如果少了这样的“进取心”,对日后的职业发展是不利的。

其实,关注高考状元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那些为了学生们默默付出的老师们,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幸得到过许多好老师的关心和培养。我后来有机会教过一些学生,也更能理解教师这个职业的不易之处。老师对学生的额外付出,可以给学生带来很多收益,而老师们却很少因此获得相应的回报。

所以,不管大家高考成绩如何,都应该找机会对老师说声谢谢,或者,回学校看看多年未见的老师们吧!

作者简介未名河,福建省高考文科状元。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后赴美留学。对高考、教育、出国留学的话题均有自己的思考。

新浪微博
1 楼
个人利用大过天 从当官到百姓出国热应该不是什么秘密了吧
搞啥都好
2 楼
出国留学当然是最佳选择,全额奖学金省钱,硕博连读省时间,还有大量机会结交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累积人脉。 但是工作1-2年之后选择定居海外的人都是目光短浅的傻子
i
inewbie
3 楼
国外居住环境较好,人际关系相对较单纯,工作生活平衡较好,加班文化没那么严重,子女教育环境较好等等。 这是哪年的见识呀! 没出过国吧!
路人甲妻
4 楼
清華北大純粹就是美國的預科學校,目的只是為美國收羅人才為美國國家利益服務,清華北大讓中國在中美競爭中損失慘重,單從這個意義上講我是很支持中美脫鈎的…
t
talkswitch
5 楼
这就是平民选拔制度的问题。平民出身的人往往没有什么眼光,只能顺着通道向上走。自我设定的天花板非常低。
老虎爱小米
6 楼
如果一个国家,连谷歌推特油管都不让用,成天要政治学习理解掌握一个小学生领导大放的厥词,这样的环境怎么搞科研?
m
mml999
7 楼
科举一千年,你能说出几个状元名字。
天临
8 楼
为自己而活,不在意别人眼光,挺好
d
deerfoot
9 楼
其实,状元的能力也是有限的。
t
talkswitch
10 楼
范进中举人的那一刻不过是个傻子,可是进入官场几年下来,就变成了一个有官威的官老爷。 科举制度只是选拔机制,人才培养在官场职场。现在没有古代这种专门的培养机制,更不要说出国的人。 这种条件先,平民出生的人在竞争中有天然劣势。而作为外国人的留学生,混个中产不难。要出成绩就更不容易。
f
firenew
11 楼
我认识一个医学博士,他当初读书那会儿的同学都出国了,他被学校留在国内整整10年。然而没有卵用,学校留他是为了扩校,国内规定要从院升大学需要有至少一个博士 然后他在国内坐了10年办公室,天天上班就是喝茶聊天,屁用没有。后来找个机会也出国了,现在发表了很多专业论文,但是混的没那些早出国的同学好。 国内那个体制,有人才也出不了头的,醒醒吧
默默的浪漫
12 楼
这是留学中介广告贴嘛
c
cccxxx
13 楼
一个小学毕业的博士领导一切,而且还要终身制,真要搞科研的,一回国内发现科研院所里的领导者尤其党书记和习一模一样,除了会吹牛抢功,就是溜须拍马,其他专业水平几乎为零,他们只有整人斗人才最专业!
t
talkswitch
14 楼
状元不象一般的进士外放做官,对他们其实很不利。 第一是失去了锻炼的机会,第二是容易卷入中央的政治纠葛。大池塘里的小鱼容易被吃掉。
y
yinsunchuen
15 楼
不說酸葡萄了。若有選擇,自然入哈佛等讀博士了。之後只要找到工作,還是留在美國的。 只是再發展下去才知做中國人在尾國是原罪,於是如龜免跑最後免還是輸的,是被逼睡覺,能忍的便做尾國人了,不能忍便回國愛國了。 人才外流,本是全敗,但政治插手令部份回國,算是小敗但長遠可以仍有著數的。
d
deerfoot
16 楼
随着教育的普及,网络的发展,信息爆炸,状元也逐渐失去了接触前端技术的特权。而且是人就会有时间,范围,人际等的限制,不可能通吃。另一方面,状元只能说明考试能力出众,要想真要出成绩,其他能力也需要。马云,乔布斯,马克斯的成功更让人感觉到不应把注意力过多集中在状元身上,那也可能毫无意义。
b
bwolf
17 楼
有能力当然出国,在国内,或者有好爸爸,或者能说会道
午哥牧人
18 楼
不用解释,一切都是向钱看。把自己说的那么清高是装逼。
开水送服
19 楼
你在哪国,读的什么专业?张嘴就来,事💰的事还是国内学术腐败的事你不清楚?!
不渴而饮
20 楼
个人追求更好的未来无可无不可,生活质量、经济收入什么的这都正常。“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寒窗十年报效国家不太可信,说向往自由民主更是胡扯。自由是相对的,文化是绝对的。
O
Onslaught
21 楼
正常人都不会为中国卖命的
陷疯稻谷
22 楼
理工科的回去的比以前多多了
t
tuitui
23 楼
为啥不研究一下出国10年之后北大清华的回国比例?至少一半以上的都回去了。
陷疯稻谷
24 楼
笑死,千人计划回去的多了去了,英雄啥,人才回流在增加是事实
l
liebsh
25 楼
哪个博士愿意被小学生统治!!!
x
xiaorongpku
26 楼
一个萝卜一个坑,拔出萝卜带出泥。
r
robin1111
27 楼
出国是为了党和国家。人民就算了,蝼蚁而已
r
robin1111
28 楼
带着外籍护照回去了。赚钱去了。
r
robin1111
29 楼
五毛们不也是嘴上爱党爱国,身体出国吗?
陷疯稻谷
30 楼
: 能做贡献就行,那些没拿到政屁的不也是为外国声嘶力竭?
陷疯稻谷
31 楼
对嘛,人家也是出去赚钱嘛
C
Cuisiner
32 楼
看不懂外文,对于高学历的人就是耻辱。 这几年中国的经济水平有提高了, 刚改革开放的时候,那个差距大到无法想象, 出国是所有人的梦想
f
freedomyin
33 楼
知道,你全家都在白皮猪的几把下拼命呢!真是辛苦你了!
雪中奔牛
34 楼
这个倒霉熊孩子,三观不正,北大清华毕业去梁家河才是无限前途的起点
午哥牧人
35 楼
: 哪国没有腐败? 拿腐败说事就是装逼,装逼被雷劈。
i
intuition123
36 楼
现在海外华人的生存环境已经被破坏了,炒房和欺诈, 就是西方普通人反华的最主要原因,与西方政客和媒体怎么说没有直接关系。 炒房子的先是香港回归造成的香港人外逃,然后是先富起来的中国富豪,再接着大规模移民到海外的普通中国人也都是训练有素的直接炒房; 中国如果没先搞嘉汉林业诈骗,加拿大公众也不至于支持政府抓捕孟晚舟,禁华为。为了几十亿美元的诈骗,中国现在损失的远远不止了吧
只想一个人
37 楼
可能还是国内环境有点复杂,主要是人际关系
d
daren
38 楼
这个小学薄屎生猪头小儿被他的太监崴脚步长王毅高级黑成引领世界的装卸工。
C
Cup3
39 楼
出国靠自己本事吃饭,在国内靠人情,家庭地位。
起个什么呢
40 楼
但凡能在国内混的香的谁会出国。
x
xxxxx
41 楼
看到中科院90个人的悲剧,哥无比庆幸。差一点就去了科学岛,保送硕博连读,2000元一个月起,还有项目补贴。毕业很大几率留在那儿。
O
Omeagego2003
42 楼
出国想做出成绩难。
t
tianzhihu
43 楼
自己没能力没本事留在海外就吹别人是傻子?哪来的傻逼玩意。
z
zakz
44 楼
福利待遇不是问题,问题是没有比较优势,和可见的预期
遗精的美好
45 楼
成天拿个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去比较物质,能赢才是见鬼了。美国那么强大,那么多人留在美国,结果差距还在不断的被中国缩小,就说明某些方面出了大问题,并没有将优势很好的发挥出来。
青蛙
46 楼
no no no no 婊贝们, 你们都错了, 出国深造是远远不如在中国再读个小学成就高的
d
dudulac
47 楼
:国外居住环境较好,人际关系相对较单纯,工作生活平衡较好,加班文化没那么严重,子女教育环境较好等等。 这些都是硬伤,看看如何吸引人才如何改进?这都是需要做的工作否则绝对不会在世界上站住脚
d
dudulac
48 楼
对于这个问题五毛水军就不要洗了,高级黑吗?要把中国带入死地吗?有问题要提出来解决,一味的拍马屁包脓疮迟早要倒霉
搞啥都好
49 楼
老老实实住你的地下室,傻逼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