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翻译错误真是“名场面” 央视又中招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0月15日 10点5分 PT
  返回列表
76945 阅读
11 评论
侃英语

这几天以巴以冲突,网上各种信息特别多,前几天有人给我发了一张截图:

这是环球网转发央视新闻客户端的一则新闻,里边关于“电池”的错译真是典中典,我记得俄乌战争爆发时,也犯过这样的错误:

新闻原文:

播报时的界面:

其实在军事场景中,battery 大概率不是电池,而是一组火力单元,或叫“炮组”,“导弹连”等,类似这样:

那么为啥 battery 可以表示“电池”和“炮组”呢?讲个我自己最新的经历:

这几天家里智能门锁没电了,这玩意特别耗电池,一次要装8节电池:

我在安装电池的过程中,就想到了 battery 这个单词,你看这个造型,是不是很像一个“炮组”?

英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的,在特定场景中有句特殊含义,再如一个经常被网友调侃的梗:magazine

生活中 magazine 一般都是“杂志”,但是在“武器”中,magazine 指“弹匣”。

但之前有媒体竟然作出了这样的翻译,来自几年前新西兰基督城清真寺枪击案的一篇文章:

不知道那位小编是如何做到逻辑自洽的…

关于那次新西兰恐袭的新闻,文章还出现了一处不当翻译,大家猜猜这个“烤肉串搬运工”到底是啥意思?

英语原文是这样的:

嫌犯称自己做过“kebab removalist”的角色。

kebab字面上的确是“烤肉串”的意思,但 kebab removalist 直译为“烤肉串搬运工”的确有点怪。

查了一下资料,结合新闻内容,kebab removalist 是一个极其“种族化”的称谓,表示“穆斯林移除者”,因为 kebab 严格来说指中东烤肉串,这里指代穆斯林;而 removalist 来自 remove(移除)一词。

结合新闻背景不难理解:一位“白人至上”的男子进入新西兰一座清真寺大开杀戒,所以他自称为“kebab removalist”,不应翻译为“烤肉串搬运工”。

新闻用词涉及到的背景有时比较复杂,不能仅根据字面意思来翻译,否则意思传递会有很大偏差。

也给所有读者提个醒,如果不学英语,想了解外面的事情,就只能看别人处理过的“二手信息”了,如果你想了解一手的,学好英语是必须的,加油!

剑指蠢货
1 楼
呵呵!现在二货领导下要全国人民不学无术禁止学习英语,走向文革张铁生文盲时代,以后应该禁止中国人看什么国际新闻,只看中国形式大好的假新闻
是的契爷
2 楼
学了英语才有机会直翻直译翻译错。也没听说禁止学英文呀?一楼的无耻蠢货是怎么意淫出来的?
龙树
3 楼
😆😂
龙树
4 楼
某种意义上,不能让这种SB学英文:)比如爱现take sth personal这种。
B
BOBOLI
5 楼
我觉得这点错误和CNN误报哈马斯砍婴儿头比起来,不值得一篇文章
文强
6 楼
lol
m
malailj00
7 楼
都在用翻译软件自动翻译,出点错很正常。
s
saikuo
8 楼
普通话拼音译各国语言真的惨不忍睹,粤语更准,LAND CRUISER叫兰德酷路泽什么鬼!?南方早就直译陆地巡洋舰了!
白萝卜
9 楼
兰德酷路泽是丰田自己想出来的。之前霸道广告翻车,赶紧把名字改成了普拉多好保持销量。顺便把陆巡也改了。 你是不知道背后原因。
两百斤
10 楼
包子的幕僚就是這個水平
X
XXyourOO
11 楼
央视版通商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