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中国教育的弱点,拖了科技创新的后腿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5月15日 6点24分 PT
  返回列表
81490 阅读
38 评论
阅读第一

很多分析中美教育差异的学者一致认为,中国大学生的理工科平均水平是相当不错的,甚至可以比肩一些发达国家的学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应试教育的成效。

但是,拥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拔尖学生非常缺乏。这也就是中国教育“均值很高,方差很小”的现象。

钱学森曾感慨道:“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多年来,钱学森之问牵动着方方面面的思考。在此,我想用这篇心得作为对钱学森之问的回复。

就自身经历而言,我既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也是应试教育的受益者。

记忆中,我初三开始拼命学习,几乎每天早晨7点到晚上11点,除去吃饭的时间,其他时间都在听课和做题,对各类题型融会贯通。

尽管我对数理更感兴趣,但是为了高考,我不敢偏科。高中三年在河南省实验中学一共11次期中、期末、毕业考试,我9次获得年级总分第一,语文、政治靠死记硬背也都几乎满分。应试教育跟着我走完了4年大学。

在美国攻读生物物理博士学位期间,我一度跟不上生物课的逻辑,成绩几乎到了不及格的边缘,但应试教育打下的坚实数理基础,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我恢复了信心。

后来,在普林斯顿大学做助理教授和副教授的5年里,我运用应试教育的解题思维,主动选择有稳定预期和丰厚回报的科研课题,潜意识里回避了高风险的基础前沿课题。

果然,科学研究一路高歌猛进,1998—2002年,我以通讯作者的身份在科学界三大顶级期刊发表了十多篇文章,在我选择的研究领域内迅速建立自己的学术声誉。

我曾不止一次地告诉国内来访的教育界领导和分子生物学系的美国同事:中国的应试教育保证了学生具备扎实的知识储备,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种训练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

应试教育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我的原创精神

2002年,我35岁。这一年,我拿到了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正教授的职位。也许是因为已经到了职业和职称的目标终点,我有些惴惴不安,失去一部分前进的动力,也开始反思过去5年,甚至从攻读博士开始的心态和思路。

此后5年,我逐渐对应试教育有了深入的思考,得出了一个在我潜意识里被回避的结论: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寻找标准答案的惯性思维深入我的骨髓和每一个细胞,即便在博士毕业之后的独立科研生涯里,我仍然缺乏足够的冒险精神,不自觉地回避前途不明的前沿方向,而常常选择相对保守但回报较为丰厚的研究课题!

然而,科学研究的前沿恰恰是这些前途不明的、具有高风险性的前沿探索领域。实事求是地讲,应试教育赋予我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我从事科研最珍贵的原创精神。

2008年,刚过不惑之年的我全职回到母校清华,教书育人,研究探索。

这一年,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科研上,我的实验室用很小一部分力量延续来自普林斯顿的科研课题,而把大部分力量投入崭新、高风险、没有任何成功把握但激动人心、令人痴迷的研究方向。

第一个就是与阿尔茨海默病息息相关的人源γ-分泌酶复合物,这一结构的解析也许会为人类理解和最终征服阿尔茨海默病提供重要线索;

第二个是真核生物剪接体的结构,这是真核生物中心法则中重要的一步,理解其分子机理需要弄清楚其结构;

第三个是真核生物核孔复合体的结构,这一结构与剪接体结构并称整个结构生物学的两大世界性难题;

第四个,也是最雄心勃勃的课题是量子生物学的一个关键分支——人体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

最初选择这些方向的时候,任何一个都没有哪怕5%的胜算!我既不确定这些方向能否做出成果,也无法预知要花多少年才能做出成果,甚至对于有些方向,我完全不知道路在何方、关键问题是什么。

可以说,这是绝地进击、愿赌服输的背水一战。

打破应试思维禁锢、踏入科研无人之地的挑战比我想象的还要大。

2008—2011年连续4年,4个主要方向几乎全部折翼,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相对保守的延续类课题却一帆风顺,高水平期刊文章不断,使得那些拥有一腔孤勇的学生严重受挫,我不得不一次次给苦苦探索奋战的团队打鸡血,鼓励大家拿出勇气和信心坚持下去。

但当时就连我自己都没几分把握,怎么可能完全解除学生的疑虑?!我一度也认真考虑过退却,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彻底放弃梦想,重新回到用应试思维选择研究方向的主轴,重回循规蹈矩的科研老路。

我扪心自问:这样的重复有什么意义?

在我写这篇心得的时候,几位博士生和博士后正在全力以赴攻坚第三个方向,他们主动放弃春节期间与家人的团聚,充分利用实验室仪器设备闲置档期,连续14个昼夜收集实验数据,获得较大进展。而听起来最为“玄幻”的第四个方向,在一批又一批博士生和博士后的接力奋斗下,也取得了一些初步的原创性发现。

如今,我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龄,深感记忆力开始减退,理解力也大不如前。回望大学毕业后30年的科研生涯,我深刻认识到应试教育的利弊。

如果带着现在的思考,让我重新走一遍过去的30年,我极有可能在博士后期间就选择跨学科的实验室,接受崭新的研究领域的训练和挑战,也极有可能在担任助理教授期间选择更有开创性、更有挑战性的前沿研究方向,而不是过多关注具有较强可行性和确定性的科研课题。

需要说明的是,我这种刻骨铭心的体会绝不是全盘否定应试教育,更无法否定应试教育的鲜明优点,即短时间内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但是,应试教育赋予学生寻找标准答案的惯性思维、固化思维,很可能对其今后从事最原创的科研、挑战前沿的问题产生持久的负面影响。

试想,如果100位训练有素的中国科学家都选择更冒险、更创新的研究方向,我相信,他们中间一定会有人脱颖而出,成为一些领域的奠基人、佼佼者。但可惜的是,大多数人都如年轻时的我,倾向于选择保险、可靠的科研方向。

相比之下,犹太裔科学家则更愿意挑战,选择冒险、创新的研究方向。虽然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的平均科研建树很可能并不低于犹太裔科学家,但是在做出最杰出科学贡献的这批科学家中,中国人却远少于犹太裔。

在我看来,强调标准答案、追求既定目标的保守思维方式是直接原因,而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这种思维方式形成的根源。

很多分析中美教育差异的学者一致认为,中国大学生的理工科平均水平是相当不错的,甚至可以比肩一些发达国家的学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应试教育的成效。但是,拥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拔尖学生非常缺乏。这也就是中国教育“均值很高,方差很小”的现象。

其实,这种现象不仅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也体现于对科技创新与核心技术的攻关之中!这对中国未来创新驱动发展非常不利,严重影响我国在高科技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因为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并不是看所有科研人员的平均水平,而是看顶尖科学家的水平。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应试教育侧重保证的是公平。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过分强调公平会对卓越产生压制。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因材施教就是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来进行相应的教育,所以必然会产生更好的效果,正如只有百花齐放才会欣欣向荣。

从这个角度看,高考应该在保障公平的前提下,给予学校和学生更多自主权,构建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方式,让一些单科天赋异禀、创造力超强但不适应传统高考制度的学生也能脱颖而出,享受应有的教育机会,从而为社会做出特殊的重要贡献。

令人欣慰的是,新高考改革慢慢开始侧重因材施教,将大大助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是我第一篇关于钱学森之问的文章,日后如果还有机会,我将进一步阐述自己对基础教育的思考。真心希望大家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能够放弃惯性思维,认认真真正视、思考这个问题。

催你明白交粑粑
1 楼
旺财怎么不说民国时候公派的是选拔的,老逼养们公派的什么货色?洪晃,玉凤的闺女,还有尼玛逼江泽民的儿子
左中右
2 楼
胡说八道,培养了一大批颅内移民美国的精神美国人,还不算成功吗?看看清北多少人喝够了母国的汁水然后一拍屁股就去找美爹了,这还不算成功吗?这种狗都是美其名曰为了自己的发展,为了学术上的追求,为这为那就是不为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这就是成功的养狗教育体系
媚眼瞟瞟
3 楼
夸夸其谈。 除了发表几篇似是而非的文章, 他自己又弄出来了什么? 就连基因剪裁的机器还是用别人造出来的。 操他妈。
意见没
4 楼
纽约时报多年前就做过调查,发现其实中国学生在大学前在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处于世界最好水平: Study Finds Chinese Students Excel in Critical Thinking. Until College. 研究发现中国学生在批判性思维方面表现出色。 直到大学。 July 30, 2016 https://www.nytimes.com/2016/07/31/world/asia/china-college-education-quality.html 不过,一项新研究表明,中国培养的学生具备世界上最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但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的这项新研究还发现,中国学生在大学里失去了批判性思维的优势。 这其实很容易理解: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的所谓创新或批判性思维是瞎扯!中国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理论训练扎实,所以对(相对于那种年龄)事情的看法会更有绝对实力的支持。而与美国大学(有点)相反,中国大学是“严进宽出”,很多没自律的学生到了大学没了动力,再加上中国只是在近一二十年才逐步跟上了世界前沿科技的发展,所以在创新性及批判性思维差了些或还没完全更上来。所以其实中国大学应该也采取“严出”。不过从最近些年中国特别是互联网应用以及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来看,中国人(学生)的创新力在世界上仍然属于最强的。
p
ppplu
5 楼
在美国,拿到TENURE终身教职之前,谁不是先做稳妥的课题?拿到终身教职之后,教授们开始分化,有人混吃等死,有人迎接挑战,并且所有人从此不再对上课的学生奴颜媚骨。这是普遍现象,也是生存法则。操你妈的,把它归结为中国应试教育的后果,什么东西。
f
fybs
6 楼
这个和教育没有什么关系,主要就是有才华的人无法得到相应的位置。关系户太多了。大学里面的教育都在弄什么?大学的老师都在弄什么?不行就下课,让行的人上。另外,现在什么是大师?有一个方面专精就不错了,指望一个人全才,不太现实。居然说出高考要给高校更多自主?高校里面各种不公平已经够多了,还要给权力自主招生?一句国骂送给你
发棵游
7 楼
"第四个,也是最雄心勃勃的课题是量子生物学的一个关键分支——人体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 复制钱万斤晚年的那一波浪潮, 各路大师又都要蠢蠢欲动准备出山了! 兲朝传统思想文化的短板了! 不单单是教育了! 好好反省一下自己是如何对待自己手下学生的吧! 自已又是如何吃相优雅追求功名梦想两头通吃的吧! 别吹牛逼从你自己做起吧!
r
rootrootroot
8 楼
大拿发声了,准备被五毛围剿吧。
y
ytm234
9 楼
美國靠吸納各國人才維持它科技創新的活力,而不是靠本土的教育系統供血。所以不用過度神話它。
O
OZJOE
10 楼
领导不尊重科学,却要下面的人学术上创新,思维上守旧,你觉得这可能吗?读书越多,懂的越多,自然希望能改变的东西越多,可中国现在的体制允许么?要不是道德上用中华民族大义和崛起来约束,知识分子根本对这个体制是没有认同感的。
雅痞士
11 楼
我觉得并不是中国理工人才缺乏创新精神 而是以前科研的投入不多 随着科研投入的增多,各种科研数据都会慢慢的从实验室出来; 那么多理工科人才,会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冒出来 而不像以前,为了获得某个数据,连基本的实验室都没有
l
linfeiying
12 楼
应试教育是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 至于创新,是工作以后的事,只要给的钱足够多,只要政策足够宽容(允许失败),创新就是自然出来了。伦理问题,恐怕才是以后科学家最该考虑的,其他的应该都不是事。
w
wasabi20071127
13 楼
共党需要奴才不需要人才,所以教育制度也是按照党妈的要求这么做的,没有毛病。
灯塔路
14 楼
人类的所谓“科技” 难道不是越来越成为人类的灾祸吗 “道 法 术 器” 科技 科学 属于“低层次”范畴 脱离了“道 法”指导 就是祸害 [1评]
走马读人
15 楼
燈塔路網友 我10年無報酬的研究 獲得了成功。 但是在現實社會中會有相當時間得不到承認 哥白尼式的犧牲品。 還有更艱難危險的處境 使我感到可怕 [1评]
江左盟主
16 楼
最后还是归结为经济。冒险意味着很多年都没成果,没收入。以中国过去的经济情况,这样的科研人员早饿死了。中国的应试教育和缺少创新精神并不矛盾,我相信中国过了温饱水平后,能产生很多发明创造。
不明智
17 楼
11公 这次还算诚实 就是一个结构解析匠 靠这个已经名利双收 他的徒弟颜宁也复制着他的“成功”之路 呵呵 中国有1000个11公颜宁, 也照样不可能有开创性科学成果 看看Karikó Katalin,是怎么做科研的 没有Nature paper, 看看11公颜宁一筐一筐的nature paper 呵呵
苏浩
18 楼
我觉得在亚洲盛行的功利思想不容忍偏科。比如说孩子在一两个科目拿一百分,其他科目拿三十分也好,拿八十分也罢;家长及教师就会强逼学生专注在弱科(反正强科都已经满分了),才不管学生的意愿及喜欢与否。 如果师长不插手的话,也许学生的在他喜欢擅长的课在考试最多只能拿一百分,但真正的实力远远超过。他会一路吃亏,但到研究时就会在最尖端的领域走到最前最远。
灯塔路
19 楼
: 人类世界很残酷残忍 如果你还不够强大 学会隐忍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祝您好运
速霸路
20 楼
施一公这篇说的是应试教育让中国学生更理性而不去选择风险大的项目,那么到底是应试教育造成的还是中国文化造成的?
独孤苍狼
21 楼
钱学森是针对改开后的以考试为目的、强调维护师道尊严的僵化教育体制!! 自从批判毛泽东不要五分加绵羊的教育革命(提倡学生多学习、多动手、独立思考,敢于创新、标新立异——反潮流)开始,搞师道尊严。 不允许提不同意见,更不允许质疑老师,必须一切服从老师,最后形成的是五分加绵羊式的学生!没有主见、缺乏创新精神,但却能够做好一切被安排好的工作和研究,甚至具有改良现有应用技术高超能力,但是,基本上无法创新!形成的体制更是提倡改良、抑制创新!
路人丫
22 楼
呵呵。。。一个连一点异端都不能容忍的国家扯谈什么批判性思维。万一扯到政治上,批判性思维对土共是很危险。所以土共是故意愚民。哪有批判性思维只会被用在科技上的好事啊。🤣
走马读人
23 楼
謝謝。 可能你將聽到我很特殊的故事
f
fybs
24 楼
和教育没有关系,才不配位而已。关系户,占这位置拿好处。有才华的人处处碰壁。高校里面的不公平已经够多的人了,看看大学里面的老师都在弄些什么东西?科研了什么玩意,备课了什么玩意?还厚颜无耻要给高校更多的招生自由。一句国骂送给你。
j
juewangle
25 楼
显然不是应试教育的锅,确切地说几乎跟应试教育无关。
黑白兔兔
26 楼
老学棍 恶意读书 做官发财 傻逼一个 听他废话 不如看猪睡觉
s
slimane
27 楼
首先有能力的誰去讀生物醫學?眾所周知,物理讀不了去讀物理化學再去讀化學再去讀生物,100個生物醫學家還不如一個物理學家。 就這樣的還回國當官去了,顏寧也回去當官了,這些年這幫人牛逼吹的很大,實際上屁也沒有搞出來,在醜國都混的很一般
元非
28 楼
:独孤苍狼[♂★伪希腊假罗马★♂] 05月14日 22:13 回复2楼:钱学森是针对改开后的以考试为目的、强调维护师道尊严的僵化教育体制!! 自从批判毛泽东不要五分加绵羊的教育革命(提倡学生多学习、多动手、独立思考,敢于创新、标新立异——反潮流)开始,搞师道尊严。 不允许提不同意见,更不允许质疑老师,必须一切服从老师,最后形成的是五分加绵羊式的学生!没有主见、缺乏创新精神,但却能够做好一切被安排好的工作和研究,甚至具有改良现有应用技术高超能力,但是,基本上无法创新!形成的体制更是提倡改良、抑制创新!   ※───────────────────────────※   ①把钱学森的一句话作为大旗,批评中国的教育体制存在“没有主见、缺乏创新精神”,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首先,把中国在获得诺贝尔奖方面鲜少建树与“创新”相链接本身就是逻辑错误与认知偏差。   诺贝尔奖是建立在现代科技的积累与政府、产业投资需求基础之上的副产品,诺贝尔奖并不是某些大聪明的创新灵感一闪之下的产物。诺贝尔奖之所以被世人所景仰,是因为诺贝尔奖的成果从人类科技的金字塔塔尖向下辐射出了巨大的新创财富之光。   西方国家的诺贝尔奖,包括诺贝尔奖本身实际上都是现代经济的产物,并且在现代经济的范畴内存续。   ②中国经过三四十年的改革开放现代化(经济)进程,造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发挥核心效能作用的恰恰就是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活力四射的、高水平创新能力。   中国的世界工厂之路起步于大量的引起西方的现代工业体系,并且将这些西方工业科技进行本土化、升级替代。   引进新的产业体系本土化的过程,就是中国人将外来的科技、设备与中国现实相适配的过程,这个工作本身就是以“创新”为核心的。正是因为新中国前三四十年的教育为中国培养了巨量的、普遍存在的,具有与人类现代化相适配的现代化国民,才有了改革开放三四十年就把贫弱的中国变成世界工厂的中国的巨大成就。   可是,很多人对此视而不见,整天陷入西方的舆论结构中不知所云的纠结着一些莫明其妙的问题。   至于诺贝尔奖,我们看到,近二三十年的诺贝尔奖项目越来越从领域理论尖端向领域工程尖端靠近,再没有那种可以激励人类开发新的发展维度的成就。   这一方面是因为科技本身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也是西方在产业经济相对衰落之时能够投入、能够通过重大产业项目激发科技创新与发现的能量越来越低。   从历史的角度看,它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它是一个人类时代的产物,也必然随着时代的演进而走向终结或被时代改变而事实终结。   中国经过数十年的国家积累,现在已经开启了对于科技最前沿的探索投入,因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属性要求中国必须为人类的未来科技发展作出贡献,为中国的未来产业之路作出前沿探索。   或许,新的具有人类时代意义的荣耀奖项会诞生在中国。  
文强
29 楼
lol
w
wilburwang
30 楼
: 所以SAT数学满分英文200能上啥学校?华人的问题是太多跪族,天天一副反思的嘴脸就差没说自己弱智是皮肤颜色不好了
忍者不忍
31 楼
我觉得是相反的,不偏科在后面反而有更多的帮助,人生后面有的是偏科的时间,而大学以前的教育没有太多内容的。我觉得缺乏的是对研究的教育,对学习方法的重视,其实学什么都不重要,只要愿意,很轻松就可以补上来。没有了学习的方法,后面大学以后没有老师跟着了,就迷茫了,不知道怎么学习了。 [1评]
g
gzwyh
32 楼
这篇文章不知什么时候写的,文中有08年到11年4年毫无进展的说法,然后又说些这篇心得的时候全力攻坚第三个方向有了较大进展,然后再转就说已过知天命的年龄。67年出生,50岁就是2017年。由此得知此文是2017年前后写的。但后面还有一句,回望大学毕业30年,1989年清华毕业,那么确认是2019年所写,而不是最近写的。 然而在所回望的科技团队攻关之后没两年,他就逐渐脱离科研领域,向政治领域发展了。2014年,出任清华校长助理,2015年升任清华副校长,2018年,从清华辞职全力创办西湖大学,同年出任西湖大学首任校长。2019年写出此文。 也就是说,作者在中国完成了从科研人员、生物学权威向政治家的蜕变,这篇文章已经不是他作为科研工作者的感言,而是从政治角度所作的责任探讨、利益分析。 提供一点背景,大家可以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的深意。
g
gzwyh
33 楼
说得很对。 大学除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是学习方法的掌握,也就是要学会选准主题、资料搜集、把握重点、分清主次、提炼提纲、首尾提契、行文流畅、表达清晰、反复修改、自洽逻辑,掌握了这些方法,在任何一个方面就都可以进行符合科学要求的探索和创造。所以先进国家的教育从小就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可能从三四年级开始就布置合适的专题,进行了解事实、开阔视野、严格规范、学术研究的熏陶。
h
horseknight
34 楼
我觉得单纯归咎到应试教育上但简单了。就创造性这个问题,相对来说国内教育出来的人才敢跳出框架去想的人相对少是因为国内现在的教育太过于追求短时间内灌输给学生所有需要的工具,这就导致了很难保证所有学生都能明白工具的原理。当然也不是没有好的老师,但这样的老师的确越来越少了,一方面是新老师本身也是被灌出来的,另一方面是新老师有任务没办法。当然这种教育有这种教育的优势,就是可以快速提高大家的基础知识水平,造就足够的基础研究人员储备。而国外的那种开明教育经常会出现厉害的人真厉害,无能的人真无能的情况。 我记忆中最深刻的有两个好的老师,一个是高中数学老师,他会告诉学生最后的大题不是只能用巧妙方法或者更新的公式解决,不是你必须得去上奥数了解更多高深公式,速算方法。你想不出来就踏踏实实的用最基础的方法去推,没有哪道大题是不能一点一点推出来的,而且在推的过程中你能更了解那些公式,了解了就可以更好的灵活应用。 另外一个是大学力学老师,一个退休返聘的老师。第一节课说你们要是考试没通过,可以补考。学校的规定是不及格要重修,所以大家就说你是不是说错了。但他说这是我的课,我说了算。然后他讲课也完全是不按大纲走,教公式的时候是把公式的推论过程由来讲解明白。最后全班成绩都很好,一两个没考及格的最后也确实只是补考了。 要创新,光靠会使用工具是没有用的。你只有了解到了这些工具在什么时候适用,同时这些工具是怎么来的,你才更可能使用他们发明新的工具不是。就像做工程设计,很多工程师做惯了钢结构,你给他说有个玻璃纤维的结构设计能不能做,他就会觉得这个是新的没做过所以做不了。其实力学万变不离其宗,玻璃纤维和钢结构差别只是在材料上,而材料的性质都是可以得到然后应用到设计里,里外里超不过抗压,抗拉,杨氏模量等等,为何就不能做了?很简单,因为他虽然会用公式,但不知道公式实际的原理,怕万一哪没弄对就做错了。 最后就是社会对科研的支持,做创新有时候要很久才会出成果的,甚至时运不济出不了成果,或者成果虽然对未来的科技有至关重要的奠基作用,但本身有经济效益的。这就需要社会对他们有经济支持,不仅仅是从官方,从私人资本方也可以少一些浮躁,多布局远景。其实你想想你没花多少时间做出来的结果能给你带来的经济价值虽然是快,但也肯定短,因为很容易就被追上了。只有那种一点一点累计而且得来不易的创新,才能让你垄断一个行业十年甚至几十年,这个是值得投入的。
真是太烦人
35 楼
能力不行怪教育。现代西方教育哪里比中国强?除了大嘴。看看西方大厂里的员工,大多来自其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