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在Costco对洗衣液一波操作!网友惊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7月31日 4点24分 PT
  返回列表
70295 阅读
18 评论
加国无忧

消费者多年来一直在应对“缩水式通胀”(shrinkflation)现象,即产品变小了,但价格却保持不变甚至上涨。

这一趋势在像洗衣液这样的家庭必需品中尤为明显,购物者越来越觉得花的钱更多,得到的却更少,并且表示这种做法让人感觉很“偷偷摸摸”。

而对一些人来说,这些变化也正在导致他们在商店里做出一些可疑行为。

女子在Costco被拍到的操作TikTok网友@gadzooks2025发布了一段视频,拍下了一位顾客在Costco做出不寻常的举动。

图源:TikTok

视频中配有TikTok的机器人配音说:“这位女士正在Costco给洗衣液‘补满’。”画面上的文字也与声音同步。

只见一名女子面前放着两瓶Tide(汰渍)洗衣液,她正在把一瓶中的液体倒进另一瓶里,似乎是为了确保自己结账时拿的是装得最满的一瓶。

图源:TikTok

发布者还在视频的标题中标记了Costco的官方TikTok账号。

她并不是唯一一个这样做的人这种行为并不是个例。TikTok上还有其他类似视频,比如网友@silenestar和@pr3tty.ke1,也展示了她们在商店里对洗衣液“补满”的操作。

TikTok上的律师网友@ugolord对其中一个视频进行了回应,解释为什么这种做法是违法的。他说,虽然缩水式通胀是真实存在的,但消费者付钱是为了瓶子里标示的容量,把别的瓶子里的产品倒进自己要买的那瓶,就属于盗窃。

HouseDigest网站也对这种趋势进行了报道,并指出:虽然这种做法看起来像是在反抗企业贪婪,但本质上仍然是偷窃。

洗衣液真的缩水了吗?确实有人发现,洗衣液等产品的容量正在变小。

一位用户在Reddit的r/shrinkflation板块上发帖,展示了一款洗衣液的对比图:容量从原来的946ml缩减到804ml,但包装大小和标示的“可洗衣次数(40次)”却几乎没变。

图源:Reddit

NPR也曾报道,Tide洗衣液“容量略有缩水,但售价却更高”。另一位 Reddit网友也对比了几瓶不同时间买的Tide:最早的一瓶是154 盎司,接着是146盎司,最新的一瓶只有132盎司——但瓶子的尺寸看起来都差不多。

宝洁公司对此回应称,配方“浓缩了”,可以弥补容量减少的问题。

评论区观点分裂在Gadzooks的视频下,评论出现明显分歧。

一位评论者写道:“别怪她,要怪就怪贪婪企业导致的缩水通胀。”

也有人支持她的行为,说:“她只是拿回了自己应得的洗衣液。”

但也有人表示震惊和不满:“太恶心了!!!应取消她的会员资格!!”

“这会让另一户人家承担后果。完全不对。” 另一位评论者说。

异客
1 楼
她倒是拿的满了 那还有个倒霉的买了不够量的
a
abe868
2 楼
噗,黄皮犬粮一定会说这是强国的Costco 🤣
l
liuyuan1000
3 楼
以前还去。。 早就退了。。
云魔
4 楼
不仅内容缩水 到出口和量杯还放大了 这和牙膏的做法是一样的,牙膏的口增大1mm 就能让产品复购率提高好几个百分点
宸︿腑鍙
5 楼
资本可以贪婪可以缩水可以欺骗,敏猪鸡油瘾犬的刁民不可以反抗,反抗就不能实现MAGA啦,啊哈哈哈哈
y
yuluoyouyan
6 楼
美国人不是素质高吗?是体制问题吧?
灯塔路
7 楼
随着“资本主义耗材经济体系”全面衰退崩溃 欧洲人虫子 原形毕露 抢偷骗 祖传手艺
五十而立
8 楼
不是说costco买了用了也可以退的吗?退还空瓶换一瓶新的可以吗?总好过偷窃吧?
c
crunchtime
9 楼
制度问题。狗粮们见怪不怪了。
搞啥都好
10 楼
这又不是什么问题,上次一盒桃子是20个,我放了40个,收银员也让我过了。
飞龙大祭司
11 楼
这算啥,上次看到有个大妈带俩娃进店 打开防晒霜挤出来给自己和娃抹一层再放回货架的。 从此买东西只要是没有密封的坚决不买
印象P
12 楼
麦当劳把big mac越做越小 价格越来越高 类似的偷窃还少么 从每个人手里偷反而很合理了吧
f
fbfhas
13 楼
退空瓶子太不讲究了, 至少装满水再退啊
V
VBO
14 楼
美国人的事,能叫偷吗?
h
horse_long
15 楼
洗衣液已经是最便宜的工业品之一了。。。
多来梦
16 楼
在Costco除了停车场有可能被撞死或因为抢车位而被胖揍以外,没有任何人会在那里吃亏。
我爱北京的秋天
17 楼
也占不了多少便宜。。。
不醉
18 楼
: 公司是明着合法抢,她那么搞就是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