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大爷老花眼突然自愈 医生却吓坏:大难临头

今日头条
Toutiao
  返回列表
75161 阅读
0 评论
文汇网

最近,65岁的李大伯喜出望外

他发现自己多年的老花眼,

突然好了!

终于可以把老花镜抛掉了

然鹅……

以为老花好了,结果病情加重

李大伯以前读书看报,必须要戴老花镜,

但最近,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他不戴老花镜,

书啊报纸上的字也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李大伯是既开心又纳闷:

难道这老花眼,还能自动痊愈咯?!

最近是吃了什么,还是做了什么

居然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呢?

眼睛看不清要去医院,

如今看清了,

李大伯还是觉得去医院问问的好。

他来到医院眼科就诊,

原本还想和医生探讨一下自己视力恢复的原因。

没想到他一开口,眼科专家就说:

“幸亏你来看医生了!”

医生告诉李大伯

他老花眼的好转

其实是一种症状

是糖尿病眼病的一种类型

波动性屈光不正的表现

这表示李大伯的病情正在加重!

这其实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医生告诉李大伯,

当血糖急剧升高时,

老花眼会突然好转,

原本视力正常的患者则会出现近视。

但这种屈光改变一般都是暂时性的,

当血糖降低时,

视力又会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屈光水平。

糖尿病眼病并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

最常见的有三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白内障、

糖尿病性青光眼,

这三种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

李大伯这才理解了

为什么医生说"幸好你来看医生了!"

据统计,2013年中国是全球20至79岁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

调查发现,在这些糖尿病患者中,

约40%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目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成为成年人致盲的首要致病因素。

糖尿病眼病与发病年限有关

临床发现,发病时间越长,造成的眼部损害越重。若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稳定,可减缓眼病的发生;而血糖控制不好,会使眼病提早发生。

同时,1型糖尿病患者眼部并发症多发,而且往往比2型糖尿病发病早且严重。

为什么看东西有时清楚,有时模糊?因为糖尿病患者视力会随血糖变化在一定程度内波动:当血糖升高时,晶状体渗透压升高,发生近视;当血糖突然降低时,引起相反变化,发生远视。视力变化时,应注意血糖,但不必马上配镜,应在血糖稳定后再次验光,以达到最佳疗效。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

DR治疗,控制血糖是关键。1至2期患者可药物治疗,通常采用改善微循环和止血药,以及碘制剂等口服药物。对于3至4期患者,视网膜激光光凝或眼内注药治疗,是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方法。同时,对于病情较重的4至6期患者一般采用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可恢复部分视力。DR患者需终生随访。

如何预防

1.严格长期控制血糖。这是防治糖尿病眼病的根本措施,是早期预防的关键所在。高血压患者还要严格控制血压。

2.定期眼科检查。医生可在患者出现视力异常之前及早发现眼部病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控制病情发展,有效保护视功能。

3.药物干预。糖尿病眼病一旦确诊,即要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控制病情发展,改善微循环状态,保护视功能。

4.激光治疗。以预防新生血管的形成,延缓病情发展,减少虹膜红变、玻璃体出血、牵拉性网脱等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5.玻璃体手术。当药物已很难奏效时,应行玻璃体切割手术,以保存或提高视力。

最后提醒患者,要定期到正规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监测眼底变化,根据医生建议接受针对性治疗,评估和预防疾病进展。

编辑:储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