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不再!巨舰的黄昏:王健林最终还是失去了万达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4月9日 8点41分 PT
  返回列表
62598 阅读
28 评论
无冕财经

清明之前,万达悄无声息地完成了一笔600亿的项目。

香港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太盟投资集团,联合中信资本、穆巴达拉投资公司等投资公司,向大连新达盟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注资约人民币600亿元,合计持股60%。

太盟的代表黄德炜高兴地说:

这肯定是最近五年中国市场上最大的投资,没有之一。

根据协议,珠海万达商管,将会成为新达盟的子公司。

这意味着,万达商业的核心及其控制权,已经不再在王健林手里。

太盟投资集团董事长单伟建是美国财长耶伦的学生,他是1976年后首批公派到美国留学的留学生之一。

也许是经历过疼痛,他也非常享受别人的疼痛。

其投资策略两个字就可以概括:

抄底。

1998年,韩国最大的私人银行韩国第一银行因金融危机濒临破产,单伟建主导的新桥资本抓住机会,在对方最痛的时候,以5亿美元的价格,提出了收购。

五年后,新桥资本把韩国第一银行卖给了渣打银行,价格是:

33亿美元。

此后,单伟建有了“中国私募之王”的称号,在韩国投资界,他也是大名鼎鼎。

此番抄底万达,单伟建是有备而来。

2022年,单伟建先是给了万达28亿美元,拿到了10%的股权,并让万达上市前的估值,达到了1800亿。

一旦万达成功上市,就会巨额赎回的股权,实现双赢。

但万达却没有成功在A股上市,这就导致双方都没吃到好果子。

钱都投了,怎么办,总不能打水漂吧?

单伟建决定吃口大的,一下子联合众多投资基金,拿下万达60%的股权。

要么生,要么死。

单伟建是赌上声誉的背水一战,而万达此举,堪比卖身。

王健林是准备撂挑子了吗?

为何在这个节骨眼,卖掉自己缔造的商业帝国?

从太盟集团的角度来看,这600亿,是抄了王健林的底。

然而世上的买卖,只有错买的,没有错卖的。

对于王健林来说,今天的万达广场,已经是烫手的山芋,再多拿一会,就可能烫到手。

2000年7月,王健林刚刚进军地产行业。

和普通开发商的套路不同,王健林的重心放在了“商业综合体”上。

第一家万达广场,在长春开业,开业当天,就引来了无数市民。

老百姓没见过这种商业形态,有超市、游戏厅、电影院、ktv。

一个广场,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吃喝玩乐。

此后,万达广场成了长春人气最高的商业综合体。

在随后一年中,另外5家广场也陆续问世,多分布在各大城市的城市核心商圈,以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左右的单体商业楼为主,并配套由商业步行街连接的多幢商业楼复合体。

凡是有万达的地方,基本就能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商业中心,完全替代了过去的百货大楼。

2006年12月22日,第三代万达广场首店在宁波鄞州万达广场开业。

第三代万达广场在布局上从全国一二线城市下沉至三四线城市,包括有消费能力的县级市,选址上也从原来的核心商圈到城市新区、郊区,并配建五星级酒店和超高层写字楼,在新开发区域形成独立的大型商圈和城市综合体。

建筑面积一般在50万平方米以上,有些地区能达到百万平方米。

凡有万达处,皆能歌柳词。

王健林也一度认为:“万达广场就是城市中心。” 

也确实,这种新兴的消费广场,已经可以独立创造出城市的新中心、新商圈。

以前日本把这种模式叫“HOPSCA”,意思是融合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餐饮、公寓住宅、综合娱乐五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城中之城”。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少县城都把引入万达广场这样的商业体,列为招商引资的头号任务。

最火的时候,万达的号召力有多强?

2010年,江西南昌决定打造江北新城,为此,市政机关、公检法等机构都搬了过去。

但直到2年后,引入了万达广场,新区才有了人气,以至于景天成了南昌的房价高地。

2014年,万达的第100座广场在昆明西山落户。

2019年,万达的第300座广场在湖北咸宁开业。

当初的小船,短短几年就变成了航母。

船上的舰长王健林马力全开,船里的王思聪对大海咆哮:

“我交朋友不在乎他有钱没钱,反正都没我有钱。”

一天之内飞行6000公里,途经2个国家,签下500亿合同。

早上4:00开始起床,5:45前往机场,在飞机上开会研究项目。

晚上回到办公室后,他还会处理一些未完成的事务,晚上十点入睡。

千亿总裁工作狂的背后,是王健林的一种急切。

2006年,王健林意识到,中国的城市化正在高歌猛进的发展,其速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万达必须要快!”

“努力一下,也许世界一流企业就出来了。如果这时歇气,打打高尔夫、泡泡吧。过个五年回头看,可能机会就没了。”

一个人的成功,往往就是那关键的几年。

抓住历史周期的王健林,通过高举债,快扩张,迅速在全国布局了300多个万达广场。

“万达玩的是空手道,一分钱不出就能挣钱。”

2017年,王健林表示还要给航母提提速。

“随着中国城市化红利减少,想在中国再造一个万达已无可能。”

在有限的红利期,吃下最多的红利,万达广场的第二个10年,商业触角覆盖到了全国80%以上的地级城市,30%以上的县级城市。

2021年,王健林已经在中国的200多个城市,建起了400多个万达广场。

但与之相对的,是万达的负债达到了6000亿!

随着许家印的落寞,万达迫不得已开启了清仓大甩卖。

其实王健林已经算是提前预感了风险,早在恒大暴雷前,他就开始出售资产。

2017年,融创孙宏斌花了430多亿抄底,拿下了13个万达城。

当时老孙还非常得意:“老王辛辛苦苦干了十年,被我摘了果子。”

而后,王健林又卖掉了旗下77个酒店,20亿的万达物业。

可即便如此,王健林的身价已经从最高峰的2106亿,降到了现在的300亿。

缩水了8成!

历史的周期,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本想冲击A股上市,换来一口大回血,但历史没有假设。

高层否掉了万达的上市后,手上只剩下100多亿的万达,开启了“墙倒”模式。

万达高管纷纷离职,万达院线也转让给了阿里,旗下的文旅城项目也出售给了其他地产。

形势比人强。

年近七旬的王健林已经许久消失在媒体的镜头前,上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老王,最大的特征,就是:

暴瘦了几十斤。

和之前的富态相比,判若两人。

“千金难买老来瘦”,一向以自律著称的老王,可能是在刻意“消瘦”。

2019年,王健林曾表示万达商业是万达的核心,什么企业都可以放,唯独万达商业不能放。

只要万达商业在,万达集团就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可2020年至今,万达已经卖掉了15个万达广场。

如今400多个万达广场,几乎全部被摆上货架,这些可都是王健林的心头肉。

2024年1月14日,万达在北京开了一次相当寒酸的年会。

老王强调,2024年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降本增效。

随后板着脸走下了舞台。

这是一个老板们都在喊降本增效的时代。

也是一个大商场没落的时代。

清明假期前夕,第一财经记者发现,仅3个多月,今年10家老牌百货商场已经“阵亡”。

其原因之一,就是商场已经不再被商家青睐。

有报告显示,58.8%的样本企业认为“经营成本高,利润低”是商场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此外,客流下降是近几年零售行业的共同挑战。

就连大洋彼岸的美国Macy's,都在大量裁人,并关闭了几百家店。

在网络经济的今天,网购和外卖,极大冲击了商业综合体的人气。

商业广场,迎来了自己最坏的时代。

王健林很喜欢唱崔健的歌,其中《一无所有》他还公开唱过。

“脚下的地在走,身边的水在流,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

这个时代何时过去?

没有人能给到确切的答案,正如今天的万达,没有人知道会走向何方。

王思聪曾经谈到王健林:小时候父亲总是非常忙,不过自己去英国留学的那一天,他还是特意去机场送他。

末了,他送了王思聪四个字:振兴中华。

中华总是会振兴的,但万达呢,谁来振兴万达?

g
greentee
1 楼
房地产降温也好,这个转型阵痛是逃不过的。
e
eastern
2 楼
一切都是赌徒,赌法 心态 认知,世上有几个李嘉诚和段永平。浪子回头金不换,那回头多难。但至少成功过,该开杠杆也开过,但估计这位时间不够了,心态估计也已经崩了。主要时空上不会再给他一次机会了。 [1评]
c
cantonese
3 楼
无需担心隔壁老王lol
t
tschus
4 楼
万达在中国的发展中是有贡献的,他打造的商业中心在中国的带动内销里贡献很大,无论在哪个城市,万达都是利税金鸡母,每个万达每天都有上千万的税收盈利。无论万达归王健林,还是其他人,摊子已经搭起来了,对于国家来说,都一样。相对于几百亿的出售合同,国家在每家万达每年近百亿的税入才是关键。万达就像水管,税收就像水,作为业主,我是无所谓谁是水管的生产商,谁是物业维修,我要的只是水。 [1评]
x
xiaoss188g
5 楼
说的乱七八糟,万达为啥死也没有个科学的讲法。中华怎么振兴也不知道就说能振兴了,那么厉害你咋不去做国家主席呢
x
xiaoss188g
6 楼
它都破产了说明盈利没有,没有盈利税收能多吗?动不动就吹牛逼你很嗨是吗? [1评]
x
xiaoss188g
7 楼
他已经是中国房地产业里面跑最快的那个了,他都撑不下去,许家印能活吗?房地产业里面99%的人没他跑得快,那些人不死的话也是靠非金融的关系暂时活着
x
xiaoss188g
8 楼
他应该是2018年开始跑的,许家印到2021年还在砸钱,许家印根本活不下去。他也未必能活下去,就看卖身成不成功了。房地产业不能说跑就跑,要五六年前就得跑。最成功的是李嘉诚,然后是潘石屹,这些提早五六年跑就赚猛了,再晚一年跑,只能打平,往后就是亏几千几万亿了。所以这行真倒闭
t
tschus
9 楼
他是资不抵债,不是盈利没有,而是盈利无法还他扩张时花的贷款。就像我是一个水管施工方,你是业主,我要给你家铺设水管,但是我没钱买材料。你借给我钱买材料,商量好几分利,截止还款期是哪天。然后我铺了水管,你用上了水,我负责物业管理,你付物业费。然后你给我的贷款截止期到了,但我靠物业费没法这么快还上你的贷款,于是我把物业权出售,筹了钱还你,最后我保留了一部分物业权,没有了债务,你得到了还款加利息,和水。新来的物业得到了大部分物业管理权,可以慢慢从你这里拿物业费,抵平购买物业权的花费,因为没有贷款还款期限,所以收回成本时间并不重要。 所以在中间,我从一个啥都没有的毛头小子,到成了你的小物业,我赚了。 你有了水用,有物业打理维护,放的贷款还得了利息,你也赚了。 后加入方本身财大气粗,作为投资方负责你的物业,有固定盈利,他也赚了。 这就是一个良性商业模式 [1评]
x
xiaoss188g
10 楼
你说的这些要在企业能够正常运作的时候才可以实现,企业都要破产了,不管你用什么盈利不够债务利息还是任何其它术语,都掩盖不了它的困境导致所有运营无法实现,也就是税收不可能有保障 [1评]
x
xiaoss188g
11 楼
他都要破产了,正常人如果盈利不够支出就不干了,如果他愿意干,债主也不愿意。他没办法干。他还不起债,债主就要清盘了,他有几家企业能够继续运营呢?其它没有运营的,员工就要解散,还哪有什么税收。这事情复杂了
x
xiaoss188g
12 楼
如果不是债主不干的,他能卖卖卖卖吗?他肯定是到了要跳楼了,哪有你说得那么轻松呢?他坑了不少人了,把很多人骗上船,你以为那么简单纯洁吗?
t
tschus
13 楼
税收是看的流量,也就是水库里的水有多少。管理看的是成本,这个成本也需要上税。万达的问题是,人工物业成本上升,而不是水库没水。产生新的成本自己无法负担找他人接盘是正常情况。你玩过大航海么?当你投资了很多港口,看着贸易很红火,却很容易因为成本一夕破产,然后自己的份额被其他商会接手。但作为港口,无所谓你破产不破产。所以,你作为业主,担心个啥。 [2评]
x
xiaoss188g
14 楼
他对赌了几次,估计赌到现在已经再也落不下面子了。把腾讯这些高科技企业,张近东这些百货业,还有房地产业的钱都给骗进去了。补简单,可能里面的亏空说你想像得几十倍。他肯定属于禁止出境人员。他造成的损失只能靠骗外资才能让他免于牢狱之灾。
x
xiaoss188g
15 楼
我说的是万达,业主当然也要担心。恒大破产你说恒大的业主担不担心?里面大把问题了。你去做一下恒大业主吧,我看你能提出几十页纸的忧虑。万达和恒大同一行业,你现在看恒大还能交的起税吗?税局感谢你了 [1评]
x
xiaoss188g
16 楼
我也不是说它完全不交税,毕竟企业运营还是有税交的,但和正常运营的企业交税能比吗
g
gzwyh
17 楼
大陆顶级富豪谁逃得过胡雪岩的下场?皇帝要你三更死,谁敢留命到五更?皇帝要你捐国库,马云乖乖送到家。
t
tschus
18 楼
恒大和万达不一样。万达做的是商业中心,还是之前的比喻,万达是给你这个业主造能源源不断地来水的水管,恒大造的是水库的拦水坝,是民生基本需求。恒大水坝造不好,那水就流走了,那就是你这个业主没水用的问题,有水管也没水用最终全输。恒大关系的是国民有没有消费能力,万达关系的是如何聚集这些消费更好利税。你我都知道,地摊经济是收不上税的,网络经济目前阶段,也只能收一个商家自报的最低部分,我认识的很多网络商家,几百万的年营业额,报税最低个体经济5万块结束。这不是个案,这是所有网络带货的都在做的。
穆斯塔法
19 楼
没提 白衣骑士 孙宏斌 啊
大条度你
20 楼
这下撕葱不能太高调泡妞了,大家都知道他老爹没钱了。
狼王2
21 楼
这叫成功上岸,房地产里面几个人做得到?
d
dreamer9527
22 楼
a
abc868
23 楼
王健林很喜欢《一无所有》老天爷还你心愿¡
纵横捭阖
24 楼
实际上不是王建林一个人的事情,马云 刘强东 马化腾 潘石屹 都被共匪公私合营了,而且还是明抢!你不服让你一分钱都没有,就这么流氓!这就是21世纪的中国,还没有进入人类文明社会基本的环境。悲哀啊!
a
aestar11101
25 楼
说的好好的,怎么突然把万达广场比比作妓院了?
纽约宅宅羊
26 楼
聪儿一下子从太子爷变成路人甲了。以后没了保护还敢不敢玩一炮三响啦!
随意岁月
27 楼
王健林就欠了这么点钱,就被人抄了底。许家印欠了几万亿,怎么没人敢抄底。抄底人的背景如何,是不是美国资本的白手套,听说是耶伦的学生
g
givetome
28 楼
这叫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