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质疑姜萍作弊的一系列猎巫闹剧 该结束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6月20日 14点12分 PT
  返回列表
69369 阅读
21 评论
独角鲸工作坊

姜萍获得阿里全球数学竞赛初赛第12名后,就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更为魔幻的是,从众星捧月的天才,一夜之间她又成了千夫所指的“作弊者”。

我不赞成畸形的天才观(这部分观点发表在《17岁数学天才少女刷屏背后,藏着一个危险信号!》一文中),更反感病态的猎巫狂热。

01

方舟子一本正经地拿姜萍不会写“Σ”说事,让我笑岔气了。一个连“Σ”都不会写的门外汉,假扮数学天才,图什么?真被名校看中了,面试3分钟就得露馅。学术水平造假,哪是这么轻易的?好歹也得先在这圈子里混几年,经过耳濡目染甚至耳提面命的训练才行。又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到教授家里当几年保姆的……

方舟子行走江湖那么多年,水平真的是一点长进都没有。套路和当年折腾韩寒时差不多——当年是标点符号做文章,现在是数学符号。而且,猎巫的对象选择更“下沉”了。当年要韩寒“自证清白”,好歹还算是质疑公众人物,现在却是对姜萍这样的“路人”降维打击,越活越没出息了。

姜萍就是一个路人而已。这个全球数学竞赛办了六届,这样的路人“散修”很寻常。今年的预赛除了姜萍,还有一个初中的小孩哥、一个疑似外卖员的小透明。此前还有一位连续3年参赛的95后河南狱警也受到过关注。

然而,这些“野生天才”的关注度持续时间很短,因为到了决赛阶段,就是专业圈“家养天才”的天下。最终的大奖和“散修”们基本是无缘的,退场的“野生天才”们也很快就被遗忘了。从没听说哪位“散修”通过这项民间数学竞赛逆天改命的,实在想不出费劲作弊的动机。

在参赛者作弊动机上难以自圆其说,猎巫审判官们把目光投向了姜萍周边的人。她的数学老师王闰秋就成了下一个猎巫对象,据他们说王老师是搞教培的,所以有动机。

按照他们的想象,王老师教出个数学天才,教培生意就能火。这的确很有想象力,却是过度想象——是对中国家长的过度想象。

中国社会的教育观是极度功利化的,就是为了高考这块“敲门砖”。教培更是冲着高考去的功利指向明确,实打实的“按分计价”。

别说一个姜萍,王润秋就算真教出个莱布尼茨,中国家长也没兴趣。对高考没帮助的,就没市场。这样的纯民间赛事,既不能加分,也不能保送,几个家长会为这个买单?

当然,拿王老师搞教培说事的,可能一开始就不是真要质疑什么真相,只是想看他搞教培被查的热闹罢了。质疑成不成无关紧要,就当是举报了。码字一分钟,恶心你一辈子,就是赚到了。这种损人不利己的阴暗心理,在中国的互联网热点事件中早已见怪不怪。

其实,用“奥卡姆剃刀”刮掉那些油腻的想象,姜萍的参赛获奖很简单。一个爱好数学的普通小姑娘,出于个人兴趣,参与了一个主打兴趣的民间数学竞赛,玩得很开心,就那么简单。

显然,这样简单的答案满足不了那些阴谋论爱好者。他们想要看到黑幕,于是到处都是黑幕。他们自己失去了“没有功利性、纯粹出于个人兴趣”的单纯追求,因此也不相信别人能活得那么轻松、纯粹。姜萍纯真的笑容,在他们眼中分外刺眼。

02

我不相信姜萍是靠作弊取得预赛的好成绩。这是一项企业发起的公益性赛事,没花纳税人的钱。整个事件就是个发生在公共场域的私域事件,本就没有多少的公共价值。

关注度是网络时代的重要资源。在这样的事件上反复折腾、纠缠不休,十分无聊,非常猥琐。

一些专业学术人士对“姜萍作弊”的孜孜以求,尚能理解。动物都有领地性,就是家里养的狗还有护食本能,人也未能免俗。毕竟是专业人士,甭管专业能力强不强,专业鄙视链是很强的。即便是一个强调趣味性的民间赛事里一个“野生天才”的冒尖,也是不可忍受的冒犯。

没有这样的高度敏感,何至于“中国数学水平不如美国1940年代”呢?也就丘成桐教授敢这么说,“丘成桐中学数学奖”也是一个有教无类的奖项。

一些媒体朋友也积极搅浑水,真是让人感到痛心。堂堂“第四权”的大杀器,沦落到向一个无权无势无钱的“三无”小姑娘挥砍。新闻专业的屠龙技,难道就是用来狩猎小白兔的吗?路断桥塌的人命关天不能问,的确无可奈何。但也不能因为技痒难耐,就提着四十米大刀在菜市场里耀武扬威吧?

闲下来的媒体人实在无聊,打打掼蛋,研究一下新质生产力也行啊。曾经的公共空间的守夜人,却成了潜伏在黑夜里的猎巫人。浓眉大眼的好青年,变得如此面目可憎,于人于己都是危险的。

无论怎样的时代,都要保持善良的底线。人人互害,人人自危,真应了那句十分流行的装逼利器——“他人即地狱”。这样的公共空间,不复人间。

03

归根结底,此次事件最该“反思”的还是赛事主办方。在一个缺乏基本善意的社会环境下搞民间公益,无异于负薪救火。预赛搞开卷考,你想的是降低门槛、鼓励参与,却成了公开搞黑幕的“污点”。如愿吸引了民间爱好者,扩大了社会影响,却成了炒作的“罪证”。

一辈子都在猜忌别人和被别人猜忌、习惯于监视别人和被别人监视的人群,无法理解开卷考的信任感,更不会在公共生活中保持边界感。这样的环境,怎么做公益?

阿里全球数学赛办得很好,以后还是不要办了吧。

老仓鼠
1 楼
马上就决赛了,看看成绩不就完了吗? 两周都等不得? 能得个优秀奖就不是作弊
你有权不回答
2 楼
让我猜一下,她大概率会退赛
C
CUOBI
3 楼
相对于作弊,我倾向于相信阿里造假,小姑娘也是受害者
我欣赏你
4 楼
決賽行,大概率有水平。 決賽不行,也沒辦法反正其不行。一場比賽,一套卷子,臨場發揮,不確定因素太多了。 之所以招嫉恨,無非是小有炒作,間接動了別人的蛋糕。 14多億人,每個行業都卷到不行。再加上非得踩著別人抬高自己的民族德行。 [1评]
铗归来
5 楼
留园那么多假货 假科学家假诗人假股市大师 对了,还有假民主斗士 为什么就她偏偏是真的? 就概率看, 从在留园的经验看, 太低了。
a
azkaban
6 楼
一场比赛不行就再参加下一场,比赛不行就去跟教授谈,只要有名校特招就可以。 主要是看能否变现。
大象漫步
7 楼
那只肘子都臭成那样了,还有人拿他当盘菜啊?!
奇策士
8 楼
方舟子为啥还火着?
s
slimane
9 楼
大概率造假,這跟針不針對她沒有關係。 換成任何這樣一個背景,都要懷疑。 就跟華春雨造假一樣,都沒有想到事情會鬧這麼大,最後無法收拾。
w
wukeming
10 楼
似乎她上中专时,还没有学过高中数学。学完高中数学。然后开始学“高等数学”,而且大学数学起点是同济大学微积分,可见起点很低。学完高中数学,同济大学微积分,然后精进到数学专业课程,并且击败一众高手,所有这一切在两年不到的时间内实现。。。感觉可能性比较小。
n
netcamel
11 楼
这是一群红眼低智商loser的狂欢罢了, 何必在意。
n
nowave
12 楼
洋洋洒洒好几千字,您倒是解释一下为什么Σ会写成/2啊? 别拿方舟子说事,那个傻逼只会拾人牙慧,这一黑板的证明丫根本看不懂,所有质疑都是其他网友提出来的。
g
greentee
13 楼
初赛大半题目只是初等数学,也就是说专业性并不强。这篇文章是说到点子上了。决赛就全部是高等数学了,如果没有系统学习过就很难脱颖而出。
l
liuyuanren88
14 楼
我倾向相信她,但决赛她肯定不行,决赛选赛道,那是数学博士资格考试的水平,要有博士二年级的知识储备,也就是从大一正规学习至少八年的知识。她才十七,无论如何她积累不了那么多知识,连北大韦神在大学都一年不少地学了四年。 能有勇气参加决赛就值得称赞,哪怕答对一道题都很惊人,那都是博士课程才学的东西。
顽童在线
15 楼
罗刹国人都这个逼德行,见不得别人好。
f
flapjack
16 楼
: 真要是小姑娘得了个优秀奖,楼下或者整个网上置疑的人有几个会站出来真诚地向小姑娘道歉?在网上向别人泼脏水是没有任何代价的。
r
realSTFU
17 楼
5毛盛行~拒绝接受优秀~就这么简单
老仓鼠
18 楼
我倾向于她没造假,至少不是她自己造假,因为没好处。而且什么时候看名次看初赛的了? 问题是现在说什么有用吗?等等呗
j
juewangle
19 楼
这事儿吵大了最主要原因是无知的自媒体泛滥。 这些自媒体为了博眼球穷尽可能地扯淡,实际上他们大多数连小学数学竞赛题都看不懂。但是满眼满嘴都是吊打,碾压这种用词。 就试题难度和进入决赛的分数线来看,对于顶尖学校的数学专业人来说,其实入围难度很低。但是一般都不去折腾,原因是大多数有能力入围的人都知道,决赛只不过是陪太子读书,实在犯不着浪费这些时间和精力。而那些实力强的参与者也一般就是应付一下预赛。 但是从现在的新闻报导来看,我也觉得有些不可信。以小姑娘的家庭情况以及初中学习情况来看,她没有超前学习。不到两年时间补上高中数学还自学了一部分大学数学,这有点不太可能了。而且新闻说她只学了微积分和PDE。没上过大学的人拍脑门以为上两门课大学就能毕业? 更不太可能的是虽然这个比赛涉及的大学数学知识可以速成,但是实际上比赛题目对技巧要求比较高。竞赛出身的人会比较适应,但是没经历过中学阶段竞赛打磨的人就会觉得很难应付了。 更夸张的是她还得了一个这么高的分数。这个分数说明具备很强的应试能力,解题过程严谨。 其实决赛她肯定不行了,但是也说明不了什么。 如果真的说检验成色,就去参加高中数学联赛,首先是江苏省预赛。如果能一路杀入集训队,也不用打嘴仗,直接大学专业自己挑。如果连江苏省预赛都过不了,那先不说知识能力,她在比赛中的解题技巧能力到哪里去了?
新侨张
20 楼
: 名字都念不清的大舌头 去吃屎吧
j
juewangle
21 楼
如果这里面确实存在严重造假,就是很好的反映了社会状况。 连数学这种比较冷门的专业的比赛都要造假 说点什么好呢 现在社会状态是各领域的人都挖空心思想出名,博流量 奋斗的尽头都是带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