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专家称不会有第2波疫情 白宫要求民众忍受新冠!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7月4日 21点55分 PT
  返回列表
82696 阅读
42 评论
海外网/南华早报/界面新闻

资料图:美国政府5月份于玫瑰园介绍疫苗研究情况。(图源:Getty Images)

海外网7月5日电 美媒称,白宫计划在未来几周内就应对新冠病毒大流行采用新的计划,其总体基调为美国民众“需要忍受病毒(live with it)”。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 News)4日报道,特朗普政府的一位官员表示,总统希望承认这种病毒将不会很快消失,并且极有可能在整个11月份的大选中成为挥之不去的阴影。据报道,该计划旨在让高级官员向民众宣传不管病毒如何,经济和生活都必须向前发展。该官员称:“病毒与我们同在,但我们需要忍受它的存在。”

在白宫发布新消息之前,特朗普就在本周说他相信这种病毒最终将“消失”。特朗普告诉福克斯商业,他对经济复苏持乐观态度。特朗普还反复表示,美国必须“恢复营业”,“我确实相信现在已非常安全”。

据报道,更频繁的新冠疫情工作简报也将回归成为美联邦政府计划的一部分,本周就将举行更多会议,以应对不断增加的病例。此外,一种名为“池测试”的批量抽样病毒检测模式亦会被用于病例筛查之中,以极大地扩展测试功能。

早前由于美国政府强调快速推进经济社会生活的复苏,疫情简报被取消。但复工后,特别是自5月份阵亡将士纪念日以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猛增。在过去的两周中,全美除10个州外,所有其他州的新报告病例都有所增加,并且有明显迹象表明上升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进行了更多的测试。本周全美更是创下了自周三(1日)以来连三3天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超过50000的记录,周四(2日)更是超过55000例新的病例。

公卫专家对此发出警告,必须阻断病毒或减缓其传播速度,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休斯顿卫理公会医院的首席创新官施瓦茨(Roberta Schwartz)敦促公众继续采取健康预防措施,包括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遵守手部卫生规定,并建议在假期继续待在家里。有美国“抗疫队长”之称的福奇(Anthony Fauci)也警告说,如果不采取行动减慢病毒速度,美国可能会开始看到每天新增超过100000起的病例。(海外网 侯兴川)

港媒:中国经验表明疫情第2波不一定是灾难

香港《南华早报》7月2日文章,原题:中国的经验表明新冠疫情第二波不一定是灾难

6月11日,北京一轮与批发市场有关的病例激增突如其来,唤起人们对武汉的痛苦记忆。然而,与我们第一次遭遇病毒不同,这次没有全城封锁。在高风险区以外,生活照旧,目前疫情已得到控制。

这提醒我们,新冠肺炎传播无声无息,随时可能再次出现。但好消息是,北京的经验表明,我们可以用一种将破坏性降至最低的方式来驯服第二波疫情。

第一个不同是我们的了解和准备水平。最初,我们对新冠病毒知之甚少,也没有做好应对的准备。面对不确定性,全面封锁是避免潜在灾难的唯一办法。现在虽然仍有许多未知数,但我们对这种病毒如何传播和影响人们有了更好的了解。像北京这样的城市已经发展出一个结构和机制的“免疫系统”,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迅速启动起来。

第二个区别是时间范围发生了变化。早期的封锁是与时间赛跑,赶在医疗系统不堪重负之前,不惜一切代价阻止疫情扩散。现在,我们知道这种病毒已经在世界上传播开来,并且会持续到疫苗到来。我们面临的挑战更像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这些新情况改变了疫情管理的方法。拯救生命仍然是首要任务,但我们可以且必须全面思考为抑制病毒而采取的行动。

过度使用全面封锁只会加大该流行病的经济后果。我们不应采取一刀切的措施,而应根据风险,有针对性地应对每一个新的聚集性传播。精准的方式可以让我们把资源集中在关键领域,为接下来的鏖战积蓄力量。

至于精准的方法是什么样的,北京的应对指出了两个关键要素。第一是数据。数据可以实现更精细的方法。北京在一周内检测了近230万人,并通过短信通知有风险的市民。全市300多个街道乡镇都按风险级别进行了分类。在城市的其他地方,只要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生活和生意就可以继续进行。

迅捷的社会响应机制是精准反应的第二个要素。政府、私营部门和非营利组织合作收集、发布数据并采取行动。基层团队对个别的社区、建筑物和组织采取了相关措施。国际劳工组织的研究证实,通过有效的检测和跟踪系统,工时损失可减少50%。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全球抗击疫情需要更聪明、更注重协作。在这场与新冠病毒的马拉松比赛中,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冲过终点线。(陈俊安译)

德病毒学家称不会有第二波新冠疫情,因新冠病毒会长期与人类共存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3日消息,德国主要病毒学家之一、波恩大学医学院病毒学与艾滋病毒研究所所长亨德里∙斯特雷克(Hendrik Streeck)教授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第二波新冠病毒引起的国际感染浪潮不会出现,因为有理由认为这种病毒不会完全消失,并且将成为一种地方性、长期存在的人类冠状病毒。

斯特雷克表示:“我认为不存在第二波新冠病毒感染浪潮,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国际层面上。我想说,我不认为这种病毒会消失。新冠病毒将成为一种新的地方性冠状病毒。”

他补充称,在疫苗出现之前,不可能消灭新冠病毒,目前还没有这种疫苗。专家提到:“至今为止,我们没有找到抗人类致病冠状病毒的疫苗,正是因此我们必须将新冠病毒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病毒学家认为:“我们应该开始与病毒共同生活。这意味着,我们应该明白哪些措施更有效,重要的是知道什么可以更好地封锁病毒。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将向正确的道路前进。”

教授认为,存在两个确实导致新冠病毒感染的主要因素。他表示:“这是接近度和时间。如果您位于被感染人员的附近,并与其共度很长时间,那么很可能会发生感染。封闭空间内可以进一步增加感染的风险。”

专家认为:“消毒起着次要作用,因为新冠病毒是空气飞沫感染,而不是接触性感染。但是如果有人用手捂着打喷嚏或咳嗽,然后开门,在患者之后触摸门把手,然后接触到粘膜,就可能出现感染的情况,但这不是主要传播途径。”

t
terryisddd
1 楼
德国专家称不会有第2波疫情 白宫要求民众忍受新冠!---第一波還沒過去,哪裡來的第二波問題? 美國現在每天5萬人的高位,談什麼第二波?,政客們『要求民众忍受新冠!』那是玩忽職守,無能透頂,草菅人命。
k
kiyotta
2 楼
不会有第二波,那是因为第一波就压根儿从没好过
铗归来
3 楼
: 是啊,这个才是可怕的地方,觉得是厌恶生活,甚至有些绝望了,无所谓了。
a
aamamamia
4 楼
怕是怕的,但过了劲习惯了生活还要继续
c
cbcdotca
5 楼
不会有第二波疫情了,第一波就全民免疫了。
B
Bostonleo
6 楼
川普赶紧自己忍受一切,无能为力的领导者!
d
davidzqq123
7 楼
估计美国是只能等每个人得一次看谁LUCKY了。
傻逼一个
8 楼
中国专家称不会有第2波疫情 北京要求媒体播报新冠零新增
知名入土
9 楼
川普打脸不?中国还有一系列亚洲国家用实例证明,只要政府有所作为,病毒可防可控,经济也能最大可能的恢复正常。川普政府的整个防疫政策就是个无头苍蝇,尼玛全部精力都内耗在党派之争和推特甩锅上了,搞到现在这种逼样,然后又舔着脸要全民去承受! 去死吧!川普和川狗们!
M
MnMNeo
10 楼
因为应付不来了呗,居然还引用中国经验....不是说中国数据都是假的吗?哈哈
一起同过窗
11 楼
你不用盯着中国,看看人家怎么做的,再看看美国,再看看邻居我们加拿大。
g
gaotyuan3
12 楼
狗粮辛苦了
遗精的美好
13 楼
中国的经验在欧美国家具有不可复制性。对隐私的保护,和对政府的不信任,就让针对病毒的追踪和隔离难以实现。
来凑热闹的
14 楼
人类向这个浑身长着犄角的小东西认输啦?
t
tedian
15 楼
没关系 按民主人士的说法只要政客能挨骂就好 反正任期一到拍拍屁股走人
犬涼不高兴
16 楼
意思就是为了不影响利益集团们继续挣钱,民主政府决定放弃抗疫了。屁民们要学会live with病毒,生死由天,反正有钱的政客们是很民主的,住在从街道看不到大门的豪宅里也不太担心会传染。至于屁民们,反正富豪政客们都是你们自己选出来的,如果屁民得病死了也别怪谁,自己选的屎应该含笑吃下去,至少死掉也是民主的死掉,足以含笑九泉,临死还要大呼三声民主万岁
不爱不行
17 楼
美国人多死一些挺好的,就算地球清楚不可回收浪费土地资源的垃圾了
文学少年
18 楼
中国的经验在欧美国家具有不可复制性。因为对政治偏执的愚蠢大大超过拯救百姓的意愿。
想拿钱的愤青
19 楼
饿死或者病死吧
G
GTOtiger
20 楼
专家之前还声称戴口罩没用呢? 专家的话 还可信吗 自己感悟吧。 民主国家为了忽悠选民的选票啥干不出来啊。
花和尚1
21 楼
美国第二波高峰是假新闻?
老干葱的地得
22 楼
哇塞 看留言我以为美国已经灭国了呢.....还以为德国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省了呢 还以为俄罗斯要统计东方了呢
s
sharpman
23 楼
美国都那逼样了,可白宫为什么没人得新冠?感觉不科学。还是他们有疫苗?
s
sharpman
24 楼
美国都那逼样了,可白宫为什么没人得新冠?感觉不科学。还是他们有疫苗?
s
sharpman
25 楼
你很名符其实啊。
c
cdpengjun
26 楼
烟酒害死那么多人,不也照常烟酒?共党害死那么多人,不也活得上好?
a
azz99
27 楼
拿中国的经验来说明没有第二波疫情?脑袋进水了,中国的方法谁能复制?
金山浪人
28 楼
“一种名为“池测试”的批量抽样病毒检测模式亦会被用于病例筛查之中,以极大地扩展测试功能。” ---开始抄中国的“作业”了!不过可能不好使因为这个方法适用于感染者比例非常小的情况下,像米国的感染情形基本上每组样本池都要重测就还不如每个人直接测。
n
nico4587
29 楼
: 不寻死,但是不应该怕死,看看宇宙,看看地球,再看看自己,有什么可怕呢
g
gaotyuan3
30 楼
共产党治理有方,中国绝大多数人支持
C
Claude_Z
31 楼
群体免疫呗,狗粮们赶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