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中国家长相反 加拿大父母为何没有名校情结?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1月26日 20点1分 PT
  返回列表
76087 阅读
54 评论
加拿大和美国必读

关于作者

Amnesiac  现为中国在加拿大留学生,曾在温哥华的一所中学留学4年,目前就读于麦吉尔大学。

今年4月,大学申请季到了尾声。我就读的温哥华一所中学,高三的同学offer拿了一堆一堆的,有意思的是,大部分国际生都要去UBC、多伦多大学、麦吉尔、滑铁卢、皇后大学等名校,遍布加拿大各省。然而本地生(白人)则很多都是就近入学,没几个去其他省的,只申请了SFU、UBC、维多利亚大学等本省的学校。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有几个人明明成绩很顶尖,班上数一数二平均分不下95的,打算去昆特兰大学,弗雷泽溪谷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技术学院……国人一听就很野鸡。

刚开始我也是心里吃了一惊,按照传统的中国思维,学霸就该去排名第一的名校,否则简直是浪费了青春和才华。要是我有着考清华北大的实力,最后读了个什么“武侯区大学”,“郫县技术学院”,全家不得气死。

我十分好奇,问了几个本地的小盆友怎么想的,他们都理直气壮地表示:离家近啊!学费便宜,又有自己想读的专业,温哥华气候好。说得我无言以对,细思……人家说得确实没有错啊。

温哥华

一、名气大的学校研究生和博士课程更强,本科动辄几百人一起上课

亚洲人大都有名校情结,学历是一辈子的标签。而且中国教育水平差距很大,乡村和城市的、985和三本技术学院是天差地别,就业也是名校毕业的有优势,所以在社会制度影响下大部分亚洲人包括这边的华裔都是要拼了命进排名高的大学。

而加拿大教育资源分配非常平均,哪怕是一个不起眼不出名在小乡村的大学各种设施教学资源都不比名校差。本科差距都不大,国人盯着的QS 、US News排名很大程度上是按论文质量、科研成果、国际声誉排名,而这些主要来自研究生和博士,和本科教育其实并没有太大关系。 

多伦多大学

翻译一下,QS排名的评分几大标准:国际学生比例,雇主声誉,学术声誉,每个专业论文引用率。可以说基本上都是靠国际化和科研来提高排名,什么样的学校国际生比例多?肯定是排名高的才能吸引国际生第一输送大国中国学生!国际生带来什么?学费啊!国际生学费是本地生的几倍,一年三四万加币不在话下。

这些钱当然是拿来做科研做研究经费,产出的研究成果和论文又可以提高排名。排名高了,更吸引国际生,国际生越来越多,国际声誉也越来越高,学术声誉也越来越高,钱越来越多,可以做更多的研究……而高国际生比例又可以提升排名分……这就是一个大学产业化的死循环。

而排名越靠前的大学招生越多,近几年加拿大名校产业化趋势尤为明显,过去我们高中一届被麦吉尔录取的人很少,今年我身边的同学拿到offer的都有十几个,多大感觉就是只要申请就发offer,一个普通的乡村高中能被多伦多大学、UBC录取的人都有上百名,完全不像国内,一个学校能出几个清华北大的就很不错了。

加拿大大学都疯狂扩招国际生赚学费,也有一个很大的弊端:一般名校的大一大二课上少则有几百人,多则一两千人,就是听大型讲座,有什么问题课后想问教授估计排队都要排几天。教授们很多都是专心学术研究,教得也不一定多好。能上加拿大名校就不是一件稀奇事,物以稀为贵,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很多本地人都不稀罕去名校。

二、大学择校专业比学校重要,小班教学更受欢迎

加拿大很出名优秀的大学有多伦多大学,UBC,麦吉尔,麦克马斯特,西安大略,阿尔伯塔,皇后大学,滑铁卢大学等等。择校不光要看综合排名,还要看专业,比如滑铁卢的工程专业和精算专业非常顶尖,甚至比多大都更胜一筹;阿尔伯塔的石油工程; 麦吉尔的生物医学; 西安大略和皇后大学的商科……一个名气大的学校,有的专业可能还不如其他学校的教学质量好和就业率高。完全不像国内,985、211的冷门弱势专业出来找工作可能都比二三流大学最好的专业吃香。

麦吉尔大学

有很多排名不是最顶尖的学校的coop课程十分受学生青睐,这种学校一般会和很多公司合作,让coop学生可以有很多实习机会,上一学期学打一学期工,积攒工作经验,工作时间也可以换成学分,对就业非常有利。因为本来就不是走研究型大学而是注重职业训练的,毕业就业比一些名校毕业但缺少工作经验的学生容易很多。所以如果想以本科毕业就工作为主的可以关注哪个大学哪个program的coop比较强,滑铁卢的coop在加拿大本地人心中应该是最好的。大部分想学工程的同学宁可去滑铁卢的coop也不去多伦多大学。

规模小的、不那么出名的大学,还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优势小班教学,能得到教授更多的关注。由于重心都在本科教育而不是科研上,这些大学的本科教育质量反而更好。

比如加拿大NB省的艾利森山大学,是所创建于1839年的公立文理学院型大学。地理位置没那么好,坐落于加拿大东部新不伦瑞克省和新斯科舍省交界处萨克威尔镇上。但优势也很明显,本科学生人少,小班教学,一个班只有六七十个人,多次在加拿大麦克林杂志基础本科类院校中排名第一。

艾利森山大学

三、所谓的“野鸡大学”,教学质量和就业前景相当不错

我也曾经参观过所谓的“野鸡大学”,不得不说,对于他们开设的课程和专业,设备是非常好的了。比如牙医助理,教室里有充足的模型和器械,每个学生都可以操作实际演练。教学环境模拟医院场景,非常逼真,很职业化。大学教学楼看起来也是非常大气现代,朝气勃勃,和我之前去的UBC麦吉尔阿尔伯塔大学内部看起来都差不多。

这类大学的劣势在于:第一,生源差很多,录取要求很低,一般60-80的平均分都可以了;其次,开设的专业比名校少很多,因为人数少,需求少。比如麦吉尔大学生物专业会有很多细分的分子细胞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神经科学、药理学、免疫学……选修课也多得多,包罗万象,如基因工程、器官移植、人造组织、蛋白质工程……但像在城镇中的大学规模一般很小,开设的专业不多,可能像金融、建筑工程、人工智能什么的没有,生物就一个笼统的生物专业,都没有细分的,选的课也比较少。

毕竟主要是就业求职导向,研究性强的的基础学科不会很好,不过但凡开设的那几个专业教学水平毋庸置疑,并不比所谓名校差太远。而且因为课程实用,和企业有深度实习合作,学生的就业前景普遍不错。

四、如果是计划移民而且以就业为主,社区大学是很好的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大学尚且如此,中学小学更不用说了。我所在的加拿大城市兰里,其实就是温哥华周边的一个小城镇,人烟稀少,天车地铁都没有。然而就是这里的乡村中学,老师个个都是UBC毕业的大佬,教学水平普遍很高,AP 、IB、法语沉浸课程实验设施什么都不缺,学的内容全省都一样没什么担心的,可以说很良心了。

所以学校里被各大名校录取的人也是非常多,当然基本都是国际生因为本地生很少有这个心思去申请……不像中国,农村里可能一年能考上大学的屈指可数,要有能上985、211 的绝对全村人敲锣打鼓庆祝。

 不光是学校,在加拿大待久了你会发现,富人区和平民区也差不多,每个社区布局大同小异:很多独栋房带花园,有一个complex像是中国的商业区,商业区里面的超市都是一模一样,无非那几个熟悉的加拿大版人人乐家乐福,应有尽有,除此之外都是树林公园。唯一的差别是富人区的房子可能大了很多,内部装修奢华。不过要去偏僻一点的农村,坐拥一片原野也不是什么稀奇事,毕竟地广人稀。

温哥华郊区的住宅。摄影:纳兰雪野

所以在这种举国资源平均福利好的状况下,本地生尤其是白人压根没有对名校的执念,有些人就去读大专或者职业学院方便就业,也没觉得丢人。野鸡大学就是国人发明出来的歧视社区大学的专用词,当地人根本没有这个概念。

如果是计划移民而且以就业为主,社区大学是很好的性价比很高的选择。如果要做科研或者回国工作,去排名高的大学更好,尤其是读研读博,名校的科研资源会很多(毕竟本科吸了那么多血)。

不要为了名气,觉得综合排名第一中国人都知道,就盲目选择排名最顶尖的学校,最好还是根据自己的专业和职业规划选最合适自己的。

五、砸锅卖铁供儿读书?加国父母不认

我在个人公号上写文章感慨老外没有什么名校情结后,有评论指出经济能力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私立学校去名校的学生比例就大得多,毕竟很多学生满了18岁爸妈就不给钱了。我顿时反应过来,确实如此,因为身处公立学校,周围的本地同学大部分家里经济条件不会很好。

国际生既然能出国家里就一定有点底子,负担起名校也是不在话下。如果去私立学校调查一番,结果说不定是老外也很多有名校情结。这就是统计学的“Bias”(偏见),任何调查都必须有足够的样本和覆盖到各种不同的群体,否则群体间的差异很容易造成这种一叶障目的扭曲的结果。

为了获取更公正的数据,我又问了几个本地同学,他们的大学学费都是自己打工来积攒,父母基本不会资助,要资助也就施舍一年而已,之后还要还。他们听说中国家长养到大学毕业甚至还要给生活费零花钱,一脸不可置信。或许加拿大人并不是没有名校情结,当然没有中国那么严重,只是大部分学生都必须自己交学费,爸妈一分钱不给,所以没钱去上名校啊!

 想必私立学校去名校的学生比例会大大增加,因为一般舍得花大钱送孩子去私立学校的家长一般更重视教育,更愿意支付大学学费;家庭氛围熏陶,学生也以进入名校为目标;能负担起私立学校的费用,家里一般也比较有钱,能付得起常春藤大学学费。

由此类推,能进入医学院法学院学习的应该也大都是家里有钱的精英阶层孩子,毕竟要多读四年书,每年学费生活费的开销真不是一般平民孩子能自己打工赚来的。成为了医生律师高收入的毕业生更重视后代教育,赚得多也能付得起学费送孩子去私立去藤校,周而复始。而穷人的孩子,爸妈一分钱都不给,还得自己打工赚学费生活费,恐怕只想赶快毕业找份工作赚钱,更没有机会花钱提升自己。

而且连大学学费都是偏心的,越是毕业后赚的越多的职业比如工程金融生物医学,学费越贵;毕业前景越不好的学费越便宜。导致一些看不长远也无法负担高昂费用的学生选便宜的专业读,毕业之后赚的少,后代更没钱去学好的专业,恶性循环……看来想要逾越阶层在哪里都不容易啊!(完)

p
pigincity
1 楼
扯鸡把蛋。忽悠穷人
q
qiaoba
2 楼
专业理想才是最重要的。
一分为二好
3 楼
美国家长孩子大多也希望上名校,只是没有中国家长孩子那么迫切。一是美国孩子就业压力没有那么大;二是名校的优势没有中国那么大。 当然,第一代移民来美的中国家长为子女上名校,跟国内家庭是一样疯狂的。但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家长,不管从那里移民来的,都要理性的多。我一个孩子的好朋友,白人家庭,父母以换新车为条件,说服孩子放弃全奖的top-20的一所学校,改上本地的一所州立大学(也是全奖),三年就从州立大学毕业。现在孩子做公司法律师,从挣钱的角度,算是成功的。
C
CASTAR
4 楼
自我催眠 穷 就安心当好麦当劳员工
望京西
5 楼
美国本地人稍微懂一点的大学运作的,都应该知道的常识,美国人读大学本科,主要选择的是著名精英汇,其次才是名校。一所本地公立大学的著名精英会预留位置和缺乏入会支持的哈佛普通本科,一定会选择前者。因为前者很容易本科之后,敲开哈佛法学院或者本地政界商界精英人际圈。
h
hypnos
6 楼
目标不一样啊,国人不管哪个阶层的只要有资源就有种往上走的劲,一般西人没有那种动力,但是精英级别的一定有。
茯苓糕
7 楼
楼主说的确实是事实,本地中产阶级完全没有名校情结。可能是文化差异吧。嗨,其实家长心中的所谓名校,比如多大,取分也不算高。除了常青藤算名校,其他的都差不多。家长们谢谢,别激动啊😉
新的信箱
8 楼
小布什全C还挤进耶鲁,你和我说外国人不爱名校?
T
Tomatojuicy
9 楼
這種文章挺好的,可以稍稍安慰擠不進去名校的可憐孩子和家庭。
湖中独钓
10 楼
因为他们傻笨
m
moxints
11 楼
傻逼小编,看看什么阶层的人都往名校挤,不说学校好坏,看看在名校能得到的朋友圈都是些什么人就知道了,谁信你的话谁就是真傻逼
g
greentee
12 楼
如果你的智商不是太差,你就不会把因果关系搞反。 小布什因为是官二代,所以进耶鲁。这是锦上添花。 小布什并不是因为有了耶鲁文凭才进入上流社会变成高官。 所以真的没必要死都要进名校。你的出生已经把你的阶级地位定了80%。穷人小孩就算勉强进了名校,做多也不过就是当个高级白领而已。离真正的上流社会还差得远。
死左B
13 楼
不是没有,是没能力,自甘堕落。 记住,加拿大的精英子女不会去你儿子的破学校的。
g
goodsignal
14 楼
一句话,主要还是就业竞争不激烈。
j
jhuang30
15 楼
SFU, Waterloo CompSci 毕业的也是做码农,年薪二十万,下班吃饭,晚上操B,早上拉屎,有分别吗。大学只是敲门砖,人生要看自己努力和运气,运气占70%。
c
cummerlee
16 楼
对, 胡说八道没底线了,老外有钱全到私校了,拼了命的跟孩子一起爬媵
r
rry
17 楼
加拿大大学都差不多,没太大区别。
望京西
18 楼
小布什当初去耶鲁是为了加入耶鲁的英格兰精英学生会,他的真实目标并不是耶鲁。现在去看看美国所有参众国会议员的本科教育背景,就会发现美国精英家庭子女们是如何本科择校的。
w
wkoa
19 楼
因为反正也上不去
望京西
20 楼
美国是墨黑穆杂居的二三流发达国家,与欧洲加拿大那些一线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社会福利和人口结构差距,所以美国教育基本价值模式与亚非拉国家及其相似。美国社会低质素低凝聚化,使得美国高等教育必须实现阶级分化,这也是我前面提到的,为什么美国本地人在大学择校时,著名精英会招驻校录取是第一参考要素。
8
88108081
21 楼
孩子的未来发展真的是看孩子自己。 加拿大这边教育,早早的就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望京西
22 楼
和加拿大一样,很多人一定不知道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法国总理马克龙,德国默克尔,欧盟主席容克,拉加德都是哪些大学毕业的,大民族人口组成的一线发达国家人们的教育价值取向与亚非拉国家和墨黑穆杂居国家会有很大不同。
T
TSX
23 楼
有能力的其实都去了美国的大学,毕业后也留在了美国,剩下的才是所谓想要离家近。
半元钱001
24 楼
27楼的加拿大移民黑中介的马甲又出来晃荡了?你怎么不用你的花舟马甲了?肏你妈
t
taudien
25 楼
草,这么不回没有。有钱老外都读私立
h
hey6park
26 楼
精英阶层 哪个不念名校
黄金一梦
27 楼
不是不想!最主要的是名校和普通的学校价格差太多
C
CASTAR
28 楼
笑话 让孩子自己选?除非真是天才 不然一般孩子都是逼出来的 谁他妈想念书的
d
dudulac
29 楼
白皮猪那一套愚民文章又来了!专骗下等人民安心过穷日子,新闻里说什么你们就要信什么!去看看哪个有钱人不把孩子送名校还带家教?什么唱歌 音乐 金融 法律 一个不缺的在补课?这种文章坏透了
清明风水
30 楼
不就是加拿大人懒,不想费脑筋像强国人一样去骗钱嘛!这个你不用说,我们都知道
a
azkaban
31 楼
人家说的是加拿大,一群翻墙党内容都不看就瞎逼逼。 加拿大排名靠前的几所大学录取率都在50%左右,不是傻子都能进。美国的名校主要是炒作出来的,就像国内的影视明星。一个个上了当还觉得自己特聪明。
d
dudulac
32 楼
: 看完了。怎么没看?这种文章意思是什么?放松啊随意吧?哪有不出力能出成绩的?不好好努力能到50%?就是进去了不好好学能毕业? 再说了你歧视我们翻墙的啊?翻个墙都给你们看低等级了?在这样我要拿起你的民主大棒了
喝地沟油扒墙头的猪
33 楼
好点的学校的好专业能进去,你也不想想能顺利毕业吗。
t
tranquilium
34 楼
因为小编在瞎扯蛋。我在的加拿大高中毕业典礼上挨个宣布哪个学生被哪个大学录取了。然后进入名校的马上就有各个团体来给各种赞助和奖学金。说没名校情结你信?
a
azkaban
35 楼
没啥意思,就是花多少钱买什么最划算的问题,大家个人有各人的情况,别老觉得别人要骗你。 好不好好学是孩子的事,跟家长关系不大。但家长要出钱。
g
givetome
36 楼
离家近啊!学费便宜
a
azkaban
37 楼
来具体数据,哪个团体给了几个学生多少钱?
g
givetome
38 楼
胡说八道没底线了,老外有钱全到私校了
纳兰德性
39 楼
没有名校情结名校为什么那么难进?你讲讲?你认识的人都是穷人没有名校情结吧?
l
lying
40 楼
瞎掰,想当然的杜撰. 我身边的朋友,天天都在比谁的孩子上了那个学校.
胡不语
41 楼
事实上,越有名校情结越想融入所谓精英阶层主流社会的孩子越容易受歧视。美国精神就是独立天地之间,能独立于世,你自己就是精英。其实这些年歧视亚裔的事情少多了,很多说是歧视,其实是嫉妒,跟中国蒸蒸日上的实力不无干系
C
CASTAR
42 楼
总得给自己一个穷并自豪的理由
S
Scrapper
43 楼
因为中国人被共产党的畸形价值观误导
n
nababa2
44 楼
加拿大没有竞争
b
blowwater
45 楼
48L 說對了. 歐美國家的文化國情就是這樣. 主因是人家中低下層社會都生活得很滋潤.跟大陸低下層狗不如的生活差太遠. 普通人是甘心成為低下層人的. 做個屠夫,開的士,廚房工,開公車,修理工,清洁工也一樣可生儿育女住大屋,不愁醫藥。做個有尊嚴的人。做個工人農民跟利害國差的太遠。
热血青年2
46 楼
法国总统马克龙读过巴黎政治学院和国家行政学院. 这些学校多难进就不提了. 特别是国家行政学院 , 一年只招100个学生,拉加德考过; 但没成功 . 法国现在政府的总理和一半的部长也是这个学校出来的. 马克龙还考了两次巴黎高等師範學院文科. 不过没成功. 其他国家不知道. 英国法国没有读过名校基本是当不了总统总理的. 加拿大才3千万人不到, 能有什么名校. 再加上南边邻居名校太多, 好的学生基本都给吸引过去了.
南方兔儿爷
47 楼
文章都不看直接可以评论,我要是一万几千亩地,开车十公里见不到个邻居,我他妈考个屁啊!
新的信箱
48 楼
评论事情,你要加上人身攻击,这样显得你智商高吗?骂人的话我就不说了,你自己脑补吧。
青山绿水
49 楼
还是经济因素决定的,我朋友和老白结婚的,老白家是农场主,当时没什么钱老大就上的普通公立中学后来上了一个相当于中国大专那种学校万事,后面的三个是父母经济好一些后,全部上的私立中学,大学也是好大学。人生都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