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事喜报,歌颂苦难的官方烂活何时休?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1月29日 12点34分 PT
  返回列表
69099 阅读
10 评论
顾礼先生

今天,媒体报道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2000年出生的王龙辉,如今已经开货车五年了。三年前,他的父亲因中风行动不便;两年前,他将面包车换成冷藏车开始夜间工作,成为家中主要收入来源。

当多数00后初入职场时,同样是00后的王龙辉早已成为家里的顶梁柱,每天昼伏夜出日夜颠倒的工作。

故事的最后,媒体不忘介绍王龙辉的收入:开货车5年收入超百万。

看着励志吗?感人吗?不好意思,我一点也感动不起来,我只看到了一个为了生活奔波,一个因为生活不得不早早扛起重担的年轻人。

23岁开货车5年,这就意味着他18岁就开始跑货车,在这条新闻的评论区我看到这样一条评论,是某个官媒发的,想必这个官媒的小编心里也是很反感这种新闻的,反感官媒歌颂苦难:

有人十八岁拿到驾照开跑车,有人十八岁拿到驾照开始跑车。

短短一句话,好像什么都没说,又好像说了很多很多。

《活着》的序言中有一句话:“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说到这,不禁想到买的房子烂尾后,维权被打,不得不离开城市回到家乡的亮亮和丽君。

有时候就是那么神奇,一家几代人的钱花出去了,房子没拿到,什么时候拿到完全看运气和天意,有可能一辈子也拿不到,可贷款却一分也不能少,不然就是分分钟上征信上黑名单。

亮亮和丽君的故事可以说是很多人的缩影,网上有很多人说他们的认知配得上他们的苦难,对此我并不想过多评判什么,因为已经没有意义了。而他们的经历,也只能用一句话来概括:

一生不许犯错的普通人。

短短一句话,却能概括无数人一生和当下的真实处境:明明做着最苦最累的活,无怨无悔任劳任怨付出,却不能犯一点点错误,哪怕一次错误的选择,就可能毁了一家人的一生。

在我写这篇文章时,又看到了一条新闻,说的是一位39岁的沈阳大哥,一人身兼3份职业,白天开网约车,晚上送外卖,闲暇时推销和安装卫浴用品。

看得出来,这位大哥很努力在生活,我们不知道他为啥那么拼命,但能想象的是,他的生活压力肯定很大。

于是,人日发文盛赞这位大哥:工作有着落,日子有奔头。

今年夏天媒体还报道了另一个新闻,说的是一位农民工在高温天气下作业,下班以后,浑身被汗水浸湿,他拿起安全帽当作水舀子装凉水浇在身上降温。

最后媒体还不忘说教:我们还有什么资格抱怨生活。

这样的生活不该抱怨吗?这样的生活就是应该的吗?

只要上过学的人,似乎都写过以“苦难”为主题的作文,而且内容几乎都是千篇一律,一定是找几个名人出来举例,比如海伦凯勒。说什么苦难是一份难能可贵的人生财富,因为苦难,才成就了很多人的成功。这样的作文,老师一般都会给很高的分数。

那时候,我们洋洋自得,觉得苦难确实值得歌颂。可直到有一天,你成家立业了,有了自己的孩子,你发现孩子写的作文,和你小时候写的差不多。大家好像都在接受一样的教育,好像都把苦难当成财富。

于是,只要想起苦难,我们第一反应就是赞美,这种惯性思维贯穿了一代又一代人。这种思维的人多了,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尤其是突然哪一天官媒将一件本是很心酸的事给扭曲成“正能量”时,人人都习以为常,这是很可怕的。

我们好像都习惯了吃苦,于是吃苦慢慢成为了一种美德,尤其是在媒体们的笔下,吃苦更似乎是一种无上光荣的存在。可有时候,你越能吃苦,你就有吃不完的苦。

我思考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切,可惜这个答案太复杂了,想了半天我只想到一句话:钱都流向了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我坚持写作,我秉承着“说人话,说真话”的初心,只希望,我的坚持能一点点改变这种现状,哪怕它是极其微小的,渺茫的。

但我的声音自始至终是微弱的,尤其是在某些官媒面前,我再多的努力也是徒劳,当官媒站出来歌颂苦难时,我才发现自己的声音是那么地渺小。

知乎上有个问题,叫“中国人为什么喜欢歌颂苦难?”

有人说:因为苦难的根源,他们不敢提,甚至不敢想。受累就是受累,挨饿就是挨饿,没听说过让你挨饿是为了你好的。

还有人说:只有一部分“云端人士”特别喜欢歌颂苦难,觉得苦难能塑造他们所认为的一种“优良”品质。虽然他们本身不需要经历平民大众的苦难就是了…

是啊,苦难本身就没什么值得歌颂的,苦难带给人的只有屈辱、折磨以及无休止的痛苦。

没人想要经历苦难,一切都是迫不得已罢了。如果有更好的选择,亮亮和丽君宁愿按时还贷,也不愿房子没了、钱没了,还背上老赖的标签。如果有更好的选择,沈阳那位大哥不愿同时做三份工作,每天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工作的路上。如果有更好的选择,工地上的大哥也想在炎炎夏日里吹着空调吃着冰西瓜,而不是顶着烈日冒着随时中暑的风险干活。

他们所经受的苦难,并不是他们引以为傲的东西,也不是他们值得炫耀的徽章,一切的一切,只是没得选择罢了。

这些新闻中的她、她和他们,以及现实中的我们,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人,苦难对所有人来说,并不是财富,也不值得歌颂,苦难是每个正在经历者这一辈子不愿再回忆起的痛苦,是万劫不复,是万丈深渊。

我想表达的,是如果不去讨论制造苦难的根本原因,不去讨论如何解决困难,一味歌颂苦难,还安想以此疗愈人们的精神内耗,不过是凌空蹈虛,缘木求鱼。

涨保田
1 楼
感人,暖心,励志,
铁流两万里
2 楼
这篇文章真的是阴阳怪气,居心叵测。试问,普通人要想改变生活,要想养家糊口,不吃苦能行吗?
y
yshen05
3 楼
这篇文章真的是阴阳怪气,居心叵测。试问,共产党要想改变生活,要想吃香喝辣,不让老百姓吃苦能行吗?
m
markLA
4 楼
yshen05 发表评论于 2023-11-28 19:59:16 这篇文章真的是阴阳怪气,居心叵测。试问,共产党要想改变生活,要想吃香喝辣,不让老百姓吃苦能行吗? =========== +1
电脑低手
5 楼
日人民报应该写篇文章歌颂五毛,他们这么辛苦,天不亮就起来回帖;有的还在监狱中,行动不是很方便,都这么努力地回帖颂党。看到五毛这么认真地生活,我们普通人有什么理由偷懒。
飘过的云
6 楼
狗改不了吃S。
想不开1
7 楼
在裆的圈里,不辛苦行吗?
D
Dingxiang
8 楼
静候在老人院为美国主流老人洗脚、在家精心侍候美国主流老公的、“爱国爱党“之中国心美国籍的长贱,出来现身说法、亲自驳斥本文作者及城里众网友之妄言。
黑猫巡行
9 楼
贝尔托·布莱希特 那些把肉从桌上拿走的人 教导人们满足。 那些获进贡的人 要求人们牺牲。 那些吃饱喝够的人向饥饿者 描绘将来的美好时代。 那些把国家带到深渊里的人 说统治太难,普通人 不能胜任。 Die das Fleisch wegnehmen vom Tisch Die das Fleisch wegnehmen vom Tisch, lehren Zufriedenheit. Die, fürdie die Gabe bestimmt ist, verlangen Opfermut. Die Sattgefressenen sprechen zu den Hungernden von den großen Zeiten, die kommenwerden. Die das Reich in den Abgrund führen, nennen das Regieren zu schwer für den einfachen Mann. Bertolt Brecht
i
iori
10 楼
明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