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chweiger Gallo, I., Fernández-Dols, J.-M., Gollwitzer, P. M. & Keil, A. Grima: A Distinct Emotion Concept? Front. Psychol. 8, (2017).
[2]Halpern, D. L., Blake, R. & Hillenbrand, J. Psychoacoustics of a chilling sound. Percept. Psychophys. 39, 77–80 (1986).
[3]Zhao, S. et al. Rapid Ocular Responses Are Modulated by Bottom-up-Driven Auditory Salience. J. Neurosci. 39, 7703–7714 (2019).
[4]Arnal, L. H., Flinker, A., Kleinschmidt, A., Giraud, A.-L. & Poeppel, D. Human Screams Occupy a Privileged Niche in the Communication Soundscape. Curr. Biol. 25, 2051–2056 (2015).
[5]Pressnitzer, D. & McAdams, S. Two phase effects in roughness perception. J. Acoust. Soc. Am. 105, 2773–2782 (1999).
[6]Kumar, S. et al. The Brain Basis for Misophonia. Curr. Biol. 27, 527–533 (2017).
你有没有这些经历。
小时候同学恶作剧,用指甲挠黑板,发出的声音简直像挠在自己的心肝上;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或者一大早本想睡个懒觉,却听到隔壁装修传来的电钻声,仿佛每一下都钻在自己的脑仁上;
图片来源:见右下角水印
甚至在吃饭的时候,旁边的人用金属叉子刮陶瓷盘子,分分钟让人想把桌子掀了。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勇士们可以点击播放键体验一下?
我们先来做个小调查:以下这些声音,哪个最让你抓狂?
坚持看到这里的你,真的很勇敢。
因为即使仅仅是看到前面的这些图片和文字,都会让很多人产生一种汗毛直立的感觉,简直就是当代酷刑!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声音为什么会让人抓狂??
可能有两种原因。
壹
我们对刮擦声特别敏感
可能是「祖传」的
从神经生理的角度来看,我们大脑天生就对这类刮擦的声音异常敏锐。
即使人没有注意去听,甚至在睡着的时候,只要大脑接收到这样的声音就会自动变得警觉。
图片来源:giphy.com
美国视觉心理学家 Randolph Blake 在 1986 年的一项研究中提出,这类摩擦产生的声音和自然界中的某些捕食者的尖叫声类似,所以人类祖先对这类声音极为敏感。
Blake 也因为这项研究,获得了 2006 年的搞笑诺贝尔奖。
Randolph Blake 教授
图片来源:美国范德堡大学官网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听到这类声音后,心率会先有个小小的下降,然后迅速的升高,并在 6 秒后回到基准值。这些声音不仅会令人烦躁,甚至还有些让人恶心。
即使在播放这种令人烦躁的声音前,要求你尽全力去抑制这种情绪,但它还是会让你的各项生理指标产生变化,带来类似恶心感觉,而且比恶心更令人警觉、厌恶。
在西班牙语,甚至有一个专门描述这种情绪的词语——grima。
图片来源:giphy.com
最近十年,听觉领域中不少研究发现,除了声音强度以外,人类对声音的粗糙度也极为敏感。
听觉认知神经科学领域中认为,一段声音的调制频率在 30 赫兹以上区间的能量越大,声音就越粗糙。
在自然界中,最粗糙的声音就是我们的尖叫声;在人造声音中,最粗糙的声音要数火警铃,它跟上面提到的捕食者的声音一样,可以带来警觉。
贰
讨厌某些声音
还可能是患上了「恐音症」
听到某些声音时,有些人会感觉非常烦躁、暴躁甚至感到焦虑,这可能和「恐音症(Misophonia)」有关。它有时候也被称为选择性声音敏感综合征,指厌恶(特定的)声音。
除了前面列举的指甲挠黑板这类摩擦声,还有人难以忍受别人咀嚼时发出的吧唧声、吃薯片的咔咔声、吹口哨、喝水声等等。
图片来源:Liberty Antonia Sadler
临床上,恐音症还不被认可是疾病(既不算是听觉疾病、也不算是精神疾病),但关于它的研究越来越多。
近期的研究表明,恐音症患者的大脑,确实有特殊的地方。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发现,恐音症患者的大脑,对某些声音的感知系统与情绪调节网络的连接不太一样。
简单来说就是:
在听见一些特定声音时,恐音症患者的大脑在整合调节意识、记忆、负面情绪和控制冲动行为的过程中,出了一些小小的「Bug」。
这可能导致了他们对特定的声音异常敏感,并产生难以控制的负面情绪。
除了大脑的不同外,研究人员还发现,恐音症患者在听到讨厌的声音时,会出现一些生理变化。
类似咀嚼的声音,会使恐音症患者产生更强的心率变化和皮肤电反应(红线)。而对于普通人,这些声音与并没有产生特殊的影响。
当人知道一个令人激动的消息时,心率会加快,手上可能也会冒汗,这一点能用皮肤电反应来检测到。往往越激动,这两个指标就变化越大。
图片来源:Kumar et al. 2017(作者对图示进行了翻译和修改)
有些人听到「吃饭吧唧嘴」就烦,也许不是简单的讨厌,而是真的从大脑到身体,都觉得忍不了啊……
目前,恐音症没有明确的治疗手段,但它也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
如果你觉得自己可能也有恐音症,不用太担心。
当听到令你感到非常难受的声音时,不如闭上眼睛,戴上耳机屏蔽这个声音。
或者找另一个更魔性的声音「盖住」它……
参考文献
[1]Schweiger Gallo, I., Fernández-Dols, J.-M., Gollwitzer, P. M. & Keil, A. Grima: A Distinct Emotion Concept? Front. Psychol. 8, (2017).
[2]Halpern, D. L., Blake, R. & Hillenbrand, J. Psychoacoustics of a chilling sound. Percept. Psychophys. 39, 77–80 (1986).
[3]Zhao, S. et al. Rapid Ocular Responses Are Modulated by Bottom-up-Driven Auditory Salience. J. Neurosci. 39, 7703–7714 (2019).
[4]Arnal, L. H., Flinker, A., Kleinschmidt, A., Giraud, A.-L. & Poeppel, D. Human Screams Occupy a Privileged Niche in the Communication Soundscape. Curr. Biol. 25, 2051–2056 (2015).
[5]Pressnitzer, D. & McAdams, S. Two phase effects in roughness perception. J. Acoust. Soc. Am. 105, 2773–2782 (1999).
[6]Kumar, S. et al. The Brain Basis for Misophonia. Curr. Biol. 27, 527–533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