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战机被中国卡了脖子?中国优势在这些方面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3月6日 7点17分 PT
  返回列表
78815 阅读
21 评论
正解局

中国永磁体的优势,在于资源、成本和产量。

人们常说的磁铁,其实分为两类:

一类是不能永久保持磁性的软磁体,另一类则是不易失磁、不易被磁化、能长期保持磁性的永磁体。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永磁体。

磁体为什么有磁性?

经典的解释是安培的分子电流理论:电子的排布对外表现出整齐的分子电流,意味着磁体内部的磁矩排列一致,就产生了磁场。

安培分子电流理论示意图

永磁体的特点,就是电子排布的整齐队列一旦成形,队形就不容易打乱,表现出来的特点是矫顽力很大,磁矩在很长时间内都能保持一致性,磁性就非常持久。

永磁体的应用非常广泛,地上跑的,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都离不开它。

从家居生活到军事国防,可算是无处不在。

在日常用品喇叭里,就有永磁体。

根据音量而变化的电流通进喇叭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断变化,通电的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不停地来回带动纸盆振动,喇叭就有声了。

某音响的结构剖面图

永磁体另一个很重要的应用是电动机,比如电扇,又如电动车上的电机。

截至2021年底,中国电动车的销量,在全球纯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占比已高达61%。

中国电动车能实现弯道超车,离不开电机技术。

国外电动车大多使用“交流异步电机”,中国电动车超过九成都在使用“永磁同步电机”,电机能量转换效率更高,能耗更低,于是整车性价比就提高了。

永磁同步电机的内部构造图

精明的马斯克自然也关注到中国的永磁体,他在2018年建立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时,就果断将自家电机换为“永磁同步电机”。

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壮阔征途中,也离不开永磁体,而且科技含量更高。

2019年发射升空的人造卫星“实践二十号”使用的是LIPS-300型离子电推进器,里面就有中国制造的金属合金永磁体。

单单这一项技术的突破,就是个大新闻。

推进器能够实现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放电室的磁场,显然,磁场能不能稳定发挥作用,磁性材料是基础。

我国科学家研制的新型耐高温金属合金永磁材料,即便在高达450℃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消磁现象,保证了人造卫星的在轨应用。

在军事上,永磁体也是刚需。

现代战机上的发动机、机载雷达等多个重要组件,都需要用到永磁体或永磁材料,比如刚才说的F35战斗机。

此外,想要大幅度提升武器的精确制导能力,就得使用很多小电机,永磁体也必不可少。

可以说,现代军事中的高科技,每一项几乎都离不开永磁体。

不仅如此,电视、扬声器、皮包扣、数据线磁环、计算机硬盘、手机振动器等等物品上,都有它们的存在。

永磁体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永磁体已经应用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很多人对中国永磁体的实力并不了解。

中国目前拥有全球永磁体超过90%的生产能力和85%的加工能力。

2022年,我国出口永磁体53288吨,同比增长8.6%,出口量创下新纪录,年度出口量保持持续增长。

中国稀土永磁体的出口数量

中国永磁体今天的行业地位,来自过去几十年筚路蓝缕的艰苦奋斗。

我国的稀土永磁体生产最早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末,主要是面向军工需求,以钐钴永磁体为主导产品。

在1983年11月的第七届国际磁学会议上,日本住友的Hideo

Kim宣布日美联合团队发明了第三代稀土永磁体钕铁硼材料,精明的日本人只说是稀土钕磁体,闭口不谈合金比例。

但当时我国的材料科学家谢宏祖早已试过,钕铁无法成为合金。

在第二年的美国物理学会第29届磁学和磁性材料年会上,美国科学家宣布新的永磁体材料为钕铁硼合金。

谢宏祖团队采用低氧工艺,研制出当时世界水平最高的钕铁硼永磁材料,突破了日本人的技术垄断。

稀土永磁材料专家谢宏祖

直到今天,永磁体的世界纪录仍然由他的团队保持。

1987年,我国钕铁硼永磁体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包头稀土研究院建立了我国第一条钕铁硼磁体中试线,政府专门投资200万美元购入日本设备,年产能力飞跃至40吨。

虽然大大满足国防需要,但产量仍然很小。

1990年,日本钕铁硼永磁体产量为1170吨,而我国仅有180吨。

仅用了十年,到2001年,我国烧结钕铁硼磁体的产量就占到全球的一半。

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的磁体生产成本节节攀升,甚至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我国政府适时推出各项优惠政策,吸引世界著名磁性材料制造企业进驻中国。

我国磁体工业的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到2015年以12.6万吨的产量占据全球八成的市场。

除欧洲和日本外,我国集中了几乎所有钕铁硼磁体的生产企业。

回到本文开头的故事。

如果可以替换,美国人肯定不会在F35战机上使用中国的永磁体。

让美国无奈的是,F35战机发动机上的永磁体,短时间内只能用中国制造的。

此外,配置有中国永磁体的美军战机,还不止F35这一款。

早在2014年,美国军方生产战机雷达系统和起落架时,也使用了中国制造的永磁体。

不管美国军方怎么调查,最终肯定都会不了了之。

因为倘若真要严查,美军恐怕就没什么战机能飞上天了。

战机如此,前面提到的精确制导武器也一样。

美军精确制导武器对永磁体的依赖,甚至还大于战机。

就拿美国著名的“爱国者”导弹来说,每一枚大约要使用4公斤的金属合金永磁体。

毫无悬念,美军精确制导武器中的永磁体也来自中国。

美国的军事实力全球第一,难道就没办法突破永磁体的困境吗?

可能短期内还真没办法。

永磁体跟高精尖仪器不同,产品本身的技术含量并不高,而且逆向仿制还特别容易。

不知道合金比例?

买一块来做一下元素分析就能搞清楚——否则美国人也不会大方地公布出来。

不知道具体工艺?

合金制作中的烧结法本身非常成熟,无非是针对专门的稀土材料有点小小的变化。

总之,从合金比例到生产工艺,永磁体都很难成为一个能卡别人脖子的技术。

难就难在永磁体的原料——稀土。

稀土,是制造永磁体最重要的原料。

根据美国能源部去年发布的《稀土永磁材料供应链深度评估》报告,中国在采矿、分离、金属冶炼和稀土永磁材料制造等四个方面均处于领先水平,尤其是分离、金属冶炼和稀土永磁材料制造等三个环节,在全球的市占率约为90%,处于龙头地位,掌握绝对话语权。

2017-2023年中国稀土产量预测趋势图 制图:中商情报网

中国掌握了全球的稀土产业链,由此掌握了全球的永磁体产业链。

在刚刚结束公众意见征求的《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中就包括了稀土的提炼、加工、利用技术,还专门提到稀土金属及合金材料的生产技术,以及钐钴、钕铁硼、铈磁体制备技术。

关于《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来源:商务部官网

中国永磁体正在成为国家的战略产业和有力的反制利器。

但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中国永磁体仍有两大短板:

一是钕铁硼材料烧结方法的600多项专利,几乎被日本垄断。

二是中国高性能磁体产量不高。

中国永磁体的优势,在于资源、成本和产量。

虽然美国短时间内找不到替代品,但还谈不上被“卡脖子”。

中国,还得加油!

j
junkussb
1 楼
实事求是!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整体实力大于中国;在亚洲美国人没有优势,在台海美国人只能喂王八---证毕!
m
myth999us
2 楼
不许出口 限制死世界
v
vesucks
3 楼
又来扯稀土。哎,马一龙已经说了,以后不用稀土永磁了。
发棵游
4 楼
一尊大腚大傻逼就好这口儿, 上有所好,下必安排,排除万难,不惧打脸! 一定要把一尊大腚大傻逼喜闻乐见的吹牛逼事业进行到底! [1评]
F
Fory
5 楼
对于这种装备,永磁体成本和产量不重要
D
DILLIGAF
6 楼
如果真的能卡脖子,美国就不那么嚣张了,洗洗睡吧
z
zymmailsr
7 楼
反华畜生天天吃屎喷屎,就好这口。 天天跪在洋主子的厕所里,给洋主子舔屎。满脑子狗屎智商为零,却非要天天装人。
伍迁
8 楼
如果美国那么容易脱钩早就脱了,花十几年了,从老奥时就开始.美国之所以这四十年过得这么好,因为有中国这个工厂.
阴离子
9 楼
借包子100个猪胆量他不敢
E
EdwardsWilson
10 楼
中国现在真的太强大了!客观的评价,目前中国以一国之力打全世界,都是分分钟秒杀的节奏。虽然中国总是抱着善意、怜悯对待全世界,但是如果有一天真的怒了,打掉全世界的军队,我估计半个小时就够了! -- --- -- 习总书记,仙福永享,寿与天齐,千秋万载,一统江湖!
S
Show出你的下限
11 楼
😂😂😂😂 卡个破磁铁? 😂😂😂 有种你就卡,不卡你tm是孙子😂😂 这太tnnd好笑了
吕德水
12 楼
成天的愚民,最后连自己都敢骗
你丫真牛逼
13 楼
中国的技术基本都是靠偷骗而来,这种无脑网文怎么到处都有
g
goingdown007
14 楼
习包子大仙,法力无边。
d
dawang1977
15 楼
楼下就会发屁,你们会吗?键盘侠
N
Nelsonman
16 楼
香港废青曱甴快吃屎💩💩💩💩💩
k
kakakude
17 楼
一群反华的 日本慰安妇后代。 生产一架F35 需要450公斤的稀土
S
Sydneyguai
18 楼
实事求是,在亚洲中共也没有优势,在台海中共只会炸鱼——证毕!
E
Edmondon
19 楼
SB自摸体蹭你妈B的流量
Z
ZN1914
20 楼
“政府专门投资200万美元购入日本设备”
y
yuba
21 楼
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