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媒体曝光了一桩让人哭笑不得的买卖——一位中国姑娘在社交平台上公开倒卖大米,甚至连日本记者都直呼“活久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情的起因,是一条在日本社交平台上火爆的视频。一位中国女性发布信息称:“今天特价2-3万日元,新潟越光米30公斤装,明天开始要涨价了!”
最绝的是,她直接在评论区接单,现场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连快递费都省了。这还不算完,有人发现她家门口竟然囤了300公斤大米,俨然一副“专业选手”的架势。而更让日本网友炸锅的是,有住户在自家信箱里发现了她的小广告:“卖大米,要买来我家门口”——这操作,活脱脱像是在搞地下交易。
日本记者一调查,发现这门生意可没她说的那么简单。她口口声声说30公斤卖1万3千日元,结果实际成交价竟高达2万3千日元!比超市还贵,为什么还有人抢着买?答案很简单:日本超市的平价大米早就被抢空了!面对“米荒”,这位姑娘用“明天涨价”的饥饿营销策略,把大米炒出了黄金价。而她的做法,也戳中了日本消费者的痛点——米价上涨,农户谁出高价就卖,普通人买米越来越贵!
东京一家米店的老板小池理雄对此直摇头:“现在农户来者不拒,见着出价高的就卖,管你是不是正经粮商。”不少日本消费者也在社交平台上抱怨:“难怪最近米价涨得离谱,原来都是被高价囤走了!”“太夸张了!普通老百姓连米都快买不起了。”
那么,这样倒卖大米,到底违法不违法?日本法律规定:年销量不超过20吨的个体户,不用向国家报备。这意味着,只要控制在20吨以内,就算你是个人,也能合法买卖大米。
但问题在于,如果交易过程中没有记录流通路径,就有可能踩雷,最高可能面临50万日元的罚款。农业专家松平尚也直言:“现在卖米的套路比法律更新得还快,许多灰色操作很难监管。”换句话说,这位姑娘的操作或许不一定违法,但风险极高,稍有不慎就可能触碰法律红线!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日本大米真的贵到要靠倒卖才能买到吗?”“米价疯涨,真是因为有人囤米吗?”
其实,米价上涨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日元贬值,进口原材料成本上涨,农产品价格自然水涨船高。气候问题,去年日本多个产地的水稻收成不佳,导致供应紧张。农户直销,不少农民直接把米卖给出价高的人,超市供货减少。
所以,倒卖大米的人只是趁机“吃了一口红利”,并非米价上涨的真正原因。但炒作刚需商品,往往最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甚至影响对外国人的观感。
这场“大米风波”,不仅反映了日本米价上涨的问题,也给在日华人提了个醒——在日本赚钱有很多路子,但别踩到敏感红线!
倒卖大米,短期可能暴利,但长期来看,风险极高。炒作刚需商品,容易激起日本社会的不满,甚至影响在日华人的形象。日本人对粮食安全很敏感,一旦涉及食品问题,舆论很可能失控。
有人在社交媒体上说:“这件事让我想起前几年口罩囤货潮,虽然不违法,但很快就被日本政府管制了。”“买米本来是件简单的事,结果搞得像黑市交易一样。”
所以,在日本做生意,合法合规才是长久之道。大米这种涉及国计民生的商品,炒作起来或许短期内能赚钱,但长远来看,一旦触碰到日本人的饭碗,后果恐怕不是一张罚单那么简单。赚钱有道,千万别玩火!
最近,日本媒体曝光了一桩让人哭笑不得的买卖——一位中国姑娘在社交平台上公开倒卖大米,甚至连日本记者都直呼“活久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情的起因,是一条在日本社交平台上火爆的视频。一位中国女性发布信息称:“今天特价2-3万日元,新潟越光米30公斤装,明天开始要涨价了!”
最绝的是,她直接在评论区接单,现场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连快递费都省了。这还不算完,有人发现她家门口竟然囤了300公斤大米,俨然一副“专业选手”的架势。而更让日本网友炸锅的是,有住户在自家信箱里发现了她的小广告:“卖大米,要买来我家门口”——这操作,活脱脱像是在搞地下交易。
日本记者一调查,发现这门生意可没她说的那么简单。她口口声声说30公斤卖1万3千日元,结果实际成交价竟高达2万3千日元!比超市还贵,为什么还有人抢着买?答案很简单:日本超市的平价大米早就被抢空了!面对“米荒”,这位姑娘用“明天涨价”的饥饿营销策略,把大米炒出了黄金价。而她的做法,也戳中了日本消费者的痛点——米价上涨,农户谁出高价就卖,普通人买米越来越贵!
东京一家米店的老板小池理雄对此直摇头:“现在农户来者不拒,见着出价高的就卖,管你是不是正经粮商。”不少日本消费者也在社交平台上抱怨:“难怪最近米价涨得离谱,原来都是被高价囤走了!”“太夸张了!普通老百姓连米都快买不起了。”
那么,这样倒卖大米,到底违法不违法?日本法律规定:年销量不超过20吨的个体户,不用向国家报备。这意味着,只要控制在20吨以内,就算你是个人,也能合法买卖大米。
但问题在于,如果交易过程中没有记录流通路径,就有可能踩雷,最高可能面临50万日元的罚款。农业专家松平尚也直言:“现在卖米的套路比法律更新得还快,许多灰色操作很难监管。”换句话说,这位姑娘的操作或许不一定违法,但风险极高,稍有不慎就可能触碰法律红线!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日本大米真的贵到要靠倒卖才能买到吗?”“米价疯涨,真是因为有人囤米吗?”
其实,米价上涨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日元贬值,进口原材料成本上涨,农产品价格自然水涨船高。气候问题,去年日本多个产地的水稻收成不佳,导致供应紧张。农户直销,不少农民直接把米卖给出价高的人,超市供货减少。
所以,倒卖大米的人只是趁机“吃了一口红利”,并非米价上涨的真正原因。但炒作刚需商品,往往最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甚至影响对外国人的观感。
这场“大米风波”,不仅反映了日本米价上涨的问题,也给在日华人提了个醒——在日本赚钱有很多路子,但别踩到敏感红线!
倒卖大米,短期可能暴利,但长期来看,风险极高。炒作刚需商品,容易激起日本社会的不满,甚至影响在日华人的形象。日本人对粮食安全很敏感,一旦涉及食品问题,舆论很可能失控。
有人在社交媒体上说:“这件事让我想起前几年口罩囤货潮,虽然不违法,但很快就被日本政府管制了。”“买米本来是件简单的事,结果搞得像黑市交易一样。”
所以,在日本做生意,合法合规才是长久之道。大米这种涉及国计民生的商品,炒作起来或许短期内能赚钱,但长远来看,一旦触碰到日本人的饭碗,后果恐怕不是一张罚单那么简单。赚钱有道,千万别玩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