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收紧 北京核酸筛查成常态 习变相重构全球供应链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5月9日 5点39分 PT
  返回列表
82192 阅读
36 评论
路透社/法广

虽然上海的新增感染人数继续下降,但当局似乎再度收紧全市范围内的新冠防疫措施。该市的封控措施预计将延长至五月下旬。北京则极力避免如上海般封城,开始将大规模筛查变成每日例行公事。

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称,拥有2500万人口的商业中心上海正收紧新冠防疫措施,以便在五月下旬前,在封控区以外将感染数字清零。

知情者表示,虽然感染数字下降,但为防止疫情反弹,上海的人员流动限制基本上将会持续至本月底。多区的管理当局已经发布公告,要求居民在短暂散步或快速购物后返回居住区。

上海市卫健委周日表示,将继续开展基于"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三区划分的"抗原+核酸"组合筛查。

上海虹口区周六已通知居民,拟于5月8日至15日在该区全范围内持续强化"三区"管控,防范区将实行提级管理。在此期间,全区将严格按照《虹口区"三区"管理服务规范》落实管控措施。公告指出,在上述期间,封控区将每日进行一次核酸检查,管控区与防范区则分别实施"3天核酸+4天抗原"和"1天核酸+6天抗原"组合筛查。

中国社媒上还流传一则警察与居民发生口角的视频。视频中穿着防护衣的警察与被告知邻居检测呈阳性需要接受隔离的居民起争执。"这是为了彻底清除阳性病例。" 一名警察表示:"不要再问我为什么,没有为什么。我们必须遵守国家指导方针。"

网上有据称居委会通知以及市民微信聊天记录显示,按照新规定,只要出现一例阳性,整栋楼的居民都将被转移隔离,因此呼吁停止团购,足不出户。

北京多个区域连续进行多轮核酸检测

对于封控延长以及被送往条件简陋隔离中心的担忧,导致上海居民的不满加剧,甚至引发争执。

与此同时,北京5月7日至9日在朝阳区、东城区、海淀区等多个地区展开多轮的核酸筛查。

北京、上海及多个主要城市的严格新冠限制措施正对人民造成心理伤害,也给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带来沉重压力,并扰乱全球供应链和国际贸易。

在全球多数国家正放松防疫措施,逐渐走向与病毒共存之际,迄今坚持"清零政策"的中国所采取的措施与其他国家形成鲜明对比。

北京关闭了健身房及娱乐场所,禁止餐馆的堂食服务,并关闭逾百条公车线路和近15%的地铁站点。许多北京居民避免出门。

坚持清零防疫,习近平变相力挺全球供应链重构

5月5号,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政治局常委会,并发表讲话,措辞强硬地要求坚持自己制定的清零防疫政策,对这一政策造成的严重人道灾难只字不提,他说要坚决克服轻视、无所谓、自以为是等思想 ;同一切歪曲、怀疑、否定防疫方针政策的言行作斗争。

网友@傅志彬发推说:习近平在5月5日的政治局常委会议中说,现在的防疫方针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那么反对现在的防疫方针自然就是反党分子,自然就要”斗争”。可见,中共党内斗争已经往“路线斗争”和“反党集团”方向走了!

网友@谷风发帖说:习主席连任虽然已经“叫糊”,但为了在冲线关键时刻不出意外,方方面面都要严防死守。凡企图改变抗疫大方向,就是挑战他的权威,这反证地方官在防疫工作上的兽行全部源于执行习近平的指令。

网友@秦鹏发帖说:翻译成人话:清零不清零本身已经不重要了,保卫清零政策的提出者、伟大领袖才是最重要的。

有网友发帖说:上边为了一把椅子,下边为了一顶帽子,于是,所有的荒唐,所有的愚昧, 所有的罪恶,粉墨登场, 群魔乱舞。

同一天,中欧商会发布了一份题为《中国疫情防控政策与俄乌战争对欧洲在华企业产生严重影响》的调查报告,报告指出,鉴于中国严苛的疫情管控政策,越来越多的欧洲企业考虑削减在华投资。 92%的受访企业受到严重影响;78%的受访企业认为,因防疫政策,中国市场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已经下降。不能不说,习近平无论是在外交还是在内政上所表现出的愚昧偏执都使他成为中国与世界脱钩和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加速器。

一篇题为的网文这样写道:上海与奥密克戎的殊死搏斗,让全世界都嗅到了血腥的味道。

2022年3月26日,面对新一轮疫情,还在坚持精准防控的上海,预估了封城的后果。如果上海全城静止,东海上就会多出很多漂在海上的国际货轮,会影响整个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这曾引起外界对上海的哂笑。

2022年3月28日,上海封控的方向突然急转,全域静态管理的方式横空而出。从浦东到浦西进入了抗击奥密克戎的新阶段。上海与当地约2500万居民的大局观,被压缩到了病毒上。

38天后,从日本东京到广州黄埔的整车工厂里,从上海浦东到中国台湾新竹的晶圆代工厂里,从江苏昆山到韩国蔚山的生产线上,从越南胡志明市到江苏苏州市,从吉林长春到德国沃尔夫斯堡,都在为上海的封控措施付出代价。

从汽车线束到电子元器件,从基板到雨刮,从车载MCU到传感器,从物流卡车到集装箱,从陆运到海运,全球汽车、半导体、晶圆制造的供应链已经中断。WTO在一份报告中称,上海封城影响的外溢,强化了各个行业快速地去全球化。

根据日本经产省的统计,全上海约有70000家外资企业。其中,日资企业有24000家。它们一边深陷对奥密克戎病毒的恐惧中,一边思考解封后的对策。中国台湾的智库说,眼前最困难的事情,是能否坚持到明天。与对解封后重启的压力相比,避免悲剧再次发生的决策更为棘手。

上海市政府发布的信息,对此做了一个小小的注脚。截至2021年底,有800多家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了区域总部。其中,121家为世界500强企业。无论企业大小,它们都面临相同的难题。

从金融到物流,从商业到贸易,从科技到制造,上海的影子无处不在。

在各类麻烦中,汽车行业遭受的影响首当其冲。

上海是中国第二大汽车生产基地,2021年的产量为283.32万辆,占中国汽车产量的10.7%。在传统汽车制造领域,有大众、通用、上海汽车等主流汽车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围绕特斯拉已经逐渐建立起了产业集群。

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博世、采埃孚、电装、舍弗勒、大陆、弗吉亚等21家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都在上海设有基地或者生产工厂。在发动机、电池、原料等领域,上海及其周边地区至少有600家企业。如果把小型厂商计算在内,预计有超过20000家企业。

在半导体领域,上海涉及材料、设计、制造、封测的完整产业链。高通、博通、台积电、日月光、AMD、阿斯麦等均在上海设立了分公司或生产基地。2021年,上海半导体产业的规模达到2500亿元。在94家A股上市的半导体企业中,有27家落户上海。

上海还没有解封的准确时间,奥密克戎仍然无处不在。随着封城时间的延长,所有的厂家都面临着人员流动的限制、原材料与零部件短缺、物流中断等的现实问题,这已经在汽车、半导体、手机、电脑等领域蔓延开来。产业链重塑,成为绕不开的难题。

自新冠疫情以来,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都采取措施,构建安全而有韧性的供应链。在这一过程中,灵活的中国台湾商家行动最为迅速。根据中国台湾投资审核委员会的统计,2019年台资对中国大陆的投资下降至41.7亿美元的历史新低,2021年反弹至58.6亿美元;同期台资对新加坡、越南、印尼、泰国等新南向18国的投资由24.7亿美元增至58.1亿美元。

中国台湾资本在电子、芯片、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投资,逐渐分散到东南亚、南亚等地。上海的封控,成为新的催化剂。

在听到韩国商家从上海发出的求救声后,韩国新一届政府立刻施援,鼓励3000多家在上海的企业回归本土。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原材料、半导体等领域,韩国更倾向于和美国、日本构建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一场新的供应链重整,正在到来。

防疫封控之下 在华欧企寻找“出路”

一项对在中国的欧洲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受严格防疫措施影响,在华欧洲企业正设法寻求中国以外的投资、经营地点。

根据中国欧盟商会对其成员的调查结果,近四分之一在华欧企考虑将目前或计划中的投资移出中国,数量比年初多出一倍。此外,92%的受访企业称,业务受到港口关闭、公路货运量下降和海运成本上升的不利影响。

商会主席武特克( Jörg Wuttke )近日称:"眼下,我们的会员们正抗御风暴,但目前的情况若持续下去,他们将更多考虑中国以外的其它选择。"

共372家欧企接受了调查。

为遏制疫情扩大,中国当局在众多城市严格限制公共生活,现在也轮上了首都北京。在中国最重要经济中心上海,封城虽已一个多月,2500万人口中的大多数仍不许离开所在居住区。

j
jeffinvade
1 楼
钟南山的署名英文文章,2022年4月6日正式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题目是"中国在后新冠时代重新开放的战略" https://academic.oup.com/nsr/article/9/3/nwac054/6564385 钟南山在文章中说,"由于奥密克戎的高传染性,长期动态清零是不可能实现的。中国应当采取的措施是提高疫苗接种率、在社区中优先使用抗原试剂盒、加快药物研发、对病例进行随访调查研究以调整最短隔离时间。" 那些说中国封城是科学防疫的红卫兵们,都是在放屁。中国封城清零,找就是政治任务,而不是为了老百姓健康。全世界都不再清零,就习近平还觉得可以人定胜天....... 当年毛泽东大跃进的时候也觉得可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看看后果如何。毛泽东搞大跃进,运动三年之后搞不下去还知道承认错误放弃,习近平搞清零也已经三年了,我看是不知道换肩的。
E
Erica007
2 楼
中國重視人民的生命安全,美西方重視國民的感染新冠死亡自由…
曾祖爷爷
3 楼
会有时
4 楼
美俄随时可能开战,中国只能选择在一旁123木头人了,无奈自保罢了
a
abc868
5 楼
看英明习肿书记清零期长还是奴才的奴性忍耐力长。
地中海的爱
6 楼
闭关锁国时代来了,这就是包子献给中国和世界的礼物!
n
neophoenix
7 楼
按照新规定,只要出现一例阳性,整栋楼的居民都将被转移隔离,因此呼吁停止团购,足不出户 这个感觉可能在老小区,老建筑,听到的一些新区目前还没有到这步
大肠杆菌
8 楼
听同事说其父母在家关了一个月没出门都是阴性然后突然就阳性了,个人比较相信同事没必要撒谎。
灯塔路
9 楼
呵呵 傻逼西方才回过味儿
催你明白交粑粑
10 楼
全世界都在逆行,包子坚持带着赵国屁民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一定会成功到达终点的
傅佩荣
11 楼
城市沉睡
12 楼
从现在的供应链问题来看, 中国已经是事实上的世界第一。
草虾123
13 楼
包子看重的是韭菜乖不乖,现在基本共产主义了,除了包子以外已经消灭了阶级,食品也按需分配了,只不过谁需谁不需包子说了算
d
dingding6
14 楼
西方国家动不动就制裁这个,封锁那个的,表面风光无限,其实野蛮至极。这下子被中国先下手为强,打了个措手不及,尝到了被制裁的滋味。
t
tosefun
15 楼
那些看不上病的都不是人民?
品春风
16 楼
总是说外国敌对势力干涉中国,坦白讲,现在中国这个状况,外国势力做好的行动就是啥也不做,看着小学生胡折腾! 没有一个外国势力能象小学生这样,把中国积累的财富几年间全部给糟蹋完毕,把中国这么挣钱的企业一个个团灭,把中国人祸害到全世界看不齐,把中国文化廉耻礼仪等等全部消灭,整个中国成了互相举报互相伤害互相批斗的场所,个人崇拜横行。 外国势力,哈哈大笑,笑得吊都歪了。
乌镇苏塘
17 楼
习猪头🐷
风雨悠然
18 楼
老毛独行閉関幾十年又奈何,苦了的還是百姓
孜然forever
19 楼
一开放Ip 楼下全是呆湾的1450
扫地拖地
20 楼
多花多少钱啊。。
知情人士
21 楼
: 怎样说呢,地球是圆的,一定能到达的
知情人士
22 楼
感冒还能有原因?没法子的事情
[
[公孙弘]
23 楼
中国人民亲切地给川普起了个外号叫川建国 按照这个逻辑,习近平的英文名应该叫Sam Xi
五毛
24 楼
算命,习普的八字都不好,一个歪着,一个倒着,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哈哈。
小P孩儿
25 楼
: 换你上去更完犊子
c
creampuff
26 楼
放屁
c
creampuff
27 楼
对的!而且在抗疫上也是世界第一! 中国大陆的防疫政府做得最好!!! 戴口罩是他们第一提出的, 事实胜于一切口仗, 第一个提出的是天才, 跟着做的是庸才, 不过呢事实证明世界多的是蠢才!!!
江南游侠
28 楼
西方媒体拼命抹黑,狗粮拼命哀嚎说明上海的措施是正确的,封控也马上会胜利结束,接下来更安全的复工复产。现在已经有大量企业复工复产。上海的局部牺牲为全国安全正常工作生活提供了重要保障。如果上海病毒彻底蔓延开来,那后果就无法收拾了。这种浅显的道理西方国家和狗粮会不懂?
l
luckjim
29 楼
这张照片可以取名叫皇帝和太监。复兴不能指望太监,更不能指望皇帝。
n
neophoenix
30 楼
: 至少说个区吧,否则你这个屁宣岂非多此一举
伪冒上帝
31 楼
嗯嗯,大家可以查一查,当初那批在微信圈子里爆料的医护,现在怎么样了。也可以查一查,当初疏忽隐瞒的那批领导,现在怎么样了。 这两批人,大概都没想到世界受新冠的影响这么严重吧?而且影响还没完呢!去全球化已成定局,新冷战已经形成,将来如果某些人再疯狂一些,按下核武按钮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b
budongzhuang
32 楼
: 天作孽,犹可违 自作孽,不可活
k
kyogui
33 楼
他们不是不懂,问题是封城不能持久下去,狗粮只能趁着这个时间赶紧发挥,过段时间疫情没了谁还记得这个,就像美国死100W也没见狗粮在乎过,说到底还是混口饭吃,谁闲的没事天天在留园发回复
催你明白交粑粑
34 楼
向你爹一样被赵家人阉了以后很快好了伤疤忘了痛
l
lilan
35 楼
还有不知廉耻的红粉在粉饰太平。现在就好比清军入关了,北京朝堂上还在争论粽子应该咸还是甜,并打得你死我活。
r
rally
36 楼
整栋楼转移,那是多少人。 不整栋楼转移也不行,病毒是通过大楼的通风管道就能传播,出不出户都一样。 党的性质决定,只剩下掩耳到零这条路了。
s
sunrisefull
37 楼
以国家的名义做恶,就是想逃避始作俑者的责任。让你无力追查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