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刘娜
昨天,看到这样一则悲剧:
湖北一对年轻情侣双双高空坠亡,警方已经排除刑事案件。
“排除刑事案件”的意思是,两个人是一起从楼上跳下来的,或者是一个人跳下来时拽着另一个人一起跳下来的。
一起自杀的可能性很大。
这对情侣中的男性27岁,姓王,是社会人员;女性21岁,姓吴,是湖北师范大学的大三学生。
案发后,女生小吴的妈妈说女儿是不可能自杀的,因为女儿一直是个情绪稳定的人,马上还要代表学校去武汉参加比赛,如今发生这样的惨案,家人万万无法接受。
这世上最残酷的事情,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
案发那一刻到底发生了什么,如果没有监控记录,就成了永远的秘密。
我看到这起案件时,脑海里浮现出这样两起案件——
一起是我采访过女大学生遇害案。
河南某校一名女大学生小梦,和校门口开理发店的比她大五六岁的男理发师谈起了恋爱。
恋爱中,小梦渐渐发现自己和男理发师从家庭、经历、三观到认知都存在巨大鸿沟,就对男理发师提出分手。
因为小梦长得漂亮,性格又好,很快就被同校暗恋她许久的一个男生表白了。
男理发师知道小梦又谈恋爱后,几次围追堵截小梦,要求她回心转意,和他复合,均遭到小梦的拒绝。
恼羞成怒中,男理发师就怀揣理发的剪刀,跑到学校把小梦杀了。
另一起案件,就是之前我在公众号写过的2020年的南京女大学生遇害案。
这起案件中的女大学生李某月,也是位长得极其漂亮的女孩子。
她也谈了一个社会人员的男朋友洪某。
一开始,恋爱的新鲜感,让两个年轻人如胶似漆,情投意合。
但伴随关系深入,李某月渐渐发现洪某身上不但有很多不良习气,而且特别爱结交不靠谱的狐朋狗友,就多次和洪某发生争吵。
事发当天,两个人再次发生争吵后,李某月从洪某的住处离开。
洪某却设计把她骗到云南勐海——实际洪某自己没有去勐海,而是派他的两个小混混朋友曹某和张某到云南勐海,然后把李某月骗到密林丛生的荒野郊外杀害后抛尸。
事后,洪某甚至贼喊捉贼地装模作样地陪着李某月的父母,配合警方寻找李某月。
但警方还是通过监控和大数据,识破了洪某的阴谋诡计,将他和同伙缉拿归案。
综合这三起女大学生被害案,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
男友都是社会人员。
这也是我今天最想表达的观点——
在校读书的女孩子,要谨慎和校外人员谈恋爱。
注意,我的用词是“谨慎”,而不是“绝对不要”。
这世上没有完全绝对的事情,任何一种结论都要放到相对语境里,才能客观。
我说的“谨慎”的意思,是女大学生和校外男人谈恋爱时,要小心求证,要仔细甄别,要缓慢调研。
而不是一上来就以身相许。
否则,恋爱谈不好,真的会要命。
为什么呢?
因为一直在校园里读书的女孩子,尤其是在父爱匮乏中长大的女孩子,很容易在慕强心理下,对身边同龄的男同学看不上眼,觉得他们幼稚、单纯且可笑。
而社会上那些年长她们几岁乃至十几岁的社会青年,因为很早就出来混社会,或者已大学毕业多年,懂人情世故,会花言巧语,有经济基础,能提供情绪价值,又在恋爱经验丰富中进退自如地撩拨女性,不谙世事的女孩子很容易在乍见之欢中的沉迷里,对这类男子无法自拔。
现今社会也有一大群社会男青年,没有能力、魅力和财力赢得同龄职场女子的爱慕,就专门通过网络和饭局“钓”女大学生。
他们“钓”女大学生方式,和“上线发展下线”的传销差不多——
先让其中一个哥们儿通过网络或酒局结交了一个女大学生的女朋友,然后再让这个女孩子,介绍身边相熟的女大学生给他们认识,然后让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成为他们的女朋友或玩伴。
按理说,读大学的女孩子都已成年,不管是校园恋还是校外恋,都是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这里面有个思辨:
情爱,本质上是一场对手戏。
是一对家庭、阅历、心智、财富和灵魂相称的男女博弈。
女大学生单纯、羞涩、对情爱有执念、渴望一生一世一双人,而社会男青年混沌、复杂、恋爱老司机、很多时候脚踏几只船。
加上两个人一个在校园内读书,一个在社会上谋生,生活圈和朋友圈也有很大差异。
了解深入后,当爱情的新鲜感和滤镜感碎了一地,彼此都露出真实残缺的面目,彼此的“不同步感”就会变成一条鸿沟。
争吵,指责,怀疑,控制,甚至憎恨,就会蔓延。
这时候,受过高等教育也有校园庇护的女大学生,就会通过分手自救,以此减少沉没成本。
但,如果和她谈恋爱的社会男青年是个有个严重成长创伤的性格偏执者、情绪不稳者、心理扭曲者,尤其是长期做着社会底层工作的被剥削者,他就会在恋爱无望+生活无望的泥沼里,因爱生恨,走向极端,杀害女大学生,或者和她鱼死网破、同归于尽。
尤其在当下这个戾气横生、谋生艰难的时代。
当然。
悲惨恋爱的概率是很低的。
但发生到一个家有女儿的家庭里,却是百分之百的灾难。
借此,也有几句掏心窝子的话,和正在读大学的年轻姑娘说说——
★第一,警惕同校女生给你介绍校外的男友。
记住:
一个自信成熟的男子,不会把手伸向弱小单纯的女子,而是敢于和同龄成熟的女子谈恋爱。
恋弱恋幼,是一种害怕失控的心智不成熟。
★第二,任何时候,多了解多调研,都没有错。
不管是校园恋,还是校外恋,在牵手一个人之前,对他的出生家庭、心路历程、心智见识充分了解,都不是多余的。
你能看见多久的历史,才能拥有多远的未来。
★第三,嗅到危险,一定要记得向父母求助。
很多女孩子,尤其是出身底层的女孩子,很容易犯的一个错是“报喜不报忧”。
尤其是在恋爱中,因羞耻和自责遭遇困境也不敢向父母求助。
记住,父母比你多走二三十年的路,这就意味着他们比你更有办法。
如果为父母考虑,请务必学会及时说出你正在承受的危险和伤害。
★第四,如果可以,请选择相称的良人恋爱。
可以和身边同龄、同道、同频的男孩子好好谈恋爱。
没有谁生来就是成熟的,就像麦子金黄之前有拔节期,苹果芬芳之前有青涩期。
每个良人都幼稚愚蠢的过往,而后在时光褶皱里长出智慧和温煦。
好的伴侣,都是自产自销的。
好的情爱,犹如播种,一开始就选相称的灵魂,才有四季温柔。
文字 | 刘娜
昨天,看到这样一则悲剧:
湖北一对年轻情侣双双高空坠亡,警方已经排除刑事案件。
“排除刑事案件”的意思是,两个人是一起从楼上跳下来的,或者是一个人跳下来时拽着另一个人一起跳下来的。
一起自杀的可能性很大。
这对情侣中的男性27岁,姓王,是社会人员;女性21岁,姓吴,是湖北师范大学的大三学生。
案发后,女生小吴的妈妈说女儿是不可能自杀的,因为女儿一直是个情绪稳定的人,马上还要代表学校去武汉参加比赛,如今发生这样的惨案,家人万万无法接受。
这世上最残酷的事情,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
案发那一刻到底发生了什么,如果没有监控记录,就成了永远的秘密。
我看到这起案件时,脑海里浮现出这样两起案件——
一起是我采访过女大学生遇害案。
河南某校一名女大学生小梦,和校门口开理发店的比她大五六岁的男理发师谈起了恋爱。
恋爱中,小梦渐渐发现自己和男理发师从家庭、经历、三观到认知都存在巨大鸿沟,就对男理发师提出分手。
因为小梦长得漂亮,性格又好,很快就被同校暗恋她许久的一个男生表白了。
男理发师知道小梦又谈恋爱后,几次围追堵截小梦,要求她回心转意,和他复合,均遭到小梦的拒绝。
恼羞成怒中,男理发师就怀揣理发的剪刀,跑到学校把小梦杀了。
另一起案件,就是之前我在公众号写过的2020年的南京女大学生遇害案。
这起案件中的女大学生李某月,也是位长得极其漂亮的女孩子。
她也谈了一个社会人员的男朋友洪某。
一开始,恋爱的新鲜感,让两个年轻人如胶似漆,情投意合。
但伴随关系深入,李某月渐渐发现洪某身上不但有很多不良习气,而且特别爱结交不靠谱的狐朋狗友,就多次和洪某发生争吵。
事发当天,两个人再次发生争吵后,李某月从洪某的住处离开。
洪某却设计把她骗到云南勐海——实际洪某自己没有去勐海,而是派他的两个小混混朋友曹某和张某到云南勐海,然后把李某月骗到密林丛生的荒野郊外杀害后抛尸。
事后,洪某甚至贼喊捉贼地装模作样地陪着李某月的父母,配合警方寻找李某月。
但警方还是通过监控和大数据,识破了洪某的阴谋诡计,将他和同伙缉拿归案。
综合这三起女大学生被害案,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
男友都是社会人员。
这也是我今天最想表达的观点——
在校读书的女孩子,要谨慎和校外人员谈恋爱。
注意,我的用词是“谨慎”,而不是“绝对不要”。
这世上没有完全绝对的事情,任何一种结论都要放到相对语境里,才能客观。
我说的“谨慎”的意思,是女大学生和校外男人谈恋爱时,要小心求证,要仔细甄别,要缓慢调研。
而不是一上来就以身相许。
否则,恋爱谈不好,真的会要命。
为什么呢?
因为一直在校园里读书的女孩子,尤其是在父爱匮乏中长大的女孩子,很容易在慕强心理下,对身边同龄的男同学看不上眼,觉得他们幼稚、单纯且可笑。
而社会上那些年长她们几岁乃至十几岁的社会青年,因为很早就出来混社会,或者已大学毕业多年,懂人情世故,会花言巧语,有经济基础,能提供情绪价值,又在恋爱经验丰富中进退自如地撩拨女性,不谙世事的女孩子很容易在乍见之欢中的沉迷里,对这类男子无法自拔。
现今社会也有一大群社会男青年,没有能力、魅力和财力赢得同龄职场女子的爱慕,就专门通过网络和饭局“钓”女大学生。
他们“钓”女大学生方式,和“上线发展下线”的传销差不多——
先让其中一个哥们儿通过网络或酒局结交了一个女大学生的女朋友,然后再让这个女孩子,介绍身边相熟的女大学生给他们认识,然后让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成为他们的女朋友或玩伴。
按理说,读大学的女孩子都已成年,不管是校园恋还是校外恋,都是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这里面有个思辨:
情爱,本质上是一场对手戏。
是一对家庭、阅历、心智、财富和灵魂相称的男女博弈。
女大学生单纯、羞涩、对情爱有执念、渴望一生一世一双人,而社会男青年混沌、复杂、恋爱老司机、很多时候脚踏几只船。
加上两个人一个在校园内读书,一个在社会上谋生,生活圈和朋友圈也有很大差异。
了解深入后,当爱情的新鲜感和滤镜感碎了一地,彼此都露出真实残缺的面目,彼此的“不同步感”就会变成一条鸿沟。
争吵,指责,怀疑,控制,甚至憎恨,就会蔓延。
这时候,受过高等教育也有校园庇护的女大学生,就会通过分手自救,以此减少沉没成本。
但,如果和她谈恋爱的社会男青年是个有个严重成长创伤的性格偏执者、情绪不稳者、心理扭曲者,尤其是长期做着社会底层工作的被剥削者,他就会在恋爱无望+生活无望的泥沼里,因爱生恨,走向极端,杀害女大学生,或者和她鱼死网破、同归于尽。
尤其在当下这个戾气横生、谋生艰难的时代。
当然。
悲惨恋爱的概率是很低的。
但发生到一个家有女儿的家庭里,却是百分之百的灾难。
借此,也有几句掏心窝子的话,和正在读大学的年轻姑娘说说——
★第一,警惕同校女生给你介绍校外的男友。
记住:
一个自信成熟的男子,不会把手伸向弱小单纯的女子,而是敢于和同龄成熟的女子谈恋爱。
恋弱恋幼,是一种害怕失控的心智不成熟。
★第二,任何时候,多了解多调研,都没有错。
不管是校园恋,还是校外恋,在牵手一个人之前,对他的出生家庭、心路历程、心智见识充分了解,都不是多余的。
你能看见多久的历史,才能拥有多远的未来。
★第三,嗅到危险,一定要记得向父母求助。
很多女孩子,尤其是出身底层的女孩子,很容易犯的一个错是“报喜不报忧”。
尤其是在恋爱中,因羞耻和自责遭遇困境也不敢向父母求助。
记住,父母比你多走二三十年的路,这就意味着他们比你更有办法。
如果为父母考虑,请务必学会及时说出你正在承受的危险和伤害。
★第四,如果可以,请选择相称的良人恋爱。
可以和身边同龄、同道、同频的男孩子好好谈恋爱。
没有谁生来就是成熟的,就像麦子金黄之前有拔节期,苹果芬芳之前有青涩期。
每个良人都幼稚愚蠢的过往,而后在时光褶皱里长出智慧和温煦。
好的伴侣,都是自产自销的。
好的情爱,犹如播种,一开始就选相称的灵魂,才有四季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