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复现室温超导!韩国团队:数据有问题,但并非造假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7月30日 8点27分 PT
  返回列表
79061 阅读
21 评论
新智元

【新智元导读】为了复现室温超导,这个外国网友拼了!直播24小时引万人围观,疑似第一步已成功?结果估计是在下周二出。

这几天,韩国室温超导的新闻热度始终居高不下,所有人都屏息凝视,等待着实验的复现结果。

而就在刚刚,第一波复现室温超导的网友,已经出结果了——

从他开心的表情来看,实验的第一步,应该是成了!

「Andrew McCalip」表示,结果看起来比较成功:石英瓶没有爆炸,有非常干净的白色烧结痕迹。

他们会用显微镜得到一些图像,把样品放入惰性气体储存库中。

下一步就是等待C3P了。为了保险起见,他们会把样本送去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

全球实验室掀起室温超导复现狂潮

因为韩国团队合成室温超导的材料——铜、磷、铅如此常见,毫不意外地,有条件的实验室们纷纷开启复现狂潮。

在Reddit社区,关于室温超导复现讨论的帖子热度也是居高不下。不少网友在祈祷:请一定是真的!

从昨天下午开始,全网都在围观这位网友带来的室温超导实验复现。

在B站,这场直播的热度也是居高不下,凌晨2、3点都有几千人在线。

样品正式放入炉子,直播开始——

当然,这还仅仅是整个实验的第一步——在熔炉中生成生成黄铅矿(PbO + PbSO4),但已经吸引了上万网友的围观。

直播的网友表示,此前,他们就已经重复过该实验,但未能成功复现。

这一次,他们依然焦急等待着结果:是会出现迈斯纳效应,还是失败。

对此,他们猜测是原始论文中标注的数据可能出现了错误。

这名网友表示,直播的目的是为了公益。

这个团队是由一些热情的工程师组成,把复现室温超导实验当作爱好。

他们也对世界各地正在复现实验的科学家表示支持。

倒计时1440分钟,开始!

为了成功尽可能准确还原实验,这位网友直接翻译了韩国团队发表于4月的韩语论文。

随着时间线,这位网友记录下了自己每一刻的心路历程。

第1.5天

实验器材已到。

第2天

「心情跟坐了过山车一样。我们已经重复这个过程很多次,次数多到我都记不清了。」

制造黄铅矿(PbO+PbSO4)的第一反应,需要在炉子内。我们选择在暴露的氧化铝坩埚中处理80%,在密封的石英管中处理20%。

第2.5天

Twitch直播暂时关闭,因为某位工程师需要用自己的笔记本。晚上六点直播会重新开启。

Cu+P的反应最快应该在周一完成,所以最终的烘烤时间应该会定在周二。

如果看到悬浮现象,团队就会在临界温度以上和以下对样品进行热循环。

如果出现温度引起的排斥或悬浮现象,就会给人极大的信心。

当然,他也表示,固态合成过程中有太多未知的参数,可成功复现的几率很低。他猜测,在提速、退火和实验环境上,一定存在一些秘诀。

然后他留了一个邮箱地址,表示如果哪位论文作者愿意在这些细节上施以援手,就太好了。

11小时前

一整晚,实验结果都保持稳定,炉子上的波纹低得惊人。

一边做着实验,一边不忘时刻关注推特上的消息,比如飞往韩国的MIT专家现在是否已出结果了?

如今看来,第一步似乎成功完成,下周二我们或许会迎来此次复现的结果。

MML研讨会,现场发表!

而另一边,在首尔大型Metalic Multilayers国际研讨会MML 2023上,其中一篇论文的三作Young-Wan Kwon现身作了报告,发布了本次研究的成果,但他并未在现场展示样品。

在7月22日07:51:19提交arXiv的论文中,Young-Wan Kwon为三作

在场的与会者表示,能在这次会议上听到关于LK-99的报告,真是太幸运了。

有网友表示,无论韩国团队的研究能否复现,这都绝不会是一次学术诈骗。

不过,根据韩国一个论坛上的网友介绍,迈斯纳效应似乎并不明显?

基于谷歌翻译

另外,根据网友「豆拌姜」透露,第二篇论文的三作、威廉玛丽学院教授Kim Hyun-Tak已经回复了质询邮件。

在7月22日隔了2.5小时提交的arXiv论文中,Hyun-Tak Kim为三作

可以看出,在邮件中,他认为数据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他们并非造假。他们将会修正论文中的错误。

来源:豆拌姜

根据一些内部人士透露的信息,Young-Wan Kwon和Hyun-Tak Kim之间似乎有一些龃龉,因此才导致了同一研究同天提交两次论文的情况。

参考资料:

https://twitter.com/andrewmccalip

a
albertjia!
1 楼
才疏学浅,论文数据都是错的,这还不叫作假?科学论文发表前不需要反复验证么? [1评]
尧舜禹
2 楼
棒子的东西要是真的,太阳从西边出来
白萝卜
3 楼
坐标轴的label写错了而已。不是“都是错的”。世界上没那么多事非黑即白。 [1评]
茄子辣椒西红柿
4 楼
感觉像是研究团队内讧了,结果等不及研究清楚就抢着把论文发出来,毕竟诺奖只能三个人分享。韩国比中国卷多了,当年韩国短道速滑为了出线名额,自己人向自己人下黑手。
r
rantopad
5 楼
上次美国那个低温超导咋没下文了? 不吹不黑,感觉这次这个好像还挺靠谱的样子。
d
danielblue
6 楼
希望是真的。就算实验失败,起码用离子之间强应力效应代替过去高温高压产生超导的新思路,给未来科学研究开启了一片新的天地。
l
luuluu
7 楼
持观望态度,如果是真的这必然是加大码的诺贝尔奖,可以同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结果并肩
z
zwwdplay
8 楼
超导不是简单堆积,研发材料,而是弄清楚超导体,零电阻效应和迈斯纳效应,弄清楚超导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为什么电阻为零? 电阻为零,意味着颠覆人类历史上一切科技技术,电影流浪地球2里,高达9万公里的太空电梯最高的建筑,将立马成为现实。
顶啊
9 楼
用不对的数字写论文?会被吠吧。棒子们大学要求这么低吗?
a
albertjia!
10 楼
是啊,写错坐标轴可不是小错,航天飞机写错个小数点就爆了,千万别为了几口泡菜就违背内心这么说
M
MissingET
11 楼
棒子和阿三,一个创造了宇宙,一个发明了地球
外汇新兵
12 楼
感觉全世界都在等着打棒子的脸
H
HHer
13 楼
你当全世界几万个科研实验室傻啊,如果这么简单,不是早就重复好几次了实验。
对不起我是警察
14 楼
中国吹了这几十年科研多牛,到底科研为人类干成了啥? [1评]
小小教头
15 楼
主要研究你怎么从人变狗的
g
googlebot
16 楼
这次实验即使失败,也会像发明伟哥一样,发现其他方面的用途
a
asdj1998
17 楼
物理原理基本已被理清,现在就是要找到常温常压下的超导材料。 现在已有的超导材料, 动不动零下100几十度,或者几十上百万的大气压力才能实现,没法商用。 阿凡达里面,就是去潘多拉抢超导材料矿石。 现在大部分的实验成果,都是一个个试出来的,就像爱迪生发明电灯泡那样,试了几千种材料,才发现钨丝是最好的。 这个事情大概率是假的,好处就是来了次大科普,让普通人知道超导的应用有多nb. 如果是真的,那就是又一次科技革命了,全球电力基建都要重做,电车完全取代燃油车,可控核聚变的关键问题也能解决。
E
Edmondon
18 楼
全是为了流量
a
anywho
19 楼
互相洗白、繼續編、忽悠
s
stock2000
20 楼
阿三职业造假文。 他们的文章已经一篇接一篇的都被发现造假。
z
zwwdplay
21 楼
超导是宏观上的量子跃迁,涉及到量子场,人类只是发现了这一个现象,但对本质物理规律探索还刚起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