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高管级别的员工年薪全部冻结,并宣布从 7 月 7 日起,公司进入 “ 紧急管理状态 ” 。
全球第四大电池制造商 SK On ,彻底坐不住了。。。
据金融时报消息,它自从 2021 年单独成立公司之后,已经连着10 个季度亏损,这几年几乎就没怎么赚过钱。
而且净债务也是越背越多,相较于去年同一时期,已经从2.9 万亿韩元增长到了 15.6 万亿韩元,足足有五倍多。
在相关新闻一出来后,不少网友都猜测, SK On 是不是要不行了。
SK 集团差友们应该都不陌生,它是韩国三大财阀之一,资源、背景啥的,那都没话说。
而作为他们旗下的子公司,还是一成立就被寄予厚望的 SK On ,却把自己搞成了如今这副模样,说实话世超是挺震惊的,也挺好奇的。
趁着这个契机,我们去翻了翻关于 SK On 的过往资料,发现它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自个儿倒是 “ 功不可没 ” 。
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它压错注了。在 SK On 刚拆分出来那几年,是新能源车势头正猛的时候,它也因此拿下了 1000 GWh 的订单。
不过彼时的 SK On ,只有几十 GWh 的产能,要满足这些订单量,还远远不够。于是它就做了个在现在看来,不是那么明智的举动:扩大产能,但是在欧美。。。
在当时做出这个选择,其实也不难理解,毕竟前几年欧美对外营造出来的形象,就是贼拉看重新能源车。
美国为了把整个产业链盘活,通过了一条 “ 新能源汽车税收抵免 ” 的法案。惹得 SK On 和福特、现代汽车等达成合作,先后要在那边建 5 个工厂。
另外,拜登政府还推出了《 通胀削减法案 》,让包括 SK On 在内的非中国电池企业,拿到了数十亿美元的补贴,更是为它在欧美扩大产能添了一把火。
据天风证券消息,到目前为止, SK On 给欧洲规划了 92 GWh ,给美国规划了 150 GWh ,而对于占了六成新能源车份额的中国,只给了 77 GWh 的产能。
然而,还没等这些工厂都建成投产呢,美国的新能源市场就萎了。。。
今年第一季度的数据就是一记重棒,在电动车整体市场都有 5% 增长的前提下,美国市场就只有 2.7% 。
更具体一点, SK On 的一大客户通用汽车,在去年还信心十足,预测自个儿的电动车销量,在 2025 年达到 100 万辆。
结果今年第二季度的数据一出来,大伙都傻眼了,电动车才卖出了 2.193 万辆。
合着这需求就只是纸面上激增,实际销量是一点没怎么涨。。。
可能是察觉到市场不会有啥起色,欧美汽车厂商们直接开始集体摆烂,福特、通用汽车和特斯拉等全都暂停了扩大电动汽车产能的计划。
而这盆冷水自然也会浇到电池产业上,像是 SK On 的重要客户福特,在去年 10 月份,就暂停了电动汽车的 500 亿美元的投资,它们计划合资建的第二家电池厂也因此推迟了。
此时的 SK On 就像一个鸡娃没成效的家长,原来的投资现在全变成负债了,这才有了开头 “ 高管停薪自救 ” 的那一幕。。。
目前他们主要的产品是以三元锂电池为主的软包电池,虽说它能量密度贼优秀,但相较于宁德时代、比亚迪都在做的磷酸铁锂电池,它还有一个最大的缺陷,原料的成本太高( 有钴等贵重金属元素 )。
而这在新能源车企都在卷价格的现在,谁更有优势自然也不用多废话了。
像是特斯拉的 Model 3 和 Model Y ,用的就是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因为电池成本降了,这两款车型也跟着降了好几次价。
连宝马、福特、现代、雷诺等车企也都考虑改用性价比更高的磷酸铁锂电池。
SK On 显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一边在研发无钴三元锂电池,一边在布局磷酸铁锂电池。不过这也都是后话了,要量产磷酸铁锂电池至少也得两年后,到时性价比更高的固态电池落地了也不是没可能。
反正 SK On 现在的处境就是内忧外患,但如果要就此下定论说 SK On 不行了,估计还早着呢。
而且整个市场不景气,是所有电池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像是宁德时代,今年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也同比下降了 10% ,还有 LG 能源,营收同比下滑了 30% 。
只不过 SK On 因为自己的规划问题,受到的影响可能会更大一些。
但即便这样,它去年电池业务的销售额也有 12.9 万亿韩元,创下了历史最高,再加上之前积压的订单,保守估计也还有 400 万亿韩元。
况且它背后还有强大的 SK 集团给兜底呢。。。
就在前几天, SK 集团官方就宣布,要把 SK On 的母公司 SK Innovation 可能要和它的能源子公司 SK E&S 合并,整一个资产达 5240 亿人民币的公司。
这么做,就是为了让持续亏损的 SK On 继续吸血。。。
而这个血它还能吸多久,能不能帮它挺过这段时期,就看下半年的表现了。
至少 SK On 这边的 Flag 是立下来了,要在今年下半年实现盈亏平衡。
所有高管级别的员工年薪全部冻结,并宣布从 7 月 7 日起,公司进入 “ 紧急管理状态 ” 。
全球第四大电池制造商 SK On ,彻底坐不住了。。。
据金融时报消息,它自从 2021 年单独成立公司之后,已经连着10 个季度亏损,这几年几乎就没怎么赚过钱。
而且净债务也是越背越多,相较于去年同一时期,已经从2.9 万亿韩元增长到了 15.6 万亿韩元,足足有五倍多。
在相关新闻一出来后,不少网友都猜测, SK On 是不是要不行了。
SK 集团差友们应该都不陌生,它是韩国三大财阀之一,资源、背景啥的,那都没话说。
而作为他们旗下的子公司,还是一成立就被寄予厚望的 SK On ,却把自己搞成了如今这副模样,说实话世超是挺震惊的,也挺好奇的。
趁着这个契机,我们去翻了翻关于 SK On 的过往资料,发现它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自个儿倒是 “ 功不可没 ” 。
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它压错注了。在 SK On 刚拆分出来那几年,是新能源车势头正猛的时候,它也因此拿下了 1000 GWh 的订单。
不过彼时的 SK On ,只有几十 GWh 的产能,要满足这些订单量,还远远不够。于是它就做了个在现在看来,不是那么明智的举动:扩大产能,但是在欧美。。。
在当时做出这个选择,其实也不难理解,毕竟前几年欧美对外营造出来的形象,就是贼拉看重新能源车。
美国为了把整个产业链盘活,通过了一条 “ 新能源汽车税收抵免 ” 的法案。惹得 SK On 和福特、现代汽车等达成合作,先后要在那边建 5 个工厂。
另外,拜登政府还推出了《 通胀削减法案 》,让包括 SK On 在内的非中国电池企业,拿到了数十亿美元的补贴,更是为它在欧美扩大产能添了一把火。
据天风证券消息,到目前为止, SK On 给欧洲规划了 92 GWh ,给美国规划了 150 GWh ,而对于占了六成新能源车份额的中国,只给了 77 GWh 的产能。
然而,还没等这些工厂都建成投产呢,美国的新能源市场就萎了。。。
今年第一季度的数据就是一记重棒,在电动车整体市场都有 5% 增长的前提下,美国市场就只有 2.7% 。
更具体一点, SK On 的一大客户通用汽车,在去年还信心十足,预测自个儿的电动车销量,在 2025 年达到 100 万辆。
结果今年第二季度的数据一出来,大伙都傻眼了,电动车才卖出了 2.193 万辆。
合着这需求就只是纸面上激增,实际销量是一点没怎么涨。。。
可能是察觉到市场不会有啥起色,欧美汽车厂商们直接开始集体摆烂,福特、通用汽车和特斯拉等全都暂停了扩大电动汽车产能的计划。
而这盆冷水自然也会浇到电池产业上,像是 SK On 的重要客户福特,在去年 10 月份,就暂停了电动汽车的 500 亿美元的投资,它们计划合资建的第二家电池厂也因此推迟了。
此时的 SK On 就像一个鸡娃没成效的家长,原来的投资现在全变成负债了,这才有了开头 “ 高管停薪自救 ” 的那一幕。。。
当然,除了欧美市场不给力之外, SK On 的技术路线也有不少问题。目前他们主要的产品是以三元锂电池为主的软包电池,虽说它能量密度贼优秀,但相较于宁德时代、比亚迪都在做的磷酸铁锂电池,它还有一个最大的缺陷,原料的成本太高( 有钴等贵重金属元素 )。
而这在新能源车企都在卷价格的现在,谁更有优势自然也不用多废话了。
像是特斯拉的 Model 3 和 Model Y ,用的就是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因为电池成本降了,这两款车型也跟着降了好几次价。
连宝马、福特、现代、雷诺等车企也都考虑改用性价比更高的磷酸铁锂电池。
SK On 显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一边在研发无钴三元锂电池,一边在布局磷酸铁锂电池。不过这也都是后话了,要量产磷酸铁锂电池至少也得两年后,到时性价比更高的固态电池落地了也不是没可能。
反正 SK On 现在的处境就是内忧外患,但如果要就此下定论说 SK On 不行了,估计还早着呢。
而且整个市场不景气,是所有电池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像是宁德时代,今年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也同比下降了 10% ,还有 LG 能源,营收同比下滑了 30% 。
只不过 SK On 因为自己的规划问题,受到的影响可能会更大一些。
但即便这样,它去年电池业务的销售额也有 12.9 万亿韩元,创下了历史最高,再加上之前积压的订单,保守估计也还有 400 万亿韩元。
况且它背后还有强大的 SK 集团给兜底呢。。。
就在前几天, SK 集团官方就宣布,要把 SK On 的母公司 SK Innovation 可能要和它的能源子公司 SK E&S 合并,整一个资产达 5240 亿人民币的公司。
这么做,就是为了让持续亏损的 SK On 继续吸血。。。
而这个血它还能吸多久,能不能帮它挺过这段时期,就看下半年的表现了。
至少 SK On 这边的 Flag 是立下来了,要在今年下半年实现盈亏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