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扩张的中国海军再迎重要节点,2020年1月12日,055型导弹驱逐舰首舰南昌舰正式服役。新华社指,该型舰突破大型舰总体设计、信息集成、总装建造等关键技术,装有防空、反导、反舰、反潜武器,具有较强的信息感知、防空反导和对海打击能力。
截至目前,中国共建造8艘055,除首舰外,5艘已下水舾装、试航,另2艘在建。该舰虽属新船,但型号非首见。1968年中国海军计划开发代号055的大型火炮导弹舰,1976年下达研制任务,但因故于1981年下马。21世纪初,055项目重启,2009年正式立项,2014年开建,3年后下水,经两年多测试,乃正式成军。
055驱逐舰问世亮点多 或担三大重任
从第三代6,000吨级驱逐舰直接跨越超万吨,第四代驱逐舰055被指具有划时代意义。该舰问世最大意义在于,首次打破中国海军舰艇研制的旧框架,确立新模式,开辟新道路。055则改往日粗放设计为精细设计,实现设备小型化、通用化、集成化、标准化。
作为万吨级军舰,055具备更强的续航力、自持力,更好的适航性,可搭载更多的武器、电子设备,令整船作战功能更为全面、单位火力密度更大。该舰最大的进步在于电子信息化能力大幅提高。高精尖技术集中使用促成硬件数量、战位设置的减少,作战流程的优化,舰员人数的降低,实现指挥与控制一体化,雷达天线集成化、共形化和平板阵列化。
055还在武器配置方面首次实现防空、反导、反潜、反鱼雷和近程反导、对陆攻击的全方位战力,设置有112单元垂发系统,可共架发射多型导弹,如HQ-9B远程舰空导弹、新中程舰空导弹、YJ-18A舰舰导弹、YJ-18B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另有近程导弹、舰炮防御系统、反潜和鱼雷防御系统。
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海外经济活动频密,捍卫海洋经济命脉成为重要任务,加之周边海洋领土争端复杂化,美国加快从海上遏制步伐,以及台独倾向愈加严重,处理这些问题皆需一支强力海军,055诞生可谓恰逢其时。
未来,055将分饰多个角色,一是“带刀侍卫”,与航母组成编队,担负编队防空、反潜重任,保障航母突击群作战活动,也可实施反舰任务。中国舆论中,055始终素有航母“带刀侍卫”之称,而其与航母辽宁舰的编队测试信息也曾在网络披露过。
055未来一大角色是给中国海军航母担任“带刀侍卫”。(新华社)
二是,以055为核心,一般驱护舰作为护卫兵力组成编队,可在重要海区如南海,海上交通要道如亚丁湾,执行警戒巡逻任务,遇战事可担负编队对海、对空、反潜、对陆作战任务,需具备快反及应对复杂情况之能力。
三是,055可在登陆作战中,利用火炮和导弹压制、破坏岸防火力工事,为登陆部队扫清滩头障碍,保证顺利登陆。中国军方人士曾指,055可强化对台登陆作战的火力打击优势,联合其他舰船,可从台岛东部海域用陆攻弹攻击东海岸的军事目标。
055驱逐舰成佼佼者 加速美战略破产
055作为新锐,不仅在中国近来新建舰船中拔得头筹,关注度甚至盖过国产航母山东舰,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也跻身万吨级驱逐舰前列,成为同型舰佼佼者。伴随海军技术、海战模式发展,驱逐舰和巡洋舰的界限愈加模糊,被中国军方定位为驱逐舰的055在美国报告中反被划为巡洋舰。
全球现役现代化万吨级大型驱逐舰对比。(多维新闻)
不论这是否是华盛顿的一点小心思——将中国海军扩张与“军备竞赛”扯上关系,055已然成为全球海军现役巡洋舰/大型驱逐舰中的重要一员,余下的有巡洋舰——俄舰“基洛夫”级和“光荣”级,美舰“提康德罗加”级,大型驱逐舰——美舰“朱姆沃尔特”级、“阿利·伯克”级,日舰“金刚”级、“爱宕”级,韩舰“世宗大王”级。
由于涉密关系,055与上述舰船的对比更多地流于浅层化,故而对于一般地具有猜测性的参数以图表形式展示(如图)。但其中颇为肯定的一点是,从设计、技术上讲,多建于三、四十年前的美俄巡洋舰,已无法与055新时期同型舰做比较。同样难以相比较的还有,与中美自用不同,日韩大型驱逐舰诸多核心技术来自美国之手,总归会受制于人。
因此,在观察人士看来,能够有资格参与“竞争”的仅有三款舰船分别为055、“朱姆沃尔特”级、“阿利·伯克”级。无论是从吨位、垂发单元数及其他配置,图表所给出的内容都较为详尽,三舰孰优孰次很明显。
055在动力系统上的关键设备要优于美国驱逐舰同类产品。(中国央视截图)
而从舰体观之,055和“朱姆沃尔特”的综合射频系统、一体化隐身桅杆设计已至现代舰船的最前沿,“阿利·伯克”级高耸的三角桅杆不利于舰体隐身;作为最新雷达技术,双波段(DBR)相控阵体制,已成为近来三型舰相关话题的关键词。
根据报道,原计划安装DBR系统的“朱姆沃尔特”因资金问题被砍去S波段(对空远程搜索、跟踪、识别、火力引导)的AN/SPY-4相控阵雷达,仅剩X波段(低空补盲、对空对海精确跟踪、火控、导航)的SPY-3雷达,因此,该舰的防空能力被指堪忧。加之该型舰系“由海向陆”战略产物,已无法适应当下“大国竞争”战略,故不仅预建数量大减,且前途未卜。最新报道指,美军开始寻求下一代大型战舰替代之。
同样,美国计划在“阿利·伯克”级最新改进型号“阿利·伯克-Ⅲ”中采用DBR系统,用AN/SPY-6有源相控阵雷达替换无源相控阵SPY-1D雷达。但是,这一计划的最大问题在于时间,首舰需数年后才能下水,至于成军不知何时。这就令055成为目前全球唯一的采用双波段相控阵体制的大型驱逐舰,意义不言自明。无怪乎有专家指,这是二战以来,美国海军首次遇到在技术上超越己方的对手。
中国的电磁炮已出海测试,未来将应用于055上,进度较美国快得多。(鼎盛军事)
此外,055在动力系统上的表现也更为优异。尽管暂未使用时髦的全电推进系统,但055所用的4台GT25000燃气轮机高达15万马力的功率输出,较美舰高三分之一。更为重要的是,055所使用的“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独此一家,较已是全电推进系统的“朱姆沃尔特”安装的“中压交流综合电力系统”水平更高,为未来该舰改进国产全电推进系统奠定基础。
实际上,更值得美国关注的是,中国海军研制舰船历来有“建造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传统,在055之外,后续新一代驱逐舰的研制工作已处于进行中,且部分内容已现端倪,如新一代电磁炮武器的研制。这恐怕会加速美国在武器领域的“隔代技术差距”战略破产。
持续扩张的中国海军再迎重要节点,2020年1月12日,055型导弹驱逐舰首舰南昌舰正式服役。新华社指,该型舰突破大型舰总体设计、信息集成、总装建造等关键技术,装有防空、反导、反舰、反潜武器,具有较强的信息感知、防空反导和对海打击能力。
截至目前,中国共建造8艘055,除首舰外,5艘已下水舾装、试航,另2艘在建。该舰虽属新船,但型号非首见。1968年中国海军计划开发代号055的大型火炮导弹舰,1976年下达研制任务,但因故于1981年下马。21世纪初,055项目重启,2009年正式立项,2014年开建,3年后下水,经两年多测试,乃正式成军。
055驱逐舰问世亮点多 或担三大重任
从第三代6,000吨级驱逐舰直接跨越超万吨,第四代驱逐舰055被指具有划时代意义。该舰问世最大意义在于,首次打破中国海军舰艇研制的旧框架,确立新模式,开辟新道路。055则改往日粗放设计为精细设计,实现设备小型化、通用化、集成化、标准化。
作为万吨级军舰,055具备更强的续航力、自持力,更好的适航性,可搭载更多的武器、电子设备,令整船作战功能更为全面、单位火力密度更大。该舰最大的进步在于电子信息化能力大幅提高。高精尖技术集中使用促成硬件数量、战位设置的减少,作战流程的优化,舰员人数的降低,实现指挥与控制一体化,雷达天线集成化、共形化和平板阵列化。
055还在武器配置方面首次实现防空、反导、反潜、反鱼雷和近程反导、对陆攻击的全方位战力,设置有112单元垂发系统,可共架发射多型导弹,如HQ-9B远程舰空导弹、新中程舰空导弹、YJ-18A舰舰导弹、YJ-18B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另有近程导弹、舰炮防御系统、反潜和鱼雷防御系统。
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海外经济活动频密,捍卫海洋经济命脉成为重要任务,加之周边海洋领土争端复杂化,美国加快从海上遏制步伐,以及台独倾向愈加严重,处理这些问题皆需一支强力海军,055诞生可谓恰逢其时。
未来,055将分饰多个角色,一是“带刀侍卫”,与航母组成编队,担负编队防空、反潜重任,保障航母突击群作战活动,也可实施反舰任务。中国舆论中,055始终素有航母“带刀侍卫”之称,而其与航母辽宁舰的编队测试信息也曾在网络披露过。
055未来一大角色是给中国海军航母担任“带刀侍卫”。(新华社)
二是,以055为核心,一般驱护舰作为护卫兵力组成编队,可在重要海区如南海,海上交通要道如亚丁湾,执行警戒巡逻任务,遇战事可担负编队对海、对空、反潜、对陆作战任务,需具备快反及应对复杂情况之能力。
三是,055可在登陆作战中,利用火炮和导弹压制、破坏岸防火力工事,为登陆部队扫清滩头障碍,保证顺利登陆。中国军方人士曾指,055可强化对台登陆作战的火力打击优势,联合其他舰船,可从台岛东部海域用陆攻弹攻击东海岸的军事目标。
055驱逐舰成佼佼者 加速美战略破产
055作为新锐,不仅在中国近来新建舰船中拔得头筹,关注度甚至盖过国产航母山东舰,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也跻身万吨级驱逐舰前列,成为同型舰佼佼者。伴随海军技术、海战模式发展,驱逐舰和巡洋舰的界限愈加模糊,被中国军方定位为驱逐舰的055在美国报告中反被划为巡洋舰。
全球现役现代化万吨级大型驱逐舰对比。(多维新闻)
不论这是否是华盛顿的一点小心思——将中国海军扩张与“军备竞赛”扯上关系,055已然成为全球海军现役巡洋舰/大型驱逐舰中的重要一员,余下的有巡洋舰——俄舰“基洛夫”级和“光荣”级,美舰“提康德罗加”级,大型驱逐舰——美舰“朱姆沃尔特”级、“阿利·伯克”级,日舰“金刚”级、“爱宕”级,韩舰“世宗大王”级。
由于涉密关系,055与上述舰船的对比更多地流于浅层化,故而对于一般地具有猜测性的参数以图表形式展示(如图)。但其中颇为肯定的一点是,从设计、技术上讲,多建于三、四十年前的美俄巡洋舰,已无法与055新时期同型舰做比较。同样难以相比较的还有,与中美自用不同,日韩大型驱逐舰诸多核心技术来自美国之手,总归会受制于人。
因此,在观察人士看来,能够有资格参与“竞争”的仅有三款舰船分别为055、“朱姆沃尔特”级、“阿利·伯克”级。无论是从吨位、垂发单元数及其他配置,图表所给出的内容都较为详尽,三舰孰优孰次很明显。
055在动力系统上的关键设备要优于美国驱逐舰同类产品。(中国央视截图)
而从舰体观之,055和“朱姆沃尔特”的综合射频系统、一体化隐身桅杆设计已至现代舰船的最前沿,“阿利·伯克”级高耸的三角桅杆不利于舰体隐身;作为最新雷达技术,双波段(DBR)相控阵体制,已成为近来三型舰相关话题的关键词。
根据报道,原计划安装DBR系统的“朱姆沃尔特”因资金问题被砍去S波段(对空远程搜索、跟踪、识别、火力引导)的AN/SPY-4相控阵雷达,仅剩X波段(低空补盲、对空对海精确跟踪、火控、导航)的SPY-3雷达,因此,该舰的防空能力被指堪忧。加之该型舰系“由海向陆”战略产物,已无法适应当下“大国竞争”战略,故不仅预建数量大减,且前途未卜。最新报道指,美军开始寻求下一代大型战舰替代之。
同样,美国计划在“阿利·伯克”级最新改进型号“阿利·伯克-Ⅲ”中采用DBR系统,用AN/SPY-6有源相控阵雷达替换无源相控阵SPY-1D雷达。但是,这一计划的最大问题在于时间,首舰需数年后才能下水,至于成军不知何时。这就令055成为目前全球唯一的采用双波段相控阵体制的大型驱逐舰,意义不言自明。无怪乎有专家指,这是二战以来,美国海军首次遇到在技术上超越己方的对手。
中国的电磁炮已出海测试,未来将应用于055上,进度较美国快得多。(鼎盛军事)
此外,055在动力系统上的表现也更为优异。尽管暂未使用时髦的全电推进系统,但055所用的4台GT25000燃气轮机高达15万马力的功率输出,较美舰高三分之一。更为重要的是,055所使用的“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独此一家,较已是全电推进系统的“朱姆沃尔特”安装的“中压交流综合电力系统”水平更高,为未来该舰改进国产全电推进系统奠定基础。
实际上,更值得美国关注的是,中国海军研制舰船历来有“建造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传统,在055之外,后续新一代驱逐舰的研制工作已处于进行中,且部分内容已现端倪,如新一代电磁炮武器的研制。这恐怕会加速美国在武器领域的“隔代技术差距”战略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