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病例激增死亡数高企 这就是躺平的代价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4月18日 13点32分 PT
  返回列表
60912 阅读
66 评论
新华社

这是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2022年4月16日公布的美国日增新冠死亡病例趋势图。(图片来源: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网站)

国际观察 | 全球疫情形势折射“躺平”之谬

近来在全球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找不到控制疫情的理想策略,加上经济下行、奥密克戎毒株致病性弱于先前毒株和抗疫疲劳心态等复杂因素,陆续取消了口罩令、隔离感染者、追踪密接者等严格管控措施,除加强疫苗接种外基本不采取其他防控措施。

但全球疫情依然高位运行,奥密克戎毒株的高传染性和隐蔽性提升了防控难度,一些地区的死亡人数再现高峰。新一波疫情也对多国经济社会生活造成严重冲击。专家们还警告,人类仍未完全了解新冠病毒,无法预测这种病毒将如何进化。

全球死亡病例数持续高企

4月13日,世界卫生组织在研判最新疫情形势后发表声明宣布,新冠大流行继续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天后,世卫组织数据显示,新冠疫情突破又一个重要节点:全球累计确诊病例数超5亿例,死亡病例数逾619万例。

与去年11月刚发现奥密克戎毒株时相比,全球累计确诊病例数增加逾2.5亿例,而死亡病例增加逾100万例,这相当于半年时间便从地球上抹去了一个中型城市的人口。世卫组织在上述声明中写道:“新冠病毒继续造成高水平的发病和死亡,特别是在脆弱人群中。”

翻阅世卫组织近期疫情周报可发现,最近几周全球每周新增确诊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持续下降,但在截至4月10日的一周中,全球新增确诊病例数依然超过700万例,相当于日均新增百万病例,而当周新增死亡病例数逾2.2万例,这是太多家庭的不能承受之重。

世卫组织特别提醒,须谨慎解读其疫情周报反映出的趋势,因为一些国家逐步改变检测策略,统计数字比实际情况低。它的评估是:尽管奥密克戎毒株致病性降低,但确诊病例大幅增加导致大量患者住院,让医疗系统进一步承压。“在有些国家,死亡数字与之前的峰值相似或更高”。

在全球疫情新形势下,“躺平”实际上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无奈之选。它们在经过多种尝试后,找不到一种理想应对策略,因此除了加强疫苗接种外,不再强调或干脆不采取其他防控措施。但“躺平”之后,随即常见的便是病例数激增、死亡病例数高企,过一段时间后疫情曲线才掉头向下。

美国是一个代表性例子。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疫情曲线图显示,美国单日新增死亡病例数最高纪录(今年2月1日报告的4184例)就发生在奥密克戎毒株引发的疫情高峰期,当时美国持续约半个月报告七日日均死亡病例数超2500例,明显高于去年9月德尔塔毒株肆虐期间的峰值。近来美国七日日均死亡病例数依旧逾400例。由于疫情趋紧,费城于4月11日宣布恢复室内口罩令,成为近期首个恢复室内口罩令的美国大城市。

日本教训同样应汲取。今年1月中旬以来,日本新增新冠死亡病例超过1万例,而日本新冠总死亡人数不到3万人。瑞典是较早采取“躺平”策略的国家,英国《自然》杂志子刊《人文与社会科学通信》近期发表的一篇文章对此提出批评,认为瑞典采取“自然”群体免疫策略应对疫情大流行,现实情况是2020年瑞典新冠死亡率是邻国挪威的10倍,“如果瑞典要在未来的大流行中做得更好,就必须重新建立起科学方法”。有关统计显示,人口约1000万的瑞典,新冠死亡病例超过1.8万例;人口约500万的挪威,新冠死亡病例不超过3000例。

2022年3月24日,在德国首都柏林,一名新冠病毒检测站的工作人员为一名男子检测。(新华社发)

“躺平”政策冲击方方面面

“如果你现在没有被感染的朋友,说明你没有朋友。”墨西哥传染病专家布伦达·克拉布特里在社交媒体上的这句感言,足以反映奥密克戎毒株引发的新一波疫情在全球一些地区传播之广泛。近期一些国家抗疫“躺平”后,病例数再度激增,进一步冲击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英国就正在承受“与新冠共存”的多重“后遗症”。英国政府于2月末宣布实施“与新冠共存”计划,在法律意义上解除所有新冠限制措施。多项数据显示,英国疫情自3月以来持续恶化,感染水平已升至历史最高。

以英国医疗系统为例:鉴于目前新冠高感染水平和医护人员高病假率,无论在新冠病例的护理方面,还是在清理此前两年积压工作方面,英国医疗体系都处于艰难运转的状态。英国国民保健制度官员表示,不少医院目前床位紧张,员工因病大量缺勤。英国知名免疫学家丹尼·奥尔特曼对新华社记者说,医院、学校和企业发现,有十分之一的人在生病,很难正常运转。

英媒日前援引一项调查说,四分之一英国公司表示,新冠疫情是企业员工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少航空公司因机场人手不足,被迫取消部分航班。英国议会一份报告指出,劳动力短缺或将导致英国食品工业陷入“永久性萎缩”。

德国高级医院医生协会主席米夏埃尔·韦伯也有同感:由于疫情大流行,德国六成医院不得不推迟预定手术,10家医院中有6家护理人员短缺,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德国政府近期取消大多数新冠防疫措施提出批评。德国卫生部长卡尔·劳特巴赫最近一番言论也引发关注。他先是表示,新冠不必强制隔离,但很快又改口称,“新冠不是感冒”,隔离是必须。

尤需指出的是,“躺平”政策对老人、有基础疾病者和免疫受损人群等群体造成更大风险。韩国数据显示,在4月第一周的新冠重症和死亡病例中,60岁以上老人分别占85.7%和94.4%。

此外,韩国9岁及以下儿童已有过半感染新冠病毒,部分儿童受到丧失嗅觉等后遗症困扰。新西兰知名流行病学家迈克尔·贝克说,不能对未成年人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等闲视之,目前尚未有足够医学证据表明新冠病毒是否会对他们造成长期潜在伤害。

2022年4月1日,旅客在意大利罗马特米尼火车站了解列车信息。(新华社记者金马梦妮摄)

新冠病毒变异方向不定

复盘新冠疫情这场百年未遇的全球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人们曾数度乐观认为,疫情大流行趋于结束,尤其是在疫苗大范围投入使用时。但变异毒株接二连三地出现,病毒变异存在巨大不确定性。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日前直言:“我们无法预测病毒将如何进化。”

有观点认为,病毒在进化过程中传染性和致病性呈反向关系,奥密克戎毒株就是这种进化选择的结果,病毒还会继续朝更温和方向演变,直至能与人类“共存”。但专家们认为,持这种观点的人可能过于乐观,是拿着生命去冒险赌博。

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陈宇对记者说,新冠病毒本身的变异方向是随机的。传染性跟致病性在科学层面没有必然联系。从社会层面看,病毒致病性低,病症不明显,提升病毒传播机会,进一步增加低免疫群体的致命风险。

放松乃至取消防疫限制措施,尤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疫苗接种覆盖率仍很低的情况下,其结果就是新冠病毒在人群中广泛传播,为新变异毒株出现提供“温床”。英国政府紧急情况科学咨询小组认为,大流行仍存在相当大不确定性,新冠病毒在全球的较高流行性为病毒变异提供更多机会,人类面临出现新变异毒株的更高风险,“没有理由假设未来出现的所有变异毒株都是温和的”。

意大利免疫学专家、帕多瓦大学病理学教授安东妮·维奥拉指出,新冠再感染问题也不容忽视。感染德尔塔毒株后,仍有可能再次感染奥密克戎毒株。意大利高等卫生研究院的数据显示,自2021年10月起,意大利每周新冠二次感染病例数在总数中占比逐渐提高。

当前,人类对新冠病毒的认识仍不充分,也没有完全研究清楚接种疫苗或感染引起的免疫力到底能持续多长时间。但很清楚的是,更多的病毒传播意味着更多的死亡,大流行并未结束,还远不到抗疫松懈之时。

环顾全球,目前仍具备“发现一起、扑灭一起”条件的国家屈指可数,把新的疫情消灭于萌芽状态仍是这些国家的最佳选择方案。

“想想在2020年初,如果每个有能力的国家都采取了‘清零’政策,世界会怎样。无可争辩的是,全球死亡人数会低得多,更少的人会长期感染,经济损失也会减少……奥密克戎可能根本没机会进化出来,”英国《新科学家》周刊近日刊文感慨道,“当下一次出现大流行病时,各国政府应该牢记‘清零’策略。”

俏不争春
1 楼
坚决支持清零,清到剩一例都不行! 人民不答应,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谁敢阻挡就干翻谁,天王老子都不给面儿。
夜来风雨
2 楼
河山硕命归黄泉,接下来看看这些留园狗粮哪些突然某天不说话了,大家就可以集体给他提前坟头蹦迪了🤣 狗粮死于嘴硬
柳生京
3 楼
能写出这类文字的人心中没有是非,完全就是政治的工具。 作者如果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倒也罢了;更可怕是很多人心中可能真的如此认为,那才是国之不幸。
t
thaieggplant
4 楼
这个最喜欢说假话的媒体就不要出来丢人现眼了。
欢喜*佛
5 楼
呵呵呵呵,所以要-消滅一切害人蟲,全無敵?!
我是路过
6 楼
大胆猜测。等到习开始了第三任,也就是实质上取消了任期制,清零也就会慢慢消失了。
金拱门汉堡包
7 楼
真是爱民如子的好政府啊,饿死跳楼死都不算新冠死亡,所以还是清零大法好啊
曾祖爷爷
8 楼
出自网络
9 楼
病毒能清零吗?这不是笑话是啥? 。。。 =========================================================================================================================================== 大陆实施动态清零超过2年,到现在都快3年了,住在下水道里啥都不知道?
k
klft151823
10 楼
美国人民还没因为新冠死光?中宣部严重失职
p
pamayou66
11 楼
清不了零,就改为动态清零,之后又发明个词"社会面动态清零"。总之就是不能放弃'清零'两个字,因为不能打自己耳光。以后"清零"前还可以加各式各样的定语,以表示自己没有放弃清零。最后中国不得不和病毒事实共存了,可以叫"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清零"。
阿隆
12 楼
堂堂大国央视,居然用这种文字游戏误导民心。 怎么不说西方是怎样统计新冠死亡率的?
p
park5.5.5
13 楼
奥秘克绒的变异方向不可知? 可知!朝着对它的寄主越来越温和的方向变异、进化。只有这样才能“共赢生存”法则,这就是“即相克又相容”的生态平衡法则。 除非人类给它的压力太大(比如药物),把它逼往相反的方向,给人类更大的杀伤力。
中指禅
14 楼
西方虽然失去了很多生命,但是他正在走向不受病毒控制的生活。这话品着真有意思。
d
duffer9
15 楼
真象其实就在你眼前,你只是小下意识里不愿承认而已。 就像薄西来被抓,姚明磕药,包子要当皇帝,等等。 掩耳盗铃就是你这样的。
d
duffer9
16 楼
你真的相信新华社的报道吗? 国内这种一个声音,一点也不允许不同意见,是正常的政府吗?
F
FromDowntown
17 楼
: 一样的党领导,一样的核心亲自部署,反复证明多次干不成的活,你让上海官僚去干成?当人家神仙?
F
FromDowntown
18 楼
不蹦哒的一群五毛难道都已经被封控提前送去见马克思和太祖老人家了😨
发芽的拐杖
19 楼
心盲动瞎子太多,没文化不懂科学还装大,没救
清明风水
20 楼
你还是没有想到点子上。为啥中共集团死咬着清零?因为这病毒是它放的啊!由于它的管理不严格,武毒所泄露出了病毒。病毒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只有它的制造者最清楚。
w
welcommen
21 楼
谁信谁傻逼
f
factcheck
22 楼
个人支持国内清零政策,有幸和官员讨论过这个事情,国内医疗体系不足以支撑共存。
清明风水
23 楼
又你马的感恩!你丫啥时做的阉割手术的啊?
f
flashsand
24 楼
可以理解,领导干部们年纪都不小了,感受到病毒的巨大威胁,有强烈的清零需求
g
gavinoi
25 楼
: 自问自答?
渴饮东瀛血
26 楼
为什么很多国家要与病毒共存呢? 因为他们已经没有能力清零了。 也不想为了大部份平民的生命,去牺性小部份富人的利益和到手的税收财富。
掐蛋专家
27 楼
西方政府,一味地突出疫苗的作用,忽视新冠感染者的后遗症能达到百分之五十,还有ICU病房的稀缺导致很多穷人在家等死,西方的防疫政策有其背后庞大的医药集团的影响吧
木石前盟
28 楼
新冠后遗症50%?有数据支持吗?不能张口就来吧!
阎王殿上
29 楼
感谢西方国家付出那么生命为代价,把新冠病毒筛选到奥密克戎现在这种弱毒性状态,使中国有继续清零或放开的选择。
笑傲四海
30 楼
我非常支持西方人的自由,一定要和病毒共存,因为有了你们和病毒的共存,我们才有机会看到人类大规模和病毒共存的后果,以及病毒在西方人身上会不会继续变种,感谢西方人拿命来和病毒共存的抗争!我们中国人胆子小命贵,就恕不奉陪了!
T
Tokgo2000
31 楼
中国人口汇集在城市,人口密度和流动性大,再加上医疗条件不完善,社会矛盾多,贫富差距大,搞共存死的都是穷人,就算没疫情中国也在社会动荡的边缘,穷人要是真死多了必定社会动荡,所以说中共搞共存就是自寻死路。 不能和西方国家比,人口密度和医疗条件不在一个水平。 也不能和印度比,大部分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社会一乱就会乱到底。 疫情尚未结束,共存和清零孰对孰错只能留给后人判断了。
b
budongzhuang
32 楼
有报道说北上广深询问的已经是2019的28倍了
g
gavinoi
33 楼
美国去年死于凶杀死亡1w9k人,1k多是儿童!然并卵 中国人口数是美国的4倍多,教育水平低,经济收入需要提高,管理难度也都更大。在这无病呻吟,说一堆似是而非却一点没有实际的话,卖情话,真心让人不齿!
没啥毛病
34 楼
有人敢披露封锁期间非正常原因死亡人数就是真爱国。医生不去看病人去陪着几十万无症状感染者。真正需要治疗的疾病患者无法得到照顾。急诊不接诊,是会死人的
爱逛动物园
35 楼
上海不是香港,上海几十万感染就一个重症。怎么一个月会死2,3万?
a
ainanjue
36 楼
: 文革搞十年,直到毛死才结束, 清零有得搞了,韭菜惨了。
a
ak47a
37 楼
面对疫情,西方国家一会儿躺平,一会儿又站立,政府这种瞎扯作用何时了。
y
yuetan
38 楼
美国过去两年超额死亡一百万,印度超额死亡大约800万。这两国除新冠,没有战争,没其他严重的天灾人祸。这些多死的人只能是由新冠造成的。如果中国不动态清零,中国的死亡人数只能在这两国之间。
y
yuetan
39 楼
已经死了三个了,SB!
スバル
40 楼
新华社播发的消息没有新闻价值!他们都是党的喉舌,目的也是为了愚弄百姓……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和价值!所咨询的所谓专家更多的是豢养的犬儒和吹鼓手……想想看连新华社的老祖宗都说过要兼听则明的祖训都要违反,不让兼听非体制内媒体的消息甚至还要打压实话实说的李文亮、张文宏的国度!这个体制内喉舌所发布信息,和纳粹戈培尔的动机一样:洗脑和欺骗!
I
Icando2
41 楼
中国一定要坚持清零封城一百年不动摇。
C
Cup3
42 楼
你能不能查查中国近一年有多少人去世? 算法不同,没法单项比较,就比一下总死亡人数吧。
s
spirithorse
43 楼
新华社加油,你说得都对。
山药
44 楼
土包子该找一理由换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