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ociate Professor Tilman Ruff AO from the Faculty of Medicine, Dentistry & Health Sciences at UniMelb and graduate student from the Faculty of Science at Melbourne, Sarah Hachman, say that discharging radioactive water from the damaged Fukushima Daiichi nuclear power plant is avoidable, risky and potentially illegal.
墨大的官方facebook发布的。
自媒体乱鸡巴写,一个医学院副教授和一个理学院毕业生,哪来什么Sarah Hachman教授。而且都他妈不是专业人员。
墨尔本大学教授Sarah·Hachman和副教授Tilman·Ruff在学术期刊Master of Environment上发表了一篇有关日本核污水排放的论文,文中有理有据地对核污水排放表示了反对,并认为现在还有机会及时止损。
这篇论文目前被墨尔本大学放上了Pursuit官网首页,并获得了众多华人网友和学子的支持:
全文如下:
日本政府计划从2023年8月24日开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产生的134万吨废水,可以预见,他们还计划在未来几十年内继续排放核废水。
这一决策不仅对人类和环境健康造成危害,更是直接违反了国际法律。
日本在2021年首次发布相关公告,当时距离日本东海岸被9级地震以及海啸侵袭已经过去了10年。
这次天灾损坏了福岛第一核电站冷却结构,造成3个核反应堆融毁。
福岛核电站的破损向大气释放了大约520拍贝克勒尔的各种放射性元素,其中包括铯、碳-14、碘-129和氚。但这个数字并不包括诸如氙-133之类的惰性气体,福岛核泄漏的氙-133释放,是人类有大气核爆试验以来最大的一次。
净化工作不完善
事发后,日本政府与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以及东电公司合作制定了拆除计划,这一计划至今仍在进行中。
计划的第一步就是确保核反应堆稳定,因此海水被引入了反应堆,作为已经停用的冷却结构的替代品。
这很有必要,但这个过程以及大量的地下水泄漏产生了超过100万吨的辐射废水,并且每天都在继续积累。
这些废水途经液体处理系统ALPS,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从中去除62种放射性核元素,但即使经过反复净化,也没有证据能证明这个系统的持续有效性,更何况这一系统并无法去除氙和碳-14。
截至2023年7月,ALPS处理过的废水都被储存在现场的1046个存储设施中,因此日本声称要向海洋排放。
根据日本政府计划,未来30到40年内将逐步把处理过的核废水排放到太平洋。
虽然也有其他的提案,例如在专门建设的抗震储存罐中长期存放,或者将水固化成砂浆或混凝土等不会泄漏的形式,但由于复杂性和高成本,日本官方拒绝探索这些方式。
即使经过了初步净化,现场存储的核废水中仍然有70%的放射性核元素水平超过监管标准,部分情况下甚至超标2万倍。
除了氙之外,水中还有其他毒性更高的物质,例如铯-137、锶-90和钴-60。
然而,国际原子能机构认为日本的计划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标准一致”,即氙、碳-14和其他潜在放射性污染物水平符合国际标准,但东电公司尚未证明这一点。
根据规划,为了达到监管标准的稀释行为并不会改变释放总量,这是关键所在。
东电公司预估,废水排放产生的年辐射量低于牙科X光,或者从纽约到东京的往返航班,但该公司的履历并不足以让人感到放心。
安全证据不充足
尽管有国际原子能机构担保,但科学界对于这个决定仍然存在分歧,业内找到了有关氙可能持续影响人类和环境健康的证据。
环境科学家认为,所谓的环境安全辐射水平是政治标准,而不是科学标准。
国家标准往往落后于科学,而且对水体氙含量标准的监管,不同国家的差异也很大,例如加拿大达到每升7000贝克勒尔,而加利福尼亚只有15。
氙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放射性氢同位素,也是核反应或核爆产物,它能够与氧气反应形成氙水,也就是ALPS无法过滤的物质。
业界过去一直认为,接触低浓度的氙是无害的,氙在体内的处理和水完全相同。
但现在,强有力的证据证明,氙,特别是氙的有机结合形式可能会对人类、陆生动物以及水生脊椎、无脊椎动物的健康产生类似辐射暴露的持续影响,例如短寿、发育迟缓、认知缺陷、免疫缺陷、不孕不育、先天缺陷、癌症和DNA突变。
国际防辐射委员会认为,氙的β射线对生物的伤害,总体上是X射线的两倍,而水体中有机结合氙的伤害更是普通氙的三倍。
虽然日本政府承诺会监测水生动物在氙环境下暴露的影响,但东电公司认为“监测氙对鱼类的影响非常困难,只有少数机构能够进行这种分析测量”,并且这些机构报告经藏互相矛盾,这意味着这种抗风险手段十分不完善。
明确违反国际法
日本不仅加入了防止倾倒废物造成海洋污染的1972年伦敦公约,还在1996年更新了附件,这一附件明确禁止向海洋倾倒放射性废物。
同年,日本还加入了为海洋活动建立框架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承诺保护维持海洋环境,避免来自陆地的污染。
1992年,日本加入了联合国制定的里约宣言,这一宣言旨在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并强调了预防原则,其中的第15条规定:“在存在严重或不可逆转的威胁时,不能将完全科学不确定性作为推迟采取防止环境退化有效措施的理由。”
尽管科学界仍然存在有关氙影响和可接受辐射暴露水平影响的争议,但有两个事实不容忽视。
第一,日本已经承诺保护环境。
第二,受污染的废水是来自陆地的污染源。
另外,氙的安全性争议,以及核废水中其他有害性更高的放射性污染物,要求日本适用1992年的预防原则。
日本政府断然推进排放计划,无视对国际社会的承诺,以及国际环保的努力,为国际社会应对现代核危机创下了先例。
这一计划意味着在人类环境健康上作出妥协,给太平洋周边地区的各界人民带来了持续几代人的问题,但他们并没有话语权,也没有质疑核工业利益国家行为的权利。
鉴于以上内容,日本政府必须兑现对国际社会的承诺,并对备用方案进行深入考量。
核废水排放计划长达30到40年,放射性废水还会持续积累,即使这个动作已经开始,但仍然可以叫停,并采用更好的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