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食用油的安全问题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成了全球华人热议的话题。
起因是近日国内媒体曝光了一件惊人的事情:
人们每天都要吃的油,
居然有安全风险!
据报道,有油罐车刚运输完工业用的煤制油,转眼就又去运输糖浆、大豆油等食用类液体,中途甚至都没有对罐体进行清洗。
这样一来,
煤制油里的那些有毒有害物质,
就很可能混入食品中,
被端上大家的餐桌,
然后直接被吃进嘴里。
根据曝光,有多家食用油生产企业可能与这种有毒的食用油有关,很多吃了这些油的人成为受害者。
而澳洲农业部则证实,澳洲大量从中国进口食用油,其中的来源就包括涉及该事件的企业!
由于并不清楚究竟哪些来源的食用油可能是“毒油”,目前具体情况还有待进一步核实和调查。
但这无疑向全体华人及这个人们不可能离开的食品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澳洲证实大量进口食用油
可能存在健康风险
据报道,近日澳大利亚农林渔业部证实,澳洲一直从中国大量进口食用油,其中就包含了被卷入“矿物油事件”中的企业。
该部门的发言人称:“由于尚不清楚所涉及的是什么食用油,因此无法提供具体数量数据。根据我们的正常程序,该部门将要求中国保证出口到澳大利亚的食用油可供安全食用。我们也建议进口商向供应商寻求保证,目前没有针对中国食用油的进口禁令。”
消息一出,华人社区炸锅。
一般来说,供出口的产品,其质量要求可能较高,也有很多华人信赖从中国进口的油。
但如今,这些油可能也“不安全”了。
矿物油,是工业用原料,如煤制油就是煤化工的产品,含有不饱和碳氢化合物、芳香烃、硫化物等物质,这些东西都对人体有害,可能导致中毒。
由于这些油本身并没有那么易燃,所以不属于危化品,可以用普通的罐子运输,给了钻空子的机会。
结果,就有一辆满载着矿物油的油罐车,卸货后带着残存着几十公斤矿物油的罐子,直接去装载食用的大豆油。
这些油都是互溶的,经过充分混合后,一大罐的“毒油”便诞生了,但只有严格的检测才能发现其中的有毒物质,人们无法通过肉眼或闻气味的方式发现油是否有毒。
万一油罐内还装过别的化工液体,如酸、碱、重金属溶液等,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怪不得有人感叹,
这种行为简直是在投毒。
食用油污染问题恐持续多年
大豆油是比较廉价的食用油,在食品加工行业及家庭日常烹饪中都大量使用。
据报道,在2022年,澳洲就从中国进口了总价值56.4万澳元的大豆油(包括粗制和精炼)。
作为进口国,澳洲在这方面的监管比较宽松,采取了依靠国际出口商来保证进口商品的安全性的做法,缺乏对这些商品的第一手检测。
即便商品真的含有有毒物质,这些批次的商品也可能照常流入市场。
据报道,悉尼大学商学院研究跨文化消费者行为的高级讲师Ulku Yuksel博士表示,受污染的食用油可能会影响更多的人,造成健康危害。
他指出,受污染的食用油可能导致短期或长期的中毒,会对人的重要器官造成致命影响。慢性中毒的症状包括肝肾损伤、神经系统损伤等,也可能致癌。
而这一切的原因是,
油品的供应和运输过程中
严重节省成本,没有做到专罐专用。
有业内人士指出,油罐这种东西是要按照不同的标准(食用和非食用)。
整件事情的重点其实也不在于油罐是否经过清洗——装食品用的油罐,就是应该严格地不能混装各种工业油。
俗话说,一粒老鼠屎可以坏了一锅汤,油罐即便得到了清洗,也总会有残留物质留在罐中,造成污染。
哪怕是只用来装食用油的油罐,在运输过后理论上也要进行清洗,否则长时间运输油料也可能产生有害物质。
此前,曾出现过一件让很多人摸不清头脑的事件——2018年,“老干妈”的油辣椒在德国的实验室被第三方机构检测发现,产品里面含有矿物油成分,且严重超标。
后来,更多检测报告指出,国内的多款油辣椒产品都含有矿物油成分。
那时,人们还以为这是一次食品添加剂违规添加事件,并认为矿物油可以“增加食品的风味”。
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老干妈”不是号称对食品安全标准的监管非常严格吗?怎么还会出现这种事情?这不是“塌房”了吗?
现在看来,原因很可能出现在运输过程上。
那么,这样的运输乱象,已经持续多久了?谁也说不清。
代购?吃猪油?
“油”健康需注意这几点
油罐车“爆雷”后,关于该吃什么油的讨论又在社交媒体上风靡起来。
有些人真的吃过几家涉事企业生产的油,于是有些担惊受怕;
有些人发现家里一直吃进口的油,觉得可能没什么问题。
在一些电商平台上,据称有些品种的进口食用油都卖断货了……
不过,进口食用油也是食品安全的重灾区,有的商家以次充好,还有的是非原装进口,运输到国内后再进行二次包装,并不能令人十分放心。
还有华人在小红书上称,自己可以代购澳洲的食用油。
当然,桶装食用油能不能过海关也是个问题。
在澳洲本地,菜籽油的产量较高,橄榄油、葵花籽油等也有一定的产量,这些油都是超市里经常能看见的油。
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橄榄油的品质可以从很好到很差两极分化。
玉米油、椰子油、花生油等也在货架上很常见。
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植物油”(Vegetable oil),这种油很大概率是混合油,即菜籽、大豆等“较廉价”的油的混合,一般也会卖得比较便宜。
在澳洲,植物油无需明确标明里面含有什么成分,所以尽量不要选择。
除了各种类型的植物型食用油,还有小伙伴表示,可以自己大量制作猪油。
不过,猪油属于动物油,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热量也更高,长期大量地摄入猪油,对人体健康会有不利影响。
印象结语
油罐车“混装”事件震惊海内外大批华人,曝光了一个崭新的问题,再次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人们每天都离不开的食用油,居然有中毒风险,直接危害生命安全,不知有多少人已经受害。
有毒的油到底有多少?都流向了哪里?澳洲进口的油是否也混了煤油?
众多问题,还需要等待进一步调查……
综合来源:小红书、ABC等
近段时间,食用油的安全问题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成了全球华人热议的话题。
起因是近日国内媒体曝光了一件惊人的事情:
人们每天都要吃的油,
居然有安全风险!
据报道,有油罐车刚运输完工业用的煤制油,转眼就又去运输糖浆、大豆油等食用类液体,中途甚至都没有对罐体进行清洗。
这样一来,
煤制油里的那些有毒有害物质,
就很可能混入食品中,
被端上大家的餐桌,
然后直接被吃进嘴里。
根据曝光,有多家食用油生产企业可能与这种有毒的食用油有关,很多吃了这些油的人成为受害者。
而澳洲农业部则证实,澳洲大量从中国进口食用油,其中的来源就包括涉及该事件的企业!
由于并不清楚究竟哪些来源的食用油可能是“毒油”,目前具体情况还有待进一步核实和调查。
但这无疑向全体华人及这个人们不可能离开的食品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澳洲证实大量进口食用油
可能存在健康风险
据报道,近日澳大利亚农林渔业部证实,澳洲一直从中国大量进口食用油,其中就包含了被卷入“矿物油事件”中的企业。
该部门的发言人称:“由于尚不清楚所涉及的是什么食用油,因此无法提供具体数量数据。根据我们的正常程序,该部门将要求中国保证出口到澳大利亚的食用油可供安全食用。我们也建议进口商向供应商寻求保证,目前没有针对中国食用油的进口禁令。”
消息一出,华人社区炸锅。
一般来说,供出口的产品,其质量要求可能较高,也有很多华人信赖从中国进口的油。
但如今,这些油可能也“不安全”了。
矿物油,是工业用原料,如煤制油就是煤化工的产品,含有不饱和碳氢化合物、芳香烃、硫化物等物质,这些东西都对人体有害,可能导致中毒。
由于这些油本身并没有那么易燃,所以不属于危化品,可以用普通的罐子运输,给了钻空子的机会。
结果,就有一辆满载着矿物油的油罐车,卸货后带着残存着几十公斤矿物油的罐子,直接去装载食用的大豆油。
这些油都是互溶的,经过充分混合后,一大罐的“毒油”便诞生了,但只有严格的检测才能发现其中的有毒物质,人们无法通过肉眼或闻气味的方式发现油是否有毒。
万一油罐内还装过别的化工液体,如酸、碱、重金属溶液等,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怪不得有人感叹,
这种行为简直是在投毒。
食用油污染问题恐持续多年
大豆油是比较廉价的食用油,在食品加工行业及家庭日常烹饪中都大量使用。
据报道,在2022年,澳洲就从中国进口了总价值56.4万澳元的大豆油(包括粗制和精炼)。
作为进口国,澳洲在这方面的监管比较宽松,采取了依靠国际出口商来保证进口商品的安全性的做法,缺乏对这些商品的第一手检测。
即便商品真的含有有毒物质,这些批次的商品也可能照常流入市场。
据报道,悉尼大学商学院研究跨文化消费者行为的高级讲师Ulku Yuksel博士表示,受污染的食用油可能会影响更多的人,造成健康危害。
他指出,受污染的食用油可能导致短期或长期的中毒,会对人的重要器官造成致命影响。慢性中毒的症状包括肝肾损伤、神经系统损伤等,也可能致癌。
而这一切的原因是,
油品的供应和运输过程中
严重节省成本,没有做到专罐专用。
有业内人士指出,油罐这种东西是要按照不同的标准(食用和非食用)。
整件事情的重点其实也不在于油罐是否经过清洗——装食品用的油罐,就是应该严格地不能混装各种工业油。
俗话说,一粒老鼠屎可以坏了一锅汤,油罐即便得到了清洗,也总会有残留物质留在罐中,造成污染。
哪怕是只用来装食用油的油罐,在运输过后理论上也要进行清洗,否则长时间运输油料也可能产生有害物质。
此前,曾出现过一件让很多人摸不清头脑的事件——2018年,“老干妈”的油辣椒在德国的实验室被第三方机构检测发现,产品里面含有矿物油成分,且严重超标。
后来,更多检测报告指出,国内的多款油辣椒产品都含有矿物油成分。
那时,人们还以为这是一次食品添加剂违规添加事件,并认为矿物油可以“增加食品的风味”。
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老干妈”不是号称对食品安全标准的监管非常严格吗?怎么还会出现这种事情?这不是“塌房”了吗?
现在看来,原因很可能出现在运输过程上。
那么,这样的运输乱象,已经持续多久了?谁也说不清。
代购?吃猪油?
“油”健康需注意这几点
油罐车“爆雷”后,关于该吃什么油的讨论又在社交媒体上风靡起来。
有些人真的吃过几家涉事企业生产的油,于是有些担惊受怕;
有些人发现家里一直吃进口的油,觉得可能没什么问题。
在一些电商平台上,据称有些品种的进口食用油都卖断货了……
不过,进口食用油也是食品安全的重灾区,有的商家以次充好,还有的是非原装进口,运输到国内后再进行二次包装,并不能令人十分放心。
还有华人在小红书上称,自己可以代购澳洲的食用油。
当然,桶装食用油能不能过海关也是个问题。
在澳洲本地,菜籽油的产量较高,橄榄油、葵花籽油等也有一定的产量,这些油都是超市里经常能看见的油。
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橄榄油的品质可以从很好到很差两极分化。
玉米油、椰子油、花生油等也在货架上很常见。
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植物油”(Vegetable oil),这种油很大概率是混合油,即菜籽、大豆等“较廉价”的油的混合,一般也会卖得比较便宜。
在澳洲,植物油无需明确标明里面含有什么成分,所以尽量不要选择。
除了各种类型的植物型食用油,还有小伙伴表示,可以自己大量制作猪油。
不过,猪油属于动物油,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热量也更高,长期大量地摄入猪油,对人体健康会有不利影响。
印象结语
油罐车“混装”事件震惊海内外大批华人,曝光了一个崭新的问题,再次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人们每天都离不开的食用油,居然有中毒风险,直接危害生命安全,不知有多少人已经受害。
有毒的油到底有多少?都流向了哪里?澳洲进口的油是否也混了煤油?
众多问题,还需要等待进一步调查……
综合来源:小红书、ABC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