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知名制药商研究老年痴呆症称有了罕见成功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11月29日 18点12分 PT
  返回列表
78239 阅读
18 评论
路透社

国际知名制药商 Eisai Co Ltd 和 Biogen 在 9 月报告说,与安慰剂相比,他们的治疗 lecanemab 可以在 18 个月内将疾病进展减缓 27%。这一发现证实了清除在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大脑中形成团块的淀粉样蛋白可以减缓或阻止疾病的理论,并加强了一些科学家的理论支持,同时瞄准另一种与阿尔茨海默氏症有关的臭名昭著的蛋白质:tau。这两家药商今天在美国旧金山关于老年痴呆症临床试验专门会议上推出研究报告。

据路透社今天报道称,阿尔茨海默氏症即老年痴呆症研究的罕见成功为未来治疗打开了希望。根据对研究人员和制药业高管的采访,阿尔茨海默氏症研究 30 年来的第一个重大突破正在为针对与这种夺心病相关的两种标志性蛋白质的“鸡尾酒”疗法的临床试验提供动力.

Eisai Co Ltd卫材和Biogen百健计划于周二在旧金山举行的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试验会议上展示他们的 lecanemab 研究的完整数据。

预计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将在 1 月初对这些公司的加速审批申请做出决定。如果加速获得批准,两家公司表示,他们将立即申请美国监管机构的全面批准,这可能有助于确保医疗保险覆盖范围。

路透社说,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Tau 会自然地积累在称为内侧颞叶的大脑记忆中心。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体内淀粉样蛋白水平的升高起到了促进剂的作用,导致 tau 蛋白爆炸性扩散,在脑细胞内形成有毒的缠结,最终杀死脑细胞。

包括罗氏、默克、强生和礼来在内的近十几家制药商正在研究针对 tau 的疗法。根据路透社对 clinicaltrials.gov 注册表的评论,至少有 16 种疗法正在临床试验中进行测试,预计将在未来三年内得出结果。

默克公司正在几项小型试验中测试其 MK-2214 疗法,旨在清除处于疾病早期阶段的患者的 tau 蛋白。

根据美国国会简报文件,超过 600 万美国人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美国经济每年在直接支出和未支付的护理费用上损失近 60 亿美元。文件显示,到 2050 年,美国阿尔茨海默病病例预计将翻一番,达到 1270 万,使每年的总成本达到近 1 万亿美元。

j
jjjohnson
1 楼
赶紧拿拜登试试
j
jeffinvade
2 楼
昨天BIIB跌了,就是因为有人在clinical trial因为脑溢血死亡 [1评]
j
jeffinvade
3 楼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2-11-28/biogen-falls-on-report-patient-died-in-partner-s-alzheimer-trial Eisai, Biogen Plunge After Report of Second Death in Groundbreaking Alzheimer’s Drug Trial [1评]
l
lyy
4 楼
西药是商品,越治病人越多。中药是药,病人都治好了,默默无闻。
纵横捭阖
5 楼
赶快给习主席吃上,要不就晚了!
l
lyy
6 楼
西药是商品,越治病人越多。中药是药,病人都治好了,默默无闻。
一分为二好
7 楼
虽然制药公司大多非常贪婪,但也确实开发了绝大多数改善人们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药品。随着世界人口急剧老年化,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数量也会快速增长。希望有效的药品尽快上市。
j
jeffinvade
8 楼
莲花清瘟都不做双盲试验的,也就是个安慰剂效果,你说中药有用?证据呢? 很多中成药中的有效成分,其实是西药!美其名曰:“中西医结合,疗效好!”老百姓觉得有效,误以为是中药的疗效。 比如“维C银翘片”,说明书上标示的成分有13种:金银花、连翘、荆芥、淡豆豉、牛蒡子、桔梗、薄荷油、芦根、淡竹叶、甘草、维生素C、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其中前10种中药和维生素C有没有用不知道,不过可以肯定,真正起疗效的是最后两种西药成分扑尔敏和对乙酰氨基酚!
望和平
9 楼
Errrrrrrrrr
g
googlebot
10 楼
骗子
世外桃仙
11 楼
一开口就是“双盲实验”,这是典型的西语体系,那对西药有用,不适合中药,因为两种体系不同。中国的理念是包容并存,中医从来不排斥西医,两者结合服务于大众。倒是有句话挺有意思:西医让你明明白白地死,中医让你糊里糊涂地活。
m
myoyster
12 楼
傻逼愛裝逼,疫苗是西藥還是中藥?測核酸是西藥還是中藥? 中醫藥搞幾千年還是老一套望聞問切陰陽五行,比如看不清也分不清病毒,細菌,真菌,原蟲,寄生蟲,翻來倒去就是那幾味藥加加減減要包治百病,暈暈乎乎神經兮兮一鍋漿糊, 幾千年如一日。 看看西醫西藥多實在,沒試驗別想上市,不得瞎吹藥效,手術,麻醉,放射,疫苗,抗體,干擾素,抗生素,化療,標靶療法,基因療法,激素等等等。新技術新診斷新療法,層出不窮聞所未聞,抽絲剝繭不斷深入。 人類面臨的健康問題是變化的。現代社會長壽高齡化,跟衰老有關的疾病越來越突出,中醫藥能不能繼續儅配角還未可知呢 😁 [1评]
l
lyy
13 楼
: 疫苗是咱中国人发明的! 历史文化 2018年08月04日繁體 这几天狂犬病疫苗和有关疫苗的讨论很多,各种疫苗之父纷纷出场为大家所认识,那么疫苗之祖是谁呢?不是给大家讲笑话,确实是中国人发明了疫苗。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XIo5icAdibUPKgXCDBD0HmUdyJicVEFoxZlkQWrOfv8w5YMoPDKgIz9SmKk9ADQZQFXzoKjrm5ymJ4ToN6X0cheiaw/640?wx_fmt=jpeg 图为明代王蒙绘《葛稚川移居图》。(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最早的狂犬病及天花记载 话说西晋末年,葛仙翁葛洪出世。葛洪是道家修炼中人,还是一位著名的阴阳家,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学家。他的著作《肘后救卒方》(又名《肘后备急方》)里记载了当时医疗发展的许多成就。包括现在所说的多种流行性传染病、疟疾、痢疾、狂犬病、结核病等。 书中记载,为预防狂犬病,当人被狂犬咬伤后,要用死亡的狂犬脑敷在伤口上,为被咬伤的患者接种免疫。 葛洪在书中还记载了另外一种烈性的传染病,他称为“虏疮”(即天花,又称痘疹),意思就是俘虏带回来的身体生疮的疾病。这是中国医学史上,关于天花这种病的最早记载。 天花在东汉之前中国是没有的。东汉时交趾(越南)一带叛乱,光武帝刘秀派名将马援前往平乱。公元44年,马援得胜凯旋,结果一清点人数,发现差不多有一半的官兵染上南方的“虏疮”。 种痘的三种方法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Io5icAdibUPKgXCDBD0HmUdyJicVEFoxZltD9Y3icshVuhyXb4ofWDaHIib2fxQxeEKsOLoZo2etajDZXv9ELDqx7A/640?wx_fmt=png 痘衣法,就是让受种者穿上天花患者的衣服,但效果往往不佳。(网络图片) 经过对天花的研究,人们发现许多成人不会患上天花,而属于多发人群的儿童,一旦痊愈之后也终生不会再染病,只是脸上会留下瘢痕。 从以毒攻毒的思路出发,医学家们逐渐发明了种痘防病的办法,就是在儿童被天花传染之前,先给他种痘让他染上一次轻微的天花,由此获得终生的免疫力。 种痘的方式有刀拭法,就是把天花患者身上的痘痂制成浆,用小刀擦拭在受种者的皮肤之下;有痘衣法,就是让受种者穿上天花患者的衣服,但效果往往不佳;还有鼻苗法,就是把天花患者的痘痂制成粉末,再加上麝香一类的药材,由种痘者用管子吹入受种者的鼻孔中。 种痘术出现时代的三种说法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Io5icAdibUPKgXCDBD0HmUdyJicVEFoxZlH1NqAq9FI9WghY7b4RAOcQrWAE73wTgjRLMS5AI6vL0sP5QPR3lJDw/640?wx_fmt=png 种牛痘穴分图,取自清朝医生朱纯嘏《痘疹定论》。(图片来源:Feabot/wikimedia commons) 种痘术出现的时代,目前有三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起始于唐朝开元年间。在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已经有类似刀拭法的病例记载。清朝学者董玉山在他的《牛痘新书》中,认为在唐玄宗的开元年间,江南赵氏就已经有了“鼻苗种痘之法”。 还有一种说法是始于宋代。清朝医生朱纯嘏在《痘疹定论》中说,宋真宗赵恒的丞相王旦的几个儿子都患染天花。后来,王旦又生了一个儿子王素。为了使孩子健康长大,王旦请来很多医生,询问治病的各种药方。有一个四川医生说,峨眉山有一位神医善于种痘。于是王旦派人请来峨眉山神医,为其子成功种痘,王素健康的活到67岁去世。 还有一种说法,则是始于明朝安徽甯国的种痘术。清代诸多医学家的着述,如清张琰的《种痘新书》中,都提到种痘始于明朝隆庆年间。 康熙大帝推广种痘术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Io5icAdibUPKgXCDBD0HmUdyJicVEFoxZlJ0LMN3uuMybp23pRppkiapwB22FDZR7UBVfERgUSgia3uT5TDGibmEeLQ/640?wx_fmt=png 种痘真正得到普及,要归功于康熙大帝的推广。(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庭训格言》记载,康熙晚年曾说:“世祖章皇帝(顺治帝福临)因朕幼年时未经出痘,令保姆护视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此朕六十年来抱歉之处。” 《庭训格言》中记载,康熙帝说:“大清立国初
l
lyy
14 楼
前10种都不知道,就最后两个西药可以肯定?你这不是被西方洗脑洗傻了是啥?你要真是坚持把所有成分都做个试验我也服了你了。到最后还是一个屁股决定脑子嘛。既然内心已经是狗,就不要学人说话了。
l
lyy
15 楼
阿尔茨海默病药物lecanemab遇到麻烦 已有 521 次阅读 2022-11-28 13:24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一名65岁的妇女最近死于大量脑出血,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这与药物有关。她正在接受一种有希望的实验性治疗,以减缓由早期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认知能力下降。《科学》杂志获得的一份未发表的病例报告中描述的临床试验死亡病例,是第二次被认为与一种名为lecanemab的抗体有关。新披露的死亡事件加剧了人们对其安全性的质疑,以及如果监管机构最终批准,lecanemab应该在多大范围内使用。 (2022年9月27日,日本制药巨头卫材公司和美国生物技术公司渤健说,3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它们共同研发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lecanemab能够较明显地减缓早期患者的疾病进程,达到了研究主要目标。卫材计划2023年3月底前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申请取得药管部门使用授权。) Second death linked to potential antibody treatment for Alzheimer’s disease | Science | AAAS 作为试验的一部分,这名妇女接受了这种抗体的注射,她患上了中风,并出现了以前用这种抗体出现过的一种肿胀和出血。这种抗体可以结合并去除淀粉样蛋白的形式,这种蛋白质被广泛认为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症的原因。在芝加哥西北大学医学中心的急诊室诊断出中风后,她接受了一种常见的溶栓药物干预治疗,即强力的抗血栓药物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根据病例报告,她的大脑外层立即出现大量出血,几天后该女子死亡。 西北大学研究阿尔茨海默症的神经病理学家鲁道夫·卡斯特拉尼(Rudolph Castellani)应患者丈夫的要求进行了尸检,他说这个病例“非常戏剧性”。这份由卡斯特拉尼合著的报告得出的结论是,这名妇女和另一名与lecanemab有关的死亡患者一样,在她的许多大脑血管周围都有淀粉样蛋白沉积。这种既存的疾病,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中都有发现,在普通人群中也有较小程度的发现,通常只有通过尸检才能发现。这可能导致了她的脑出血因为每两周注射一次的lecanemab使血管发炎并削弱。当暴露于tPA时,血管明显破裂,即使在一些传统的中风病例中,tPA也会导致脑出血。 卡斯特拉尼说:“这是一记连击。毫无疑问,这是一种由治疗引起的疾病和死亡。如果这个病人没有接受血液透析,她今天就会活下来。(卡斯特拉尼说,他的评论反映了个人观点,没有得到西北大学的审查或批准。病人的丈夫告诉《科学》杂志,他授权卡斯特拉尼公开谈论他妻子的病例。《科学》杂志同意不公布两人的姓名,以保护该家庭的隐私。) 卡斯特拉尼的合著者和其他研究人员说,新披露的死亡表明tPA和可能其他低效血液稀释剂对接受抗淀粉样抗体药物(包括lecanemab)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构成了安全考虑。《科学》杂志获得了30页的试验参与者同意书,上面有关于血液稀释剂的警告:“你可以继续使用这些药物,但你和研究人员应该讨论出血的风险,因为预防血栓的药物和[lecanemab]都与轻微的脑出血风险有关。”它没有直接解决tPA问题。 这名妇女的丈夫说,有关她死亡的事件已经完全披露给了芝加哥的合同研究机构大湖区临床试验(Great Lakes Clinical Trials),该机构为他的妻子提供了lecanemab,作为该抗体国际多中心研究的一部分。他参加了五大湖首席研究员、精神病学家杰弗里·罗斯(Jeffrey Ross)和一位曾参与他妻子中风治疗的西北大学医生的尸检会议。据罗斯的丈夫说,罗斯在会议上说,他已与卫材公司(Eisai Co.)分享了此案的细节。卫材公司是一家日本公司,最初与瑞典公司BioArctic共同开发了lecanemab,并与美国生物技术合作伙伴Biogen共同赞助了这项试验。罗斯没有回应记者的置评请求。 卫材公司拒绝就这名女子的情况置评,包括该公司是否知道她的死亡。该公司在给《科学》杂志的一份声明中说:“所有现有的安全信息表明,lecanemab疗法与整体或任何特定原因的死亡风险增加无关。”它还拒绝描述该妇女试验中的其他死亡案例,理由是需要保护参与者的隐私,不过它表示,在较早的一项有安慰剂组的小型试验中,接受勒卡奈布治疗的人的死亡频率没有比这高。卫材公司的声明指出,任何安全信息都将报告给监管机构和试验的主要调查人员。 本周卫诚公司将首次公布名为Clarity AD的三期临床试验的详细情况,该试验招募了约1800名有早期阿尔茨海默氏症 [1评]
l
lyy
16 楼
吃西药,不是脑出血就是脑血栓,哈哈
h
heyuanzhi3
17 楼
快买给领导吃。病了很久了。
打酱油的路过
18 楼
广告贴