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朴珺当年买通王石身边的人 送的奢侈品是A货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0月5日 21点37分 PT
  返回列表
68407 阅读
22 评论
远方青木

王石很有钱,他的财富普通人难以想象。

据王石自己说,他在1983年发现了一个“商机”,北方的玉米运到南方,可以赚不少差价。但是王石是白手起家,没有本钱怎么办。于是,王石就从北方赊了账,让北方的玉米先发过来,王石在南方销售后,半年之后再给钱。从1983年4月到12月,短短8个月,“白手起家”的王石,爆赚300多万元,用这笔钱,创立了万科集团。王石每次提及此事,都颇为自豪,称:“这就是我下海挖的第一桶金,干干净净。”但是当年他是怎么一毛钱不花就从北方赊来了百万元级别的大量玉米,他从来都不谈,那可是1983年,普通人想从银行借几百块都很难。如果王石不是省委书记的女婿,他可能连一车玉米都赊不出来。王石的第一桶金,就挖了300多万,创立了鼎鼎大名的万科集团,40年后的王石到底赚到了多少钱?我不知道,但王石的财富肯定是一个让普通人望尘莫及的数字,毕竟当年创业的本金都有300万了,从事的还是点石成金的房地产行业。发财之后,王石对钱已经没有追求了,他想成为一名贵族。于是,王石抛弃了他的老婆,找了一个叫田朴珺的女人。

1

田朴珺,18线小影星,曾考上中央戏剧学院,2002年被勒令退学。

节选自田朴珺自传《习惯就好》

退学之后,田朴珺前往香港,在导演王晶的提携下,拍摄了不少电影,如《绝种铁金刚》。

当然,所有的电影里,田小姐都是配角。

王晶的电影,烂片为主,而且当你看到演员徐锦江,就知道这部片子的大致风格了。在香港混了4年,田朴珺没有混出任何名气,依然挣扎在18线,直到2006年,她遇到了王石。后来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王石天下都不要了,也要给这个比自己女儿还小的美女烧红烧肉。

为啥王石这么喜欢田朴珺,因为田朴珺浑身上下都充满了贵族气息啊,田小姐的贵族气息之浓厚,已经到了可以开班授课的地步了,费用高达99万。

田小姐身上的“贵族气息”,对于暴富之后,梦想成为贵族的王石,具备致命的吸引力。

田朴珺认为,中国人缺乏礼仪和素质,没有和英国人一样的贵族精神,非常有必要接受贵族文化的培训和熏陶。而这一切,是她在一座哈利波特式的400年历史的老房子,通过WIFI密码得出的结论。

我熟知这世界上的所有建筑风格,楞是没见过哈利波特式的老房子,哈利波特这部电影,肯定不是400年前拍的。而哈利波特当年在电影里住的房子,也只是一个楼梯间。。一个连哥特式建筑都不认识的人,仅仅通过管家用银盘递送WIFI密码,就论证出了英国具备贵族精神,中国人需要学习的结论。英国贵族的路由器再牛逼,用的也是4G,还抠门的设了密码防别人蹭网。要田小姐哪天来我家问WIFI密码,我让她先做一道数学题,她会不会觉得我家充满了学术氛围?要是不经意间露出了我家路由器上的5G标志,在我家的瓷器盘子上放个纸片,上面写着5G网络的使用方式,她会不会觉得我家是传承了5000年的超级贵族。实际上,田小姐追求的贵族气质是非常好培养的,古今中外,对贵族气质的评判标准出奇的一致,那就是越生活不能自理的,看起来就越贵族。

2

贵族和平民都是人,扔到人堆里大家都一样,那如何才能凸显出贵族的与众不同呢?

很简单,贵族做一些平民做不到的事情就可以了。这样凸显身份的事情,贵族肯定不会选择数学题,他们会选择一些更简单也更直观的表达方式。英国的女贵族,每天要换三套服饰,大部分服饰还都无法自己穿上,必须要女仆帮忙才可以。这样的服饰一出门,大家就知道,这人肯定不是个平民,平民每天工作,累死累活只为果腹,不可能会穿这样的衣服。昂贵的装饰和奢华的消费,是贵族区分于平民的最主要办法,但是这些东西,暴发户也有能力拥有。于是,贵族们就必须弄一些与众不同的规矩,来区别自己和暴发户。英国贵族们弄了一套非常严格的餐桌礼仪,不同的刀叉适用于不同的菜肴,使用的手法、姿势也都各不相同,用错一个,就会被别人嘲笑为土包子。

这套礼仪非常繁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练习,只有从小接触并使用这套礼仪的人,才能游刃有余。

暴发户再有钱,面对传统贵族,都会立刻产生一种自卑感,仅仅因为自己不懂贵族们制定的用餐礼仪。这套利用礼仪来区分身份,强行制造尊卑有别的手法,其实早就是中国人玩剩下的东西了。

3

早在远古的商周时期,中国古人就知道利用礼仪的办法,来制造尊卑。

中国的历代王朝,都有一个很重要的部门,叫礼部,专门制定和皇上有关的一切礼仪规范,每一个新官员觐见皇上前,都要接受礼部的培训。培训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告诉这个新官员,你很土,啥都不懂,乖乖的学着点。不管这个新官员多牛逼,面对这样的培训,不由自主的就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要是比繁文缛节,古中国敢称第二,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一。如果繁文缛节就可以代表贵族精神,那古中国就是世界贵族精神的发源地。考古学家早就证明,中国人在战国时代之前,都是用刀叉进食的,因为当时的烹饪不够细致,食物都很大块头,需要食客自己用刀叉再度切碎才可以食用。知道中国古代的青铜鼎是拿来干嘛的么,这玩意是拿来做饭的,主要用来煮肉。中国有个成语,叫钟鸣鼎食,形容贵族的奢靡生活,用得起青铜鼎来做饭。

这么大的锅煮出来的肉,不用刀叉切碎了吃,能把人给噎死。

当时中国人用来切碎食物的工具,叫餐匕,配套的餐叉和现代餐叉几乎一致,唯一的区别就是只有2个叉齿。后来,中国人发明了锅这种超级炊具,简直堪称神器。发明了锅之后,中国厨师可以对食物进行极其复杂的精加工,把各种食物切碎,进行各种混合调配,从而研发出了种种美食。厨师能做的,再也不仅仅是把大块肉给弄熟就完事了。而当时的西方,很久都没有发明出锅,只能以烧烤为主要烹饪方式,牛排是烤出来的,面包还是烤出来的。

西方人喜欢吃牛排和面包,不是因为这玩意有多高贵,完全是因为他们没有锅,甚至都没有青铜鼎,只能靠烤架来加工食物。哪怕到了今天,西方引入了锅的存在,鉴于古老的传统,西方人依然喜欢用烤箱来加工食物。所以,油烟机在西方卖不动,因为西方人不需要炒菜,只需要一个烤箱,就可以搞定从牛排到面包的所有烹饪工作。而烧烤架上弄出来的牛排,块头肯定小不到哪去,所以必须依靠刀叉的辅助来切碎,才可以进食。在古代的欧洲,一直都是用手抓饭,平民用五只指头吃饭,为了和平民区分开,欧洲贵族发明了古餐桌礼仪,只用三只指头吃饭。一直到公元十四五世纪,金属刀叉才慢慢在欧洲开始流行,最开始的餐叉,是3个叉齿,代表贵族的3个指头。一直到十八九世纪,才改为4个叉齿,最终定型。欧洲很多国王,如英格兰的伊丽莎白女王一世,和法兰西的路易十四,都还在用手抓饭吃。1633年6月25日,马萨诸塞的第一任州长约翰·温斯罗普在餐桌上拿出一把叉子,当时它被称为“劈开的勺子”。当时的神职人员抨击这种餐具是“邪恶的”。他们认为,唯一能触碰“上帝食物”的只能是手指,因为手才是上帝赐给人类用来进食的工具。而直到十七世纪末,法国的凡尔赛皇宫,才正式的引入金属餐叉。在刀叉的发明和普及方面,欧洲落后中国差不多2000年。由于用锅烹饪的食物特别精美细致,中国人就发明了筷子,彻底淘汰了刀叉,用刀叉需要两只手进食,用筷子只需要一只手进食,筷子的唯一劣势就是无法切割食物,需要厨师提前切好。但是真正的贵族,需要自己动手切食物么?而用锅烹饪精美食物,以及筷子的发明和普及,欧洲至今没有做到。所以,真正的贵族都有能力用筷子夹鹌鹑蛋,如果夹不出来,就证明你不够贵族。夹不出来的人,建议回家好好练习筷子,这可是贵族礼仪的基本功。

4

英国之所以贵族文化兴盛,是因为其土地高度集中,1873年,英国全国4/5的土地掌握在不到7000人手中,在英格兰就有近300名世袭贵族拥有超过上万亩土地的庄园。

这些贵族庄园,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现金流,让贵族们可以脱产来玩各种社交礼仪。而世袭罔替的制度,也让这些贵族,永远是贵族。把手中权利和财富进行世袭罔替的传承,是贵族精神诞生和延续的重要前提条件,而这些,还是中国玩剩下的。中国贵族精神的顶峰,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选拔和升迁只看出身,不问才学,门阀政治发展到了极致,贵族永远是贵族,平民永远是平民。王家和谢家,是当时中国最大的贵族家庭,传承数百年,人才无数,财富更是无数。但是门阀政治的唯一下场,就是土崩瓦解,中国陷入了五胡乱华的黑暗时期,八年之内人口锐减了90%,差点被杀绝,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最低时不足300万人。游牧民族纷纷占据了中原的农耕土地,建立了新的王朝,实行农耕制度,对自己进行汉化,融入了新汉族。天龙八部里说的慕容复,祖先慕容鲜卑氏就是纯粹的胡人,慕容的大燕,就是在这一段时间立国的。中国人从黑色的历史中醒悟过来,要长治久安,不能搞贵族世袭那一套,要搞科举制,要从平民中选拔优秀人才,要让平民参与政治。昔日王谢堂前燕,最终飞入了寻常百姓家。而中国的贵族礼仪,也跟着一路淡化,直到分不出平民和贵族的区别。新中国建立后,别说贵族,连地主都给荡平了,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差距,缩减到了历史最小的地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英国和美国,越有钱有权的人,越要学习贵族礼仪,因为他们要凸显自己和平民的与众不同,要证明自己已经和平民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但是在中国就不一样了,越有钱有权的人,越小心翼翼,拼命证明自己和平民别无区别。当年恒大总裁许家印去人民大会堂参会,就因为穿了条爱马仕皮带,照片被全网疯传。

以许老板的身家,别说穿一条爱马仕皮带,就是身上挂一排爱马仕皮带,也毫无经济压力。

爱马仕皮带这种奢侈品,正好可以凸显出许老板的身份和地位,标志着许老板已经迈入了贵族阶层。结果在第二年的两会上,许老板特地穿了条七匹狼的皮带,淘宝价格大概在80元左右,工薪阶层的标配。谁说许老板像贵族,许老板就跟谁急。富商不敢说自己是贵族,高官更不敢说。中国的高官里,有清官,也有贪官。但是不管是清官还是贪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就是完全不敢暴露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千方百计的证明自己和群众一模一样。偷偷喝点茅台不被人看到也就算了,要是敢开豪车出门,或者戴一块名表来凸显自己身份。不好意思,那就是死路一条。中国没有一个官员敢称自己是贵族的,越大的官越不敢,大家都声称自己贫苦出身,两袖清风,最喜欢和老农打交道,对贵族礼仪一窍不通。听说最近很多大官,都特地骑自行车上下班。你别管他真心还是假意,至少中国目前的制度下,他绝对不敢公开把自己贵族化,而这样的制度,会让金钱对贪官失去效力,从而间接反腐。不管一个中国人多有钱,多有权,他都不会成为贵族,也不敢成为贵族,因为中国目前不需要贵族。贵族秩序,是中国几千年历史里早就玩剩下的东西,我们早就不用这一套了。中国唯一可以勉强称之为贵族的人群,就是拿下共和国勋章的袁隆平等人,他们最喜欢穿的是汗衫,最喜欢做的事是下地。

把袁隆平这样的人扔到人堆里,完全就是一个老农,但是不管袁隆平到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所有人都会肃然起敬,都会承认他和自己完全不同。让其他人发自内心的承认你与众不同,这就是贵族礼仪的最大目的,袁隆平已经达到了,所以,他勉强可以称之为中国的新任贵族。而王石和田朴珺,不管学多少贵族礼仪,都不会是贵族,中国也不需要这样的贵族。

延伸阅读:

田朴珺她这匹“野马”,王石爷爷还能养多久?

文 ▏木舒

很久很久以前,“地产界的思想家”冯老板在接受采访时说:企业家追女明星,那公司就离死亡不远了!

后来的后来,冯老板就把自己的好朋友,n线小明星田小姐介绍给了他最好的朋友王老板。

从此之后,田朴珺这个名字横空出世。

她晒王老板裸照,小三变正宫,跟在王老板身边,蹭进名利场,和名流同桌,享受着管家无声服务。

但就像成功的企业家都喜欢写传记一样,田小姐也钟爱着通过写自己的生活来证明自己是一个“不靠男人的独立贵族女性”。

只可惜,不靠男人田朴珺,就和不知妻美,毁创阿里一样,逐渐成为了天大的笑话。

01

有些人不在娱乐圈,却总能在娱乐版头条看到她的名字。

最近,田朴珺又上热搜了,原因出自于她在2016年给《时尚先生》写的一篇文章。

文章的题目叫做《三代才能培养一个贵族》,可全篇,却充斥着田小姐暗戳戳的自夸、对英国人贵族范的赞赏,和对中国教育的嫌弃。

她在文内写道:

“中国人缺少尊重,英国就很讲究,我给一位勋爵发邮件,用的称呼是sir,她的秘书非常认真地纠正我应该称呼Lord。”

“我坐在一座哈利波特式的400年历史的老房子里,邻座都是贵族,让我想到中国太缺乏好的教育了。”

“贵族精神在英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我需要WiFi密码时,管家用手托着一个小银盘,不是直接递给你,而是非常优雅地转到我面前,银盘上放着一张折叠得非常精巧的纸片,打开就是密码,神奇的是管家为你服务的过程都是无声的。”

这就是田小姐对贵族的理解,充满着浮夸、装逼的仪式感,让人觉得莫名浅薄。

英国人一句Lord就是贵族,从而就证明不说lord的中国人缺少尊重?

坐在一座400年历史的房子里,邻座坐着贵族,就能证明中国缺乏好的教育?

管家、小银盘、转个圈、Wi-Fi密码,无声。管家不配和贵族说话,或许这就是所谓贵族精神?

而重点是,我至今也没想明白,哈利波特,从什么时候成了一种建筑风格的形容词?

后来才想明白,田小姐写这一主题,或许不是为了来论证什么叫做“贵族”,而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和勋爵有邮件联系,和贵族一起坐在400平米的城堡里,享受着管家的服务罢了。

而岂止是这一篇文章?

田小姐写下的文字很多,言论也很多,可其实,无论花样怎么变,中心思想绝对一致:

xxx很厉害、很著名,我认识他,我们关系很好,他很欣赏我,我很牛逼,我从不靠别人,我是贵族。

02

2013年,在《智族GQ》中田小姐写过《我的男闺蜜——你不知道的陈可辛》

在文章中,陈可辛是一个,她和他绝交三次,也执着的回头找她示好求和的男人。

他们可以24小时随时打电话,他情绪不好时,也会找她安抚,还在车上唱歌给她听。

而她一口一个君如,却又说自己知道陈可辛年轻时一直想找一个叫michell的人做女朋友。

看下来让人觉得,虽然陈可辛娶得是吴君如,可好像她才和陈可辛是灵魂伴侣一样。

可随后尴尬的事情发生了,陈可辛回应这篇文章时说:“如果一定要说闺蜜,我只有一个,那就是君如,只此一句,此事说完。

而吴君如直接回怼:什么闺蜜龟蜜,反正他的心和财产都归me!

更尴尬的是,田小姐和陈可辛关联的《中国合伙人》,她说自己是投资人、制片人,在陈可辛口中,投资的是王石......

再到她写的《75岁创业的褚时健》,里面有一张田小姐和褚时健的“亲密合照”

看起来,田小姐是和大佬一起吃饭还拍亲密合照的关系啊,不经觉得田小姐有档次啊。

可尴尬的是,在文章发出之后,褚时健也亲自站出来打脸:我根本不想和她合影,王石在,我不能不给他面子,而且写的文章更是一堆错误。

算下来很尴尬,写的两篇人物,靠的是王石的关系,能上GQ专栏,或许靠的也是王石的人脉。而自始至终,王石都不配有姓名。

除了给杂志专栏写稿之外,田小姐还写书,写什么?写自己的人生。

2014年出版的《习惯就好》,2018年出版的《那些钱解决不了的事》

这两本书的主题其实很类似,就是讲述了被中戏劝退的自己,是如何一步一步“靠自己”进入曼哈顿主流名流圈的奋斗史,顺道再吹嘘一下自己。

比如她认识一位朋友叫老欧,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对很多人来说跟他见上一面都是值得吹嘘的事。

而她通过“国内一个朋友”的饭局认识他了,席间听她和朋友讨论房产项目,觉得她懂得不少。

就这样这位美中关系委员会会长,就利用自己便利帮她带地毯回国,亲自帮她开信用卡,因为:“她那么努力,又那么能干,谁都愿意帮她啊!”

可是吧,搜索一下这个老欧,还是凯雷投资集团亚洲部总经理,而凯雷和万科合作商业地产了......所以田小姐笔下那个“一个朋友”为何就不直白的说是王老板呢?

而她还说了,曾有个美国富N代向她示好,可那时她已经有了王老板,结果这个富N代就成为了她的好朋友,引荐她认识了很多上流社会的犹太人。

但你要知道,犹太人交朋友都是要看阶级阶层的,可他们和我谈得来,很欣赏我,因为“这么努力的女孩又这么能干”

在《奇葩大会》上,她说朋友曾带她去见无印良品的艺术总监原研哉,她还评价原研哉的作品“太空”。

但是,一个不认识还不懂艺术的人,为什么原研哉要去见呢?

后来才知道:原来王老板和无印良品有合作啊。

除了写文之外,田小姐还拍了个纪录片《谢谢你纽约》,可只不过是将书的主旨影像化了,内涵还是只有一个:我有个朋友很厉害,我们关系很好,他们很欣赏我。

▲我见到了我的朋友,著名的当代艺术品收藏家David

▲这就是我的好朋友,提起洛克菲勒家族仿佛就是世界财富的象征。

▲您好,我是沈伟的朋友。沈伟 著名的艺术家。

为什么上文我要将“靠自己”黑体加粗?因为和那两篇专栏文章一样,田小姐的笔下,王老板好像总像是田螺先生,天亮就消失,不配拥有姓名。

她一边享受着王老板的身份地位带给她的便利和机会,一边弱化掉他的名字,处处暗示一切都是靠我自己,处处通过身边交友的圈子,来吹嘘自己。

她特别害怕大家说她是“王的女人”,所以拼尽全力,通过各种方式,证明自己从不靠男人,是独立女性。

03

田小姐说自己从没依靠男人,或许指的是从没拿过王老板的钱。

可其实,这个世界上,向来都是像有名再有利。

对于那些想走野路子捷径的人来说,最愚蠢的,才会把自己的欲望放在将一个包一件奢侈品衣服一套房子上,而聪明的人,抓住的是人、名气、地位和关系网。

田小姐和王老板的相识,最高可追究到2008年。

在2008年10月,王石和冯仑去古巴哈瓦娜旅行,田朴珺也在其中。据传为了追到王石,田朴珺主动公关王石身边的人,买一些奢侈品,但是最后发现都是A货。

后来田朴珺还把自己的微博名称改成了哈瓦娜呐,或许因为这就是他们爱情的见证吧。

2011年1月,王石去美国哈佛求学,不久之后田朴珺也去了。

而2012年,因为王老板亲自对着菜谱为她做的一碗红烧肉,田朴珺这个名字轰动全网。

看一下时间2012年1月29日,而王石和前妻离婚,是2012年10月。

08年开始,但一直到2018年“亚洲创变者”颁奖典礼上,王石才用蹩脚的英文认证了田小姐“妻子”的身份:“Thank my wife Meme。”

哦,忘了说,在宣布结婚前不久,田小姐少有的晒出了王老板的果照,配上了一个害羞的表情。

还发过一条秀恩爱的微博,说:让某人帮我拍张倒立的照片,结果如下,好想打他。

你要知道,独立女性田小姐,可是很害怕被称为王的女人的,可突如其来直白赤裸的秀恩爱,是否让王老板感受到了“重视”了呢?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田小姐笔下,她是那个爱工作的职场女性,而王老板才是那个“傻白甜”啊!

比如她在文中写:她正为了工作努力,在上海开会,王老板电话过来撒娇“我饿了,没饭吃......“

而作为独立女性,怎么能为了老公放弃工作?所以她挂断、关机,不理他。

比如她王老板要拍很多商业广告,过去这些都是万科团队打理,所有广告收益都捐给慈善。

到了田小姐时代,她炒掉了王爷爷几任助理,把王爷爷的资源通通接管过来,不管是广告还是媒体专访,都由她安排。

简而言之,在田小姐之前,王老板是货真价实霸道总裁。

和田小姐在一起后,就成了给女朋友烧红烧肉的“笨笨”、为了打个床品广告牺牲隐私陪女朋友去买床、为了让女友发专栏不惜卖老脸去和褚时健拍合影……

终于,得益于田小姐无数次的演讲和采访,商界那个果敢、坚毅的王老板被成功塑造成为一个“傻白甜大叔”。

多年积累的商誉,在田小姐长时间的自我炒作中消耗殆尽。可面对着外界的评论,还护短的质问:你嫉妒我和田小姐在一起吗?

但田小姐则一路狂奔,靠着王爷爷这块唐僧肉的滋补,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演员成为“我这辈子不要依靠男人”的“独立自主”的女强人。

之前,有作者给田小姐下了一定义,叫做“独立婊“。

指的就是一边用独立包装着自己,一边利用着关系,踩着身边人上位的人。

而在我看来,这种人最大的悲哀或许是:

在她们不断模糊自己成功的方式,拼命证明自己独立的过程中,其实连自己也看不起真实自己。

越缺什么,越想证明什么。

越害怕什么,越想否定什么。

04

有人说田朴珺侮辱了“独立“这个词,而现在,她又侮辱了”贵族“这个词。

田小姐一直以来,一直努力想证明:我就是贵族。

可在她的认知中,贵族的定义异常狭隘。

她不断的说自己和哪些名流权贵一起吃过饭,聊过天,聊过理想和未来;不断的证明那些你见都见不到的人,正在和自己寒暄、玩笑、互相夸赞;不断的描述宴会多么的豪华,场面多么的高档,素质多么的高。

好像通过身边环境、人物身份的加持,就能证明自己也是名流、贵族一样。

可殊不知,在她身处名流晚宴讽刺中国是暴发户之时,在那些真正的贵族眼中,她“我有一个贵族朋友”的文风和她所嫌弃的那些炫耀的暴发户无异。

我曾仔细想过,什么样的人能真真正正的被称之为“贵族”

后来我想,恰恰是那些从不拼尽全力的去向所有人证明,但身边所有人都觉得他值得尊重的人,才是真正的贵族。

最初贵族可能和权力、财力、血统有关,可现在真正的贵族,和是否在400平米的古堡生活,几千平米的床上醒来,“哑巴”管家的无声服务根本没有关系。

而和他们文化教养、三观良知、社会担当等内在有关。

富不等于贵

杭州图书馆里,那个洗干净双手坐下来看书的老人韦思浩,我也觉得他有贵族精神。

天津以蹬三轮车为生,却从73岁开始资助贫困学生,直至93岁辞世。20年间资助300多名大学生的白芳礼,我也觉得他有贵族精神。

储安平在《英国采风录》中记录了他对英国贵族和贵族社会的观察,他说:

凡是一个真正的贵族绅士,他们都看不起金钱。

一个真正的贵族绅士是一个真正高贵的人,是正直、不偏私、不畏难、甚至能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他不仅仅是一个有荣誉的、而且是一个有良知的人。

05

收藏家马未都曾归纳说:为什么很多富豪老了,身边就会出现坏人?就会上当受骗?

因为人只要有钱有资源,就会引来逐利之蝇;因为人一老就容易犯糊涂,容易心软,容易投入人生的最后一次轰轰烈烈。

想想,邓文迪从18岁开始,辗转的几位,好像也都是“大叔”“大爷。

最终她实现了人生逆袭,一步步跻身进了“上流社会”。你以为默多克该能满足她的欲望和野心了吧?可她却也在默多克82岁的时候离开,转身投进了拥有八块腹肌的小鲜肉的怀抱。

而当褪去了明星企业家的光环后,68岁的王爷爷在未来还能一直征服田小姐么?

在资源用尽,形象也消耗到所剩无几之后,王爷爷的草原还够供养一匹充满和野心的野马吗?

要知道,像邓文迪、田朴珺这种“野马”,隐退田园、相濡以沫从来不是她们所追求的生活。

轰轰烈烈才是。

z
zxcdfz
1 楼
中国人的文化? 现在中国人是西方马列野种文化 中国的文化已经没有了 中国能说是文化人,至少要有中华基本礼仪的了解,至少读过四书,看过五经,懂点琴棋书画,有一项擅长的运动。这个才是个基本 中国古代能勉强称得上文化人的秀才 懂的也要比这个多的多的多了 现在的中国人被西方马克思野种搞归化成亡国奴了 很可悲
专捉害虫
2 楼
田小姐身上的“贵族气息”,对于暴富之后,梦想成为贵族的王石,具备致命的吸引力。 哈哈哈哈哈哈
s
skyangel
3 楼
这个女的复合所有我对bitch 中文装逼女 的定义
走马读人
4 楼
奢華奢侈字典混 其實各有英語應 此之謂 今人超前 後來居上 不負苦心 不服不行
n
northlight
5 楼
你个傻逼一天不喷粪就会死是吗?
未归游子1
6 楼
在外面混了段时间,就跟那些杂碎狗粮差不多一样,以为自己就是个人才了,一个懂什么民主价值,西方价值观的人了,实际上都是狗屎,一群自以为是的杂碎而已,跟反华的狗粮们一样,无耻,而且卑劣!
走马读人
7 楼
-- 他們說住奢華旅館,其實不懂區別, 用詞不精到,含混, 物質的貴族,精神的白丁
二赖他哥
8 楼
“贵族”俩字用在这样的人身上,还真是有些讽刺意味,瞧找个那么个低能鸡,能有什么水准可言啊。
z
zeiou
9 楼
中国人把贵族那套破烂玩意儿再拾起来,就得他妈的再亡一次国
l
lee999
10 楼
这个小bitch 把我逗乐了
中国海军
11 楼
赞,这文章写的够搞!
A
AndrewZhang
12 楼
只知道贵族的皮毛,殊不知想成为贵族最核心的就是自律,装贵族只能一时,时间一长就露马脚了。
y
yankyungmo
13 楼
一楼扯淡了 中国哪有马列 共产党早被中国人同化了 现在当官的有一点共产主义信仰? 从上到下的阶级分级意识,官本位,吃官粮,进体制内,阿谀奉承领导的风气 本质上跟大清大明有区别么?
中国海军
14 楼
这个装逼臭婊子 这两篇文章写的赞!
a
auposdf
15 楼
那就不要说不忘初心喽,不要抄党章喽,不要召开世界共产党大会喽? 这个不是傻逼吗? 更重要的,得把名字改了,你觉得这帮西方马列走狗愿意吗?中国人同化。中国人的东西,屁也没剩下,清朝和现在可不是一回事儿,这个是西方制度。哪里和清朝一样?小心朝廷再给你阉一次
小可爱可爱
16 楼
然后你的万科就是国家的了
l
luckycat926
17 楼
这女的假脸又肤浅 对贵族的认知只在最表层,英国贵族精神包含了对社会对国家的奉献,这些她能理解并切身去做吗?
y
yankyungmo
18 楼
: 不忘初心是本质是振兴中华 民族复兴 名字 呵呵了 你是不是过于天真了 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都知道打了朝廷平给农民分地来赢取民心 中共只不过拿了个主义,毛泽东懂共产主义么? 懂共产党宣言么? 邓小平14岁法国留学的,满脑子都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大机器 挣钱 发展经济 原来苏联派来的指导都滚蛋了 水土不服 中共都不留他们,除了要点物资装备. 还马列的走狗,本朝还是一朝,前朝的东西就是中国人东西? 前朝的民俗民风在港台保留的很好 看看香港现在这个德行,大部分人不反对打砸,说只要是不影响到我的生计就好,影响到了 就咒骂,这就是49前的中国,日本人打来了,都想着,东北沦陷了没事,没到河北,河北丢了,南京还想着国联的调停 还中国人的东西丢了, 中国得融入世界,还抱着天朝大国的姿态? 你这个货,也不知道让西方阉割了多少次了,说话都透着太监腔
Q
QBQ879
19 楼
从来不觉得王石和贵族沾边,你看看他居然敢代言的8848手机,我就问你一句,还有谁?!
Q
QBQ879
20 楼
Q
QBQ879
21 楼
从来不觉得王石和贵族沾边,你看看他居然敢代言的8848手机,我就问你一句,还有谁?!
老爷是你爸
22 楼
一个把逼挑高卖给一个忘恩负意的有钱老人有什么好显摆的还他妈的开贵族学校真他妈的不要逼脸中国老一辈革命家是生命捍卫自己的精神信仰他们才是真正的贵族
d
daniel1
23 楼
这种小三不提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